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好腫瘤患兒的營養,這些食物不要吃

孩子的成長髮育離不開父母的細心照顧,孩子生病後更需要父母的精心呵護。治療方案交給醫生和護士來執行,飲食與營養則主要靠家長們的全力支持。

治療期間如何科學地照顧孩子的飲食,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食慾差、噁心嘔吐、便秘……面對各種治療的副作用,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地度過治療期?來看看這些Q&A吧!

Q:還處於哺乳期的寶寶在治療期間應該如何飲食?

A:對於1歲以內的孩子,母乳仍然是一個非常好的營養物質。如果孩子還是在1歲以內,可以在治療期間一直吃母乳,完全沒有必要斷奶。推薦在6個月左右時,根據寶寶的成長情況酌情添加輔食。


Q:化療期間有什麼食物是不能吃的?

A:在化療期間推薦健康飲食。實際上沒有什麼需要忌口的


只有當孩子的白細胞很低,或者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很低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食物。推薦家長不要給孩子吃奶酪或者任何街上賣的熟食滷味(已經做好的成品肉)、火腿、鹹肉、香腸,這些都不推薦。


主要因為此時孩子抵抗力非常差,不應再給他提供容易有細菌滋生的食物。

在給孩子準備飲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衛生。這點實際上對所有治療期間的孩子都一樣適用,包括洗菜要洗乾淨,整個烹飪過程要保證衛生,並注意洗手。


因為在整個治療期間孩子的抵抗力都不是很高,都需要注意衛生。如果在外面吃飯,一定要挑選看起來乾淨的餐館。不要吃已經制成的成品肉,如醃肉、火腿和香腸。

照顧好腫瘤患兒的營養,這些食物不要吃

另外,應儘量給孩子吃新鮮的食物。有些家長可能很忙,做一頓飯可能放冰箱,連續吃兩三天,不建議這樣做。

Q:在治療期間如何提高孩子免疫力?吃海參是不是可以增加免疫力?

A:現在沒有哪項研究能證明吃某種食物就可以提高免疫力,目前為止沒有這樣一種神奇的東西。


海參是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非常好的食物來源,但海參跟其他魚是類似的。一些研究表明它可能有一些功效,比如抑制腫瘤,但目前還沒有進行臨床研究,在臨床上不能用這樣的食物來進行治療。


不是說吃這個就可以達到治療目的,只能說吃這個沒有什麼不好。


Q:治療期間有哪些飲食禁忌或注意事項嗎?

A:除了不乾淨或者容易有細菌的食物要避免,還有些食物從健康營養的角度不推薦給孩子吃。

首先是碳酸飲料,因為孩子在治療期間尤其是最開始的時候如果有使用激素的話,碳酸飲料很容易導致血糖升高過快;另外碳酸飲料還有很多的氣體,很容易產生腹脹。

照顧好腫瘤患兒的營養,這些食物不要吃

本來孩子食慾就不好,有時候放療也會導致腹脹,再喝碳酸飲料腹就更脹,這樣就吃不下真正有營養的食物;


碳酸飲料基本上就是糖水,營養價值非常低。孩子本身胃口就不好,能吃的東西非常有限,應該儘量在有限的食物中給他儘可能多地增加營養物質,而不是這些沒有營養的糖水。


第二個不推薦的是像薯片這類的油炸食品。首先,這些油炸食品容易引起噁心;其次這些油炸食品使用的脂肪並不是好的脂肪,對身體並不好。


薯片這類食品的營養非常低,只能提供能量,但並不提供大量的營養素。而且這些東西容易一吃就飽,孩子就沒有胃口吃其他有營養的物質了。


Q:在推薦的食物裡應該如何安排一日三餐?

A:我們之前也提過少食多餐。家長們可以把食物在一整天分散給孩子,不一定非要固定的三餐。


孩子在治療期間,基本上飲食並不是規律的。只要他能吃的時候就給他吃,想吃的時候就給他吃。沒有必要非按固定的時間,如8點吃早飯,12點吃午飯。只要是他能吃、想吃,就儘量給他提供。


食物怎麼來安排?建議大家可以寫個一週的大概計劃。


比如每一天都能讓孩子有一定的蛋白質,如魚、肉、蛋,還有蔬菜、水果、堅果,把這些都寫下來。這樣就有大致的概念知道這周有哪些食物需要去買或者提前準備,保證每次進廚房都知道應該大概做什麼,不至於每次一到廚房就感到緊張或有壓力。

