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到底是什麼意思?

陳紅衛215


“知行合一”是心學思想的大成,也是核心。知易,而行難。知行合一是為良劑。知不棄行,行不離思,慎思之,篤行之。



《傳習錄》曰: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有如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飢,必已自飢了。知行如何分得開?”

關於“知行合一”,今人卻就將知行分作兩件去做,以為必先知了,然後能行。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當時讀到這段如醍醐灌耳。今人做事,絕大多先立志而後行。凡人多是空勵志,以至說多做少,最終落空。

說起“知行合一”,不得不提“四句教”。王陽明五十六歲時將自己的思想歸納為四句,曰"四句教”。對於“四句教”我的理解:四句話要一起來讀,如果單獨讀一句,就片面了,不能真正理解陽明先生的意圖。四句教是心學大成之言,跟“知行合一”一樣,都是陽明先生的重要思想,有的人片面的只讀第一句,怎麼能理解四句教的精髓呢? “四句教”即: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一般視此四句為王陽明對其大半生學術思想的概括性論述。他明確指出: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而儒學理論的重點之一---格物,在這裡就是"為善去惡"。真是畫龍點睛,簡易直接,不偏有,不著空,直趨中道。



讓我們再來解讀“無善無噁心之體”這句話: 王陽明說:“心即理”,心之本體是判斷善惡的標準,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符合本心的就是善,不符合本心的就是惡。所以做聖人的道理不必去向外尋找,只要反過來向自己的內心去尋求就可以了。 既然如此,為什麼說“無善無惡是心之體”呢?其實,正因為心之本體是判斷善惡的標準,所以才說它無善無惡。比如:法律是判斷一個人的行為合法還是非法的標準,那麼法律本身是合法的,還是非法的呢?我們當然不能說法律是非法的,可我們好像也不能說法律是合法的啊。心之本體也是如此,我們既不能說它是善的,也不能說它是惡的,只能說它無善無惡。

關於“四句教”的思想,我認為自古以來,理解的便理解了,能掌握王陽明先生思想的精髓,為已所用,便能瞭解知行合一。不理解也就不理解了,包括片面或批評之流,只是發表自己看法罷了。



要了解“知行合一”,還是要讀先生的《傳習錄》。《傳習錄》是王陽明先生的代表作,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部中國傳統國學經典。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傳習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是“心學”發展和王陽明思想的重要著作。“知行合一”是王陽明著作中重要的思想,都是強調道德的自覺和主宰性,要想徹底瞭解,還是要通讀此書。



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無論何時,是否理解,不可否認的是王陽明先生的思想會一直指引著我們,知行合一,需知,也需行。理解了,便能指引我們自省、慎獨、求知、前行。


大志讀書


小孩或者嬰兒,心裡的狀態和自己的表現是合一的。如果寶寶難受,就哭,心裡歡喜,就笑。心和行好像沒什麼空隙。

人長大了,心裡難過,忍著不難過,害怕別人發現。心裡很歡喜,忍著不歡喜,也害怕太招搖。

心和行,似乎隔開了。行為不完全表現內心,學會了偽裝,偽裝的目的是保護自我,維護私慾。

如果說一個人心裡不管想什麼,都完全100%的用行為去展現。那麼,如果此刻心裡升起了惡念,比如偷盜之心。那麼,就直接去偷去盜,這樣是不是就:知行合一了?

那這個知,不是平時的心之所想嗎?這個知是“良知”,也許可以理解為“良心”。讓行為和“良心”保持一致,甚至就合二為一,沒有任何空隙的時候,這個人就格外善良了。

所以,這個【知】,也許不是知識、經驗,而是“良心”。這個良心,會不會變呢?如果會變,那就成了“變化的良心”,就有“好良心”,“不太好的良心”。是什麼讓良心變化?也是行為,可行為不是和良心保持一致了嗎?如果真的保持一致,也不會讓良心變化。

所以,這個“良心”,可能是穩定的,不變的,不為外界行為所染的,不被情緒經驗所動的。

這個“良心”,是每個人都具有的。那麼,每個人的“良心”,有沒有高低之分?是共同的“良心”,還是各自的“良心”?

