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打後金為啥每次只派十幾萬兵馬?一波一波地去送死,光在遼東就損失了四五十萬人?

人文驛站


我是逐夢,我來回答。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兵制

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根據自身的行伍經驗,設立衛所制度,將天下分成多個兵區,大的兵區稱為“衛”,一般負責2府,小的兵區稱為“所”,一般負責一府之地。以112人為百戶,1128人為一所,5600人為一衛。在這種制度下,兵員是以世襲的形式補充的。

根據這一制度,明朝的戰鬥動員需要全國平均分調,軍隊的構成不是來自單一地區。比如雲南調個1000人,廣西調個800人,一起湊足十幾萬才出徵。

這一兵制導致幾個問題:

1、明朝特殊的兵戶制度,規定兵員的補充以世襲的形式,祖上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是優秀的士兵,但是後代卻在承平已久的社會中生活,久不習兵事。

2、戰鬥的士兵來自五湖四海,彼此之間互不熟悉,訓練方式不同、生活習俗不同等等,戰鬥開始難以達成合力。再如來自雲南地區的士兵,一生都不曾經歷過寒冷,在東北地區作戰本身就水土不服。

二、後勤供應

明朝經歷了長久的太平之世,府庫中的武器、盔甲等等裝備已經放久生灰,很多已經不能用了,當軍隊聚集在一起後,統一下發的軍事裝備卻不堪使用,還經常發不了合適的裝備,出現瘦子配備胖子的盔甲種種情況。

三、黃炎培定律

中國傳統史書對皇朝滅亡的原因總結在皇帝本身素質問題。歷代開國皇帝創業艱辛,經過艱苦奮鬥才有基業,所以大多是雄主,很厲害,制定很好的制度,解決了很多問題。然而後來的皇帝都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越來越軟弱,越來越昏聵,終於亡國。

四、氣候原因

明末遇到“小冰河期”,中原赤地千里,民眾沒有飯吃,只能起來造反。明王朝內亂頻發,導致王朝應接不暇。

五、土地兼併

明朝建立初期,戰爭消滅了大量地主,土地得以平均分配,農民生活好過了點。但是明朝中後期後,因為貧富分化,出現嚴重的土地兼併,大部分土地都被少數地主佔去了,所以貧民“無立錐之地”。

六、官吏人數過多、腐敗

嘉靖年間(1522年~1566年),官員劉體健上疏指出,明初洪武四年(1371年),天下文職官吏數目不過5480人,武職官數在國初也不過為28000員。“自憲宗五年,武職已逾八萬,全文武官數蓋十餘萬。至武宗正德年間,文官二萬四千六百八十三員,武官十萬。”

上面是關於官員的,吏員的數量更是驚人,還經常處在嚴重超員的狀態。有學者根據《虞諧志》計算,在明代後期,僅僅常熟縣的吏員超標就達到30倍,一個縣的吏員有5900人。

人數擴張本身來說也不算是大的問題,大問題在於擴張的背後往往帶動更多地腐敗。這些人拼命擠進官僚隊伍,大多並不是為人民服務,也不是為那一點工資,因為明代的工資在歷朝來看都是處於最低之一,他們往往會找機會來賺錢。

七、皇族人員過多

明朝的皇族問題是歷代之最,這些人給民眾帶來極大的負擔。

在弘治五年(1492年),山西巡撫楊澄籌上疏彙報稱:慶成王朱鍾鎰刷新生育記錄,截止當年8月,他已經生育了94名子女。他這一例子,僅僅是明朝皇室人口問題的縮影。在朱元璋建國時,只有49個王爺,到了萬曆32年,人數已達8萬人,這還是高級皇族的數目,底層皇族的數量則更多。據人口史學家推算,明末,朱家子孫超過100萬。

