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林冲为什么那么怯懦?

时代傻瓜李博士


豹子头林冲,是《水浒传》中作者重点描述、刻画的几个悲剧人物之一,可以说他的人生以“风雪山神庙”为界,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前半段林冲遭高俅陷害,但他却想做个好囚犯,所以处处妥协,仍抱有回归社会的幻想;直到风雪山神庙,在庙门后听到陆虞侯、富安等人致自己于死地的奸计后,方才恍然大悟,他终于知道,自打高俅把自己骗入白虎堂起,就没打算让他活着出去。遂挑起花枪,带着悲愤,“我自来又和你无什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我与你自幼相交,如何这等害我,怎不干你事”,便结果了三人性命。

从此,世间再无八十万禁军教头,却多了个山中草寇。世人对林冲褒贬不一,有人说他自私懦弱,出卖朋友;也有人说他丈夫豪情,为人衷勇。那林冲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呢?这一切还得从东京(开封)的大相国寺说起。

话说这鲁提辖三拳打死打镇关西后,逃至五台山出家做了和尚,法号智深。可这生性直爽夺得汉子又怎能拘束于佛法,果不其然,在两次大闹五台山,破坏庙门、庭院,打伤僧人后,方丈没法再原谅他,只得推荐其投东京汴梁的大相国寺安身。这才有了林冲结实鲁智深这一情节。

再说这林冲,乃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虽是个虚名,但其武艺高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故人称豹子头林冲。作为大宋朝廷的中下层军官,林冲也算是国家的公务人员,再加上家有娇妻,日子过得好不快活。只是他已“三十四五年纪”,却仍无子嗣,于是一日,便携着妻子前往大相国寺进香来了。

林冲是个棍棒教头,怎受凡夫礼节所缚,便独自走到相国寺的后院去了,却正看到一个和尚耍弄着禅杖,不觉一惊,“此人是个高手,看来这相国寺还真是卧虎藏龙啊”,于是不禁感叹:“使得好!”反观鲁智深,他虽然不在意自己是个提辖还是看菜园的和尚,没有什么心理负担,但他一个人却着实孤独,相伴左右的只是当地的泼皮地痞,虽然百般叫好,却并不是发自内心,如今来了个教头,两人曾经地位相当,鲁智深马上把他当作知己,并把自己的经历尽数告知与他。

而林冲自己也不曾想到,这个看起来粗犷的花和尚,却有如此不凡的经历。而也正因为那句发自内心的赞赏,使得两人成为一生的知己和朋友。这一来二去,两人英雄相惜,就地结拜为异姓兄弟。

不想林冲因此事耽搁太久,娘子受人欺侮却毫不知情,等到丫鬟来报,妻子被人调戏的时候,林冲大怒,冲将出去抓住那人便要打,可是“正待下拳,才认出是太尉高俅之子高衙内,先自软了手”,这里的林冲是气愤的,却因这人是是自己的顶头上司高俅高太尉之子,只得作罢,就连一旁冲上来想为林冲出气的鲁智深也被他劝住。你可以说此时的林冲懦弱胆小,胸无大志,但大家不妨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林冲身上,你又会作何选择呢?人到中年求得便是安稳,而林冲想要的也只是平静的生活。

谁知这高衙内回去便患了“相思”,一病不起,高俅担心衙内病情遂召集众人商议,而最后,他采取了陆虞侯的奸计。骗其带刀进入白虎堂后,林冲被捕入狱,发配沧州。一路之上,董超、薛霸两个押送的衙役怕林冲逃跑而对他百般折磨和刁难,而林冲却说,“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吃了,一世也走不了”。后面野猪林,鲁智深要杀了这两个差点害死林冲的官差时,林冲又说,“不关衙役的事,是高太尉嘱咐他们杀我,他们也实在是没有办法”。如此种种,林冲的品性可见一斑。

