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為看診案例:豬場豬流行性腹瀉綜合防治

賽為看診案例:豬場豬流行性腹瀉綜合防治

豬流行性腹瀉(PED)是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引起豬的一種急性高度接觸性腸道性傳染病。本病現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冬季11月份到第二年3月份多見。2020年1月份,筆者應邀對湖南省長沙縣某養豬場發生的豬腹瀉病進行送樣檢測,診斷為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引起的腹瀉病,並對該病進行了有效的綜合防治,取得結果如下:

1. 本研究案例豬場在發病後採樣 10 份,經送樣檢測診斷,確定本病由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引起。對本病採取多種防治措施:加強飼養管理、返飼預防、緊急免疫接種、控制環境消毒、延長空欄、臨床母豬推遲上產床、哺乳仔豬提前斷奶、發病豬隻對症治療等。

2. 採取綜合性防控措施後,對豬流行性腹瀉具有較好的防控效果,發病率降低在15%以下,其中連續 2 輪返飼能夠將發病率降低到 5%以下;連續 2 次疫苗緊急接種能夠儘快的控制該病的傳播,免疫豬 100%產生保護性抗體;空欄 7 天和全面消毒可完全阻斷流行性腹瀉的傳播。

3. 研究分析表明,對於豬流行性腹瀉的綜合性防治,關鍵要抓住如下工作:加強日常生產管理,提高豬群抗體水平,做好日常疫苗免疫接種工作;加強環境生物安全控制,做好日常環境消毒和空欄。

鍵詞:豬流行性腹瀉;調查;分析;防治技術研究;效果

一:PEDV病原

豬 流 行 性 腹 瀉 病 毒 (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 PEDV) 屬 於 冠 狀 病 毒 科(Coronaviridae)冠狀病毒屬(Covona virus)的成員。病毒形態:在糞便中的病毒粒子常呈現多形態,有囊膜,囊膜上有花瓣狀纖突,呈規則地花瓣狀排列,呈皇冠狀。許多粒子有 不 透 明 的 核 心 , 由 一 半 透 明 環 與 囊 膜 分 開 。 病 毒 在 蔗 糖 中 的 浮 密 度 為1.18g/mL(Callebaut P E,et al.1981)。經免疫熒光和免疫電鏡試驗證明,本病毒與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無抗原關係,沒有共同的抗原性。PEDV 毒株屬於同一個血清型。

豬流行性腹瀉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很弱,對乙醚、氯仿敏感;對消毒藥的抵抗力很低,一般消毒藥物都可將其殺滅。病毒在 60℃30min,可失去感染力,但在 50℃條件下相對穩定。病毒在 40℃,p H5.0~9.0 或在 37℃,p H6.5~7.5 時穩定。

二:PED的流行病學

1. 易感豬群

哺乳仔豬發病率很高,甚至有些豬場高達 100%的發病率,7 日齡以內的哺乳仔豬的死亡率也能到達 100%。其他階段的豬隻發病率和死亡率都比哺乳仔豬低,母豬發病率變化較大,約為 15%~90%,主要影響生產效益。

1. 傳染源及傳染途徑

傳播途徑主要是糞便經口進入腸道,或者有些經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經口接觸帶病毒的糞便或者汙染物而自然感染。健康豬與發病豬之間相互接觸就可以導致病毒傳播,跟病原豬接觸或者跟發病豬排出的糞便接觸的任何物體都可以傳播病毒。帶有病毒的任何物體都是間接接觸的傳染源。有些發病豬康復以後仍然帶毒,並且不斷的排毒,導致豬場不斷的發病。跟豬大腸相關的產品在消毒不嚴格的情況下也是很嚴重的帶毒傳染源。

2. 流行學

該病的主要臨床症狀是發病豬群都呈黃色水樣腹瀉,或腹瀉兼嘔吐。體溫基本正常,少數病豬出現體溫升高1~2℃,並帶有惡臭氣味的稀便等特徵。發病率因豬場而異,在有的豬場所有日齡豬均可感染髮病,10日齡以內的仔豬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死亡率幾乎達到100%。