朱元璋規定,他的子孫後代要充分享受生活,不僅規定子孫後代不從事任何職業,還規定皇族後代的生活由國家負擔。這些皇族的俸祿都來自於百姓。只是從明代中期以後,有些省的財政收入已經不夠供養本地皇族。比如河南的年財政收入為84石,而需要供給皇族的需要192石,這些皇族的優質生活,往往是百姓的災難。所以到了後期農民起義,張獻忠、李自成都會殺皇族成員。


帶志逐夢


“只派十幾萬兵馬”這個提法引人發笑。

萬曆三大徵,特別是朝鮮之役和寧夏之役,從公元1592(萬曆二十年)達到了公元1598年,這兩戰基本耗盡了帝國最精銳的九邊野戰部隊,李成梁的兒子,遼東總兵李如松也在1598年在與蒙古部落的交戰之中陣亡,同時也宣告著震懾女真諸部落的李成梁一手打造的遼東鐵騎退出了歷史舞臺。

時間到了17世紀後,明帝國已經沒有能力短時間能組織起來經驗豐富的精銳野戰軍團,這主要受制於兩個方面,第一,也就是前文提到的16世紀末的一系列戰爭的損耗巨大,新的野戰部隊並沒有及時補充上來,第二,就是萬曆朝的黨爭開始出現,張居正十年變法付諸流水,朝廷財政陷入空前危機,養軍隊那是需要錢的呀。

明代的軍隊,實際上能打的精銳,都是將官們養的效忠於自己的家丁,比如李成梁的遼東鐵騎估計有3000人,雖然只有3000人,但是在李成梁時代,足夠讓女真諸部聽話,那是想打誰就打誰的。

戰爭並不是人越多越好,特別是中國古代的戰爭,決定戰爭勝負的一般也就是精銳的那麼幾萬人而已,其他的大多隨著精銳喪盡而潰敗。而具體到明朝,還存在衛所兵的問題,當然衛所兵很多時候,就是擺樣子,湊人數,真正作戰的都是維持在不超過10萬人的九邊精銳部隊。

然而到了萬曆三大徵結束後,邊軍精銳不在,帝國的財政窟窿也填補不上,而且邊軍衛所的糜爛也不可收拾。到了薩爾滸之戰的時候,能夠湊出來的總兵力,合計11萬人,這就是帝國最後得老本了,之後20多年的戰爭裡,明軍再也沒有這麼多稍微能打的野戰軍了。

然而,這一戰,由於楊鎬的四路出擊戰術,葫蘆娃救爺爺一個個送死在了薩爾滸,帝國也就只能轉為守勢,真的就沒有再派軍隊跟後金野戰了。

後來打的那些仗,並不是明軍一波波去送死,而是基本上被圍點打援了。老奴帶著八旗兵攻擊明軍遼東的城池,總是用圍點打援的戰術,屢試不爽,而之所以出現這種問題,是因為明廷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守土有責”,丟城失地,處罰是極其嚴厲的。

而這些派遣的援兵,本身也不是精銳野戰軍,大多都是守城部隊,野戰經驗不足,畢竟自薩爾滸之後,明軍不但失去了野戰精銳,也失去了跟八旗野戰的信心。

所以從薩爾滸之戰後,明軍基本沒有什麼野戰軍了,可能存在一部分精銳家丁部隊,比如傳說中的“關寧鐵騎”,規模大概也就3000人,戰力如何不知道,但就戰鬥意志而言,是大明最後一支可以正面炕清兵的部隊了。

之後爆發的戰爭,除了寧錦之戰、寧遠之戰,這兩場是因為袁崇煥依仗堅固的城防,加上犀利的大炮,打贏了守城戰以外,其他的大淩河之戰,松錦之戰等,基本都是被八旗圍點打援幹掉的。

朝廷最後一次組織大規模軍隊出征滿清,是崇禎十三年的松錦之戰,軍隊大多來自於跟高迎祥、李自成作戰的軍隊,結果也是在崇禎的逼迫下,總指揮洪承疇放棄步步推進的戰術佈置,急忙趕去救援錦州,最終在松山被努爾哈赤圍點打援殲滅。而這一次左閘安明軍總計出動了13萬人馬,這已經是帝國出兵的極限了。

