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蘇聯同樣遭受極大摧殘,為何戰爭結束能變成超級大國?

倪翠坪


蘇聯歷經戰火的摧殘,戰後還能崛起為超級大國,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不可能是一個方面或者少數幾個方面所起的作用,我說一些自己的看法,未必全面,僅供參考。


首先成為超級大國,它的體量肯定是很重要的,人口、國土面積、資源數量,這些都是成為超級大國發展的硬件剛需,必須要有的,那些小國就是開足了馬力想成為超級大國都很困難。而且就是因為體量大,它保存下來的實力也很多,很多小國在這場戰爭中都是全國被佔領且受到破壞,而蘇聯呢,只是歐洲部分的一部分經歷了戰火,要清楚那時候是蘇聯,而不是俄羅斯,它除了歐洲部分以外不僅有荒涼寒冷的遠東,還有中亞的廣闊土地。所以說,蘇聯戰後發展的能力和空間還是很大的。


第二,戰火帶來的好處,戰爭時期,蘇聯全國動員,其工業能力和生產能力得到了提高和磨練,潛力被大量激發出來,而且也促進了技術的革新。我們都知道二戰時期技術發展非常快,對方出現一個新武器很厲害,你就必須馬上拿出一種新武器進行反制,不會像和平時期的時候花好幾年時間精雕細琢地研製新武器,技術發展速度進入了一個高潮。

而戰火給歐洲其他國家帶來的就是全國處於癱瘓狀態,廢墟到處都是,青壯年勞動力短缺,本身底子就跟蘇聯差很多,這樣一來的,短時間內就更沒有能力追趕了,所以蘇聯在戰後飛速而起。當然,這也有美國和北約的功勞,因為有旗鼓相當的對手你才能跑出更好地記錄。


鍋蓋頭司令


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抓住了機遇,用中國古話來解釋就是六個字:天時地利人和。二戰結束,百廢待興,既是挑戰,更是機遇,所以飽受戰爭蹂躪的蘇聯迅速在浴火中重生。

沒有了戰爭,這就是天時;地大物博,這就是地利;人心思定,這就是人和。重建家園,蘇聯當時有2.8億人口,哪一個公民不是奮勇直前。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蘇聯自成立以後幾十年的建設基礎,為這個國家的恢復重建立下了汗馬功勞。儘管二戰摧毀了不少工業設施,但是仍然有大量的工廠被完好無損的保留留下來了。

蘇聯是當時世界上第一個採用計劃經濟的國家,生產和分配全部都是由政府集中和指導工業的國有化、集體農莊實行集體所有制,國家強制徵用農業產品;

計劃經濟,也就是說“五年計劃”也並非完全一無是處,這些都為為快速工業化,為整個20世紀30年代極大地擴大了蘇聯的重工業的產能。

在一段相對短的時間裡,蘇聯被從一個落後的農業經濟轉變為一個龐大的現代工業,因此在二戰後能夠使國民經濟迅速走出低谷,成為超級大國。這也是全體蘇聯人民努力奮鬥的結果。

二戰前夕的20世紀40年代初,蘇聯的經濟已經相對自給自足,只糧食和一般消費品不需要依賴進口;重工業以及軍火工業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令世人矚目。

另外,當時的蘇聯政府為了解決勞動力人口不足(二戰中大量的男人都因為戰爭而死亡),開展了“英雄母親”之類的獎勵生育政策。有了人,就是一筆財富。

所有這些,都足以證明計劃經濟對戰後重建所發揮過的巨大作用。除此以外,就是上述人民精神面貌的積極向上,為了自己美好的明天。這就是所謂天時地利人和的共同作用。


閒看秋風999


蘇聯在二戰中雖遭重創,但這個龐然大物並沒有傷筋動骨,蓋因其雄厚的綜合實力。

所以戰後恢復很快,它依然是歐洲頭號工業強國。

德國強大的戰爭機器只是消耗了蘇聯的物資,並沒有撼動蘇聯這座大廈的基石。

首先, 戰爭只是消耗了蘇聯飛機大炮坦克等武備,並沒有摧毀製造這些武備的工業體系,這是關鍵的一點。無論是戰前戰後,蘇聯已經把大量的重要工業企業及科研所學校等機構疏散到烏拉爾地區,而烏拉爾距離莫斯科有1700公里,德國的轟炸機的作戰半徑鞭長莫及,即使要空襲也是有去無回。因此,烏拉爾地區在戰爭中一直安然無恙,它所有的工業企業,開足了馬力為前線生產所需的兵器。一旦戰爭結束,重型機器廠則生產拖拉機。