三:PED 的臨床症狀

本病的潛伏期長短不一,自然感染潛伏期一般 5~8d,人工感染潛伏期 8~24h。臨床表現十分相似與典型的豬傳染性胃腸炎。

該病的主要臨床症狀是發病豬嘔吐、拉腥臭味的呈黃色水樣稀糞。個別病豬出現體溫升高 1~2℃,其他多數豬體溫基本正常。吃食或吃奶後發生嘔吐,小豬症狀較重。發病率因豬場而異,有的豬場所有日齡豬均可感染髮病,發病率高達 100%。發病豬場常見初生仔豬產後數小時發病,甚至有一些初生以後就腹瀉。哺乳仔豬一旦感染,症狀明顯,表現腹瀉、嘔吐、脫水、運動僵硬等症狀,腹瀉開始時排黃色黏稠便,腹瀉最嚴重時排出的糞便幾乎全部為水分。嘔吐、腹瀉的同時患豬伴有精神沉鬱、厭食、消瘦等症狀。最終豬隻的死亡是由於拉水樣糞便、嚴重脫水和代謝性酸中毒而引起。 第一章 豬流行性腹瀉的特性及研究進展

5 哺乳仔豬腹瀉,呈現出病毒性腹瀉共有的發病特徵:

⑵ 整窩發病。

⑵腹瀉糞便腥臭。

⑶ 瀉物糞便呈油性,並常沾滿小豬全身,使小豬顯得很髒,全身油滑,抓住後很

容易從手中脫落。小豬康復後,被毛仍殘存一層黑色油漬。

⑷發病仔豬喜歡扎堆睡臥。

與傳染性胃腸炎比較,豬流行性腹瀉在封閉豬場內不同育肥豬群間的傳播速度較慢,病毒通常需要 4~6 周或以上才能感染不同豬舍的豬群。在爆發過急性腹瀉的豬場,

小豬斷奶後 2~3 周可能出現持續性腹瀉;產房 7 日齡內小豬常因受不同豬群或環境中病原感染,腹瀉一批小豬接一批小豬地持續蔓延。最近幾年,有的豬場在一年中最炎熱的 7、8 月份,依然新生仔豬發生豬流行性腹瀉。

四: PED 的實驗室診斷方法

本病在生產上僅靠臨床症狀很難確診,主要依靠實驗室診斷。實驗室診斷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學診斷、分子生物學診斷和病原學診斷。近幾年聚合酶鏈式反應診斷技術和原位雜交技術因其方便、快速、敏感、特異性強和準確等優點已成為實驗室最常用的檢測方法。常用診斷方法有 ELISA、PCR、中和試驗、原位雜交技術、免疫熒光等,其中免疫熒光和 ELISA 是較常用的,其中 PCR 和 ELISA 是近幾年的研究重點,這兩個方法由於實用性強、快速、高效、準確而被廣泛應用。而且 PCR 診斷技術比 ELISA 法更加敏感,特異性也較強。

五:PED 的病理變化

1 眼觀變化

病豬消瘦脫水,皮下乾燥,胃內有多量黃白色的乳凝塊;黃色稀糞沾汙了肛門、會陰及後肢;解剖後可以看到整個小腸腸道膨滿擴張,腸壁變的很薄,甚至透明,腸內容物為黃色水樣;有些小腸黏膜有出血點,腸繫膜充血,腸繫膜淋巴結水腫。胃經常是空的或充滿膽汁樣的黃色液體。其他實質性器官無明顯病變。

2 組織學變化

Coussement 等的研究表明(Coussement W,et al.1982),PEDV 病豬的組織學變化主要在小腸,特別是空腸。主要變化為上皮細胞破壞、脫落造成的腸絨毛顯著萎縮。


賽為看診案例:豬場豬流行性腹瀉綜合防治


六:豬流行性腹瀉在一個豬場發病情況調查

在最近幾年,豬病毒性腹瀉在全國不同地區不時的發生,在現在技術條件下,腹瀉三聯弱毒苗或者二聯弱毒苗對豬流行性腹瀉的免疫效果均不夠理想或根本無效,但採取一些非常規的免疫手段對該病作免疫預防,可使該病得到有效控制。2020年1月,在湖南省長沙縣某豬場出現了母豬嘔吐、拉稀,新生仔豬高死亡率為特徵的腹瀉病。現就這一引起豬隻發生流行性腹瀉的案例進行調查。