或許有人會說,明朝以前,不是動不動就幾十萬的大會戰麼,怎麼到了明朝就只有十幾萬的軍隊作戰了?要知道古人在記錄的歷史的時候,對於數字向來不怎麼嚴謹,有時候為了壯聲勢,就報個誇張了好幾倍的虛數,戰勝了之後的殲敵數目也往大了說,(為了軍功)。

超過10萬人的軍隊,對於古代的後勤水平而言,差不多是極限了,10萬指的是戰兵,為了保障這10萬人能夠正常作戰,至少還需要超過20萬左右的輔兵和民夫,來承擔後勤。

再者而言,即便明廷有能力派遣幾十萬正兵作戰,在遼東地區,面對後金八旗這種行蹤不明,飄忽不定,不需要後勤保障,機動性極強的部隊,根本沒有機會掌握主動,一旦露出破綻,就會被人家分而擊破。總不可能幾十萬軍隊一起行軍吧,


江畔初見月


明朝之所以願意把軍隊一波一波的送到遼東去送死,是因為明朝和滿洲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結構性矛盾。

對於明朝來說,位於山海關以東、遼河兩岸的遼東地區在地緣上相對獨立,這是因為明朝和遼東的陸地連接只有山海關一條通道,所以明朝為了方便管理遼東,只能由海路相對較為方便的山東來管理。但是問題是,從地緣上來說山東和遼東是兩個版塊,這種控制方式只會非常脆弱。所以,由於地緣的疏離導致遼東對於明朝的認同非常淡泊,反而在滿洲人崛起之後尤其是在皇太極繼位後,遼東漢人反而同滿洲人特別親近,這幫人也構成了清朝漢軍八旗的主力。

明朝時候雖然沒有地緣政治的概念,但是也知道遼東版塊的重要性,因為控制遼東可以進而控制東北的女真各部以及朝鮮,同時也可以制衡蒙古。雖然蒙古因為北元的解體而衰落,甚至退化,但是誰能保證蒙古不能再出一個成吉思汗呢。
而且,從歷史上來看,隋唐之所以拼了命的要打高句麗,獲得地緣上的優勢就是一個重要原因。而北宋失去了遼東,導致其北部邊防大幅內縮,戰略上陷入了被動。

所以,明朝明知打不過滿洲,也要拼了命的多回遼東。只不過滿洲人太強,明朝又太弱,滿洲人在入關前至少消滅了三十萬明軍,其中包括了明朝全部的精銳部隊。松錦大戰之後,明朝僅剩的精銳野戰軍團被清軍消滅,滿洲已經完全掌握了戰略主動權,此時清朝入關已經是時間問題了。


另一個方面,滿洲人的崛起讓明朝第一次遇到了真正的對手,而且明朝驚恐的發現,原來的體量優勢已經轉變為劣勢。其一,滿洲人由於惡劣的自然條件使得每個滿洲
壯丁都是優秀的戰士,只要合理的組織在一起,就可以發揮出巨大的戰鬥力;其二,明朝龐大的官僚集團將明朝的行政效率嚴重拉低,而滿洲憑藉小而靈活的八旗制度則提高了行政效率,相同的時間內可以將更多的資源投入戰爭,不僅可以依靠戰爭收回成本,還能賺一大筆,從而削弱明朝的力量。

所以,明朝對滿洲人戰略意圖的判斷就是滿洲人一定要入關,其實明朝也判斷對了。滿洲由於小冰河全球性降溫造成糧食減產,國內甚至人相食,再者清初八旗貴族之間劇烈的內部矛盾需要擺平,所以戰爭就成了唯一的出路。