照顧好腫瘤患兒的營養,這些食物不要吃

關於管飼和靜脈營養

對於很多在治療中的孩子而言,正常經口的飲食還是比較困難。第一是很多孩子對化療或放療的反應特別強烈,嘔吐非常嚴重;另外是孩子食慾非常差,一點都吃不進去。這種情況就需要用一些其他的營養支持。

營養支持是一個專用名詞,主要包括管飼和靜脈營養兩種。


管飼就是用一根管子從鼻子或者嘴直接插到胃或者小腸裡,進行營養液的輸送;或者是直接在肚子上造一個口,用管子直接將營養液打到胃或小腸裡。這就是管飼,也就是用管來餵食。


另外一個是靜脈營養,就是通過打點滴直接把營養成分打到孩子的中心靜脈裡。
在臨床中一般評估孩子食慾主要是看體重。如果體重下降了5%的話,就可以考慮首先讓孩子服用一些刺激食慾的藥,看能否增加食慾。


其次,如果孩子的腸胃消化功能正常,嘔吐也可以控制,沒有不停地吐,就可以使用管飼。在美國的兒童癌症患者中,營養支持是非常常見的


對於正在進行抗癌治療的孩子,如果消化道不能正常工作,或者是嘔吐非常嚴重,對藥物沒有反應的話,就會進行靜脈營養。


靜脈營養就會把蛋白質、氨基酸和脂肪,還有維生素和礦物質都一起做成一種像打點滴的液體,直接打入中心靜脈。

這兩種方式都是需要在醫院裡由醫生指導才可以使用的,不能在家裡直接做。但是如果已經在醫院開始,在美國如果是病情需要,孩子也可以在家裡繼續進行這樣的營養支持。

照顧好腫瘤患兒的營養,這些食物不要吃

Q:治療期間如何知道孩子的營養是不是夠呢?

A:在治療期間我們要提供足夠的營養來確保孩子的正常生長。生長不意味著孩子一定要長得胖,體重應該控制在正常範圍內,不能讓孩子在治療期間停止生長或生長過快。


一般用世界衛生組織的生長曲線(www.who.int/childgrowth)衡量孩子生長情況是否適合。

建議家長們關注孩子的體重。如果是1歲以內的小寶貝,可以每天測體重。如果孩子已經是1歲以上,每週測一次體重就可以。


體重怎麼測呢?讓孩子穿相似的衣服或者只穿內衣褲,在每週的同一時間測。比如一開始是早上起床時測,以後每次都是早上起床時測;


如果是晚上測,就每次都在晚上測。這樣如果孩子體重有下降的話家長就知道。

因為國內的營養師可能不會主動去了解孩子的體重是否下降,所以建議家長如果發現孩子體重下降超過5%,就要及時告知醫生,請醫生進行營養科會診。

照顧好腫瘤患兒的營養,這些食物不要吃

一般可以進行癌症治療的醫院都有營養科室,可以有營養師來看孩子是否需要進行腸內營養,即是否需要管飼或靜脈營養。

Q:骨髓幹細胞移植術後如何進行營養支持?

A:在美國進行骨髓幹細胞移植的孩子大部分都需要營養支持,包括管飼或靜脈營養。


這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孩子對治療的反應比較大,食慾非常不好,吃不下任何東西;另外,移植後身體需要的營養素非常多,孩子靠自己口服難以達到要求。所以基本上都會進行營養支持。


在飲食方面還是跟其他孩子一樣,如果能吃就給他吃,儘量提供更多的有營養的物質,尤其是蛋白質,比如肉、蛋、奶、禽。如果孩子不怎麼吃東西的話,可以把不同的食物放到攪拌機裡做成流質,並在其中加入一些蛋白粉。
蛋白粉是不是必須要加呢?並不是。如果孩子能夠吃正常食物裡的蛋白質,如魚和肉,那就沒有必要加蛋白粉。


做流質的時候,蛋白質可以從兩種食物中來,一個是

酸奶(酸奶中蛋白含量非常高),另外一個是堅果。如果孩子吃得不多,這時候可以加蛋白粉。


因為蛋白粉的味道不是很好,如果要用的話,推薦乳清蛋白,這種更容易吸收。


但蛋白粉並不是多多益善,不要給孩子太多的蛋白粉。根據孩子的診斷、治療、年齡、體重,蛋白質的需要量是不同的。過量的蛋白質會增加腎的負擔,這對孩子也是不好的。

照顧好腫瘤患兒的營養,這些食物不要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