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朱耷(1624—1705年),明宗室寧獻王朱權後裔,封藩南昌,遂為江西南昌人,譜名統,小名耷。清順治五年(1648年)落髮為僧,法名傳棨。一生字、號、別號甚多,有個山、驢屋驢、人屋等。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始號八大山人。坎坷的命運影響著他的人生觀及藝術創作思想,其繪畫作品中多寄託著對清王朝的痛恨,對明王朝的眷戀之情。

山水畫在宗法元黃公望平淡天真和明董其昌潤澤秀逸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古拙奇特、勁拔荒率的藝術風格。花鳥畫在參照明代沈周、徐渭等文人畫法的同時,又融入自己強烈的主觀意識,注重魚、蟲、禽等物象的人格化表現,以象徵手法表達隱晦的寓意。晚年署款將自己的號“八大山人”四個字以草書體連綴寫,似“哭之”、“笑之”,藉此暗寓他面對富於戲劇性變幻的人生,哭笑不得,百般無奈的感慨之情。他與同為明遺民畫家的石濤、弘仁、髡殘合稱“清初四僧”。書法宗王獻之、顏真卿,淳樸圓潤,自成一格。朱耷中晚年,在書畫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行楷書》

《行楷書》軸,清,朱耷書,紙本,行楷,縱151.5釐米,橫57.5釐米。釋文:壬申四月既望,題熊子璧本北蘭寺記。雲敘事磅礴,以故拈題處硬於曾書自之文,記則曰奉引可著到也,書正之。潔老年翁。八大山人。”鈐“個山”、“八大山人”印。

此書寫於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四月,是作者67歲寓居北蘭寺時所作。朱耷一生坎坷,性格倔強,行為怪僻。54歲時,官府曾慕名“延請”他出山,朱耷誓不與清廷合作,佯裝瘋癲,蹣跚嘯舞於市。朱耷在書學態度上不是一味承襲前人規矩,而是敢於大膽創新立意,遂形成奇特怪異的書風。是書禿毫飛動,體勢怪偉,具有二王及唐顏真卿用筆之氣息,卻又自出新意,為朱耷晚年之代表作。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蘭亭序》

《蘭亭序》軸,清,朱耷書,紙本,行書,縱174.5釐米,橫52.1釐米。此軸為朱耷節錄《蘭亭序》,內容有些微差異,如“暮春”後省略“之初”二字,“此地有”寫為“此地迺”等。款署:“八大山人”,款下鈐“在芙山房”、“八大山人”白方印兩方。引首鈐“黃竹園”白方。本幅左下角鈐張大千鑑藏印“藏之大千”白方。外籤為張大千題:“八大山人臨蘭亭。大風堂永遠供養。”下鈐“大千”朱方等二印。知此軸曾為張大千舊藏。左裱邊有題跋三則,第一跋後鈐“夔文書畫金石”朱方。

八大山人為清代著名書畫家朱耷的別號。朱耷中晚年,在書畫作品款署中多使用“八大山人”,直至去世。這幅行書立軸不是單純的對《蘭亭序》臨寫和模仿,而加入了作者的創作。它繼承了八大山人“淳樸圓潤,自成一格”之風,正如跋語所評,其“圓健古厚,專用中鋒,如印印泥,如錐畫沙,布白分行,具有天趣”,堪稱其率性之作。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貓石圖》

《貓石圖》卷,清,朱耷繪,紙本,水墨,縱34釐米,橫218釐米。畫幅右上方署款“丙子夏日寫八大山人。”鈐“可得神仙”、“八大山人”(白文)印2方。幅上又鈐“遙屬”(朱文)、“禊堂”(白文)等。左右角鈐鑑藏印“文心審定”(朱文)、“寶賢堂”(朱文)、“蒙泉書屋書畫審定印”(白文)等7方。“丙子”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

此圖為朱耷71歲所作。全幅景緻簡潔,繪一隻白貓蹲於石巔上拱背縮身,與山石渾然合成一體。它閉目養神,全然無心觀賞四周荷花、蘭花等俏麗的景緻。作者顯然運用了象徵隱喻的手法,將客觀的意象與主觀的意識做了巧妙而含蓄的結合。他以心靜如水的貓暗喻自己在清王朝統治下不聞不問,遠離世俗的隱遁行為。圖中荷葉及無名花草以墨氣淋漓的潑墨法繪成,與白描勾勒,寥寥數筆的貓、石形成視覺上的黑白對比,不同色調的深淺變化,豐富了畫面的空間層次,從而使全卷既充實又空靈。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手札》