1、豬場概況

陝西省安康市某豬場兩面環山,一面有河流經過,周圍植被繁茂,空氣清新,環境優美,距離居民區200米,不利於疫病的防治。水、電、路便利。佔地150畝,總投資5000餘萬元,本場現有種豬2000頭,擁有現代化、標準化豬舍41棟,年向市場可提供商品豬6000頭,二元母豬12000頭,優良商品仔豬27000頭。

2、豬病防控方面的措施與做法

案例豬場制定了飼養管理、環境衛生、隔離、消毒、獸藥疫苗管理、防疫、驅蟲等豬病防控相關的制度。具體措施與做法如下:

①引入種豬必須對豬瘟、口蹄疫、藍耳、圓環、偽狂犬等傳染性疾病進行檢疫,並隔離飼養觀察至少 40 天。

②加強飼養管理,提高豬的抗病能力。在生產中,飼養員要求熟

③練掌握基本的獸醫技術操作,比如:肌肉注射、口服給藥、腹腔補液等。根據豬隻大小的差異采取不同的保定措施。

④生產線管理人員及員工每天上班後首先巡視豬群健康情況,及時發現病豬,及時採取治療措施,並仔細觀察發病豬隻的轉歸情況,病情嚴重的,填寫《疾病記錄》並及時上報。及時瞭解周邊地區的疫病發生情況,隨時掌握國內流行性疾病的發生發展等相關信息,不斷的學習新的疫病的知識,為疫病的綜合防治打好基礎,在生產中做到防患於未然。

⑤當週邊發生疫情或者自身發生疫情時要緊急封閉場區杜絕疫情蔓延到自身或者向外傳出。

⑥定期對豬瘟、口蹄疫、藍耳、圓環、偽狂犬等傳染性疾病進行檢疫,每季度中期由豬場配合公司豬病檢測室進行抗體檢測工作。疫苗和獸藥必須正確保存和使用,有質量問題或過期失效的一律禁止使用,按照規定保管藥品和疫苗,注意保存條件,時時檢查保存環境條件。在藥品和疫苗的使用中要避免浪費。

⑦對生產中的病豬要及時隔離,及時處理死亡,不要讓病死豬汙染欄舍和圈舍周邊場地,對於汙染過的欄舍和周邊場地要及時消毒。病死豬用專車運到專用深井處置;病死豬的解剖應在深井解剖臺進行操作,解剖人員在解剖完後必須經消毒才能進入產區。每次解剖完畢必須按時準確填寫豬病解剖診斷報告,並且存檔。病死豬、殘次豬隻嚴禁銷售。

⑧在生產中要做好病豬的臨床診斷檢查,並及時對症治療,防止發生繼發疾病。做好病豬病志、剖檢記錄、死亡記錄,經常總結臨床經驗、教訓。

⑨久治不愈或無治療價值的病豬及時淘汰。

⑩豬場常見病的診斷與治療,參照公司標準。藥品和疫苗必須按照使用說明或者獸醫囑託準確使用,用藥後要多觀察,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在疫苗藥品的使用中要避免藥物中毒、應激等緊急情況的發生。