如果“良心”有高低之分,那麼,我能不能讓我的良心更高一些?那要怎麼讓良心更高一些?要靠行為來改變良心嗎?如果行為改變了良心,那麼知就又與行不合一了。

也許,每個人的“良心”都是一樣的,或者說,這個“良心”是共同的,有一樣的特質。就像水,大海之水,與湖泊之水都是水。

那麼,如果大家都做到讓良心牽引行為,那麼大家就格外的和諧。如果人人“知行合一”,在行與知之間,就沒有私心,沒有自我,也看不到所有人之間的差別。

知行合一狀態下,良心完全綻放,全盤沒有個體私慾的干擾。一舉一動,毫不費力,皆符合良心,雖動未動,良心不動故。


五角星


知行合一,是陽明先生所提出來的,但肯定不是原創,或發明,在他千年前佛經中的,體相用,

一體,就是知行合一的顯現,如六祖壇經雲:「定是慧體,慧是定用,即定之時慧在定,即慧之時定在慧,本是一體」。如燈與光,燈是光之體,光是燈之用,

光與燈本是一體,知與行,亦復如是,

王陽明先生為什么會提知行合一呢?要知到他最先前提出的」心即是理」、理即是心」。是儒家經過千年,道家文化,佛家思想,及禪的文化,洗禮,磨合,衝擊後的更新版,融入了其兩家精髓,自悟,便提出(心即是理),那年代是儒家大膽心學理論,也是儒學的3。0版,

此思想,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若從,心的字意去了解這心,那永遠不會理解陽明先生的,(心即是理)的大道理,若知也是表層的,不是全部,此心是達摩祖師,血脈論中的,心,心,心,難可尋的心,是六祖壇經中雲:「不識本心,學佛無益,」。的心,心即是理,就是心即是道,道即是心,也就是心即是佛」。六祖雲:「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前念不生是心,後念不滅是佛,即心即慧,即佛乃定」。可見陽明先生當時對,禪學,佛學,有一定的感悟,與理皆解,才提出他的心即是理的理論,在他生命成長的感悟過程中,最大的難點,就是「知行的合一」。此部份冷暖唯有自知,一位聖者最寶貴的精華,分享給云云眾生的緣者,


和_子


“知行合一”,通俗點講,就是你要想知道李子的滋味(知),就必須要親自嘗一嘗(行)。這是最直接的理解,其實細說起來,這裡還有很多細節,比如我們為什麼想知道李子的滋味?“李子”在這裡具體代表什麼?怎麼樣才能嚐到它?等等,問題很多。

王陽明的學問承自南宋陸九淵、陸九齡兄弟二人的心學,並將其發揮至極致,宋朝一代,是中國文化史上最後的盛宴,自蒙古人南侵之後,經過明清一直到現在,再也沒有出現過令人振奮的興盛局面,勉強來講,也就是陽明心學一枝獨秀。

從北宋開始,中國文化各家學派紛紛登場,有張載的氣學,二程的理學,邵康節的數學,還有就是二陸的心學,各類思潮愈演愈烈,到南宋時期,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和心學巨匠二陸兄弟還曾經就“尊德性”與“道問學”的觀點在江西舉行了著名的鵝湖之辯,是中國文化史上的著名事件。

陽明心學就是承自二陸,心學不能算是純粹的儒學,裡面有諸多道家和佛家的元素,王守仁本人也是個禪和子,有很多傳說,僅從他最著名的四句詩教中,我們就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這一點,詩中說: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裡“心之體”、“意之動”都是唯識裡的東西,但可惜的是,自會昌法難以來,大量的佛教典籍或被摧毀,或是流失,尤其是唯識經典,缺失的最嚴重,直到民國時期,才由楊仁山居士大量從日本引流回來。

所以陽明心學的四句教雖然名氣很大,但在唯識經典極度缺乏的情況下,也不免留下諸多遺憾。總之,所謂的“知行合一”,就是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豐富理論的指導下踏實實踐,隔靴不去癢,說食不能飽,只有理論上明白了,實際上做到了,問題才能得到根本解決。


澡雪堂主談國學


知行合一,致良知。是明朝王陽明所創所謂,心學,的主要論斷。還有所謂心學四句話: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心學善惡觀認為人本無善惡,全是內心的意,心所致,分清善惡就有良知了。你貧窮弱智全是你個人不分善惡造、成的,與他無關,認天命吧。所以你要向善,不能向惡,做個乖乖羊就好了。對牧羊人大好。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心學名句。說要注重行,實踐。知行合一。狹隘的經驗主義。經驗主義是認知的表層淺顯階段的認知總結。按存在合理,那這種思想存在符合當今思想界。實際上我們過度依賴經驗主義已深受其害。列寧有文批判經驗主義了,《辯證唯物主義與經驗主義批判》。知行合一,是否隱含另一層含義,你要誠實守信,言行一致,不然既得利益集團不好管理你們。比如狼。王陽明心學知行合一致良知,會使人思想思維混亂,喪失獨立思想的能力。一個人一但獲得思想自由是可怕的。況且時代已拋棄了心學,卻有人別有用心一再重提,居心?生活在工業文明創造的社會卻嚮往農耕文明的文化和時代?


