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新冠肺炎同樣危險的傳染病,該如何預防?做好2件事來防住

 與新冠肺炎同樣危險的傳染病,該如何預防?做好2件事來防住

話說結核病,可算是一種悠久歷史的疾病。

早在古埃及金字塔的木乃伊,我國馬王堆裡出土的老太太,身上都能找到感染結核病的跡象。

古今中外,也有不少名人死於肺結核,無論是國外卡夫卡、雪萊、濟慈,還是國內的魯迅、林徽因。

在文學名著裡,同樣也對肺結核有著不少描述,比如曹雪芹《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小仲馬《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

 與新冠肺炎同樣危險的傳染病,該如何預防?做好2件事來防住

(宮崎駿《起風了》的女主角,最終也死於肺結核)

這種在古代稱為“癆病”的肺結核,實際上由結核分歧桿菌引起,上世紀在全世界範圍內流傳,給人類造成嚴重的危害。

由於晚期患者會出現身體重度消瘦、營養不良,膚色蒼白,所以又稱為“白色瘟疫”,直到上世紀40年發明鏈黴素之前,結核病一直都被視為“絕症”。

 與新冠肺炎同樣危險的傳染病,該如何預防?做好2件事來防住

雖說有藥可治,但每年因肺結核死亡的病例也不少

時至今日,雖然已經有有效的抗結核藥物,但仍有很多人因肺結核奪取生命。

據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一共有1040萬人患有結核病,170萬人因該病死亡(包括40萬艾滋病毒感染者)超過95%的結核病死亡發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

7個國家佔到結核病新發病例的64%,印度在數量上居首,隨後是印度尼西亞、中國、菲律賓、巴基斯坦、尼日利亞和南非

 與新冠肺炎同樣危險的傳染病,該如何預防?做好2件事來防住

疫情期間,日常中該如何預防肺結核呢?

其實並不難,只要做好以下3件事情,或許能事半功倍

第一,控制傳染源

肺結核是由於結核分歧桿菌引發的慢性傳染病,排菌者為重要的傳染源,也就是說肺結核患者為重要的傳染源。

因此想要防止肺結核傳染,就要對肺結核患者採取隔離治療措施,減少患者與外界人員接觸,結核分歧桿菌無法傳染到其他人身上。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結核分歧桿菌感染者都會發病,需要及時就診檢查,並採取相應控制,才能預防肺結核傳染。

 與新冠肺炎同樣危險的傳染病,該如何預防?做好2件事來防住

第二,切斷傳播途徑

肺結核的主要傳播途徑是空氣飛沫,若採取正確措施切斷這種傳播途徑,就可以預防肺結核傳染。

日常中可通過戴口罩、勤洗手、不共用餐具潔具、減少與肺結核患者交談等方式,減少接觸肺結核患者的飛沫。

這種方式下能夠大大降低該病的傳染幾率,從而達到預防肺結核的作用。

 與新冠肺炎同樣危險的傳染病,該如何預防?做好2件事來防住

第三,保護易感人群

現在很多人都存在缺乏鍛鍊、飲食不均衡、長期熬夜、情緒不穩定的狀態,使得身體免疫能力下降,從而容易受到肺結核感染。

這類人群,日常中應注意加強鍛鍊飲食均衡規律,同時學會排解壓力,身體免疫能力得到提高,增強抗病能力,預防肺結核感染。

 與新冠肺炎同樣危險的傳染病,該如何預防?做好2件事來防住

跟患有肺結核的患者一桌吃飯,會傳染肺結核嗎?

即使是醫療水平有了長足發展的今天,仍有很肺結核患者,也有不少人的身邊正困在著肺結核患者,日常防護成了他們最關心的事情,最危險之處莫過於一同吃飯之時。

這時其實只要做好以上2件事,就能預防住肺結核傳染。

1、不要與患者共用餐具。

肺結核的傳染途徑主要是唾液空氣飛沫等,患者用過的碗筷會佔有唾液,如果健康人使用的話,就會進入人體,導致發病。

所以與患者同桌吃飯時,要注意不要與患者公用餐具,同時也要儘量不觸碰患者用過的餐具,而患者用過的餐具一定要進行消毒處理後再次使用。

 與新冠肺炎同樣危險的傳染病,該如何預防?做好2件事來防住

2、佩戴好口罩

與患者同桌吃飯,難免會有討論之時,而這時患者呼出的空氣中可能含有大量的結核分歧桿菌,同時患者的咳嗽、噴嚏等會攜帶者結核分歧桿菌,以極快的速度傳播到室內。

如果不正確佩戴口罩,健康人會直接暴露在病菌之下,很容易傳染。

 與新冠肺炎同樣危險的傳染病,該如何預防?做好2件事來防住

接種肺結核疫苗,很重要

肺結核因其巨大危害,如今新生兒必須要接種肺結核疫苗,就是常說的卡介疫苗,它能夠使人體產生抗體,從而預防結核分歧桿菌侵擾

但是如今仍有很多人沒有接種過卡介疫苗,因此這些人體內並沒有相應抗體,患肺結核的幾率要遠高於已接種者。所以為預防肺結核發病,應該及時接種卡介疫苗。

 與新冠肺炎同樣危險的傳染病,該如何預防?做好2件事來防住

除以上預防措施外,日常中還應該多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如飲食均衡。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食物;改掉不良習慣,不抽菸,不酗酒等;保證睡眠質量,不熬夜。

此外還要注意多參加體育運動,都是增強免疫力的重要途徑,身體免疫力提高了,能夠預防結核分歧桿菌的入侵。

 與新冠肺炎同樣危險的傳染病,該如何預防?做好2件事來防住

參考文獻:

【1】.The global tuberculosis epidemic and progress in care, prevention, and research: an overview in year 3 of the End TB era[J] . Katherine Floyd,Philippe Glaziou,Alimuddin Zumla,Mario Raviglione. 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 2018 (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