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反者道之動”怎樣理解?

弘道行者


這一句與“為道日損”意近。“反”,也可以理解為“迴歸”,而“反者”,也即為知道迴歸的人。“道之動”意為趨歸於道的行為——此指身心同歸:身之濁氣致清心之煩躁致靜,所謂變化氣質、達致清靜,清靜則致和致一,致一則達真達明達道。故老子有言“清靜以為天下正”。

老子言“反者道之動”,本旨是要反世俗之爭名欲利之心之行而歸於無為之道。指一種向道的身心躬行,不可單依思辨之心臆測其意。但常人往往因“人之迷其日固久“而依其積非成是又自以為是積重難返又自感非凡的現狀,對此聖者之言多呈譏反之態。故老子又有言“正言若反”。


一曲凌日


《道德經》第四十章指出:“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也就是說,萬事萬物無不遵循物極必反、對立統一的規律,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質,如果發展到極點,這些性質一定會向它們的反面轉化。

這與《周易》中所說的“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的含義是一致的。

再比如,《道德經》第五十八章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也就是說,在一定條件下,福能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塞翁失馬”的故事,我們都非常熟悉,這正是禍福相生、相互轉化的典型例證。

《道德經》第十一章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三十根輻條彙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內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能帶來便利,而“無”才能使“有”得以發揮作用。

我們說,老子正是從現實世界中的車轂、陶器、房屋門窗等器物“無之以為用”的現象出發,才引申出其重要的哲學觀點:“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也就是說,天下萬物生而有之,而“有”皆因“無”以為用,離開了“無”,“有”也就不能發揮什麼作用了。

因此,這裡的“有”與“無”是對立統一、相反相成的:“有”離不開“無”,離開了“無”,“有”也就不能發揮什麼作用了;“無”也離不開“有”,離開了“有”,就更談不上什麼用處了。

這裡,“有”與“無”的辯證關係,也從一個側面,有力的詮釋了“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深刻內涵。


紫天雲


《道德經》中“反者道之動”,在第四十章原文論述中為第一句。也是教導做人做事特別智慧,最為經典的一句。

[原文]:“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語譯]:相反和反覆是“道”的運動,柔弱是“道”的作用。天下萬物生於有形,有形生於無形。

讀語譯中就可理解到,“反者道之動”是說“道”的運動變化就是“反”,這個“反”就是萬事萬物的運動變化規律。也就是反向運動和反覆運動。

其實“反”字有兩個含義。第一個含義就是返回,反覆。第二個含義就是反對,相反,但對“道”的運動變化規律必須同時具備。

第一個含義很好理解,宇宙萬物運動變化規律都是循環反覆,週而復始的。比如說太陽,今天東邊升起,下午往西邊落,明天還是東昇西落,還有潮起潮落,花開花落......等等,都是如此,週而復始,這就是反覆並週而復始的運動著,形成循環反覆,週而復始的運動規律。從科學理論層面解釋,也就是物質不滅定律。

第二種含義,就是相反,相對,反向思維。思維方式向反方向,你上我下,你好強我示弱。反向思維對我們社會中的每個人也很重要,也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遇到事情不要往一個方面去想。

比如一個人創業取得了成功,那一定要反著去想,找危機在哪裡,接下來可能就要面臨機了,這樣反向去想就可以提前解決問題,作好準備,避免危機的到來,反向思維也就是社會中常說的“憂患意識”。

同樣,一個人處於低谷的時候,也要反著去想,就會看到前途。所以這個反著去想,《道德經》中就叫“反者道之動”。

總之,《道德經》中“反者道之動”,就是教做人做事,反向來做,反著動,反向地思維,這也是做人做事的特別智慧。人也不會有偏激行為,人的心情也會得到平和。社會中都這樣做人做事,整個社會也就更和諧了!


劉夢輝1445414400581


《道德經.四十一章》“反者道之動”的意思

《紅樓夢》是《道德經》的文學版,兩部名著的四十一章回的中心思想:“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碎臥怡紅院”“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意思一樣。

例如本回:妙玉與寶玉(保護女性人民的權力機關男)等一群女性人民,用有“九五”之尊(被制約的管理機關政府)的茶水工具“品茶”,不知交情、交換、票決的味"道"。劉(六的諧音、陸地、民主的意思)姥姥這一人民大地主人,不知當家作主,參加票決行使權力的尊嚴,而是走"假僕人政府的"賈府"的後門,吃其麻醉自己的酒,被其當玩偶取笑,見了大觀園的“省親別野”牌子,就當廟磕頭……"酒屁臭氣滿屋",妙玉嫌她髒,連她喝過的寶貝杯都不要。

為什麼?

