南漢後主劉繼興是如何亡國的?

別酒流年


秦始皇時期,任囂和趙佗帶著60萬大軍南下進攻百越。此後秦始皇暴斃,秦二世荒淫無道,任囂本人又病死了,趙佗便留在了百越,建立了南越國。

而當時的南越國,也就是現在的廣東、廣西、海南等部分地區。唐朝滅亡後,進入五代十國時期,這個時候封州刺史六謙的兒子劉隱被後梁朱溫封為南海王,自此老劉家在這裡算是紮根了。

劉隱其實以後,弟弟劉陟在這裡建立了大越國,後改名為漢,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南漢。歷經四位皇帝,一直到劉繼興投降宋朝後,結束帝國統治,南漢統治嶺南地區長達54年。

南漢這幫皇帝,特別喜歡改名字。

每個家族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家族是詩書傳家,都是書香門第。有些家族則是武學傳家,那都是建功立業的將領。可是南漢老劉家這幫皇帝,卻以改名字傳家。

  1. 南漢開國皇帝劉陟,諡號天皇大帝,他就有很多名字。最初就叫劉陟,後來改名字叫劉巖,沒多久又改成了劉龔,最後才定了自己的大名為劉龑。
  2. 南漢第二位皇帝劉玢,在位跨了個年就被弒殺了,所以諡號殤皇帝。他也喜歡改名字,最初叫劉洪度,後來改成劉弘度,最後定為劉玢。
  3. 南漢第三位皇帝劉晟,諡號文武光聖明孝皇帝,這麼長的諡號一看就不是什麼好人。他就是弒殺劉玢自立的那個人。當然了他之前叫做劉洪熙,後來改為劉弘熙,最終定為劉晟。
  4. 南漢最後一位皇帝劉鋹,因為是亡國之君,所以沒給他上個什麼諡號。
    原來叫劉繼興,登基以後就改成了劉鋹,或許是覺得金字旁的名字更富貴。

這些個皇帝實在是太有意思,總是喜歡改名字,但是這麼一來可就苦了手底下的大臣和百姓了。因為古代講究避諱,皇帝的名字老百姓和臣子們是不能取的。

比如說康熙皇帝名字叫做玄燁,他就讓死了幾百年的唐玄宗別稱為唐玄宗了,把人家改成了唐明皇。雍正皇帝名字叫胤禛,他兄弟多,索性就把諸多兄弟的胤字都改成了允字。

龑,初名巖,謙庶子也。其母段氏生龑於外舍,謙妻韋氏素妒,聞之怒,拔劍而出,命持龑至,將殺之。及見而悸,劍輒墮地,良久曰:“此非常兒也!”後三日,卒殺段氏,養龑為己子。及長,善騎射,身長七尺,垂手過膝。---《新五代史》

南漢這些皇帝名字改來改去,那麼他們手底下的臣子和百姓,也必須要跟著把名字改來改去。以前叫二狗子的,可能就不能用狗這個字了,明天就必須要改成二貓子。

其實不光自己的名字他們喜歡改,就連國號,曾經也是改來改去。最初劉陟建國的時候,國號是大越,這是為了仿造過去趙佗建立的南越國。後來覺得不霸氣,就改成了漢。

劉繼興不懂治國,只懂玩樂,特別喜歡太監。

這個帝國能建立起來,真的是祖上燒高香,因為四個皇帝全都是荒淫無道的人,他們能建國真的是太奇葩了。

劉繼興當然是跟自己的前輩們一樣,治國的本事一點都沒有,可是荒淫無道的能力,卻非常強悍。他登基以後,直接將朝政都交給宦官打理。

至鋹尤愚,以謂群臣皆自有家室,顧子孫,不能盡忠,惟宦者親近可任,遂委其政於宦者龔澄樞、陳延壽等,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閹然後用。澄樞等既專政,鋹乃與宮婢波斯女等淫戲後宮,不復出省事。延壽又引女巫樊鬍子,自言玉皇降鬍子身。鋹於內殿設帳幄,陳寶貝,鬍子冠遠遊冠,衣紫霞裾,坐帳中宣禍福,呼鋹為太子皇帝,國事皆決於鬍子,盧瓊仙、龔澄樞等爭附之。---《新五代史》