发配沧州后,林冲奉命看管草料场,此时他仍想服完劳役,回归社会,过普通的百姓生活。此时,与其说林冲抱有对待朝廷的幻想,还不如说他真正向往的是正义与和平。

虽然在风雪山神庙后,林冲有了些许改变,但他仍没有丢弃做人的原则与底线。投奔梁山被王伦百般刁难,即使被迫去取入伙的“投名状”,林冲也并没有滥杀无辜。

梁山上是有三种人的。第一种,便是宋江派,他们跟随宋江,为其马首是瞻,如花荣、李逵、戴宗、柴进等;第二种,朝廷降将,如秦明、关胜、呼延灼、卢俊义等;而第三种,是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人,如林冲、鲁智深、武松、杨志等。

林冲是什么人?他是我们如今社会所有人的缩影,他世故、胆怯,却也豪情万丈;他对社会充满希望,向往公平与正义。只不过当他想抛弃一切,落草为寇时,仍然有所羁绊罢了。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不同的观点,谢谢!


心房主妇韩国食品食谱


水浒中的林冲,完全是按照(杂剧和演义里的)张飞来刻画的。根据原著你会发现,无论是相貌、兵器还是武艺,林冲和张飞都很像。

先说相貌。众所周知,演义中的张飞,生的是“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林冲什么样呢?他一出场时,作者通过鲁智深的眼睛,看到林冲的相貌是这样的: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相貌、身高完全一致。还有,林冲和张飞都是猛将,斩杀、生擒过许多将领,两人兵器也都是丈八蛇矛。而且五虎将排名上也一样,林冲在关胜之下,张飞在关羽之下。

然而,两人有个点,完全不一样,那就是性格。张飞快人快语,林冲却处处小心翼翼,谨慎到很多人都觉得他窝囊的地步。

作者塑造了与张飞相貌、兵器和战绩都一样的“小张飞”林冲,为何不让林冲的性格也和张飞一样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梁山已经有李逵和鲁智深

在明清小说中,像张飞这样的心直口快的猛将,是一类人,他们扮演着喜剧角色,说出了广大读者的心里话,是每个人心中最直白、最单纯的一面。比如演义中有张飞、《说岳全传》中有牛皋,《说唐》里的程咬金,甚至是《三侠五义》中的欧阳春等。

梁山上,担任这种角色的人是李逵和鲁智深,鲁智深更多一些吧。李逵虽然嗜杀,但其实对宋江很忠义,就像张飞对刘备,牛皋对岳飞一样。鲁智深更不用多说,快意恩仇,说干就干,从不含糊,更不会退缩,为了金翠莲、林冲,完全可以放下自己的一切。

既然已经有了李逵和鲁智深,就不能把林冲刻画成同样性格的人了,否则就会有重复累赘的感觉。毕竟,这三位都是主角,弄成一样的那就太雷人了。

其次,作者故意把林冲性格大变

对读者来说,一看到林冲豹头环眼、手执丈八枪,就以为他会快意恩仇。然而,当你满心期待他动手打死高衙内的时候,他却没下手,你会怎么想?好奇心就会出现,想看看林冲接下来的故事。

当然,作者要吸引你继续下看,并不是炫耀自己设置悬念的本领,而是让你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下级军官林冲。他为什么不敢打高衙内?是因为高衙内老爸是高俅,而林冲又比高俅低了很多级;为什么老婆第二次被调戏,林冲只敢找陆谦,还是因为高俅。误入白虎堂,明知自己冤枉,可还是乖乖认罪,因为林冲知道自己斗不过高俅。

你可能会说:怕什么?大不了一死呗。

生活中有这样的人,遇到点事就爆发,一怒之下,激情杀人也是可能的。但大多数人,其实还是胆小谨慎的,因为生活很难,遇到点意外可能就耽误了工作,甚至丢了饭碗。自己一死可能不怕,可是父母、老婆和孩子怎么办?想到这些,你还会冲动吗?相信很多人都不会了。