《手札》冊,清,朱耷書,紙本,7開1跋,縱24.6釐米,橫15.1釐米。(不等)(朱耷《手札冊》釋文)。此冊集朱耷所書信札十三通裝裱成冊,故又稱《十三札》冊。每札均有作者題名“八大山人”,大部分鈐有“八大山人”印,其中第四札鈐“八還”印,第五札鈐“十得”印,第十札鈐“遙屬”印。此十三札有六通上款“鹿村先生”,六通“西翁”,一通致“僧舍方丈”。

實際上都是致好友方士琯的,方氏為八大的書畫資助人和代理商,故札中所述多為友人間往還之事,其中不乏奉畫、飲宴之約,借錢、謝贈等事,從中可以窺見八大山人當時生活的一個側面,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從書法風格及落款形式分析,此十三札大致為朱耷晚年之作。末開附清李葆恂題識四則。鈐“李文石”、“臣葆恂印”、“文石”、“葆恂”、“文石父”等印多方。又冊中第四札裱邊有遊悔廬主人題詩一首。

是冊書法揮灑自如,行草相間,無拘滯之感,蓋由於書者致書友人,全無拘束,緣紙走筆,縱橫馳騁,了無掛礙,自能得其書法真趣。此冊不僅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而且在書法藝術方面也同樣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古梅圖》

《古梅圖》軸,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朱耷繪,紙本,墨筆,縱96釐米,橫55釐米。圖繪一株古梅樹,根部無土,樹心中空,旁枝上數朵梅花盛開,顯示出頑強的生命力。根據畫中的自題詩:“梅花畫裡思思肖”而知,此圖是朱耷仿宋遺民畫家鄭思肖畫蘭不著土、以暗示國土為異族人所奪之意的畫作,表達了他對明朝的懷念之情。圖中用筆蒼健有力,線條粗獷,多方硬曲折。施墨枯潤結合,富有表現力。此圖是朱耷中年時期的代表作。

本幅朱耷自題三首,分別款署:“驢屋驢書”,鈐“字日年”朱文印;“壬小春又題”,鈐“驢”朱文印;“夫婿殊驢”。“壬小春”是指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朱耷時年57歲。幅下有羅朝漢題記。鑑藏印有“惠祖齋”朱文印、“大興劉銓福家世守印”白文印。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蘆雁圖》

《蘆雁圖》軸,清,朱耷繪,紙本,墨筆,縱221.5釐米,橫114.2釐米。圖繪6只蘆雁在水際岸邊飛、鳴、行、止的瞬間。蘆雁的造型準確嚴謹,動、靜的體態表現得出神入化。其背部的羽毛是先以淡墨暈染,趁溼在淡墨上點以濃墨,濃淡墨交融處顯現出羽毛柔軟細密的質感和厚重的量感。圖中描繪山石的筆墨老辣嫻熟,石上的青苔以臥筆橫鋒點染,縱橫隨意中不失章法,其苔點與蘆雁身上的墨點在筆法上形成呼應,令全幅深得酣暢淋漓之趣。款署:“八大山人寫。”鈐“八大山人”白文印、“何園”朱文印、“真賞”朱文印。鑑藏印有“安次王氏慎修堂珍藏書畫印”朱文印。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桃花源記》

《桃花源記》卷,清,朱耷書,紙本,行草書,縱26釐米,橫211釐米。釋文:晉武陵人漁,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林,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盡水源,得一山,山有小口,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耕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遂不復出焉,既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舟,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欣然規往,未果。後遂無問津者。丙子六月既望,納涼在芙山房書,八大山人。

下鈐“可得神仙”、“八大山人”、“遙屬”等4印。書前配有清無名氏山水畫一段,尾紙有近代陳師曾、齊白石題跋二則。 此為朱耷書錄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之作。《桃花源記》系東晉隱逸詩人陶淵明之代表作。當時東晉朝廷腐敗,內亂不止,陶淵明不欲從仕,一心歸隱,故書此篇。朱耷身為前明宗室,面對家國之悲,民族之恨,卻無力抗爭,只得出家為僧。他習靜修真,參研書畫,以此撫慰內心的亡國之痛,故朱耷深愛《桃花源記》,時常書之,以表達其誓不與清廷合作而追求世外桃源生活之意。據署款,此書寫於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作者時年71歲。該書學東晉王獻之,兼融小篆之體,筆法純樸圓潤,筆勢流暢,意盡筆止,有傲岸之情態和奇妙之格調。此作品為朱氏晚年佳作。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秋林獨釣圖》