其中比較著名的宦官就有龔澄樞、陳延壽,還有一位女侍中盧瓊仙也參與朝政。除此之外,連宮女都有資格插手朝政,而正兒八經選拔上來的官員,卻比不上他們這些人。

如果只有一兩個宦官干政,那倒也罷了,劉繼興覺得這不過癮,下令高級官員,必須要從宦官中做出選拔。

  1. 這一命令下達以後,滿朝文武都低下頭看著自己下面,這是要當官呢,還是要下半身的幸福呢?從這個時候開始,宮廷中的宦官,多達兩萬多人。
  2. 這幫人基本都是希望能夠入朝為官,才把自己給割了,以此告訴皇帝自己的忠誠。
    試想一下,滿朝文武全都是這幫太監,那整個國家豈不是都要變得陰陽怪氣起來?
  3. 劉繼興不管這些,他只想著自己逍遙快活。至於為什麼選擇宦官參政,其實他也有自己的想法。因為普通官員都有家室,處理政務的時候,必然都要為自己家裡的後代著想。

可是宦官不同,他們沒有子孫後代,就可以百分之百地為皇帝效忠。這一清奇的思路,最終使得南漢滅亡之路,一去不復返。

濫殺功臣,以至於無人為南漢防守城池。

如果南漢就這麼混下去,倒也罷了。可是他們不爭氣,有人是比較爭氣的,趙匡胤是絕對不容許這種諸侯國還存在世上的。

所以趙匡胤命令大將潘美,帶兵攻打南漢。南漢這邊情況實在是太有趣了,所有守城的將領,基本都是太監。

為什麼呢?因為那些不肯做太監的功臣猛將,全都被劉繼興同志給殺掉了。此刻掌握兵權的,當然就只有太監了。

鋹遣龔澄樞守賀州、郭崇嶽守桂州、李託守韶州以備。是歲秋,潘美平賀州,十月平昭州,又平桂州,十一月平連州。鋹喜曰:“昭、桂、連、賀,本屬湖南,今北師取之,足矣,其不復南也。”其愚如此。十二月平韶州。---《新五代史》

可是太監懂什麼軍事呢?他們除了在城池中享受,根本就不懂得打仗。使得南漢連續丟了賀州、昭州、桂州和連州。

這個時候的劉繼興居然還十分興奮,他認為這四個州被攻佔以後,北宋就不會南下了。為什麼呢?因為這四個州本來就是湖南的,他們打下來就滿足了。

如此荒謬的想法,也只有劉繼興能想得出來。結果人家宋軍還是大舉南下,徹底平定整個南漢。

劉繼興為了延續自己富貴的生活,裝了十幾艘船的金銀珠寶和美女。可惜這個時候宦官和士兵們卻將這些船隻都給偷走了。劉繼興沒了後路,只能選擇投降宋朝,9年以後,劉繼興去世,被追封為南越王。

總結:宋朝文人一支筆,天下諸侯失顏色。

宋朝是文人的天下,為什麼他們在宋朝的地位能夠如此高呢?其實這是有講究的,因為文人手裡的這支筆,掌握了當時的輿論導向。

我們看歐陽修等人編纂的《新五代史》以及《新唐書》,那簡直把部分皇帝貶謫到了塵埃裡。越是這樣,越讓人覺得不可信。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看五代,在歐陽修的渲染下,基本全是昏君。當然,北宋的前身,後周是不能出現昏君的,所以周世宗柴榮,被提拔成為了五代第一明君。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臭丫頭,宋朝想讓你看五代都是昏君,那麼五代都成了昏君。清朝想讓你覺得明朝皇帝都是奇葩,於是明朝皇帝要麼躲在後宮修道,要麼跟豹子睡在一起,要麼做木匠活等等。

參考自考:《新五代史》


江湖小曉生


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後主,又名劉鋹,這貨是後主裡面最荒淫的。為啥?他開了宦官的先河,這時期南漢的宦官數量達到頂峰,宦官高達二萬人之多。劉鋹政事皆委諸宦官龔澄樞及女侍中盧瓊仙。意思如果你是血氣方剛的男子,對不起,你去其他國家吧,在我這隻有假男人和女人才能得到重用。


