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童装:品牌不衔接让"童装第一品牌"入坑

在进军童装领域之前,娃哈哈是中国食品饮料业公认的老大,装水、八宝粥等市场份额稳居第一,非常可乐、茶饮料、果汁饮料则增长强劲,年赢利达9亿元。而且娃哈哈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顶新(康师傅)、统一眼中最强劲的对手,而此时它却一面对抗饮料业各| 大顶尖高手,一面却施展分身术,进入陌生的童装产业。

娃哈哈童装:品牌不衔接让


2001年销售额超63亿元(2003年度号称已超100亿元)。

2002年,娃哈哈集团在北京宣布,与香港达利集团联手,全面进入童装产业,目标三个月内组建2000家连锁加盟专卖店,计划年度销售额超10亿元!但事实是,娃哈哈童装专卖店顶峰时期总数不到800 家,与达利的合作不到半年便劳燕分飞,至于年实际营业额则只有计|划中的十分之一

娃哈哈另辟新路,自然是为了摆脱达能掌控的阴影。娃哈哈的领袖人物宗庆后痛下决心,决定多元化发展。据宗庆后所言,娃哈哈主要凭借以下两点优势塑造竞争力:品牌延伸优势和市场协同推广优势。就娃哈哈品牌自身内涵而言,除食品饮料业外,最容易产生联想的就是童装,娃哈哈自身又具有强大的市场推广力量,这些都是娃哈哈童装的先天优势。

娃哈哈童装:品牌不衔接让


愿望虽然美好,现实却并不总是能够尽如人意。娃哈哈这次致命的错误就是品牌链条的断裂。

诚然,娃哈哈有着辉煌的过去,但这终究是在饮料市场内部打转转。可是百密一疏,娃哈哈却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那就是从儿童饮料延伸到儿童服装时,少了一个重要的品牌衔接,致使品牌链出现明显断带。一想到娃哈哈,就让消费者想到儿童食品,如今,娃|哈哈在没有引导或者说引导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向"穿"靠拢、推出童装,就容易给以前掏钱购买娃哈哈产品的消费者一种很突兀,甚至是怪异的感觉。而消费心理一旦不适应,自然就会影响其对娃哈哈童装的接受能力,并进而影响其消费行为。

"全力打造中国童装第一品牌"的宗庆后要"让消费者说话",但消费者的声音在哪里呢?

首先,从款式、面料和颜色上看,号称出自法国、意大利、日本和国内著名设计师手笔的娃哈哈童装,不但款式缺乏创意,颜色 也以灰白蓝黑居多,与其他童装品牌相比很难看出娃哈哈的高中档高在哪里。

其次,娃哈哈童装倡导健康、舒适和漂亮,注重面料的绿色环保和吸湿性、透气性、柔软性、保暖性功能,也的确在这几方面颇下了一番工夫,如建立面料检测中心,与浙江理工大学合作成立研发中心 等。但在营销推广中,这些东西并没有被清晰地传达给消费者,连支撑娃哈哈童装绿色健康概念的技术标准也被遗忘。

娃哈哈童装:品牌不衔接让


再次,娃哈哈的价格定位也出现了偏差。以至于在很多消费者的心中,形成了档次不及许多高中端品牌,性价比又难以拼过杂牌货的品牌印象。

众所周知,童装与饮料业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童装的生产工序、品种规格、季节变换的复杂性等。这些都提高了娃哈哈在款式提供、配送数量、配送周期上的难度。自娃哈哈童装专卖店运行以来,关于此点,加盟商意见相当强烈。这也说明娃哈哈在对童装业的认识。

当上,在对风险的预测及解决上,在对服装专业人才的引进及储备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看来即使强大如娃哈哈,也不可能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表现出色。认清自己的优劣势,扬长而避短,是一句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老话。

“一开始可能不完美,但生意做好了,就像滚雪球。第一家商城开出来后,形成规模,有了议价能力,就会形成规模优势,商品价格自然也会降下来。我们会逐步加大投入,资金并不是问题。” 

最后,宗庆后表示,娃哈哈欧洲精品商城杭州店的开业仪式,仅仅是娃哈哈全新创业历程的开端,娃哈哈有信心与国内外众多的合作者一道,在这一全新领域再创新的辉煌。

娃哈哈童装:品牌不衔接让


娃哈哈欧洲精品商城落户杭州钱江新城 总建面3万㎡

日前,娃哈哈集团旗下首个零售业项目落户江干区。项目名为WAOW PLAZA购物中心(娃哈哈欧洲精品商场),位于钱江新城富春路旁,可连接富春路地下购物走廊和地铁站口,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整体建筑面积达30000平方米,其中经营面积17590平方米。

任何一个品牌的经销商,都是在品牌的销售中通过实践和总结,使经验曲线逐渐上升的。达到熟练的程度需要一个过程。一旦对一个品牌的推销经验成熟后,就很难在短时间里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