努爾哈齊在位時期,通過薅被征服的遼東漢人的羊毛
方式來轉移內部矛盾,以及國內的糧食危機,畢竟不養活本族的人員就沒人給他賣命了,之後是通過和朝鮮的互市以及搶奪明朝的糧食來緩解糧食危機。皇太極繼位之後調整了一下老爹的政策,雖然本族的滿洲人依然能夠享受到政治、以及經濟上的優先權,但是已經不在薅漢人的羊毛,通過發動對明朝的戰爭來緩解糧食危機以及內部矛盾,同時利用漢人的文官集團打擊、制衡滿洲實力派貴族,並塑造皇太極大汗的權威。

如果滿洲想要徹底的緩解內部矛盾並且壓制實力派貴族,那就只有入關一條道,因為滿洲大汗可以通過入關滅亡明朝的武功來強化君主的權威,進而徹底堵住實力派貴族的嘴,從而達到壓制實力派貴族得目的。從而,內部矛盾也可以有效緩解。與此同時,入關還可以解決滿洲國內的糧食危機,畢竟關內的花花世界土地更多、人力資源也更多,所以滿洲的糧食危機如果放在關內並不叫事。


我們可以往後看,小冰河最冷得時候實在康熙執政時期,但是小冰河並沒有打倒康熙,也沒有打倒年輕的清帝國,反而康熙開創了康乾盛世這一延續百年的盛世,把古典中國推向了巔峰。所以,皇太極把入關作為畢生的夙願,只不過他死的早,他的夙願由他弟弟和兒子要成了。

可以說,明朝得戰略判斷完全正確,所以從薩爾滸之戰開始就想要消滅新興的滿洲。只不過彼時的滿洲雖然仍然是小部落,但是已經不是明朝可以隨意拿捏的軟柿子。因為努爾哈齊將女真大部分部族都納入到了自己的滿洲,並通過八旗制度來對人員進行管理。雖然滿洲依然人少,努爾哈齊起兵前只有十七八萬人口,清朝入關前也不過是七十萬左右的規模。


但是滿洲人憑藉八旗制度的優勢
,足夠把化解劣勢帶來的不利影響,並且普通攻擊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而明朝空有一個龐大的體量,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滿洲人日益強盛,自己的優勢卻逐漸喪失。

所以,明朝一次一次把軍隊派到遼東,但是每一次都重複著送死的動作。反而大量的明軍剃頭投降滿洲大汗,而且還成為勁旅。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首先明朝自從明英宗土木堡戰敗後,武將及功勳集團團滅,軍官集團受到文臣打壓,軍隊編制一直未得到恢復。張居正改革也只是政治經濟方面的,雖然有戚繼光等名將出現,但也只是曇花一現,整體軍事力量由於朝廷沒有成建制的發展一直十分羸弱,萬曆三大徵又掏空了明朝的家底,到後金時期,明朝與後金的軍事實力差別不大,沒有相對較大優勢,所以派去圍剿的兵馬人數都不是很多。

第二,明朝後期朝廷腐敗嚴重,但又盲目自大,根本不把後金放在眼裡,朝廷被文臣把持,國內又有李自成作亂,不可能集全國兵力去圍剿後金,武將們也只能硬著頭皮上。

第三,古代行軍打仗決定戰爭勝負的,人數從來不是首要因素,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役數不勝數。後金軍隊戰力本來就十分彪悍,明朝前期都是輕敵造成戰敗,後期則都是前線武將受朝廷制約,在加上技不如人才失敗的。


足下三尺


十幾萬人馬很少?後來清軍下江南,攻下南京,最初的兵力也不過三四萬人而已。


兵力的投入是有物理學限制的。糧草補給、道路交通、指揮能力等等都是巨大的障礙。


僅以薩爾滸之戰為例,十萬明軍分四路進兵,其中中路的杜松兵馬最多,有四萬人。但杜松從撫順出兵,30裡外就是薩爾滸。前隊都已經開戰,後隊還沒出撫順的城門。



古代的道路可不是現在的大馬路,泥濘土路並排走四個人就已經是極限。一萬軍隊帶上車輛輜重,隊伍至少要十里長。要是十萬明軍全從撫順這路出來,估計這一路的擁堵將不堪設想。


