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后,明朝的朱允文皇帝下落如何?是穿越了吗?

说到明惠宗,可能大家并不熟悉,而要说建文帝朱允炆,想来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他是朱元璋的孙子,大明的第二任皇帝。而在登上帝位后因削藩迫切,致使其四叔朱棣起兵谋反取得胜利,史称“靖难之役”,在“靖难之役”中,南京城破,皇宫大火,在战乱中,朱允炆就此失踪,留下了历史悬案。那么朱允炆的去向究竟如何呢?

靖难之役后,明朝的朱允文皇帝下落如何?是穿越了吗?

第一、自焚说

在《明史》当中关于建文帝下落的记载是这样的:“谷王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也就是说在1402年,朱棣成功攻入南京的时候,朱允炆在宫中引火自焚了。

靖难之役后,明朝的朱允文皇帝下落如何?是穿越了吗?

第二、软禁说

这种说法,是认为朱允炆没有死,而是被朱棣软禁、监禁起来了,但是对于这种说法可信度并不高,以朱棣的性格,其发动战争的时候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如果是朱允炆还活着,那么就等于是给自己埋了一颗定时炸弹,万一那个不开眼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让明朝前期力量还很大的地方武装来匡扶真正的大明皇统呢? 假使这种情况真的发生了,对于建文帝来说就是有了生的希望,对于朱棣来说寝食难安或是有一种独特的快感也说不定。

靖难之役后,明朝的朱允文皇帝下落如何?是穿越了吗?

第三、出家说

这个说法是说在靖难之役,朱棣攻入南京之时,朱允炆成功逃出城,八千里芒鞋徒步,遁迹狮子山正续禅寺为僧。正续禅寺内大雄宝殿的柱子上,有这样一副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靖难之役后,明朝的朱允文皇帝下落如何?是穿越了吗?

联内所说的皇觉寺,指朱元璋早年为僧之所;“叔负侄”指朱棣篡夺了侄儿朱允炆的帝位;“衣钵相传”概括了祖父朱元璋由僧为帝,孙子朱允炆由帝为僧的沧桑巨变。而在前段时间播出的电视剧《大明风华》中,更是有朱棣与出家后的朱允炆见面的场面,但这也仅是一种猜测。

靖难之役后,明朝的朱允文皇帝下落如何?是穿越了吗?

第四、《推背图》给出的猜测

在《推背图》的第二十八象中,“辛卯,谶曰:草头火脚,宫阙灰飞,家中有鸟,郊外有尼。颂曰:羽满高飞日,争妍有李花,真龙游四海,方外是吾家。清朝名士金圣叹注解:此象主燕王起兵,李景隆迎燕兵入都,宫中大火,建文祝发出亡。”

靖难之役后,明朝的朱允文皇帝下落如何?是穿越了吗?

“草头火脚”是燕王的“燕”字,“宫阙灰飞”指宫中起火,“家中有鸟”也是指燕王入主,“郊外有尼”……依据这则预言,除了能肯定朱允炆出逃,还能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时年25岁还未留胡须的朱允炆男扮女装成一名尼姑出逃了!朱棣派人四处寻找朱允炆的下落,甚至重新登记全国寺院的僧人,却没料到朱允炆化妆成尼姑成了漏网之鱼。“真龙游四海 方外是吾家”,成了尼姑的朱允炆从此隐姓埋名,远离俗事。

靖难之役后,明朝的朱允文皇帝下落如何?是穿越了吗?

第五、郑和下西洋寻找说

朱棣时期开始有了郑和下西洋,可以说是当时空前的壮举,而据民间传说,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是由于建文帝逃到了海外,并且是已经在海外建立了国家,而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找寻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对于这一说法,个人认为并不可信。

靖难之役后,明朝的朱允文皇帝下落如何?是穿越了吗?

综上所述,对于靖难之役后朱允炆的下落,个人认为自焚说和出家说相对可信,其他的说法可信度并不高,而要说穿越,那就更不可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