以前有个朋友,没结婚之前是月光族,上班不如意就会辞职,他觉得心不能受委屈。后来成家立业,有了老婆孩子,上班就老实多了,被老板骂的狗血淋头也不敢反驳,明知背黑锅也只能默默忍受。为何反差这么大?无他,就为了家人。

林冲就是这样的人。你都觉得他受了很大委屈,觉得他应该爆发的时候,他偏偏不能爆发,因为你不知道,他生活有多难,他根本没有资本反抗。把这种谨慎胆小的性格放在豹头环眼的“小张飞”身上,正是水浒作者的用意,也是刻画人物的高明之处。

因为,这种强烈的反差,会让有心人去思考为什么,而不是张口就骂。倘若人人都是鲁智深,那还有何意思?根本不真实啊!

当然,很多人会说:林冲把老婆休了,是为了让给高衙内,保护自己。其实,设身处地想一下,如果你犯了事,被发配到几千里外去劳改,具体多少年你也不清楚,很可能是无期,更可能会死,你会怎么跟老婆说?

我知道有人肯定会这么做:故意跟老婆离婚,让他嫁个好人,哪怕她哭着闹着不同意,这个人内心也很难受,但依然会这么做。他爱不爱她呢?肯定爱。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应该是不忍心她孤独终老吧,毕竟长痛不如短痛。


Mr缄默1


林冲是一个最令人同情的悲剧人物,他十分冤枉。作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本应活得很好,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厄运来到他的头上。高衙内采上他的女人,紧接着便是拦路调戏,哄骗诱奸,栽赃,发配充军、暗杀。一连串的打击,都倾泻到他头上。一开始林冲没有反抗,他不愿跟上司闹翻,更不想背叛朝廷,一味地退让、委曲求全,总想寻找一个避难所,继续过他教头平静的生活。林冲的退让是自然的,是由他自身的地位所决定的。他继承祖职,有一套祖传的处世哲学,屈人之下,忍辱负重。但是,林冲还有性格的另一面,他结交天下英雄豪杰,比如像柴进、鲁智深等,都是有正义感的人物,加上他对统治者有一定的认识,吐露出“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于小人之下,受这般窝囊气”的不满情绪。


醉饮一曲叹往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传》里描写了众多的英雄好汉,林冲是唯一一个性格变化特别鲜明的人物,由懦弱怕事到逼上梁山。

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是吃公饭的人。因妻子外出上香,被太师之子高衙内调戏,后被骗入白虎堂而发配。继而被设计陷害,一怒反上梁山。招安后南征返回途中中风,和武松留在六和寺,半年后亡故。

题主说林冲怯懦,只能说是林冲反上梁山之前。在风雪山神庙一节中,林冲得知被陷害后,火烧草料场,梁山上杀王伦等,都看不出林冲怯懦的,这也是林冲由懦弱转向强硬的性格变化。

至于反上梁山之前为什么怯懦,姑且这么分析:

林冲虽然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但也不是多大的官职,在京师就是个小头目。由于古时人们接受的是儒家思想,忠君侍主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而林冲虽然为人耿直、武艺高强,也不能独立于世俗之外生存。更由于吃公饭,在京师谁也惹不起,所以遇事总是隐忍,长而久之,也就看起来怯懦了。他不像武松等,出身草莽,不反抗一番就只能任人欺压,生活在最底层。而林冲怎么说也是吃公饭的人,为了生活的稳定一些,加上性格温顺,所以遇到不平事就躲着。

林冲的性格我个人觉得也算不上怯懦,而是为了适应那种环境,为了保饭碗,官又不大,只能把锋芒藏起来。如果林冲是骨子里真正的懦弱,那么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这些事了,也就没有梁山好汉天雄星林冲了。


dasheng118


林冲是我在《水浒传》中接触到的印象比较深刻的一个人物。他所谓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身份唬得我是一愣一愣的。高衙内调戏林夫人,林冲选择忍让,白虎节堂被莫须有的罪名下狱,他还是选择忍让,野猪林遇险,他还对朝廷抱着最后一线希望,直到陆谦火烧草料场,想取他性命时,他才奋起反抗,殊死一搏,向草菅人命的黑暗官僚表示抗议,后被逼上梁山,落草为寇。

八十万禁军教头,多大个官?说白了就是个教官,与官场二字是八杆子打不着的,这是不入流的角色,身在其中,面对欺侮,除了忍让,我想不出更好的结果!这不是懦弱,这是宿命,在强权面前只能选择低头!