他壓根就沒有政治方面的才能,也不願意勤政。就喜歡把所有事情交給宦官和女官,覺得沒有家人的宦官不會篡位,能專一的忠心。那為啥他的父親劉晟把皇位給他做呢?好吧,有其父必有其子,劉繼興完美的繼承了老爹。劉晟在位時也是重用宦官和女官,還讓自己的侄女進宮,因為宦官進讒言,劉繼興於是把弟弟們都殺光了,那麼劉晟就只有他一個兒子了。而劉繼興大概學的父親,父親劉晟將15個兄弟盡數殺害。整個中國歷史上,怕是再也找不出第二個像劉晟這樣殺害這麼多兄弟的皇帝了。所以此處可見父親對於兒子的人品教育上有很大的影響。


龔澄樞,南漢宦官,先後任龍德宮使、王清宮使、加澄樞特進開府儀同三司、萬華宮使、驃騎大將軍,後又改授上將軍、左龍虎軍觀軍容使、太師。應該是歷史上第一個做到太師的宦官吧。


盧瓊仙,之前在劉晟在位時只是個宮女,到了劉繼興這一時期她不僅能固寵,還能將大權在握。可見手段不一般,為了更好地控制劉繼興以及南漢國家的大小事宜,盧瓊仙積極和當時的宦官龔澄樞、陳延壽勾結在一起,並和女巫樊鬍子一道,假裝玉皇大帝附體,要劉繼興永遠寵信盧瓊仙等人,劉繼興居然深信不疑。


大寶十四年(北宋開寶四年,971年),宋軍節節進逼,劉鋹挑選十幾艘船,滿載金銀財寶及嬪妃,準備逃亡。還沒出發,宦官與衛兵就盜取船舶逃走,劉鋹只好投降,南漢不戰而亡。


但是趙匡胤和對待其他後主一樣也沒殺這個南漢後主,還給他了一個官——右千牛衛大將軍,封恩赦侯。和李煜不同的是,他倒是很自在沒有一絲亡國的苦痛。他為了討好宋太祖,用珠子將馬鞍結成戲龍的形狀獻予宋太祖。而且作為亡國之君,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在宋太宗宴請所有投降於北宋的亡國之後,他還恬不知恥的邀功說讓他做所有亡國之主的老大。


總而言之,劉繼興不亡國,那才很奇怪吧。


尼采廣寒宮中坐


南漢後主劉繼興,是南漢中宗劉晟的長子,被宋太祖趙匡胤所滅,成為南漢的最後一位皇帝,乾和十六年(公元958年),劉晟病逝,劉繼興繼承了皇位,改元“大寶”。

劉繼興即位後,無心國事,寵信奸佞,將國家政事全部交給宦官龔澄樞及女侍中盧瓊仙等人。他尤其信任宦官龔澄樞,國家大政皆由龔澄樞指示可否。龔澄樞常對劉 講:“朝中群臣都有家室,也就都有私心,不會盡忠報國,只有宦者、宮人無牽無掛,肯忠心為陛下效力。”

聽了他的話,劉深以為然,遂詔令朝野,欲得重用者,必先閹割去勢,然後才能夠委以官職。在這項政策的推動下,南漢幾乎成為閹人之國,南漢一個小小政權,宮門中竟然有太監高達2萬人之多。時人稱未受閹割之刑的人為門外人,而稱已閹割者為門內人,足見其荒誕。

此時的北宋政權日益強大,統一天下的態勢也日漸明顯。南漢朝臣建議後主劉繼興早做準備,但劉對此卻不以為然。

大寶十三年(公元970年)八月,南唐李煜奉宋帝趙匡胤旨意置書劉勸其投降。劉 囚禁了使者,並回書大罵李煜。宋太祖趙匡胤得知後大怒,命潘美率軍10萬大舉進攻南漢。

南漢舊將先前多因讒言而被殺,宗室亦遭剪除殆盡,掌兵權的只有宦官而已。這些宦官擺弄是非倒是能手,作戰經驗卻是半點也無,軍隊戰鬥力極其微弱,根本無力抵抗宋軍的進攻。

九月,潘美順江直下,攻克賀州(今廣西賀縣東南)。十月,又攻下昭、桂、連三州,西江諸州望風而降。沒想到劉非但不緊張,還自認為很聰明地對大臣們說:“昭、桂、連、賀本來就不是我們的領地,他們要取就取吧,我知道他們不會再南下了。”