這就是青衣“妙玉"這一《道德經.一章》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反六姥姥的意思:《道德經.四十一章》說的:“反之(本章回密碼五五二十五)道之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把這顛倒了的歷史再顛倒過來,人民做真正的有尊嚴的主人,即變成一十四、五十二、道庵翠龍木(反櫳):迎接以法參加交情、結婚、交換、票決,文明民主美麗的"清氣滿乾坤”的時代。

還比如: 地球繞日橢圓形軌道中,在太陽附近又轉來一個行星(兩個太陽核心),二者連成一線,同性互相排斥,與地球形成直角三角形,加大對地球的引力(異性相吸),萬有引力制約天體與太陽引力促使地球改變橢圓形軌道,向正圓形軌道發展的葫蘆“了"字形道,就產生地震(即“反者道之動”),萬有引力把靠近太陽的另一天體分離(讓它走)開,即變成地球圍繞"一"個太陽轉,地震結束。

所以說,地震是地球軌道中正常引力反制約非常引力的運動,給震區帶來災害,卻避免了太陽系及地月系的大害。沒有地震這一運動,地球就有變數。因此,我們要認識地震,有效預防地震,最大限度地減少震災。

詳見拙著《解密紅樓夢真味道》。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道為一,為本體、本源,為基本參照。所以,反者,一個意思是反之,另一個意思是返回,指的都是對道這個本源的差異或背離,辯證地看待問題,也就意味著迴歸,差異、背離也罷,迴歸也罷,都是動,即運動,也就是對道的靜止屬性的相輔相成。

作為本體的道,一切從屬之事物,即“弱”者,都是道的功用的體現。道是什麼?道,是“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不是天下萬物,而是“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是至高法則、規則。道是靜止的,無任何功用的。有功用的東西是下一個層次的天下存在的萬事萬物。


郭城3點14壹伍玖


用在人的身上,反著去施加力量,道就動了。古人說,欲取反予,欲張反斂。

我個人認為,現代人無限的神話了道德經,易經之類的書籍。彷彿道德經是洞悉宇宙的法寶,參透自然的捷徑。

只不過是我們把現代的知識放入到道德經中來解釋,發現也合適而已。再過三千年,如果還有人類,還是一樣合適。

所以,如果有人能根據道德經推導出三千年後社會是啥樣?這就叫牛逼。

神話道德經等古籍對中國人沒有任何好處,無論是哪位大賢寫的書都是為人服務的,離開了這一點,就什麼意義都沒有了。


第二盡情睡


該問題是《道德經》40章編目:道的特性。

解讀:“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返者:往復循環。弱者:柔弱勝剛強。 往復循環是道的運動方式,柔弱勝剛強是道的運用規則和特徵。可以以一個人的一生為範列說明(略)

天下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有)即有認識的現象。(有)生於(無):現象生於無認識的客觀存在。這是“有無同一”辯證認識論的(無)生(有)。(有)即萬物的陳述。

譯文:以無為始,“有無相生”,以無為終(化無而去),返復運行這是道的運動方式,(物物如此)。有無相生,柔弱勝剛強,是道的運用特徵。天下萬物生於(有)即有認識的現象,(有)生於(無)即現象產生於無認識的存在。


老喬218152046


《道德經》有云:“天下萬物生於有,生於無。”(“有生於無”一說,是後人自作聰明,故意多添一“有”字,便成訛解。)。

生於“有”,這個有,為生成事物的因素,不過這個因素,往往是“表面在運動,背後卻是陰靜的假象依附之”;而那個所謂“無”,是“表面處於靜止、沉默、不可見,背後卻在運動作主的真相,是事物真正的成因與驅動力。” 故謂之“反者道之動。”


楊珺道


《道德經》中“反者道之動”怎樣理解?“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意想不到、不願意的事情發生,不可思議,無法理解,控制不住就是本來如此“道”的顯現表現的結果,萬物的形象,形成,敗壞,人的思想,事情的成敗,循環往復的過程都是“道”的作用和表現。天下萬物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終歸一無所有,無法停留,有無交替循環不斷。

“反者道之動”講的是“因果不空”啊,每一個人腳下都只有一條路,世上的路有千萬條,有千萬條選擇,而腳下只有一條路,活著不容易,成功沒有選擇: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每個人都是世界上的唯一,在錯誤的路上就不可能在正確的路上,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在我的世界就在,我不在真實的世界依然在,“道”不會給任何人選擇,也是最公平的,也是最殘酷的,也是最有情的,得道者得天下,得到自己的天下。找到自己的路,走好自己的路,靠誰都是靠自己,和誰過都是和自己過,走好自己的路就是生命的精彩,生命的意義,生命的奇蹟。“老子天下最大”,《道德經》解讀了人類最高的智慧,也是生命的本源,世界的真相,人人可以達到老子的智慧高度,但不會超過老子,可以不代表能。人生必須儘早“悟道”,也只是靠近“道”,順從“道”,才知真正的生命,真正的自己。只有“證道”才可以用道,隨心所欲,心想事成,不悟道都是“弱者”。☀️


一路遠景


傳統文化有很多反意詞,地名,村名,也如此,說簡單點的,陰陽,黑白,兩儀吧,反者反向發展,不能只過白天吧,也不能永遠過夜間躺在床上睡覺呀,睡看是好事,24小時不下來,看誰能撐得住。一個反字解決了很多動力之迷,反作用力,萬有引力。還說不科學嗎?簡單點邁一腿另一腿著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