可恨的是,上了梁山的林冲,其实已经没有重新回归的希望了,火并王伦后,傍上了老大,他仍对朝廷荣华富贵念念不忘,对天下苍生的无望挣扎,选择无情冷漠和麻木不仁,偶尔迸发一点人性的人花,却早早地灭了。一系列糟糕表现,让一身侠义的鲁智深失望透顶,称呼由兄弟直接变成了林教头!三观不合呀[捂脸][捂脸]

林冲,彻头彻尾的悲剧人物,看不清当下,理不出未来,愚忠愚孝,人格懦弱,都是“名利”作怪,与心系天下,正直敢为的大长老智深和尚相去不知凡几!为今者戒!![酷拽]


子昂书童


林冲的懦弱性格引发一系列的悲剧,先是放过高衙内,后被陆虞候出卖,又被高俅陷害,接着被陆虞候收买公差,要在野猪林结果他性命。幸亏鲁智深把他救下,他还不去落草,一意要到牢城营受罪,等刑满释放落得清白。他的一系列遭遇,好一个懦弱了得。林冲生性不是好斗之人,他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有武艺在身,打一两个泼皮无赖自然不在话下,要是打高衙内,也就是三拳两脚的事。可是他偏偏没有动手,如果他打死了高衙内,直接跑到梁山落草,就没有后面的悲剧了。可是他生性懦弱,关键还是他身为教头,懂得官场的黑暗以及潜规则。他知道自己在高太尉手下当差,受高太尉直接管辖,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面对对妻子动手动脚的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他顾虑重重,终于下不去手。他的忍让,让高衙内和他手下的泼皮们以为林冲好欺负,就要图谋他的妻子,还要给他构陷罪名。而高俅身为太尉,竟然不辨是非,任由儿子胡为,还要助纣为虐。因为,高俅本身就是泼皮破落户出身,他哪里有一点公正廉明的公心,更没有什么公信力。可是,林冲偏偏还对高太尉以及司法系统抱有幻想,还对朋友陆虞候抱有幻想。这些幻想,导致他性格懦弱,不敢奋起反抗。

当时的皇帝宋徽宗只知道玩乐,看中高俅是因为他踢得一脚好球。踢一脚好球的人就一定能当好大官吗?二者好像没有什么联系,可是昏庸的宋徽宗偏偏就认准了高俅是个人才,对他委以重任,把太尉的职位给了他,让他直接进入朝中四大奸臣的行列。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高俅管辖,不敢稍有得罪。他知道当年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受到高俅的排挤、陷害,好悬没要了性命,王进带母亲逃走。因此,林冲做人老老实实,战战兢兢,不敢有一点造次。当他被陷害,误入白虎堂时,还对司法系统深信不疑,他不知道执掌司法的高俅已经是个坏人了,陷害他的好朋友陆虞候也已经是个口腹蜜剑的小人了。

