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遇阻 新能源商用車企出海“掘金”

補貼逐漸減少,國內市場越來越難做的新能源商用車企業,將目光放瞄準日益興起的海外市場。

2020年3月,比亞迪獲得厄瓜多爾首個純電動卡車訂單,重型運輸公司Transcarsell購買比亞迪20輛電動卡車處理大型大型多式聯運集裝箱,首輛卡車將於8月交付。

一個月內長城先後從通用手裡收購了2家海外工廠。2020年1月收購通用印度裡岡工廠,2020年2月又收購通用泰國羅勇府製造工廠及動力總成工廠。據悉 ,主要助力於長城發力海外皮卡市場。

2019年12月比亞迪中標迄今為止歐洲最大的一筆電動大巴採購項目,獲荷蘭259輛電動大巴訂單。

2019年11月,吉利商用車與CURO集團 、韓國浦項國際集團三方達成戰略合作,推動吉利商用車海外市場佈局。

此外,宇通、開沃、安凱、金龍汽車等一眾商用車企業均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新能源商用車“海外淘金”已成為新趨勢。

開沃汽車國際營銷總監朱林曾向高工電動車透露,開沃新能源客車2017年開始“出海”,兩年內開沃已經完成亞非拉、歐盟等全球20多個市場開拓,部分重點戰略市場頗具優勢,如開沃電動車在泰國曼谷的市場佔有率達到95%。

相較於難突破的乘用車市場,包括客車在內的商用車出海時間更早,市場佔有率也更高,而嚴苛的碳排放及全球電動化趨勢下,包括電動皮卡及電動客車在內的新能源商用車亦成為出海的先鋒。

國內遇阻 掘金海外

補貼退坡疊加新冠疫情影響,汽車產業重創下行,新能源商用車影響更甚。中汽協數據,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迎來自2009年推廣以來的首次年度負增長,而新能源商用車降幅近3成。

2020年開年更是雪上加霜,1-2月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僅6468輛,同比降幅超5成。其中2月單月銷量降幅超8成。

2018年補貼退坡以來,新能源商用車受政策影響明顯,補貼退坡購車成本直線上漲,加上充電便利性、使用成本優勢不明顯等等電動物流車市場積極度明顯減弱;新能源客車在近年來的熱度下,一二線城市新能源客車市場趨於飽和,三四線城鄉市場下沉,並積極掘金海外市場。

國內市場遇阻,國際市場商用車電動化正在崛起。

嚴格的碳排放趨勢及全球電動化浪潮下,包括德國、英國、法國等全球多國紛紛出臺並加大新能源汽車購置及使用補貼,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額髮展。相關數據顯示,到2030年僅電動輕型商用車的全球年產量就將超過240萬輛,市場空間之大,顯而易見。

當前國際上僅沃爾沃、大眾、戴姆勒卡車等少數企業外,大部分國際乘用車企在客車領域表現乏善可陳,這也給中國汽車出口打開一道“缺口”。吉利內部人士透露,“商用車進軍海外市場也是發展過程中的必由之路。”

數據給了直觀的反映。中國海關數據,2019年中國電動汽車出口25.4萬輛,同比增長73.1%,雖大部分是低速電動車,但新能源汽車增速較快,體現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先發優勢。

同樣也給比亞迪、宇通、開沃、金龍等國內企業提供機遇,如比亞迪新能源大巴全球累計交付輛超5萬輛,覆蓋全球有50多個國家和地區、300多座城市。

供應鏈助力整車“出海”

與傳統汽車不同,新能源汽車正在打破中國供應鏈“不夠大、不夠強、不夠優”的局面。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直言,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產業化先走了10年,並得到了全球認可。這就給中國企業留出10年窗口期。

國內電動化的快速發展,孕育了寧德時代、比亞迪、均勝電子、奧特佳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這些企業在完成中國市場佈局後,紛紛拓展外資、合資品牌市場,進一步加速其國際市場的佈局。

典型的是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在與廣汽、上汽、長安、吉利等一眾國內車企的合作外,又與寶馬、戴姆勒、大眾、通用、捷豹路虎、沃爾沃、本田、日產、現代等國際品牌深入合作,併為大眾卡車、戴姆勒卡客車等企業供應動力電池,發力歐洲商用車電動化。

為了更好搶佔國際市場,2019年10月寧德時代位於德國圖林根州的首個海外工廠正式破土開工,預計2022年可實現14GWh的電池產能。寧德時代的德國工廠的建設,必將帶動其供應鏈體系企業的的落戶。

而寧德時代並非唯一一家計劃於海外建設工廠的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孚能科技、蜂巢能源、微宏動力也相繼表示將在歐洲建立動力電池工廠。

入選特斯拉供應鏈體系的均勝電子,自2011年至今先後收購了汽車電子公司德國普瑞(Preh)、德國機器人公司IMA、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Quin、德國TS、汽車安全系統供應商美國百利得(KSS)以及日本高田等公司,涉及新能源汽車電子、人機交互、車載互聯繫統、電子功能鍵件及總成等多領域。

在各國紛紛加嚴節能減排法規,重視發展新能源汽車,並制定禁燃時間表的背景下,既是倒逼各國自己提升新能源研發的進度,同時也讓中國企業看到新能源汽車出口新機遇。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商用車出海市場空間廣闊,但同樣面臨著一些困難,如許多海外國家設置重重貿易壁壘、市場準入複雜繁瑣,加之部分國家地區經濟相對落後,缺乏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導致中國商用車企業海外市場拓展的深度和廣度存在很大不足,無法形成真正的品牌效應。

南京奧特佳冷機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永貴曾公開表示,“建議零部件企業,先為自主品牌車企服務好,再通過給合資品牌服務取得經驗,然後再去給國外車企配套,先做好國內業務再出口。等將來出口量增加以後,可以考慮在海外進一步發展,以鞏固市場。如果跳躍式前進,未必能取得成功。”

與此同時,新能源商用車出海要想獲得海外市場認可,還需在當地解決充電樁安裝、零部件維護、電池技術等多方面的售後服務。這就要求整車廠有非常成熟的技術和售後資源作為支撐,而只有真正具備紮實技術實力的企業才能立穩腳跟,打造國際化品牌。

2、部分內容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請在30日內進行。電話:010-6763756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