兩個月後,潘美大軍攻下了嶺南門戶韶州(廣東韶關)。這時的後主劉繼興才後知後覺地下令修築城防工事,可惜為時已晚。劉繼興想要遣將,卻發現朝堂之上盡是閹人,連一個像樣的將軍都選不出來了。

次年二月,宋軍逼近番禺,劉見勢不妙,將金銀珠寶裝了滿滿十幾只大船,打算逃到海外安享剩下的時光,沒想到人還沒走,船就被宦官們盜走,劉無奈之下只好向宋朝投降,南漢滅亡。

劉投降後,趙匡胤責問其欺壓百姓、橫徵暴斂之罪。劉不知悔改,而是將責任完全推給龔澄樞等人。宋太祖趙匡胤見他的樣子又是好氣又是好笑,就將龔澄樞斬首,而赦免劉的罪,並任命其為右千牛衛大將軍,封恩赦侯。

亡國後的劉並沒有感到傷心悲憤,反倒過得逍遙自在,樂不思蜀。他雖然殘暴,卻有一雙巧手,他曾用珠子把馬鞍結成戲龍的樣子送給太祖趙匡胤。太祖不禁感慨道:“如果能將這番手藝用在治國上,又怎會亡國!”

宋太平興國五年(公元980年),後主劉 去世,宋太宗追封其為南越王,史稱南漢後主。


Genswell


我國曆朝歷代的統治者,在治國安邦上,就十分重視知識分子的作用。

不過,在我國曆史上,就出現過這樣一個朝代,並且,當朝的統治者,還提出過這樣一個要求:凡是想要做官的人,都必須要閹割。也就是說,想要做官就必須先將自己整成太監。這真是一個奇怪的要求,這項奇怪要求的提出者,便是五代十國時期南漢王朝的統治者:劉繼興。

南漢,是當時位於我國南方的一個王朝,它的名聲並不好,據史料記載,這個朝代很荒唐。老國王劉晟因為亂吃丹藥而喪命,後來,新國主劉繼興繼承了王位,在他統治期間,宦官龔澄樞受到特別的信任,連國家大事都得聽他的指示。其中,最讓人難以理解的,就是:不管是有才能的臣子,還是中了進士或狀元的讀書人,要想得到重用,都必須先閹割。

就連當時的道士和和尚,他們只要想和皇帝說話,都必須先閹割。然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劉繼興有一種特別的思想,他認為,凡是有家室妻兒老小的百官,是不會對自己盡忠的。因此,有些趨炎附勢的人,為了得到重用,竟然自己閹了自己,以討取皇帝的歡心。於是,當時的南漢差不多就成為了一個閹人之國。

當時的人稱呼受過閹割之刑的為門內人,而沒有受過閹割之刑的則為門外人。

劉繼興十分重用宦官,幾乎什麼是都聽他們的。

當時,有一個宦官,名叫陳延壽,他原本是一個無賴之徒,後來,因為姦淫婦女,被閹割了,於是,他便入宮當了一名內侍。此人很會見風使舵,又善於阿諛奉承,慢慢的,便獲得了劉繼興的信任,為了得到劉繼興更多的寵幸,陳延壽便舉薦女巫樊鬍子進宮。

樊鬍子是一個靠畫符咒水,送神請神騙錢謀生的江湖術士。她對劉繼興說:“自己是奉了玉皇大帝的命令,來輔佐他削平四海、統一天下的。”對此,劉繼興是半信半疑。於是,樊鬍子就把自己裝扮成一個不倫不類、不僧不俗、不男不女的怪異模樣。

隨後,他更是做出被玉皇大帝附身的樣子,對劉繼興說:他本來是玉皇大帝派下凡來的太子,是為統一天下而來的,同時,玉皇大帝還派盧瓊仙、樊鬍子、陳延壽、龔澄樞四人下凡來輔佐。並且,對於這四個本是天上神仙的人,就算是犯下了什麼過錯,也是不能懲治的。

看到這種情景之後,劉繼興趕快俯伏在地,誠惶誠恐,不停磕頭,從此之後,宮裡的人都用“太子皇帝”來稱呼劉繼興。

對於自己這個玉皇大帝太子下凡的身份,劉繼興是深信不疑,甚至有恃無恐,變得更加暴虐。

他為了滿足自己的變態心理,制定了各種酷刑,只要臣民們有一點過錯,就會受到毒刑的處罰,因此,人人驚恐,走在路上,哪怕是熟人相遇,也只是相互使一個眼色,一句多餘的話都不敢說。為此,劉繼興還在自己的後院裡,養了很多的猛獸,他時常剝去罪犯們的衣服,將他們趕到院子裡面,讓他們赤身與猛獸搏鬥。

