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個城市在三國時籍籍無名,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四大名著一直是中國進行古典文學教育的良好素材,廣為國人所喜愛。其中,《三國演義》因其波瀾壯闊的史事、性格鮮活的人物,最被人所推崇。

喜愛三國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對赤壁之戰、官渡之戰等幾場大戰印象深刻,甚至於能夠如數家珍般地講述幾方戰鬥過程中的典故、細節。

但是,赤壁、官渡等大戰的發生,卻不是因為這些地方有多麼重要,更大程度上是戰場形勢的瞬息萬變,不得已而為之的結果。

這三個城市在三國時籍籍無名,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赤壁之戰


曹操平定北方後覬覦荊州,攜軍南下,劉備避其鋒芒,放棄荊州向南逃竄。最終劉備與孫權達成協議,兵合一處,溯流而上,與在赤壁操練水兵的曹操進行了大戰,這就是赤壁之戰。

至於官渡之戰的發生,則是曹操與袁紹兩軍對壘,戰線推進,相持於官渡,也並非此地有多麼重要的戰略價值。

那麼,三國時期最重要的戰略要地都有哪些地方呢?本文試析一二,權且提供一個參考。

這三個城市在三國時籍籍無名,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襄陽位置


第一,襄陽。襄陽在南宋初年出鏡率頗高,此地是靖康之恥後,金兵南下的前線要衝,《射鵰英雄傳》裡郭靖守的就是這座城。三國時,襄陽是魏蜀吳三國會戰的地點,因為它正好處在三國邊境相交地帶。

襄陽地理位置特殊,坐落於南陽盆地出口,等於堵住了北上的入口,同時,襄陽即“襄水之陽”,山南水北為陽,襄水是漢水這一段的名稱,所以襄陽又扼住了南下漢水的路,可以說誰能佔領此地,即可北上中原,南下荊州,東攝武漢,西達長安。

這三個城市在三國時籍籍無名,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襄陽戰略價值


正因為襄陽的戰略價值太高,三國時期這裡戰亂頻仍,整個《三國演義》中的戰爭有四分之一都發生在襄陽。

這三個城市在三國時籍籍無名,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漢中位置


第二,漢中。今天的陝西地圖上,漢中位於最南部,但就地理形勢來說,漢中實際上與南面四川方面關係更近,因為漢中與北面的關中平原隔著巍峨的秦嶺。雖然與四川也隔著米倉山,但2000千米的海拔還在能夠接受的範圍。

三國鼎立後,魏蜀兩國就在漢中進行了多次爭奪,漢中是劉備老巢益州(四川)的北方門戶。益州人楊洪就跟諸葛亮介紹過此地的重要性:漢中則益州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蜀矣。

正因為蜀國佔據著漢中,諸葛亮才有底氣寫完《出師表》北伐,只是不幸死在了五丈原,也就是剛剛出了漢中,翻過秦嶺的地方。

這三個城市在三國時籍籍無名,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合肥地處江淮間


第三,合肥。合肥是三國時期著名的古戰場,今天的合肥有許多地名包含著三國的痕跡,如:操兵巷——曹操練兵的地方,造甲鄉——曹軍鑄造盔甲的地方。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逍遙津大戰,魏將張遼以寡敵多,逼得孫權騎馬飛過斷橋逃生,合肥的逍遙津公園和飛騎橋仍在向世人講述這段歷史。

合肥處在平原丘陵地帶,可以說一馬平川,無險可守,何以這麼受重視?原來,中國自古在兵法上有一種說法叫:守江必守淮。長江雖名曰天塹,實則頃刻即可橫渡,要想守住南邊,只靠長江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守著淮河,多一層保險,也就多了一大段戰略緩衝區域。合肥襟江帶淮,地處江淮之間,正好是守江又守淮的不二之選。

這三個城市在三國時籍籍無名,卻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逍遙津公園


所以三國時期,魏、吳在合肥不斷爆發衝突,孫權做夢都想控制合肥,否則吳國都城建業(南京)無任何屏障可言。一日不得合肥,孫吳便一日如鯁在喉,“坐斷東南戰未休”的原因也就在此了。

以上,就是三國時籍籍無名卻有著重要地位的三個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