所以說,所謂一個戰場湧進幾十萬大軍,只能是荒野大平原這種“四處都是路”的地方,地形稍微複雜一些的就做不到了。像東北地區這樣,四處是山嶺和密林,中間還間隔有不少沼澤溼地,根本不可能讓幾十萬人一股腦鑽進去,只能分兵出擊。



另外,不要小看幾萬人的作戰能力。中國古代大多數戰役,都是幾萬人就搞定的。兵力數量太大,指揮傳訊都會是巨大問題。在一個戰場內的參戰人數超過十萬後,作戰效率就會隨著人數增加而下降。所以,古代戰爭幾萬人大敗幾十萬的例子,比比皆是。


真正能夠讓20萬人以上的軍隊在一個局部戰場實現充分的指揮調動,只能是進入20世紀了,甚至在19世紀的近代都很少見到。(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拜託啊,什麼叫只派十幾萬兵馬啊?

十幾萬兵馬還少嗎?也不看看努爾哈赤起兵的時候才多少人呢。

明朝在薩爾滸戰役的時候,攻擊軍卒11萬人,這是最大規模的一次了。

此後,明朝主動出擊,也再沒有這麼多軍隊了。

為什麼說薩爾滸戰役是明朝對女真的戰爭走向下坡的轉折點,那是因為薩爾滸戰役出動的這11萬人已經是大明帝國的老本了。

薩爾滸戰役如果殲滅了猖狂造反的努爾哈赤,那麼明朝的江山至少還能多延續20年,李自成或許也沒有機會再打進北京城了。

但是薩爾滸大明帝國敗了,還是全軍覆沒這種損失最大的慘敗,敗的大明帝國不但在遼東奄奄一息,在帝國境內都是捉襟見肘。

後期的遼東,也就靠兩座堅城和明軍的火炮,在頑抗滿清的一波波進攻。

明朝在遼東的軍事行動完全陷入了被動。

而且打仗並不是單純比拼人數的數字遊戲。

薩爾滸戰役,雖然明軍分成了幾路大軍進擊,結果被努爾哈赤各個擊破。

但是說實話,任何一路明軍的人數都不容小覷,都佔優。

但是努爾哈赤憑藉優異的戰術,以及明軍自身的戰鬥力不強,已經臨陣畏敵等等諸多因素,最終打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結果。

即便在薩爾滸戰役中,明軍的數量再翻一倍,結果未必會有變化。

戰場,詭譎!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明朝和後金之間的戰爭年代,恰恰是明朝衰落末期和後金崛起上升的時期。明朝內憂外患,衛所制度崩潰,國家財政困難,能調派的兵力和兵源質量遠不如前中期。而且和後金的戰爭,並不是兵力數量大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了的。明朝自己的內部問題是根本原因。

一、明朝財政日漸困難,無力在遼東維持大量且優質的兵力在外征戰

並不是明朝就真的每次派去十幾萬人馬送死,也不是明朝不知道兵力多的優勢好處。但是明朝和後金之間的戰爭,剛好就是發生在明朝晚期。從萬曆年間開始,明朝的稅收制度變得日趨不合理,衛所制度崩潰加上土地不足,明朝開始大量募兵。戚繼光在東南沿海時期,所募之兵,戰鬥兵員的響銀達到每人每年10兩之多。萬曆年間,一個士兵平均花費18兩白銀,而大同、寧夏、甘肅等地也同樣有大量募兵存在,這些也非常需要錢。崇禎年間,明朝一年歲入也不過四五百萬兩白銀,但遼東的堡壘群戰術所需要的白銀每年花費也能達到這個數。所以明朝打後金能調集的兵力也只能約摸在十幾萬,想再多財政真拿不出錢組建。遼東防線的駐防兵力也大多隻在11萬-18萬之間,這其實就是朝廷軍費的制約所致。