林冲交友不善,结交了陆虞候这个出卖朋友的人。陆虞候和他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他们的友情不是一天来的,林冲是个君子,而陆虞候恰恰是个小人。虞侯是个官职,只知道陆虞候是个人物,他的真实姓名叫陆谦,书中大多称他为陆虞候,可见他的称呼看似褒义,实则贬义。出谋划策陷害林冲的有陆虞候,出钱买通公差要结果林冲性命的还是陆虞候,带差拨和富安火烧草料场,要烧死林冲的还是陆虞候,即使烧不死林冲也要给他扣上火烧大军草料的罪名,治他的罪的也是陆虞候。陆虞候的交朋友原则就是“朋友是用来出卖的”,出卖朋友可以获得好处,那就是讨好高太尉,给自己加官进爵,尽享荣华富贵,而朋友是不能给自己加官进爵的,只会带来一点心理慰藉,或者互相帮衬,并不能带来什么功名利禄。陆虞侯是个功利之徒,更是个势利小人,为了讨高太尉欢心,不惜牺牲朋友,而且他不惜自己亲自操刀。因为他知道林冲性格懦弱,林冲还对官场、司法以及朋友抱有幻想,那就继续陷害他,捉弄这个傻子,让他以为是命运不公,直到把他弄死,他还不知道弄死他的人是谁。陆虞候以为自己很聪明,以为林冲是个软弱的傻蛋,所以,他才敢肆意妄为。

当林冲在野猪林被鲁智深搭救之后,还替公差求情,求鲁智深不要打死他们。他到了柴进庄上,棒打飞扬跋扈的洪教头,深得柴进赏识,要不是柴进给他书信和金银,林冲到了牢城营非得被管营的和差拨打死不可。林冲看到司法的腐败,看到有钱有势的人可以超出法律限制,胡作非为,他就再也不对官场和司法抱有幻想了。当陆虞候又来害他的时候,他在山神庙里听得真切,奋起反抗,枪挑富安,用刀子剜了陆虞候的心肝,刺死差拨,把三个人的头割下来,摆在山神庙供桌上,吃了葫芦里的冷酒,投东而去。

林冲经过重重劫难,已经逐渐成长了,他不再是一个幼稚的官场小人物,而是一个带罪的觉悟草民了。他不到民间,不到社会最底层不知道人民疾苦,不知道社会真正的构成,当他遭了罪,受苦受难,好悬几次丢失性命之后,才认清了官场黑暗的风气,认清了司法的真面目,认清了朋友的嘴脸。他被逼无奈,反了,大杀一气,痛快淋漓,虽然没杀了高俅,但手刃仇人陆谦和富安,也是一大快事。至于那个差拨,也不是好人,给他钱他就什么都干,上级官员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随陆谦谋害林冲,也一起送了命。具有反抗精神和反抗行为的林冲光彩夺目,以至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成为经典篇目,搬到舞台上演出,经久不衰。

林冲避雪,见庄客们温酒,他要买酒,人家不卖,一言不合就开抢。他已经是个彻底的强盗了,反了黑的不见一点亮色的官僚系统、司法系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未尝不是一个英雄的所作所为。林冲奋起反抗了,他成了英雄。柴进赏识他,把他介绍到梁山。梁山头领王伦是个书生,对林冲不冷不热,还给他来官场那一套,林冲忍气吞声,后来他又反抗了,直接导致了火并王伦的后果。林冲的懦弱,是幼稚的表现,而他的反抗却是成熟的标志。他认为的命蹇时乖实则是奸人陷害,他反抗命运,实则是他英雄胆气的发挥,他的懦弱是在蓄势,待到蓄势已满,不得不发之时,一下发泄出来,如滔滔江河奔流不息,让人看到他复仇的火焰以及磊落的丈夫气。而他性格的懦弱却是很多人不喜欢的。

后世不知有多少他这样懦弱的人,不惟不反抗,还主动把妻子送给上司,谋求加官进爵,简直卑鄙龌龊,无耻至极。他们和林冲比起来不是一个性质的,他们是寡廉鲜耻的畜生,而林冲是个杀小人、反无耻官僚的大英雄。林冲的懦弱是英雄的隐忍,他的爆发是彻底的反抗与决绝,他被逼无奈,走上不归路。可是,他偏偏走对了路途。