李庚19


王陽明的“心學”很有特色,值得玩味,也是有人推崇的原因。

“知行合一”是心學的重要思想,這句話有兩層意思。

王陽明的知是指良知。是說人的品質,知識,地位等主觀因素會影響人對事物的認知。也是說不同的人對同樣的事情會有不同的看法,這是第一層意思。

第二層意思是說,只知道不會做不能算是真知,只會做,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也不能算是完全會做。強調了知行的統一關係,注意到了知識的全面性。

王陽明不僅很好的學習和理解了儒家思想,對佛學也有一定的研究借鑑,是一個會學之人。

他把“格物致知”和“學以致用”結合起來了。不過他對格物致知的看法有片面性,格物是要把竹子切成段,分成塊兒一塊兒塊兒的研究,他卻傻坐在那裡死盯著竹子。他總結出“知行合一”也有點瞎貓碰死耗子,蒙對了。

人們常說存在決定意識,卻忘記了意識的反作用。又有人說我心即是理,忽略了客觀對人的影響。馬克思才引進了辯證法對唯物論,唯心論進行改造,創造了辯證唯物主義。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也可以算他的辯證法吧。

學習古人如果能有精力訓詁當然好,沒有精力也不必遺憾,只要對自己有啟發就好。理解錯誤也不必大驚小怪,說不定歪打正著。學習強調領悟,不是生搬硬套。要知道強調真理的客觀性和實踐性是學習哲學的要義,也是哲學思想的本性。

對王陽明的評價分歧很大,是兩個半聖人之一也好,一分不值也罷,對古人還是要寬厚些,就是一字之師,也應該學習。

價值判斷是每個人的事情,和知識本身沒有關係。


老梁139490047


這個問題很有深度,我雖然答不好,但還是想說一說自己的見解,有不對的地方請諒解。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

關於知行合一,最淺顯的理解就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但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實際上這四個字是明朝心學大家王陽明,所奉行的一種極高的為人處世的境界。這是一種修行,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才能的體現,也是修持成果的體現,在王陽明的心學這,就化成了‘知行合一’!能做到這四個字,那麼這人不管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不在話下。

然而做到這四個前,還有一句叫“格物致知”。做不到這點,是談不上知行合一的,這是知行合一的基礎。

格物致知,依照我的理解就是解析透徹事物的本質。通過格(分解、剖析)事物,增進自己的知識、智慧。

格物是手段,致知是轉化,知行合一則是理解後的運用。

我悟性不高,理解的表述的有點玄乎。

按照王陽明的心學理論,當一個人能輕易的瞭解、看透事物的本質後,運用自己的知識、智慧、資源去實踐自己的想法、解決問題。這些問題可大可小,可以是家庭瑣事,也可以是國家大事。這才是一個人才能的最終體現,而不是看多少書,學了多少東西。

能把自己掌握的、理解的,充分運用,這就是簡單的‘知行合一’。


網蟲讀書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一個核心思想,其內涵很深,一般較為簡單的理解是指: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表裡,相輔相成。

“行”離開“知”便是亂“行”,“知”離開“行”便是“假知”。因此,他主張的實質就是把“知”和“行”結合起來,不能離開“行”而去求“知”,也不能離開“知"而去"行"!


"知行合一"在生活中並不神秘也不少見,作個簡單的比方,例如,我們都知道吸菸有害身體健康,香菸製造商也將這個口號印刷到香菸包裝盒上,那些不吸菸、或者戒掉煙的人在“吸菸有害健康”這件事上就是"知行合一"。其思想和實際行動能有機統一。


現在,“知行合一”的意思一般多指:“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另也有人將其引申為不要"說一套,做一套"。


毛園老龍


這句話是王陽明說的。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要研究知行合一,需要先去了解王陽明為什麼提出“知行合一”這個概念。

萬事皆有因,王陽明是為了反對朱熹和矯正程朱理學而喊出的知行合一。

那?