二、明朝打後金,兵力佔優勢,戰鬥力呈劣勢

明朝打後金,往往佔據絕對兵力數量優勢。薩爾滸之戰,明軍11萬對陣後金約6萬人,被後金快速機動各路擊破,損失近五萬人,後續還丟掉遼瀋。廣寧大戰,明軍14萬,後金6萬,明軍幾乎被殲滅,熊廷弼被處死。明朝後期,雖然明軍有大量火器,但和清軍騎兵的快速機動作戰相比,戰術上真的先天不足。加上朝廷衰敗的風氣和社會連綿起伏的災難和起義,連年的軍餉不足,導致明軍軍隊的戰鬥力和戰鬥意志呈現斷崖式下跌。野戰不可能擊敗後金。

明朝後期能在全國調集十幾萬人,已經是其國力可承受的極限了。這也就不奇怪為何進攻後金總是派十幾萬去。


靜聽竹林風


後金建立之後,通過撫順之戰、薩爾滸之戰、開鐵之戰、廣寧之戰等戰役,逐漸佔領整個滿洲,擁有了在東北的絕對勢力,勢力大增。而此時的明朝,卻是接連損兵折將,幾次大戰被消耗了幾十萬人。那麼原因是什麼呢?狼君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點,明後期財政緊張,無力訓練出動大量士兵

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出兵多少,自然在於能花多少錢用於戰爭,用於軍事的資費,與平時養兵的多少和戰時用兵的多少直接掛鉤。而明朝在與後金的作戰中,恰恰是明後期國家財政崩潰,朝廷幾近無錢的時代,想要省錢,自然養的軍隊就少了。

在明初之時,明政府採用軍屯體系,政府擁有的大量的軍屯田,使明政府有了穩定的稅收來源,足以保證規模龐大的軍隊。而明中葉以後,軍屯體系自逐漸被破壞,大量田地被非法挪用或侵佔,導致國家稅收遭受重創。

“屯田政廢,冊籍無存。上下因循,無官查考。以致衛所官旗、勢豪軍民侵佔盜賣十去其五六,屯田有名無實。”

而明朝滅亡前期,軍事行動耗費之重,耗空了明朝黨的國庫。著名的“萬曆三大徵”,援朝之戰耗資達700萬兩,寧夏之役與擂州之役均耗資超過200萬兩。明朝後期為什麼沒能安撫好農民,就是因為無論是武平還是招安,都需要大量的錢財,而明朝政府此時已經不具備這樣的財力。

第二點,前期軍事將領損失,無法快速補充。

在明朝末期,與明朝存在軍事衝突的可不僅僅後金一處,明朝本可先安撫幾處,而後逐個擊破。但皇帝礙於面子,不敢將和談列於桌面,只敢背地裡操作,一旦暴露,立刻甩鍋,導致明政府不得不同時面對多方威脅,疲於應對,亡於內憂外患。

這“萬曆三大徵”,不僅花費的錢財巨大,還耗盡了明帝國最後的精銳部隊。不僅是精銳部隊的喪失,更重要的是重要將領的損失。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名高素質的將軍,對於一支軍隊的戰鬥力,是至關重要的。而明朝重要的將領先後陣亡,可謂損失巨大。

以同樣的南宋時期的金朝為例,岳飛為何能一路過關斬將,一方面是岳飛的確有才能,是一名優秀的將領。而另一方面,則是金朝的重要將領,諸如粘罕等軍事首腦的先後去世,使得強悍的金兵戰鬥力下降。繼任者無力滅宋,才開口和談。

第三點,所謂的十幾萬人,在當時已是天文數字。

現在看古代歷史中記載的大戰,動輒幾十萬人上百萬人大戰,其實吹噓的成分佔了很大的比重。以古代的後勤供給能力,供給一個前線士兵,至少需要十個民夫保證補給。也就是說,前線十萬人的作戰部隊,後勤保障就需要百萬人之多。