剧Show



林冲是个非常理智清醒的人。他休妻给了妻子和岳丈唯一的一条生路。看看当时的情况,林冲得罪了高太尉,被发配,前途未卜,他娘子留在开封,背后高衙内对她虎视眈眈,咄咄逼人。摆在林冲娘子面前的只有三条路,一是从了高衙内,二是再找个比高俅更强大的老公,比如当今圣上,三是自杀。一和二是生路,三是死路。对于他娘子来说,若要走生路,和林冲和平分手(林冲自担责任休妻)是最好的。两人和平分手了,他娘子才可能被高衙内明媒正娶或者名正言顺的找个更强大的保护伞。试想,如果他娘子没有离婚,却从了高衙内或者另一个男人,是不是还要背负骂名,被人指指点点?且不能光明正大的嫁人?林冲的确没有考虑感情的因素,只考虑了利益,但他是从他娘子的利益出发考虑的,而不是他自己的利益。至于有人天真的说,如果林冲没有休妻,高衙内还会有所顾忌,林冲娘子还有个挡箭牌。话是不错,但前提是高衙内得是讲道理,好面子,顾名声的人。问题是他是么?他会顾忌这些么?显然不会啊。如果会的话,他会用计骗林娘子来陆虞侯家相聚?当他这么做的时候,显然一个已婚之妇的名头已经挡不住他的色心了。人家老公好端端的在家时,高衙内都不顾忌这个已婚之妇的事实,你老公都成囚犯,远远的发配,生死未卜了,高衙内反倒顾忌起来了?这不可能!这反而会激起他霸王硬上弓!反正你已婚之妇,我硬来连责任都不用负!倒是休妻了,林娘子如果想要一条生路,还能像高衙内提条件,要求明媒正娶!这就是林冲的考虑!还有人说,休妻是为了自保,这个结论好可笑啊。对于高球这种不折不扣的无耻小人,林冲把妻子送给他做媳妇,他就会感念林冲的大恩大德?他只会让林冲快点死,免得碍眼。林冲活着不就是让人一直记着他强抢民女的事情么。如果林冲娘子改嫁了,林冲必死无疑,一是扫清阻碍,二是防止报复。林冲休妻明明是一件把自己推向死路,把他妻子往活路送的举动。对林冲娘子来说,如果想好好的活着,和林冲无婚姻纠缠是最好的!这样她才能没有负担的再嫁人!对林冲来说,他不休妻,高俅恨他不会少,他休妻,高俅对他的感谢也不会多!因为他是高俅!林冲也是知道自己前途凶险,于是做了给妻子生路的举动(休妻)!林冲娘子也是感念林冲的深情,最后守节自杀!后文可以看出,林冲其实一直有一旦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之后就把妻子接过来!在林冲心里,他一直都是把她当妻子看待的!林冲和他娘子其实都可以算是千百年非常感人而悲壮的爱情故事!

剧影的晴天


林冲的祸事是天上飞来的,他“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本来他好好地当着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只是他的娘子长得漂亮,上香时被高衙内看中,就惹出祸端来。那个高衙内是太尉高俅过继他叔高三郎的儿子在房内为子,本来他叔的儿子和他是叔伯兄弟,属于平辈,却要给他做儿子,因此,高太尉很喜欢他。他仗了高太尉的权势,专爱垢淫人家妻女,人们叫他花花太岁。林冲到了正在调戏他妻子的高衙内面前,扳过身来,认得是高衙内,先就手软了。为什么林冲如此懦弱?