這個時候,劉繼興會領著後宮的侍妾們,站在樓上觀看,一聽到慘叫聲,劉繼興就會拍手大笑。當時,內侍監李託有兩個生的如花似玉的養女,都被選進了宮中,分別封為貴妃和才人,劉繼興也非常寵愛她們。他夜夜沉湎於美人歌舞,縱情於聲色,酒後就去觀看罪犯們與猛獸的決鬥,以此為樂。只要他心情不好,就會把自己討厭的大臣捉來,對他們施以酷刑虐待致死。

所以,當時的文武大臣看到劉繼興就像看到活閻王一樣,戰慄不止。

除此之外,劉繼興還喜歡外出遊玩,有時會帶一兩個人,有時他就自己一個人隻身亂闖,無處不去。如果誰倒黴碰到了他,只要說的話不合他的意,得罪了他,他就會命令宮廷衛士將他們當街捉去,要麼剝皮,要麼送去與虎獸決鬥,總之,都是死路一條。當時南漢的百姓都被劉繼興弄得是人心惶惶,稍有風吹草動,就會被嚇得說不出話來。

劉繼興的性情,雖然十分暴虐,但是,他的手卻很巧,他經常會用珍珠做一些十分精美的小玩意。為此,他還命令三千多人去海里採珍珠,有時,在宮裡閒著沒事做的時候,他還會做一些器物,就連當時有名的雕刻工匠們都自愧不如。劉繼興用珍珠來裝飾宮殿,窮奢極侈,他甚至專門置兵八千去行採珠之事。

在珠民們採珠的時候,將石頭系在他們腳上,使得珠民可以深入海里面去,因此,淹死了無數珠民。

南漢所處的地區,本就是一個貧瘠小地,在劉繼興這樣奢侈無度的揮霍下,不久,庫銀就空虛了,劉繼興便增加賦稅,導致百姓難以生活。每年所得的收入,都被劉繼興用來玩樂,宦官陳延壽為討劉繼興歡心,更是製作了各種淫巧之物,日費數萬金。同時,陳延壽還勸劉繼興除去各王以免禍患,劉氏宗族也因此被屠戮殆盡。

大臣和將領們要麼被殺,要麼自己逃跑,朝廷上只留下一堆太監,所以,連宋朝的軍隊前來討伐,劉繼興都毫不知情。

在宋兵快打到賀州的時候,劉繼興才得到了消息。

可是,朝堂上能掌兵的只剩下一群宦官,城壕以及樓艦也已經被毀壞,兵器都已經破敗了,他還能怎麼辦呢?在束手無策的情況下,有一個叫梁真的宮女對劉繼興說:郭崇嶽可以退敵。郭崇嶽是一個專門從事迷信活動的人,他日夜祈禱鬼神,希望可以請到天兵天將來擊退宋軍。哪成想,就算郭崇嶽再怎麼誠心的磕頭祈禱,宋朝還是滅了南漢。

在宋軍勢如破竹的攻勢下,劉繼興想要坐船逃跑,但是,沒有成功,至此,六十五年的南漢王朝最終走向了滅亡。




玉潤萬古


凡國之強,為政者,須勵精圖治,任人賢能,這是歷史給我們的警醒,然而世人都正如杜牧《阿房宮賦》中所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今天便談談題主所問的南漢後主劉繼興是如何亡國的?

