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1、筆算:列豎式計算(記得在算式後寫得數,有餘數的算式,商後面記得寫餘數)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2、解決問題時,要明白商和餘數各表示什麼意思,這樣才能寫對單位

。餘數是從被除數(總數)中剩餘下來的,所以餘數的單位和被除數的單位相同。

如: 4根小棒可以搭出一個正方形,13根小棒可以搭出幾個正方形?還剩幾根小棒?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6根小棒搭一個房子,16根小棒可以搭幾個房子?還剩幾根小棒?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3、解決問題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21÷5=4(組)……1(個),也就是說21個圖形裡面有5組規律組,過去了20個圖形,餘數1所對應的圖形 就是第21個圖形。

30÷5=6(組),沒有餘數,剛好分出6組規律組,第6組中的最後一個圖形□就是第30個圖形。

類似問題: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4、“餘數一定比除數小”不僅會說更要會用。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填空題:

( )÷( )=4……5 運用知識“餘數一定比除數小”,餘數是5,所以除數可以填6、7、8、9,填6時,4×6+5=29。

商×除數+餘數=被除數

( )÷6=3……( ),運用知識“餘數一定比除數小”,餘數可能是1、2、3、4、5,當餘數是1時,3×6+1=19,所以被除數是19。

5、“商+1”題型,問題一般都會問“至少需要多少”或“最少需要多少”,要求寫答。

如:一輛汽車每次能運5箱貨物,現在有43箱貨物,這輛汽車至少需要多少次才能運完?

43÷5=8(次)……3(箱)

8+1=9(次)

(因為43箱貨物運完8次後,還剩3箱貨物,所以還需要再運一次。)

答:這輛汽車至少需要9次才能運完。

6、“去餘”題型,一般都是“最多需要多少?”。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7、租船問題

(1)單獨租一種船,孩子基本都能掌握。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如:只租大船,至少需要租幾條船?

26÷6=4(條)……2(人) 4+1=5(條)

答:至少需要租5條大船。

如果只租小船,至少需要租幾條船?

26÷4=6(條)……2(人) 6+1=7(條)

答:至少需要租7條小船。

(2)如果是大小船搭配的話,有些孩子不知從哪裡下手,有些孩子能看出答案,卻不會列式。這個題型在二、三、四年級都會反覆遇到,現在能學會更好。

方法一:列表格。

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所有方法都能考慮到,但理解性要求高,很多孩子不明白。畫圖法,孩子們接受度會更高。

列表格中,仍然會用到計算方法,也就是先租大船,26人去掉坐上大船的人,剩下的人再去租小船,看至少需要幾條小船。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在不考慮價格的前提下,方案一和方案三是最佳方案,因為船上沒有空位。

方法二:畫圖。

先畫26個圈表示26人,坐大船就是每6人圈一圈,坐小船就是每4人圈一圈。最後數出用了幾條大船,幾條小船,寫答。如: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答:26人可以租3條大船和2條小船。(畫法不同,答案不同)

方法三:計算,寫答。

先假設先坐2條大船,26人去掉坐上大船的12人,剩下的14人再去租小船,看至少需要幾條小船。

2×6=12(人)

26-12=14(人)

14÷4=3(條)……2(人) 3+1=4(條)

答:可以租2條大船和4條小船。(答案也不唯一,孩子能一眼看出最優方案,列式肯定會更簡單一點。)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1、注意:區分清生活中的方向和地圖、平面圖中的方向。

2、會製作方向板,找對觀測點。找到一句話中的關鍵字“在”,“在”後面跟的一般是觀測點。如:誰在誰的哪面?第二個“誰”就是觀測點。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也可能換一種問法:小牛的( )方向是小雞。這種問法,孩子們很容易能找準觀測點就是小牛。

二年級數學1-4單元重點知識解析 | 期中考試複習必備!


1、大數的讀寫。

讀寫大數時,尤其是遇到中間和末尾帶“0”的數。

請這樣輔導孩子:

(1)數位中間的0要讀出,中間連續的0只讀一次。

如:20501讀作:二萬零五百零一。3005讀作:三千零五。

(2)數末尾的0不讀出。如:3500讀作:三千五百。

2、找規律填空。

數數時,先找到規律,再按照規律增加或減少。尤其在遇到整十整百數退位時,容易出錯,加強計數器練習。

觀察一組填空題給出的數,是哪個數位在變化,根據這個數位上數的變化得到正確答案。如:876、886、(896)、(906)、(916)、(926)通過876和886發現往後增加10,也就是十位上的數字在變化,個位不變,當十位上的數字是9時,再添1就是10,這時候百位才開始跟著變化,因為十位“滿十”要向百位進“1”,所以896後面跟著的是906。

3、有關“幾個幾”的寫法,第一個“幾”(個字前)表示數量用小寫數字,第二個“幾”(個字後)表示計數單位,用大寫。

如3025,千位上的3,表示3個千。十位上的2表示2個十。個位上的5,表示5個一。

4、“比一比”複習要點:

(1)先比較位數,位數越多數越大。如:四位數比三位數大 1000>999

(2)位數相同時,比較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數字越大數越大。400>299

(3)當最高位上的數字相同時,要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 830>819

(4)除了直接比較兩數大小之外,還有其他出題方式,如下圖也是運用了數的比較方法。

5、(1)在數線上標出一個數的準確位置:先找出數線的特點,往後數越來越大,往左數越來越小,知道1小格表示多大,數清格子標對準確位置。

(2)在數線上標出一個數的大致位置:先觀察數線特點,可以找到兩個大數的中間位置,從而不斷的縮小範圍,再看給定的數離哪個數更近一些,這樣也就很快能找到它的大致位置了,最後標清位置寫清數。

6、估數。估要有依據估計,不能瞎猜,要由小估大。

(1)估字數。 找一個完整行數出有多少字,取最接近的整數,如37個字,約40字。再數文章中一共有多少行?夠接近的話,也可以取到最接近的整數,如12行,約10行。10個40和40個10都是400字。

如果文章分成2個差不多的自然段,也可以先數一行的字數,再數一個自然段有幾行,估出一個數。2個自然段就是有2個這樣的數,也就得到這篇文章的字數了。

(2)通過容器內所裝豆子、糖果的高度,用最少的一杯看做一份做參考,沽出其他杯中的黃豆大約有多少粒。

(3)估高度或路程。

把要騎的路程看做一份,已經騎過的6千米大約有這樣的2份,所以1份就是3千米。

7、知道大數的組成及進率。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

一、需要熟背的知識:

1、長度單位從大到小分別是:千米、米、分米、釐米、毫米

字母表示: km、 m、 dm、 cm、 mm

2、除了1千米=1000米,其他相鄰長度單位間的進率為10。

觀察直尺:直尺上1格長1釐米,1小格長1毫米,1釐米有10個小格的長度,所以1釐米=10毫米。

1分米=10釐米,1分米里有100個小格,所以1分米=100毫米(10個十是一百)

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

1米=100釐米(10個十是一百)

3、對於1千米的感知:1千米=1000米。

(1)咱們學校操場跑道1圈長200米,走5圈就是走了1千米。

(2)人散步時,走15分鐘大約可以走1千米。

(3)二年級小朋友一步長約30釐米,1米大約走3步,那麼走3000步大約就是走了1千米。

4、樹高10米左右,房高3米左右,橋長2000米左右,汽車、輪船、高鐵、飛機時速一般都是多少千米/小時,也就是每小時多少行(千米)。

二、測量。

無論是自己測量、畫圖還是看圖填空,都要先觀察尺子的0刻度線,幾大格就是幾釐米,剩幾小格就是幾毫米,如6釐米5毫米,也可能會出成(65)毫米,一定要看清楚括號後的長度單位。

上圖中的第5題就需要孩子用直尺進行測量,注意從黑點中心位置測量,對齊直尺的0刻度線,看清右面黑點中心處過了幾大格幾小格就是幾釐米幾毫米。

上圖中的培優訓練,左圖知道一個U形針長6釐米,右圖知道兩針交接處長1釐米,中間有3個交接處。這題難度較大,因為中間有3個交接,所以就意味著右圖針的總長肯定比6×4=24(釐米)要短,至於短了幾釐米,對於孩子來說難度較大,

這時候動手在圖中畫一下就比較容易觀察了。除了第一個U形針長6釐米外,後面3個U形針都少了1釐米,也就是有3個5釐米,所以6+15=21(釐米)。

三、填合適的長度單位。

填空方法:1、填空前先想到1千米、1米、1分米、1釐米和1毫米分別有多長。

2、不確定的空,自己可以參考前面背的內容,找相像的內容,如:樹高10米左右,房高3米左右,橋長2000米左右,汽車、輪船、高鐵、飛機時速一般都是多少千米/小時,也就是每小時多少行(千米),山高一般是2000米左右。

3、還是不知道填哪個單位的話,就用相鄰的單位試填對比一下,看填哪一個長度單位更合適。

如:

圖中這條魚本就是家常菜中常吃的魚,一條魚長2( )。2釐米大約是兩個拇指指甲的寬度,有點太短了。1米大約是小朋友展開雙臂的距離,2米長的魚就很不合適了。2分米大約就是2拃長,和我們吃的魚差不多長。

四、單位換算。

首先要記住1千米=1000米,其它相鄰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隔1隔單位進率是100,如1米=100釐米。

(1)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由大換小時,數字末尾添加1個0。

如:8分米=80釐米,2釐米=20毫米。

(2)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由小換大時,數字末尾去掉1個0。

如:600毫米=60釐米,70分米=7米

(3)不相鄰的長度單位間的換算,要先知道兩者的進率是多少,然後根據上面的方法在數後面去掉或添加相應的0。

如:1千米=1000米,進率是1000,那麼就應該在數後面去掉或添加3個0.

5千米=5000米,3000米=3千米

1米=100釐米,進率是100,那麼就應該在數後面去掉或添加2個0.

3米=300釐米,40米=4000釐米,4200釐米=42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