林冲的懦弱性格引发一系列的悲剧,先是放过高衙内,后被陆虞候出卖,又被高俅陷害,接着被陆虞候收买公差,要在野猪林结果他性命。幸亏鲁智深把他救下,他还不去落草,一意要到牢城营受罪,等刑满释放落得清白。他的一系列遭遇,好一个懦弱了得。林冲生性不是好斗之人,他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有武艺在身,打一两个泼皮无赖自然不在话下,要是打高衙内,也就是三拳两脚的事。可是他偏偏没有动手,如果他打死了高衙内,直接跑到梁山落草,就没有后面的悲剧了。可是他生性懦弱,关键还是他身为教头,懂得官场的黑暗以及潜规则。他知道自己在高太尉手下当差,受高太尉直接管辖,俗话说“打狗还得看主人”,面对对妻子动手动脚的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他顾虑重重,终于下不去手。他的忍让,让高衙内和他手下的泼皮们以为林冲好欺负,就要图谋他的妻子,还要给他构陷罪名。而高俅身为太尉,竟然不辨是非,任由儿子胡为,还要助纣为虐。因为,高俅本身就是泼皮破落户出身,他哪里有一点公正廉明的公心,更没有什么公信力。可是,林冲偏偏还对高太尉以及司法系统抱有幻想,还对朋友陆虞候抱有幻想。这些幻想,导致他性格懦弱,不敢奋起反抗。

当时的皇帝宋徽宗只知道玩乐,看中高俅是因为他踢得一脚好球。踢一脚好球的人就一定能当好大官吗?二者好像没有什么联系,可是昏庸的宋徽宗偏偏就认准了高俅是个人才,对他委以重任,把太尉的职位给了他,让他直接进入朝中四大奸臣的行列。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高俅管辖,不敢稍有得罪。他知道当年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受到高俅的排挤、陷害,好悬没要了性命,王进带母亲逃走。因此,林冲做人老老实实,战战兢兢,不敢有一点造次。当他被陷害,误入白虎堂时,还对司法系统深信不疑,他不知道执掌司法的高俅已经是个坏人了,陷害他的好朋友陆虞候也已经是个口腹蜜剑的小人了。

林冲交友不善,结交了陆虞候这个出卖朋友的人。陆虞候和他是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他们的友情不是一天来的,林冲是个君子,而陆虞候恰恰是个小人。虞侯是个官职,只知道陆虞候是个人物,他的真实姓名叫陆谦,书中大多称他为陆虞候,可见他的称呼看似褒义,实则贬义。出谋划策陷害林冲的有陆虞候,出钱买通公差要结果林冲性命的还是陆虞候,带差拨和富安火烧草料场,要烧死林冲的还是陆虞候,即使烧不死林冲也要给他扣上火烧大军草料的罪名,治他的罪的也是陆虞候。陆虞候的交朋友原则就是“朋友是用来出卖的”,出卖朋友可以获得好处,那就是讨好高太尉,给自己加官进爵,尽享荣华富贵,而朋友是不能给自己加官进爵的,只会带来一点心理慰藉,或者互相帮衬,并不能带来什么功名利禄。陆虞侯是个功利之徒,更是个势利小人,为了讨高太尉欢心,不惜牺牲朋友,而且他不惜自己亲自操刀。因为他知道林冲性格懦弱,林冲还对官场、司法以及朋友抱有幻想,那就继续陷害他,捉弄这个傻子,让他以为是命运不公,直到把他弄死,他还不知道弄死他的人是谁。陆虞候以为自己很聪明,以为林冲是个软弱的傻蛋,所以,他才敢肆意妄为。

当林冲在野猪林被鲁智深搭救之后,还替公差求情,求鲁智深不要打死他们。他到了柴进庄上,棒打飞扬跋扈的洪教头,深得柴进赏识,要不是柴进给他书信和金银,林冲到了牢城营非得被管营的和差拨打死不可。林冲看到司法的腐败,看到有钱有势的人可以超出法律限制,胡作非为,他就再也不对官场和司法抱有幻想了。当陆虞候又来害他的时候,他在山神庙里听得真切,奋起反抗,枪挑富安,用刀子剜了陆虞候的心肝,刺死差拨,把三个人的头割下来,摆在山神庙供桌上,吃了葫芦里的冷酒,投东而去。

