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自家種植的綠豆,煮粥的時候為什麼總有幾粒和石頭一樣堅硬的豆子?

農夫也瘋狂


這段時間天氣很熱,我也經常在家熬綠豆粥,但是在喝的時候總是有那麼幾個“漏網之魚”和石頭一樣堅硬,很是硌牙。而這樣的豆子在我甘肅農村老家裡面叫做“石豆子”,你就是不管怎麼去煮都是煮不爛的。

為什麼在煮綠豆時會出現“石豆子”呢,解決的辦法是什麼呢?

1、

我們甘肅農村老家裡面種植綠豆都是自己家一直留下來的種子,也就是去年、前年、甚至是大前年的綠豆種子,這樣就在收穫之後煮的時候“石豆子”會越來越多。這就說明了綠豆的種子不好。

因此自己留的種子不是“綠豆雜交”專門培育出來的,這樣在農業種植上很容易出現“近親繁殖”的錯誤。

2、

建議大家在每一年種植綠豆的時候要去專門賣種子的地方,因為種子站的種子是每一年都更新的,是這個品種裡面最前沿的,所以在種植之後就很少或者是幾乎不會出現這樣的“石豆子”。

這主要是得益於雜交品種的原因,也就是沒有了每年的“近親繁殖”所出現的尷尬。

3、

建議大家在每次煮綠豆之前泡半天時間,上週末我就這樣試驗了一下,我是在中午12點開始泡的,用的是溫水,泡到了下午5點左右,算是泡了半天時間,然後在煮完綠豆後,在喝的時候就沒有了“石豆子”,你說這奇不奇怪!

因此農村自家種植的綠豆,煮粥的時候總有幾粒和石頭一樣堅硬的豆子,這就是出現的原因所在,大家主要要在種植綠豆種子的選取上和煮綠豆之前的泡豆子上面來做。


寧寧說的話


綠豆所謂鐵豆子有兩種,一種是時間放久的老綠豆也是死豆子不吃水,另一種就是野生綠豆的種子。

問題中提到收回來的新生產的綠豆煮不爛,一個可能是少數種子出現返祖現象。另外就是生產過程中收回來了野生的綠豆種子摻雜其中。

綠豆野生種屬於無限生長匍匐攀爬在河床兩岸或者灌木、樹林裡。單株覆蓋面積可以在幾十平米,枝條粗大,分櫱側蔓分枝特別多。豆子種皮不容易融水透水。我手裡就保留了一份在陽江地區找到的野生綠豆種子。種皮不透水有利於野生綠豆在自然乾旱地區生存,陽江在廣東夏季高溫多雨水,雨水過後又會幹旱。鐵豆子的特性就是長期演化出來的特性,對於這類植物需要自然環境下種皮受損才能透水發芽,所以種子發芽往往需要間隔很長時間。人工種植就需要破壞種皮表面人工促進吸水發芽。這一個特性有利於物種生存和避免近親繁殖的特性。

我們近些年有利用野生豆科植物與栽培種雜交提高產量的時候,但這個做法容易把野性特徵也摻雜進來,尤其是後代出現返祖的時候就有可能出現鐵豆子的問題。所以目前發現的鐵豆子主要集中在這兩種現象,而雜交引起的可能性是最大嫌疑。有人說近親問題,那是不符合邏輯的。頂多是你用雜交品種的後代做種才能看到這種形狀分離,這是因為自交授粉的種子根本不應該再用於做種子。


用戶2993922871123


在農村很多人都喜歡種上一些豆類作物,比如綠豆、紅豆和黃豆,黃豆多用來在過年時磨豆腐用,而綠豆和紅豆則是用來煮粥喝。夏天天氣炎熱,智慧的農村家庭婦女經常用自家種出來的綠豆來煮綠豆湯給家人降暑。相信很多人在煮綠豆時會遇到有幾粒綠豆煮了很長時間後還是特別硬,這是為什麼呢?

很多人在遇到煮不熟的豆子時都會很納悶,明明看上去都是一樣的豆子,為什麼在同一個鍋子裡,用同樣的時間,其它綠豆都已經煮爛,而有幾粒豆子卻像沒煮過一樣一樣堅硬呢?並且它們也都是自己親手種出來的,到底是哪裡出了錯呢?其實這些煮不熟的綠豆多是野生的綠豆,或者是綠豆的變種,這樣的豆子又被人們稱為“鐵豆子”,雖然表面上看上去和普通的豆子沒有什麼區別,但是裡面的果肉卻特別的硬,也並不是不能煮熟,只是需要的時間要比普通的豆子時間長。

自家種植的綠豆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因為大家在種植綠豆時並不會大面積種植,而是種植一小片夠自己家食用就可以,所以會一直用自留種子來種植,現在的綠豆品種大多都是雜交出來的,如果一直自留種子來種植的話,就很容易出現變種的情況,所以才會經常出現有幾粒綠豆煮不熟的情況。

為了減少煮不熟綠豆情況的發生,在種植綠豆時直接購買綠豆雜交種子來種植,避免綠豆變種情況的發生。如果不想購買綠豆種子而是一直用自留種子來種植綠豆的話,大家在煮綠豆前可以先將綠豆在清水中侵泡10-20分鐘,再將水分瀝乾後凍到冰箱的冷凍室,充分冷凍的綠豆在煮的話就會很容易煮軟,這樣做是藉助綠豆遇冷收縮遇熱膨脹的遠離,當然大家也可以用高壓鍋來煮綠豆,也可以避免煮不熟的情況發生。


悠悠鄉村路


煮綠豆時總有幾粒很難煮爛的綠豆,是怎麼回事?這個不復雜,我們這稱它為“鐵綠豆”或落綠豆、野綠豆。怎麼就有了這樣的綠豆了呢!這種綠豆,是收綠豆時,掉落到地裡的綠豆種子,次年發芽生長結出的綠豆角籽粒。連續種植不注意,會繁育的越來越多,大大影響了口感和品質。


如果購買的新種子,這種情況極少,尤其是自己連年種植留做的種子,機率更高。避免這種“鐵綠豆”,在採收綠豆時,一定要把它區別開收穫。把“鐵綠豆”磨面,或生豆芽、或做為養殖飼料。

怎樣鑑別正常綠豆和“鐵綠豆”呢!很容易辯別,從植株上、莢果上、豆籽粒上都可以辯認出來。植株的莖葉沒有正常綠豆旺盛葉大,豆莢果稍細、豆籽粒色澤明顯和正常綠豆色澤不同,多顯褐綠、蒼綠、或紅黃色。正常的綠豆莢果稍粗壯,籽粒呈鮮豔的本品綠色澤。種植上,苗期時可及早拔除,或分開採摘熟莢果。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這問題我也問過賣豆子的,得到的答覆是:你把綠豆放進鍋裡的時候攪一攪鍋,就大大減少出石豆的機會了,那些煮不爛的石豆,其實是粘在鍋底上烤成那麼硬的,要不有的人反應只要泡一泡豆子也不會出現石豆,一樣的道理。只要攪一攪鍋,別讓它粘在鍋底,讓它參與煮的過程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