而當時真的能夠保障十幾萬軍隊作戰,還能保證後勤給養(不包括就地掠奪),除了明帝國這樣的大帝國,當時的世界上還真找不出幾個國家有這樣的能力。所以十幾萬看似不多,但對於當時只有兩三萬人的後金軍隊來說,已經是有壓倒性優勢了。

而且當時的關外屬於中原範圍之外,道路建設落後,能夠走車的大路更是寥寥無幾,要靠這樣的運輸條件保證給養,十幾萬人已經是極限,再多一點人,就只能餓著肚子打仗了。就假設十萬軍隊,一天耗費的糧食就要十幾萬斤,還不包括鹽,蔬菜以及馬匹和運輸途中民夫的消耗。以當時的運輸條件,這無異於天文數字。

所以綜上原因,每次指派十幾萬軍隊,這已經是當時作戰軍隊規模的極限,也是想當時明政府的財政收入下的極限數字,而優秀將領和精銳部隊的損失,則是明軍接連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是狼君,喜歡狼君的觀點歡迎評論、點贊,轉發加關注


狼君歷史


對於明朝和後金來講,雙方軍隊數量的多少絕不是戰爭勝敗的關鍵,不是單純的組建幾十萬的兵馬就能夠擊敗後金。

一、對後金的軍事政策失利,備戰不足——大家沒想到後金真沒難打

很長時間以來,明軍的戰略重點都放在防禦北方的蒙古,對於女真族確實防範不夠。後來有人逐漸認識到女真的危害,但是當時明朝廷內部爭鬥激烈,等到女真族各部統一以後,已經來不及了。

二、戰略防守的戰法——再想徹底打敗已經來不及了

薩爾許大戰之後,明軍就處於被動防守的姿態,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歷史就是每次都是十幾萬軍隊,疲於應付。在當時,明軍已經沒有力量徹底擊敗女真了。

三、國力衰落,人心喪失——根源在於內憂外患

明後期,明王朝內憂外患,內部人民起義不斷,外部援朝抗倭戰爭加劇,對蒙古、女真的戰爭都讓朝廷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遼東人們身上附加的負擔沉重,無法負擔太多的軍隊同時用兵,這就更一進步說明了真正的戰爭實際就是後勤戰。

總之,在明代後期,朝廷一方面要對付女真族,另一方面更要對付農民起義軍隊,實在沒有足夠的力量一次性的組建四五十萬的人馬。再加之軍事策略嚴重失誤,到最後再想集中全力一舉殲滅女真,已經是幻想了。


駙馬君


權利實在是太可怕了。說起霸佔處女的故事,就很容易聯想到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清朝的禁書《南渡錄》的作者是非東林人士李清。《南渡錄》入選《第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據《南渡錄》記載,朱由崧是被馬士英勾結宦官黑的。弘光皇帝的荒淫根據李清《南渡錄》所記載並非是真實的,據記載馬士英勾結宦官把那些接蹱而死的宮中女人(估計是被馬士英一夥虐待死的)都說是弘光皇帝乾死的,抓蛤蟆的事也是馬士英制造的謊言。\r

根據李清《南渡錄》所記,弘光皇帝整日以淚洗面,很少接近女色但是很愛喝酒。有一次馬士英告訴他要是不聽話,就把他皇帝位置廢了,弘光皇帝聽了以淚洗面,痛哭不已,從此一切權力都任由馬士英把持。\r

南明時期馬士英借皇上選皇后和妃子的機會,大肆搜刮美女,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有所反映,由於他只要沒有結過婚的美貌少女,很多被抓進宮的少女,都被糟蹋死了,害得少女人人自危,有的投井自殺,連這些少女的母親也自殺了,有的到處拉郎配找男人。這些在史書上都有記載。從歷史上看,有了權力的人找女人還真是不得了。\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