南漢是唐末五代十國時期建立於兩廣地區的政權,從高祖劉龑正式建國稱帝到後主劉鋹被宋朝所滅失國,共歷經了4位君主,享國54年,而劉鋹正是導致南漢滅亡的罪魁禍首。

劉鋹,原名劉繼興,是南漢中宗劉晟之子,南漢的第四位皇帝,繼任時年17歲。

究其亡國原因,無外乎四個字“昏庸誤國”


01“任人賢能”,重用宦官、宮女參政

“惟宦者親近可任,遂委其政於宦者龔澄樞、陳延壽等。”正如《新五代史·南漢世家》中記載,劉鋹對手下的官員極為不信任,反而重用那些隨侍左右討好諂媚的宦官和宮女,而致宦官當權。

另對官員來說真是步入黑暗時期,劉鋹“以謂群臣皆自有家室,顧子孫,不能盡忠。”為由,認為“至其群臣有欲用者,皆閹然後用。”即朝廷官員若有家室子女,便會分心耽誤朝事不能盡忠,於是凡是才能的、想要考取功名的民間儒生,就必須要先閹割了,才有資格被選用。以致一時間,南漢宮中的宦官一度高達二萬人之多。

劉鋹寵信奸佞,更有群臣閹然後用的奇葩思想左右,導致朝堂烏煙瘴氣,朝綱禮治敗壞,濫殺功臣,以至於無人為南漢防守城池,國何有不亡的道理。


02“勵精圖治”,荒淫無道,女巫擺佈

劉鋹荒淫無道,寵愛一名波斯女子,與之整日淫戲於後宮,不理政事。

另熱衷於巫術,深受女巫樊鬍子蠱惑,聽信女巫所言,

“國事皆決於鬍子,盧瓊仙、龔澄樞等爭附之。”導致政事紊亂。


03咎由自取

在如此昏聵無能、荒淫無道的統治下,想要享國長久無非等同於痴人說夢了。

劉鋹無休止地折騰揮霍朝堂,而北宋勢漸大,南漢終於迎來了滅亡的時刻。

宋太祖趙匡胤曾讓南唐後主李煜給劉鋹帶過話,表明瞭如果願意稱臣可以免於一戰的意願。可是劉鋹卻斷然拒絕了趙匡胤的要求,而且還將使者囚禁,真是自取滅亡。

公元970年,\t宋朝派潘美率大軍攻打南漢,此時的南漢已是風雨飄搖、天怒人怨,能領兵的大將皆因讒言而被誅殺殆盡,防線儼然成了一個空架子,已經受不住任何的衝擊。

宋軍接連奪取賀州、昭州、桂州和連州,直指南漢腹地,劉鋹欲從海上逃跑而無望,最終投降。

劉鋹的昏聵無道和任性妄為給本就偏安一隅的南漢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導致南漢滅亡,一切全是咎由自取。亡國投降,劉鋹也喪失了作為亡國之君最後的尊嚴,一生被永久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歷史學舍


劉繼興這個兄弟很有意思的,他是長子,南漢第五個也是最後一個皇帝。公元958年繼位,改元大寶。此人只信任宦官,這是有原因的,他父親劉洪熙排行老四,他三哥劉玢繼位後荒淫無度,政事廢弛,於是找了機會搞定了他三哥已經做了皇帝,也就是南漢中宗,這位仁兄實在是給力,是中國歷史上殺兄弟最多的一位,18個兄弟除了2個病逝一個戰死,其餘15個都被他殺了,最多的一天殺了8個,號稱兄弟收割機,大臣就不用說了,最後政事交給了宦官,甚至是宮女,最後死的時候只有39歲。他兒子17歲繼位哪裡懂什麼,只能繼承他老爸的政策,而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發了個詔書,自今而後,凡有由進士及第而欲登朝臣之列者先必自閹,然後這並不能阻止人們當官的熱情,最多時宦官高達4萬多。此人還寵幸一波斯女子,取名媚豬,與之淫戲於後宮,自稱蕭閒大夫,不理政事。就這樣玩了13年被北宋滅了。


魏大司徒王景升


南漢末代皇帝劉鋹,原名劉繼興。漢中宗劉晟去世後,劉繼興以長子身份繼位,並改名劉鋹。

劉鋹在位十三年,將政事全部委託宦官龔澄樞和女侍中盧瓊仙等人,自己荒淫無道,導致朝政靡爛。北宋建朝,派潘美攻南漢。劉鋹縱火焚宮殿及府庫欲從海路逃亡未果,降宋,南漢亡。宋太祖善遇之,封恩赦侯。宋太宗即位後,劉鋹受封衛國公,他死後被追封為南越王。

劉鋹亡國之因:一,“不能治其國”,政事委諸宦官女宮,“由是綱紀大壞!”二,缺乏起碼軍事常識,聽信讒言誅殺名將舊將,自毀長城,讓宦官掌兵;三,北宋勢盛,人心歸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