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經史和參,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南懷瑾:經史和參,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南懷瑾,1918年出生於溫州樂清。他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就讀於浙江國術館國術訓練員專修班、中央軍校政治研究班,肄業於金陵大學研究院社會福利系。他早年曾興兵抗日,後赴臺灣一生致力於中國文化傳播,被世人尊為“南師”,2012年9月29日在江蘇吳江太湖大學堂與世長辭,享年95歲。


我素來主張“經史合參”,要諸位對經史融會貫通,這樣才能學以致用,否則光讀經書,一天到晚抱著四書五經,人會變迂的,會變成呆頭呆腦的。讀經書,還必須配合歷史,讀歷史同樣必須配合經書。


二十多年前在一個朋友家吃中飯,他家客廳掛了一副對子很正派,字也好,寫的是“柔日讀史,剛日讀經”。朋友曉得好,就是解釋不出來。


南懷瑾:經史和參,剛日讀經,柔日讀史!

年輕時的南懷瑾


剛日是精神特別好、思想特別清明的時候,要讀經,讀四書五經,讀佛經,讀基督教的《聖經》都可以。讀經需要思想,哲學思想必須要頭腦精神夠的時候去研究;精神不夠的時候,看看《紅樓夢》,看看什麼彩虹藍天那些小說也可以。如果你人不舒服,頭腦昏昏的還來研究《參同契》,那隻會睡著啦!當安眠藥來用蠻好!


但是在“剛日讀經,柔日讀史”這句話裡,剛日、柔日的意思不是這麼呆板的。所謂剛柔,代表抽象的觀念,“剛日”就是指心氣剛強的時候,這裡看不慣,滿腹牢騷,情緒煩悶。這時候就要翻一下經書,看看陶冶性情的哲理,譬如孟子的養氣囉,盡心囉。相反的,如果心緒低沉,打不起精神,萬般無奈的時候,那就是柔日,就要翻閱歷史,激發自己恢宏的志氣。


所以剛柔就是代表陰陽,《易經》裡的陰陽兩個是物理代號,這個觀念要懂得。“剛柔有表裡”,表就是外面,裡就是裡面。也就是說,每天的氣候,從夜裡十一時開始,一直到第二天上午十二點,都是陽氣;下午屬於陰氣。現在都市很多年輕人,都是陽氣不夠——上午起來昏頭昏腦,一點精神沒有;到下午睡一個午覺起來,精神慢慢好了;到夜生活一來,精神越來越好——這些人都是陰氣很盛,學中醫看病就要知道了。


譬如咳嗽,有些人半夜子時陽氣上來,非咳嗽不可,比鬧鐘還要準。因為他那個肺被痰包圍了,就像是垃圾堆裡有些東西出不來,半夜一到,陽氣要往上衝痰出來,就咳起來了。道理就在這裡,曉得這個病源就曉得用藥了。


這就是中國文化啊!文學裡邊有哲學,今天我們這個思想,看到什麼事情,社會呀,政治呀,各方面很不滿意,我們感到很不平的時候,趕快讀讀書。讀讀《易經》呀!四書五經呀!心氣就和平起來了。柔日讀史,當心情很無聊,很沉悶,很想睡覺的時候,就可以看看歷史,啟發我們奮鬥的勇氣。所以說“剛日讀經,柔日讀史”,這是關於剛柔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