林冲经过重重劫难,已经逐渐成长了,他不再是一个幼稚的官场小人物,而是一个带罪的觉悟草民了。他不到民间,不到社会最底层不知道人民疾苦,不知道社会真正的构成,当他遭了罪,受苦受难,好悬几次丢失性命之后,才认清了官场黑暗的风气,认清了司法的真面目,认清了朋友的嘴脸。他被逼无奈,反了,大杀一气,痛快淋漓,虽然没杀了高俅,但手刃仇人陆谦和富安,也是一大快事。至于那个差拨,也不是好人,给他钱他就什么都干,上级官员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他随陆谦谋害林冲,也一起送了命。具有反抗精神和反抗行为的林冲光彩夺目,以至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成为经典篇目,搬到舞台上演出,经久不衰。

林冲避雪,见庄客们温酒,他要买酒,人家不卖,一言不合就开抢。他已经是个彻底的强盗了,反了黑的不见一点亮色的官僚系统、司法系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未尝不是一个英雄的所作所为。林冲奋起反抗了,他成了英雄。柴进赏识他,把他介绍到梁山。梁山头领王伦是个书生,对林冲不冷不热,还给他来官场那一套,林冲忍气吞声,后来他又反抗了,直接导致了火并王伦的后果。林冲的懦弱,是幼稚的表现,而他的反抗却是成熟的标志。他认为的命蹇时乖实则是奸人陷害,他反抗命运,实则是他英雄胆气的发挥,他的懦弱是在蓄势,待到蓄势已满,不得不发之时,一下发泄出来,如滔滔江河奔流不息,让人看到他复仇的火焰以及磊落的丈夫气。而他性格的懦弱却是很多人不喜欢的。

后世不知有多少他这样懦弱的人,不惟不反抗,还主动把妻子送给上司,谋求加官进爵,简直卑鄙龌龊,无耻至极。他们和林冲比起来不是一个性质的,他们是寡廉鲜耻的畜生,而林冲是个杀小人、反无耻官僚的大英雄。林冲的懦弱是英雄的隐忍,他的爆发是彻底的反抗与决绝,他被逼无奈,走上不归路。可是,他偏偏走对了路途。


山村王哥


中国老实人,委屈求全。往往这样就会让恶人更猖狂。


出国那些事儿


水浒传的好处就是典型人物典型性格。


因为人的环境不一样,所以他应对环境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也就造成了他们不一样的性格。我们知道林冲的出场是伴随这鲁智深的出现而出场的,这也恰恰是作者的一段非常巧妙的构思和人物对照。其实林冲和鲁智深这两个人的性格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也恰恰映衬出不一样的人物环境造就了不一样的行为特征。


鲁智深这个人可以说是水浒传全书中最为洒脱随性的人物,也是作者最为看重的一个人。如果说水浒传里有一个人真正做到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却不让人厌烦,我想也就是这位花和尚了。但是林冲的表现恰恰相反,其实两个人都是官府中人,也都有着当时看起来还算体面的一份工作,不过不同的是,鲁智深仅仅将这个工作当成了一个工作而已。林冲却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全部依托在这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名称之中,也正是因为特别看重,也就造成了林冲谨小慎微,生怕丢掉了这个饭碗的特点。


可以说林冲的悲剧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即便放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很多人面临同样的选择,但是不同的是我们也许根本没有林冲那样的本事。


林冲的悲剧也体现在其实他个人是拥有很强大本领的,也有很大的破坏力的,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他主动放弃掉这些而去迎合更大的权利阶级。对于处于高度体制化的一员,这种选择我觉得并不能过分指责。可以说林冲在风雪山神庙之前的表现其实与其说是怯懦,倒不如说是一种理性的现实选择,但是当人到了理性却依然无法被这个世界接受之后,那么迎接他的就只有是毁坏了。可惜的是,我们的林教头即便是想要表现出他的破坏力,依然是很克制的,所以说与其说林冲是性格决定了命运,倒不如说是环境塑造了这样一个悲情英雄,也许很多人说这是一个憋屈的英雄,不过我想说,这么一个非常现实的世界,真正能活出自然而然状态的英雄又有多少呢?可能像林冲一样的憋屈英雄也是难得一见,甚至是可贵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