其次,戰爭爆發,由於學校和科研機構有序疏散,可以說,代表蘇聯的這些“軟實力”完整地保存下來,對戰後重建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最關鍵的一點。即使在戰時,後方的學子也建立了功勳,譬如,著名的“烏拉爾坦克師”,就是基洛夫技術學院的學生駕駛坦克奔赴前線,他們一直打到柏林。

這些眾多的技術人才(包括藝術院校),正是重建蘇聯的中堅力量。蘇聯的“軟實力”在戰前就已經夯實。1928年至1937年,蘇聯的兩個五年計劃,高等學校由1929年的190所發展到1937年的800多所,在校生達到54萬人,超過了英法德日意的總和。在重要工業部門專家的相對人數超過德國,技術幹部高達400萬人,這一大批工程技術人員為衛國戰爭的勝利和戰後迅速重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德國人無法也不可能摧毀這些“軟實力”。蘇聯也正是較完美地運用這資本和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作為一個超級大國在戰後迅速崛起。

再次,戰時盟國對蘇聯的援助不可忽視。冷戰時期,蘇聯及蘇聯陣營有意無意地迴避這一歷史事實。在戰時盟國對蘇聯的物資援助,無疑起著輸血的作用。美國對蘇聯的援助高達110億美元,1600多萬噸物資,這些援助有力地保障了對蘇聯取得幾大戰役的勝利。

蘇聯從1920年代列寧時期起,就不拒絕國外的技術和資金,與資本主義國家進行互利互惠的貿易。蘇聯的兩個五年計劃就大量引進了美英德日等國家的技術,無論是鋼鐵聯合企業還是大型水電站,他們應用的是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技術。因此,蘇聯的自力更生不是閉門造車。蘇聯的經濟建設不僅僅在規模上取勝,在工藝質量上保證了其工業體系安穩運行。所以,蘇聯的產品雖貌似傻大粗,其質量還是過硬,經久耐久。而正是許多類似細節構成了蘇聯的實力。

蘇聯正是憑藉其厚實的綜合國力,在戰後能與美國抗衡,但戰時經濟在戰後仍然延續,就導致了這個超級大國的短板。戰後蘇聯一直是失衡的頭重腳輕的巨人。長期輕民生的產業政策,衛星能上天,食品櫃卻上不了牛肉,民眾的生活必需品十分匱乏。

因此,這個失衡的巨人,一旦失去民心,其實就是泥足巨人,轟然倒下是遲早的。

2019.1.12





掌上三言兩語


二戰中本土損失慘重的蘇聯,戰後憑什麼立馬當“超級大國”?

1945年4月蘇聯紅軍將坦克開進了德國柏林城,希特勒“一統世界”的納粹帝國夢徹底破碎,自負的他不願意直面失敗,以及忍受戰後被人審判的屈辱,在4月30日選擇了自殺。

至此蘇聯人徹底贏得了衛國戰爭,他們不但把侵略者趕出了國土,還將侵略者的本土拿下了,翻遍全球數千年的人類戰爭歷史,蘇聯的這次“反殺”可謂罕見的“奇蹟”。

然而這個“奇蹟”為蘇聯人帶來被全球人崇拜的榮譽同時,蘇聯人也為它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打贏這場戰爭蘇聯犧牲掉了戰前人口的14%,即約2700多萬人,且絕大多數是青壯年,同時1700座城鎮和超過3.1萬個工廠被夷為平地。

但是讓許多中國歷史愛好者疑惑的是,蘇聯人在二戰中損失如此慘重,卻為何能夠在戰爭結束僅2年不到的1947年,就跟幾乎本土沒有受到傷害的美國打響“冷戰”,爭奪世界霸權,還被歷史書記載為“超級大國”。

其中緣由總結起來小袁認為有2個主因,首先第一個是戰爭並未傷及蘇聯的工業核心,蘇聯在戰爭爆發前已經完成了以重工業建設為主,快速趕超英美為核心的三個“五年計劃”。

蘇聯工人

根據“五年計劃”的要求,蘇聯集中全國的人力、財力修建大型重工業工廠,當計劃結束之時,蘇聯境內已經拔地而生約9000個大型工業工廠。

且為了能夠將自身廣袤國土的優勢發揮到極點,蘇聯在修建工廠的時候,並不是完全以俄羅斯帝國時代的聖彼得堡工業區、莫斯科工業區為主。

而是藉助行政命令強制進行“生產力佈局”調整,在礦產資源豐富,但氣候艱苦的東部疆域大興土木,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蘇聯第二個五年計劃中50%的重工業投資,都用於了西伯利亞為代表的東部疆域工業建設。