朱熹是誰?朱熹說了什麼?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在孔廟他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間,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為“朱子。"

春秋諸子百家之後又一“子”也!應該是唯一一“子”,很厲害的一個大人物。

他的思想體系是理學,龐大的很,為了此題目,這裡不用全部羅列開來,我們把朱熹的理論簡單化如下:

朱熹是客觀唯心主義,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明人倫,” 朱熹是理學。

為了方便對比,我們也把王陽明龐大的心學理論簡單化如下:

王陽明主觀唯心主義,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明其心",王陽明是心學。

理學也罷,心學也罷,都是儒家學派。

眾所周知,儒教徒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學習儒學的方法,那就是——格物致知,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禮記·大學》

所謂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也!

自古至今的大儒一直在和這十七個字較勁。

怎麼樣才能“知”曉宇宙間事物原理呢?格物嘛!

重點快來了:怎麼“格”物呢?

朱熹認為:格就是“至”,就是窮盡。“格,至也。物,猶事也。窮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朱熹對格物的理解就是研究事物,就是需要一件一件去研究外在的事物,包括人生的事情,當然也包括具體的物質,那怕一石一木,都要一件一件去研究,以尋找出最後最大的道理。理學嘛!

王陽明認為:格是“正”,格物是正物,端正事物,把和你有關的事物都端正了,才是格物。

要研究那些"和自己"有關的事物,使之端正,讓其步入正軌,守本心為第一要務,心學嘛!

再往答案前進一步:格物是為了什麼呢,為了致知!

朱熹認為:知就是知識,當然,朱熹的這個“知識”還有定語的,這裡是指那種終極的知識,所謂致知,就是達到終極的知識,絕非普通的知識。

朱熹認為,格物,也就是研究事物到極致之後,自然會獲得知識,對萬物有了徹底的認知,就是致知了。

朱熹是往外求知,向萬物求知。

王陽明有另一種理解,王陽明借用了孟子的一個概念,他在“知”前面加了一個“良”字,良知也。

人之所以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

王陽明認為:不學而能,不慮而知,說明了良知是先天之知,不用通過學習和思考來獲得。

良知在哪裡?人本心具有也,就像《大學》所說的“明明德”之“明德”,每一個人都具有的先天的美好本性,美好素質。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禮記·大學》

王陽明認為,如果打算致知,喚醒自己內心的良知就可以了。去研究什麼萬物呢!浪費功夫。

最後答案來了:

既然王陽明認定了研究萬物去致知是浪費功夫,良知是每個人本身具有的,接下來要幹什麼呢?把浪費的功夫省回來了,把這些功夫拿去幹什麼呢?

行動呀!

按著自己的良知,去行動,去踐行,讓實踐和良知契合,知行合一也!

不要去研究萬物之知了,那是萬物之知,非你本人之知。

你知曉了動物生存靠弱肉強食,難道也要弱肉強食嗎?你知曉了植物們爭奇鬥豔的開花為的是吸引蜜蜂來傳粉,你也要爭奇鬥豔嗎?

不用,我們是人類,和他們不一樣。

追著你自己的良知去行動就好了,就可以求得“大道”了。

你想過簡單生活,那就去吧,不要弱肉強食爭奇鬥豔了,

你想孝敬父母,那就去吧,不要說什麼事業第一了。

你如果有能力,想要去造福天下蒼生,那就去吧,不要怕“吃虧”。

不要說你沒有想,你一定想過,這個是人性本能。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


葭明通半瓶歷史


明代大智者王陽明的一生,是追求人生大智慧的一生,他創立的心學,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強調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重要命題。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什麼是“知行合一”呢?

王陽明用《大學》裡所舉的一個例子,來闡明什麼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一般來說,一個正常人見到美色,都有本能的愛好,一見到美色的瞬間,馬上就有反應,有感覺了。這就是“知”;而喜歡這種美色的感覺就是“行”了。這些感覺,都是本能的。這就是“知行合一”。

而一個人,一聞到臭就感到厭惡,這也是一種本能的自然反應。

真正的“知行合一”是一種非常純粹、出自本能的反應和狀態,在這種狀態中,由於心念非常單純、專注,是具有極其強大的力量的。

一個人只有在知行合一的狀態下,後接近知行合一的狀態,才能將自己的潛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因為一個人如果對某件事情出自本能的,純粹的熱愛,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即使遇到困難和挫折,也會克服種種的困哪,專心致志的追求,直到最後獲得成功。

但是,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過得很平凡,就是因為沒有做到知行合一。我們大多數的時候把“知”和“行”分開了。思想和行動沒有統一。我們追夢的行動力不夠,或者是動力不足。導致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由於惰性,我們就想退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