《秋林獨釣圖》軸,清,朱耷繪,紙本,墨筆,縱197.5釐米,橫57.3釐米。款署:“驢”。鈐白文印二方:“一字年”、“技止此身”。圖繪凋零的樹木被籠罩在深秋的寒意中,一湖靜水之上只見高士孤身垂釣,空曠荒寂的意境中孕含著作者對明朝故土的無限懷念。此圖無年款,根據署款“驢”字,推斷此幅為朱耷57歲(1682年)左右的作品。這時期其山水畫還深受元人倪瓚、黃公望,明人董其昌的影響而沒有形成自己的筆墨特色。本幅構圖取法倪瓚一河兩岸式的佈局,以簡潔疏朗的物象表現出荒寒的蕭條景緻。山石畫法取自黃公望,其輪廓以尖硬的線條勾勒,石面略作皴染,於散漫隨意中不失古雅的情趣。整體畫風則顯現出董其昌明潔秀逸、華姿潤澤的藝術風貌。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枯木寒鴉圖》

《枯木寒鴉圖》軸,清,朱耷作,紙本,墨筆,縱178.5釐米,橫91.5釐米。本幅表現隆冬時節,4只落寞的寒鴉在殘石敗枝上棲息的情景。寒鴉的羽毛先以淡墨暈染,趁溼在淡墨上罩以濃墨,濃淡墨交融處顯現出羽毛柔軟、細密的質感。鳥的眼眶為一筆圈成的橢圓形,靠近上眼眶處以重墨點睛,一付“白眼向人”的神色頓現筆底。鳥兒孤傲不馴的神態最能體現作者堅韌倔強、磊落不羈的個性。

本幅款署:“八大山人寫。”鈐“遙屬”朱文印, “可得神仙”、“八大山人”二方白文印。雖然此圖無年款,但是依據其落款“八大山人”在不同時期具有不同寫法的特點,可推斷此幅是朱耷70歲以後的代表作。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行書題畫詩》

《行書題畫詩》軸,清,朱耷書,紙本,縱77.9釐米,橫166.8釐米。釋文:鴒原此高蹈,鴻鵠曷翺翔。下者命雋匹,樂天歸草堂。北風歲已晏,秋水人何方。迢遞巢雲子,漁歌楚竹傍。八大山人題畫。此軸錄五言題畫詩一首,計10行,行字不等。末款“八大山人題畫”,下鈐“八大山人”印。具體書寫時間不詳。本幅無藏印。

此軸書法純用中鋒揮就,行筆沉實,筆劃圓勁而流暢。結字大小疏密錯落有致,結構舒張。從書法風格看當是朱耷晚期獨特書風形成後的作品,略存明代王寵書風遺意。通幅給人以灑脫飄逸之感。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將中國水墨寫意畫藝術,推向高峰的藝術大師八大山人朱耷

《行書弇州山人詩》

《行書弇州山人詩》軸,清,朱耷書,紙本,縱200.9釐米,橫76.5釐米。釋文:當時七子才名大,誰似金甌出御題。搖筆江南開雨露,揮鞭海水卷虹霓。張公政就民堪樂,蜀國弦調聽不淒。倘許元戎過小隊,新莊亦字浣花溪。末識“弇州山人詩,八大山人書。”下鈐“八大山人”、“何園”印二方。首鈐“遙屬”印一方。本幅無藏印,未見著錄。

此件作品為朱耷晚年創作。所書的這首七言律詩乃明代王世貞所作,原題為“喜肖甫中丞開府吳中”其二。“中丞”為巡撫的別稱。此詩是王世貞為友人官拜巡撫,恭賀誌喜而作。原詩收入《四庫全書·弇州山人四部稿》卷41,兩相對照,詩句互有出入。原詩為“當時七子大名齊,誰似金甌出御題。搖筆江南開雨露,揮鞭海外卷虹霓。張公政就真堪樂,蜀國弦調自不悽。倘許元戎過小隊,新莊亦號浣花溪。”

朱耷將篆書筆法融於行草書中所形成的獨特書體,在清初書壇獨樹一幟。他的作品多藏鋒運筆,點劃圓融,轉換輕便,章法佈置疏密得當,錯落有致,於均衡與工整當中呈現出奇特、險怪、誇張的藝術特色。線條的運用和章法的分間布白與其繪畫有異曲同工之妙。

關注工筆小強,後續更新更多作品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