也正是因為蘇聯政府的投資,蘇聯被後世所熟知的知名重工業中心新西伯利亞工業區、烏拉爾工業區得以拔地而起,光西伯利亞地區的工業總產值在1928到1937年間就足足增加了8倍,

1941年德國快速突擊莫斯科,斯大林果斷開始了東遷重工業計劃,6月24日成立疏散委員會,並自6月29日開始將西部重工業區整體向東部搬遷。

1942年5月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工業在完全淪陷前,基本都已遷入了東部疆域,不完全統計蘇聯的這次東遷行為,一共遷移了150萬個車皮的物資和1000多萬人的蘇聯工人。

簡而言之德國的進攻雖然摧毀工廠,但絕大多工廠的核心設備都已遷移,對於蘇聯的工業並沒有過大的實質性傷害,反而由於工廠離原料產地近了,沒有了運輸時間的耽擱,蘇聯工業生產效率得以快速提高。

在歐洲版圖幾乎完全淪陷的1942年,強大的東部工業依舊讓蘇聯飛機產量,維持在兩萬架以上。與此同時為了應對戰爭的需要,蘇聯在戰爭期間快速開發了西伯利亞的資源。

當歐洲的工業因為戰爭而凋零之時,它做到了和本土沒有戰爭的美國一樣,工業生產水平急速上升。因而戰爭結束之時,面對工業設施一片狼藉的歐洲,蘇聯可以自豪的說出“美國之後,蘇聯第一”。

再而第二個原因是蘇聯有了原子彈,成為美國之後第二個可以讓地球灰飛煙滅的國家。蘇聯物理學家庫爾恰托夫領導的蘇聯“原子彈小組”,在1949年8月成功進行核試驗,宣佈蘇聯是唯一一個不畏懼美國“核威脅”的國家。


袁載譽


戰後的蘇聯遭受了慘重的損失,單單人口就銳減2000多萬,國家綜合財富下降30%,1945年的工業產量不到戰前的30%,鋼產量不到戰前3分之2,石油僅為戰前60%,水泥僅為戰前3分之一,生活消費品減少一半,針對以上情況,蘇聯的第4個五年計劃(1946-1950年)的主要任務是恢復遭到破壞的地區。

圖為1946年正在東北拆運機器回國的蘇聯士兵。

當然,作為戰爭勝利國,蘇聯也獲得了大量戰利品,從德國、中國東北拆走大量機械設備,搶走大批工業原料,抓走了大量俘虜充當勞動力,在戰時蘇聯作為美國第二大援助國,獲得了超過120億美元的戰略物質,同樣接受美國援助的英國在戰後欠了一屁股債,而隨著冷戰到來,蘇聯這筆援助還款事宜不了了之了;再者戰後蘇聯獲得大片東歐土地,華沙組織也為其提供了大量的原料產地和市場,以為均為蘇聯能恢復國民經濟重要因素。

圖為1950年莫斯科凱旋門。

於是蘇聯人民還保留著衛國戰爭時期的激情,跟隨著計劃經濟的腳步投入恢復生產中,蘇聯各地政府也集中所有人力、物力、財力恢復戰爭破壞的地區,方法是加強東部燃料動力開發,支援西部工業恢復工作,所以主要投資也在西部地區,僅烏克蘭地區投資就佔到了60%,所以1949年蘇聯西部工業區就恢復了戰前水平,戰爭最嚴重的烏克蘭地區在1950年恢復了戰前水平。

圖為1947年基輔街頭的女交通員。

蘇聯的主要城市莫斯科在1948年超過了戰前水平,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在1949年超過戰前水平,白俄羅斯在1950年超過戰前水平,所以蘇聯第4個五年計劃提前了9個月完成,但是弊端也越來越顯現,東西的經濟不平衡,輕重工業比例不協調,富了集體,窮了百姓,儘管看起來龐然大物的蘇聯暴露問題十分嚴峻,所以從赫魯曉夫開始,蘇聯經歷3三次重大改革,但都效果平平。


圖文繪歷史


目前,沒人答到點子上。

蘇聯戰後的超級大國,單指政治、軍事。

在經濟上還很落後。

二戰末期,蘇聯追擊德軍、日軍,把東歐、朝鮮等原德國、日本佔領區置於自己掌控之下,加上中國“一邊倒”,蘇聯陣營終於佔據了大半個歐亞大陸。

由於二戰的勝利,讓蘇聯在全球擁有極高的聲譽,並對發展中國家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一個農奴制國家,實行社會主義後,迅速成為工業強國,並取得對法西斯的勝利,這對其他國家的觸動太大了,也吸引了其他有志於國家強盛的國家,前來學習、效仿。