對於生產中的僵豬可以肌肉注射肌苷+VB1+ VB12, 隔 3 天使用一次,連用 2~3 次;血旺 3~4ml,肌注一次。治療前驅蟲、健胃。

3、案例豬場生產指標與技術指標


賽為看診案例:豬場豬流行性腹瀉綜合防治


4、發病情況

2020年1 月 2 日開始該豬場母豬陸續出現嘔吐、拉稀等症狀。隨後在 1月 5 日產房新生仔豬不斷的出現嘔吐、拉稀症狀,一大部分在吃奶以後吐奶,緊接著拉稀,多數仔豬糞便為水樣,呈黃色,有一部分仔豬出現噴射狀況,多數仔豬順著肛門流下稀糞,這些仔豬的糞便有一股腥臭味。拉稀的仔豬逐漸消瘦,主要還是由於脫水導致呼吸困難而死亡。新生仔豬發病急,傳播速度快,導致染病的 7 日齡內新生大量死亡,甚至出去整棟圈舍全部死亡的情況。 在產房出現大量仔豬腹瀉、嘔吐的情況下,於 1月 5 日採用送檢,經檢測分析:送樣的 10 份發病病料病原 PCR 檢測全部為豬流行性腹瀉陽性,豬傳染性胃腸炎(TGEV)和豬輪狀病毒(Po RV)全部為陰性。初步確定主要病因為豬流行性腹瀉(PED)。疫情自 2020年 1 月上旬,情暴發初期,公母豬陸續出現腹瀉症狀,發病率約為 15%;整個哺乳期的仔豬出現急性腹瀉症狀,發病率 80%以上;斷奶保育豬

呈現分散性整棟舍暴發,發病率在 60%以上;育肥豬也呈現分散性整棟舍暴發,發病率也在 60%以上。大於 40 日齡的豬腹瀉後及時治療均能康復,且無其他明顯症狀;10~40 日齡的豬腹瀉後康復率較低,被毛蓬亂,精神萎靡,甚至成僵豬,死亡率約為 20%;最為嚴重的還是 10 日齡以內的哺乳仔豬,腹瀉率高達 90%以上。下旬公母豬和育肥豬腹瀉症狀基本停止。其後,腹瀉主要集中在哺乳仔豬和保育豬,哺乳仔豬主要為初生到 10 日齡內的哺乳仔豬,大部分小豬產後第二天開始發病,甚至有一部分初生以後就發病。根據豬場統計:2013 年 1 月份,全場出生健康仔豬 3529 頭,其中 4 棟舍總計 2219 頭仔豬發生流行性腹瀉,發病率為 62.9%,因腹瀉死亡的仔豬 1463 頭,腹瀉病死率高達 65.9%; 2月全場出生健康仔豬 2943 頭,其中 2 棟舍總計 877 頭仔豬發生流行性腹瀉,發病率為 29.8%,因腹瀉死亡的仔豬 497 頭,腹瀉病死率高達 56.7%。斷奶仔豬、保育豬及育肥豬死亡率比較低,沒有出現大的變化,但是對生長髮育影響比較大,導致豬隻生長緩慢、體況差、飼料成本增加、藥品成本增加,出欄滯後等等問題。同時,發病以後存活下來的哺乳仔豬,在保育階段死亡淘汰比較多,死亡淘汰率高達 15%。

月份 出生健康仔豬數 腹瀉仔豬頭數 發病率 死亡頭數 病死率

1月 3529 2219 62.9% 1463 65.9%

2月 2943 877 29.8% 497 56.7%

合計 6472 3096 47.8% 1960 63.3%

5、免疫情況

該場未使用過流行性腹瀉的相關疫苗,往年也未曾發生過類似疫病。其他的相關免疫已經按照公司方案全部實施了,如:豬瘟、口蹄疫等。公司豬場防疫方案如下表:


賽為看診案例:豬場豬流行性腹瀉綜合防治


6、防治情況

發生疫情以後及時彙報公司,安排相關人員採樣、檢測。同時按照臨床症狀分析制定相應的防治措施。全面啟動緊急防控措施,全場相關人員及豬隻進入封場狀態,隔離一切能夠杜絕接觸的物資。停止豬隻銷售,加強場區、圈舍消毒工作。對豬隻採取只要發現有疫病豬隻的圈舍立馬隔離,嚴禁人員進出,杜絕圈舍之間傳播。根據制定的防治措施實施,主要措施有:加強飼養管理、返飼預防、緊急免疫、控制環境消毒、延長空欄、臨產母豬推遲上產床、哺乳仔豬提前斷奶、隔離、對症治療等。

6.1加強飼養管理

由於胃腸道 pH 值的下降,有效抑制致病菌的生長繁殖,防止腸道疾病的發生。 強化豬場內設施設備的檢查檢修,在發病期間更應該要確保所有設施設備的正常運行。特別是水電線路和供暖管道,避免出現意外,使得病情嚴重化。設施設備的檢查檢修,為豬隻的早日康復多提供一份保障。

