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需要克服這5個認知障礙

你想知道對方跟自己不在一個頻道的真實原因嗎?你知道為什麼有人會把一個糟糕的人當成大神來崇拜嗎?你以為寧夏人都騎駱駝上學、江南人都住在水邊嗎?答案都在下邊這5條裡了:

人人都需要克服這5個認知障礙

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在人際交往中發揮著先入為主效應,初次交往形成的印象通常非常難以改變。這對我們真實客觀地瞭解他人非常不利。瞭解別人需要多次交往,長時間相處,但有些時候,長時間相處在一起的朋友或者同事,彼此之間仍然瞭解甚少,不是因為彼此之間不用心,二是被第一印象限制了彼此的進一步瞭解。你仔細回想一下,身邊是不是有很要好的朋友,而你對他的第一印象並不好,而你們之所以成為朋友,是你發現他並不是你瞭解的那樣,他本人其實挺好的。

人人都需要克服這5個認知障礙

近因效應

在與新認識的朋友或者同事相處時,你對他的印象通常由較晚出現的特徵或者行為決定,就像面試時考官看你的簡歷對你形成的第一印象,所依據的材料往往更傾向於最新的材料形成印象,也就是後出現的材料。因此你的簡歷除了需要簡潔美觀外,還需要把亮點能力或者憑證放在簡歷靠後位置,以使HR形成好的第一印象。

人人都需要克服這5個認知障礙

暈輪效應

簡單的說暈輪效應就是人們傾向於以偏概全的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往往導致你對他人的直覺產生偏差,當你對一個人的某一個特徵形成了印象後,這個特徵就會影響你對他其他特徵的評價。如果他吸引你的特徵是好的特徵,那麼你就會傾向於認為這個人總體上都挺好的,就像月亮周圍的光環,會影響你對整個月亮的評價。

人人都需要克服這5個認知障礙

定勢效應

定式思維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習慣性的思維定式。在人的頭腦中傾向於儲存一些固定的印象,當出現類似的事物時,大腦就會自動根據定式思維對事物進行評價;與人相處也是同樣的道理,你會將熟悉的人的特徵儲存在大腦裡,並把朋友進行分類,當結交到新的朋友時,就會對號入座,而這種思維往往會導致很多誤會。

人人都需要克服這5個認知障礙

刻板效應

刻板印象,是在人際交往中對某一類人進行簡單的概括歸類所形成的不正確的印象。比如說英國人紳士,美國人狂妄,猶太人智慧,中國人謙虛等等。刻板印象使人們在無形之中戴上了塗有偏見色彩的有色眼鏡。人們總是不自覺地將人概括分類,如說到南方人,人們就會認為他們住在水邊;說到北方人,人們就會認為他們騎馬、騎駱駝。雖然人群的南北差異、東西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如果以這種概括化的印象對待具體的人則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我們交往的是一個具體的人,南北差異講的是一個群體,或者說一片區域,因此我們必要克服刻板印象的不良影響。

人人都需要克服這5個認知障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