接著,蘇聯研發原子彈成功,成為了當時世界上唯二擁有原子彈的國家,由此蘇聯成為了超級大國。

可見,當時蘇聯的大國地位,是靠政治、軍事、國際聲望來支撐的。

而經濟上,一直是蘇聯的軟肋。

相對於歐美國家,蘇聯的經濟規模一直比較弱小,國民生活水平甚至不如一些發展中國家。

為了維護超級大國地位,蘇聯的軍費開支常年保持在10%以上,最高時甚至高達20%。同期,美國只佔3%左右。

美蘇兩國經濟最接近的時候,是在70年代。此時,美國經歷越南戰爭,經濟衰退,而蘇聯卻由於油價上漲,賺的鉑滿盆滿。

但即便此時,蘇聯的經濟實力也只有美國的60~70%,更遑論其他時期。

也正因為此,歐美國家才會挑起軍備競賽,以此拖垮蘇聯——畢竟軍備競賽耗資巨大,時間長了,蘇聯耗不起。

而蘇聯,最終也因經濟崩潰,而導致國家解體。


雁去無痕ty






煮酒論英雄89


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畢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俄國曆史上最強大的、統治了三百年之久的羅曼諾夫王朝被推翻,蘇俄取代沙俄走上歷史舞臺隨後蘇俄國力暴漲,短短二十多年間,一舉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國,這看起來似乎有些不合常理且不可思議。要知道,受限於自身條件、自然環境和技術侷限,19世紀後半葉的國際列強競賽中,沙俄已經被甩在身後,不僅實力遜於英國和法國這樣的老牌列強,美國和德國這樣的新秀也將其遠遠超越,就連日本這個列強中的末班生也在“日俄戰爭”中將其擊敗。一戰以前,俄國已經是“病入膏肓”,成為“帝國主義中的薄弱環節”,勉強維繫著一絲列強顏面。等到一戰爆發後,又勉強參戰,算是耗光了為數不多的一點“存糧”,油盡燈枯,終於爆發了革命。可以說,蘇俄建立前後,接手的是“一把稀爛的牌”,外有列強封鎖圍堵之害,內有白俄內戰之苦,一個未來的巨人,起步時竟是舉步維艱、搖搖欲墜。

正如前文所述,就是因為接手的是這樣一把“爛牌”,蘇俄乃至蘇聯能在二十多年間,將這個國家在十九世紀三十年代末拉出泥潭,坐上第二工業“大”國(注意此時,是大不是強)的寶座,不得不說這個逆襲,我給滿分。所以說,二戰後,蘇聯成為超級大國的“驚豔”程度,並不比二戰前的發展多太多,但是無論是一戰前後,還是二戰後,這個國家的崛起之路,總是要有原因的:

首先,這個原因還是要歸根於“第二次工業革命成果的普及和成熟”,雖然在19世紀中前期,沙俄也曾威震歐亞,但是並能說那時候沙俄有多強。正相反,當時沙俄在歐洲列強中的文明程度是偏低的,因為地處歐洲邊緣、自然環境惡劣、缺乏出海口等一系列條件限制,俄國並沒什麼拿得出手的能力,但是還可以依靠巨大體量,憑藉規模優勢抵消質量差距(誰讓當時歐洲國家都體量偏小呢),稱霸一時,與歐洲強國平起平坐,甚至能壓上一頭。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普及和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造成了英法德美等國出現質變,進步神速,國與國之間的差距被迅速拉大,而俄國藉以維持國際地位的規模效應,被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抵消殆盡。另外伴隨著社會體制的落後、地理環境缺陷被放大,造成了蘇俄接手時的窘境。

等到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1922年蘇聯正式成立,這個巨大的國家正式穩定下來,開始前進發展的時候,距離1870年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半個世紀。當時難度大、尖端、不成熟的技術,已經在五十多年間被打磨的成熟、易推廣且普及成本降低。而這個時候,蘇聯也正好需要借力發展。恰逢其時,被視為俄羅斯國家動脈的“西伯利亞大鐵路”也在蘇俄成立前夕(1916年)全線通車,這也為後來蘇聯在廣袤的國土上推廣“機器化大工業技術”、吸收二次工業革命成果、大範圍國內生產建設奠定了基礎(首次實質上,有能力將巨大的國土轉變為發展潛力)。由此看來,技術革命的春風、自身巨大的潛力、龐大的體量,在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說想要成為“超級大國”,自身的規模效應還是要有的,這樣才能在遇到“春風時”崛起,而反觀現在的“英法德”,無論以後技術再怎麼先進,都沒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可能了,除非歐洲統一,否則很難。