切實做好圈舍和環境衛生,合理控制飼養密度,及時清理圈舍內的糞便,防止糞便積壓產生過多有害氣體。

在疫情期間要控制好飼養密度,防止密度過大,發生打架咬傷豬隻、壓傷豬隻,甚至餓死豬隻的情況發生。

在對圈舍進行帶豬消毒時要選擇廣譜、強效、氣味小的消毒藥。設施設備、生產工具等用燒鹼消毒。豬舍帶豬消毒用衛可噴霧消毒和燻蒸消毒散燻蒸消毒輪換進行。由於 PEDV 耐酸性較強,噴霧消毒儘量選擇鹼性消毒劑。選擇中草藥或者二氯異氰尿酸鈉燻蒸類消毒劑,同時可以降低豬舍溼度。

對於 7 日齡以內,PED 症狀明顯,脫水嚴重,沒有治療意義的豬隻一律淘汰處理,由專用車輛收集,集中處理。對於整棟舍發生疫情的,整棟舍採取人員和豬隻一起隔離。對於一棟舍內,發生疫情的集中在後門口單獨的欄位內,同時做好與其他豬隻的隔斷和消毒。

案例豬場在日常管理中採用專用深井處理病死豬隻,每隔 1 周向井裡倒入 10L 燒鹼殺滅病原體。在疫病發生期間,每隔 2d 向井裡倒入 10L 燒鹼溶液。當深井填埋快接近井口 1m 時,向井內倒入 50L 燒鹼溶液,並將井口用水泥密封。

6.2返飼預防

返飼是一種原始的免疫方法,其原理是將感染仔豬的病毒,通過口服的方法感染使得妊娠母豬能夠通過返飼病料產生免疫抗體,以便所生的仔豬能夠通過母體獲得母源抗體,以便仔豬能夠抵抗病毒感染。

疫情發生以後根據公司安排:收集發病 24 小時內仔豬糞便、仔豬小腸及腸道內容物等破碎,勻漿後與適量飼料、水混合,加一定劑量的抗生素,並且添加電解多維,防止酸中毒;適當添加一些抗生素如金黴素、阿莫西林、強力黴素等,防止大腸桿菌或沙門菌等繼發感染。返飼所有後備母豬(在同一棟圈舍,總計 260 頭)和一棟圈舍的妊娠母豬(妊娠期在 60~90d,總計 216 頭),每頭仔豬的糞便、小腸及內容物可以返飼 40 頭豬。返飼 2 次,每頭豬每天飼餵 2 次,每一輪飼餵一週,每頭豬每一次飼餵返飼的病料 5~7g,。第一輪飼餵結束後間歇 2 天按照第一輪返飼相同方法進行第二輪返飼,第二輪返飼也持續 7d。從 1月 6 日開始第一輪返飼,經過持續 7d 的第一輪返飼後,返飼豬群依然有零散性的腹瀉發生,返飼期間發病後備母豬 41頭,發病妊娠母豬 25 頭,發病率約為 13.9%。間歇 2d 後繼續第二輪返飼,從 1月 15日開始持續 7d 的返飼,經過第二輪返飼以後,依然有零散性的腹瀉發生,返飼期間發強保溫,適宜的圈舍溫度是確保各類豬群正常活動、確保機體最佳狀態的必要因素,同時適宜的圈舍溫度能夠提高豬隻抵抗各種外界感染因素傷害。特別是產房哺乳仔豬,更要搞好保溫工作。案例豬場豬舍加熱採取熱水空調供暖,所以比較容易調控圈舍溫度。