至於還有兩點原因,一是蘇聯直接顛覆了原來沙俄所有的舊體制,二是後來蘇聯的統治方式,這裡就不便展開細說了。當然,所謂的什麼二戰美國援助、戰後德國科學家問題,你可以當成是蘇聯的機遇或者是幸運什麼的,但是正所謂,機會是留給又準備的人的,時勢造英雄,英雄也得有底蘊不是?否則,就我們開頭說的苦難時期,俄國可能都頂不過去。最終,一句話說明蘇聯的崛起就是科技進步、體制建立、資源豐富、體量龐大,再加上一些機遇而已。


裝備空間


二戰對蘇聯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戰爭中,蘇聯死亡2700萬人,其中大部分是青壯年。物質損失24690億盧布,是1940年財政支出的20倍。為了儘快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蘇聯制定了第四個五年計劃(1946-1950),四五計劃的目標是將工農業恢復和超過戰前水平。這個計劃任務是很艱鉅的,蘇聯是如何做到的呢?

戰後蘇聯想恢復國民經濟需要依靠三個來源(1)計劃經濟的優越性(2)戰爭的賠償(3)美英的援助。在四五計劃實行的過程中,蘇聯拒絕了美國的援助(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查一下馬歇爾計劃),僅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戰爭賠償就把經濟增長率提高到11.9%。

  • 計劃經濟的優越性

計劃經濟這個詞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只有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計劃經濟才具有巨大的活力,這也是蘇聯能儘快恢復的原因之一。如果以市場經濟為主體,就會產生私人的談判、交易、競爭等過程。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社會資源後才能向社會推廣擴展先進的生產方式。計劃經濟則不然,通過構建國家所有制經濟可以高效率的向社會推廣先進的生產方式。國家的政策可以整合資源,建立規模經濟來恢復和發展蘇聯的工農業,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前,計劃經濟是非常高效且先進的經濟制度,使蘇聯立於不敗之地。

  • 戰爭的賠償

在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上,蘇聯獲得的德國賠償有三個方面。(1)德國本土和海外的國民財富一次性沒收,包括工業、交通、航空業等等。(2)規定期間內,德國交付生產的產品。(3)使用德國戰俘。

重點講下戰俘。

在雅爾塔會議之後,蘇聯開始最大限度的使用戰俘,蘇聯內部人民委員會還特此下達了147號命令,讓戰俘勞動的規模和強度空前之大。1945年年底,日本的60萬戰俘運抵蘇聯後,戰俘人數打到了歷史頂點,能參加勞動的人數高達183萬。佔蘇聯勞動力的7%-8%。戰俘中高水平專家1600多人,為蘇聯提供合理化建議300多條,20多項發明在廣泛運用。在四五計劃期間,有效的緩解了蘇聯勞動力不足的問題,據統計,1950年蘇聯的工業產值比戰前增長了73%,國民收入超過戰前64%,戰俘在四五計劃中所佔的貢獻達4%。

戰俘的工作效率如此之高,蘇聯是如何調教這些戰俘的呢?

1、對戰俘的勞動能力進行分類

根據戰俘的身體條件來分配相應強度的勞動,不同強度的勞動有不同的口糧標準。

2、實行嚴格的獎懲制度和勞動競賽

超額完成任務可以獲得獎勵,獎勵的多少根據工作強度和超額完成任務的多少來決定。通過勞動競賽可以獲得更多的獎金,和更好的住宿條件。表現優秀的甚至可以提前遣返,戰俘積極性空前提高,大概85%的人參加競賽。

3、進行反法西斯教育

為了消除戰俘的敵對情緒,蘇聯政府通過報刊、雜質、甚至培訓班的方式讓戰俘認識到自己的罪行,讓他們認為,自己在這裡勞動是贖罪。

可以說戰俘為蘇聯的經濟恢復和重建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在半飢餓的狀態下從事繁重、危險的工作導致戰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很高,這也是戰爭侵略的代價。


好啦,就講到這裡,謝謝大家的閱讀,再見。


弘毅說歷史


一是,二戰前本來就不是太弱。

二是,二戰中得到大量美英等國家的援助,可供研究。

三是,獲得了大量的戰利品包括一些技術資料和人才。東北擊退日本後,蘇聯就把日本留下的工業資料全部帶走。

四是,也是最主要的,社會主義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