在發病期間,督促採購部及時採購充足的煤炭,水電維修工要勤檢查鍋爐、圈舍供暖管道、豬舍空調等的正常運行,及時維護以確保豬舍供暖保溫。豬舍溫度的高低可以通過熱水閥和空調轉速來調控。熱水空調利用熱水跟空氣互換熱能為圈舍加溫,適宜的溫度為豬隻提供適宜的環境,能夠保障豬舍溫度,同時能夠有效降低由於由於拉稀導致仔豬死亡率。對於剛出生的哺乳仔豬及發病仔豬還需要增加 150W 保溫燈加熱,給仔豬提供一個局域高溫環境,特別是拉稀嚴重的仔豬。 加強豬隻各個階段的營養調控,改善豬隻對疫病的抵抗力。沒有黴變的飼料,才能飼料的質量。發病期間的豬隻更應該確保飼料質量。豬場全群在水中加電解多維連用 7d,提高豬的免疫力。病後備母豬 15 頭,發病妊娠母豬 6 頭,發病率約為 4.4%。經過第一輪返飼以後,發病率沒有明顯改善(返飼前發病率約為 15%),經過兩輪返飼以後,發病率明顯降低,但是依然沒有杜絕繼續發病。由於返飼妊娠母豬群中有部分母豬接近臨產期,對所有返飼豬群停止返飼,全部採取腹瀉二聯滅活苗疫苗免疫,妊娠母豬每頭頸部肌肉注射 10ml,後備母豬每頭頸部肌肉注射 5ml。

6.3緊急免疫接種

據公司安排,1 月 6 日豬場下單,由採購部緊急採購哈獸研生產的腹瀉二聯滅活苗(100ml/瓶,650 瓶),1 月 10 日疫苗到場。除返飼外的所有母豬包括哺乳母豬、待產母豬及斷奶母豬和公豬全群緊急免疫 1 次,每頭頸部肌肉注射 10ml;10kg 以內哺乳仔豬每頭頸部肌肉注射 1ml,10~25kg 仔豬每頭頸部肌肉注射 2ml,25~50kg 豬隻每頭頸部肌肉注射 3ml,50kg 以上每頭頸部肌肉注射 5ml。1 月 20 日第二批疫苗到場(哈獸研生產的腹瀉二聯滅活苗,100ml/瓶,650 瓶)。2 周以後(即 1月 24 日),以上豬群按照相同免疫接種途徑和免疫劑量再次緊急免疫 1 次。第一次緊急免疫接種 10d 後,豬群發病豬隻頭數減少,仍然有零星的發病,種豬群發病率不到 1%,哺乳仔豬發病率依然在 50%以上,保育豬、育成豬發病不足 10%。第二次免疫接種 10d 後,種豬、保育豬、育成豬再也沒有發病,哺乳仔豬有少量的發病,發病率不足 30%,而且發病哺乳仔豬主要集中在 2 棟舍。

6.3其他防治措施

①控制環境消毒和延長空欄

②臨產母豬推遲上產床及哺乳仔豬提前斷奶

據不同生產階段的豬舍建築結構、欄舍設備配套情況及 PED 對不同生產階段豬群危害的嚴重程度,對於不同生產階段的豬群可以考慮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

哺乳仔豬:口服或腹腔補液(5ml 0.9%的生理鹽水、5ml 5%的葡萄糖溶液、1ml 50%的葡萄糖溶液、1ml 10%氯化鉀注射液、200mg 西咪替丁注射液、0.3ml 阿托品注射液、1ml 慶大黴素注射液)。腹腔注射時劑量不易過大,注射前先將藥液預熱到 38℃,以便接近豬隻體溫,每次給仔豬腹腔注射 10~20 ml,一般採取連續注射 2~3 次,中間休藥1d,接著再繼續注射,腹腔注射次數不能超過 5 次。注射期間要避免注射速度太快,針頭不宜過長,也不能過粗。避免過長、過粗會傷害到內臟臟器。口服拜有利仔豬口服液,用給藥器經口給藥,一次量,每 3kg 體重,仔豬 1ml。連用 3 日。 哺乳母豬:輸液(500ml 0.9%的生理鹽水;500ml 5%的葡萄糖溶液;100ml 50%的葡萄糖溶液;20ml 複合維生素 B 注射液;10ml 維生素 C 注射液;10ml 10%氯化鉀注射液;250ml 碳酸氫鈉注射液;800mg 西咪替丁注射液;4 支 5 單位縮宮素;適量抗生素如 2 支 1g 頭孢氨苄或 4 支 0.5g 阿莫西林等)

保育豬、育成豬:空腹減少飼餵次數和飼餵量,剛開始每天飼餵一次,飼餵量為正常時期是一半,讓其儘快排出毒素。補水,飲水添加藥物;補液(葡萄糖;維生素;電

解質—鉀與鈉的比例)腹腔補液(5ml0.9%的生理鹽水、5ml 5%的葡萄糖溶液、1ml50%的葡萄糖溶液、1ml10%氯化鉀注射液、200mg 西咪替丁注射液、0.3ml 阿托品注射液、1ml 慶大黴素注射液)。腹腔注射時劑量不易過大,一般 20 kg 體重的豬注射 20~30 ml;30 kg 體重的豬注射 40 ml;50 kg 體重的豬注射 50ml。 對各個階段的發病豬隻進行治療,效果不一樣,特別是哺乳仔豬差別很大。未斷奶採取腹腔補液治療的幾乎沒有療效,採取斷奶以後腹腔補液治療的治癒率接近 50%。保育豬、育成豬採取腹腔補液治療,治癒率在 90%以上。哺乳母豬採取輸液治療的,最終全部痊癒,治癒率達 100%。


賽為看診案例:豬場豬流行性腹瀉綜合防治


七:小結

7.1經過第一輪返飼以後,發病情況沒有得到改善,特別是後備母豬。經過第二輪返飼以後雖然發病情況得到了改善,發病豬隻明顯減少,但是依然沒有杜絕繼續發病。返飼效果不理想可能是存在如下問題:什麼時間返飼比較好,返飼的目的和對象是什麼,返飼選擇什麼樣的病料,病料怎麼處理,怎麼樣才叫病料,怎麼樣保存病料,返飼多長時間,返飼的效果怎麼觀察,返飼期間豬隻怎麼管理,返飼以後有什麼潛在危害等等一系列的問題。 返飼的目的是讓母豬消化道接受 PED 野毒人工感染。由於消化道局部感染無法刺激機體產生有效的體液免疫反應,誘發具有保護能力的體液免疫抗體。在生產實踐操作中通過收集腹瀉發病仔豬糞便或腸道投餵母豬,以期刺激返飼讓母豬產生母源抗體,以便達到仔豬可以通過返飼母豬獲得母源抗體保護的目的,在生產實踐操作中其對於預防哺乳仔豬發病的預防效果實際非常有限。 案例豬場返飼得最終結果就是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讓返飼母豬產生保護抗體。對於後期的生產沒有產生什麼不良影響。不像一些豬場由於返飼使得其害,反而大面積暴發疫情或者豬群長期帶毒。

7.2的有效性及緊急免疫預防的倉促性

案例豬場由於在以前沒有免疫過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二聯滅活疫苗,所有在當初發生疫情以後選擇疫苗很匆忙,但是結果還好啊。豬流行性腹瀉-豬傳染性胃腸炎二聯滅活疫苗在第一次緊急免疫以後 10d 以後大部分豬隻都能產生抗體,得到免疫保護,PED 的流行基本穩定,沒有繼續擴大。經過第二次免疫以後能夠全面杜絕繼續發病。豬群都產生了理想的抗體保護,生產恢復正常,豬群處於健康水平。

7.3毒和空欄對有效控制 PED 的關鍵意義

在疫病期間,案例豬場對分娩舍通過規範的清洗消毒和空欄程序圈舍確保了以後上床母豬分娩的安全,對後期生產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但是由於生產欄位緊張沒有按照程序操作的 2 棟分娩舍導致哺乳仔豬全群發病,最終成活率只有 54.8%。前面表 2-6 所述經過消毒空欄的圈舍上豬以後再也沒有發生疫情,而且仔豬斷奶成活率也高94.5%。在疫病期間消毒空欄的效果明顯的顯現出來了,只有經過嚴格的消毒和足夠時間的空欄,才能夠保證後期再也不發生疫情。要想切斷 PED 的繼續傳播,只有不斷的做好分娩舍的消毒和延長空欄時間。分娩舍內所有設施設備及工具的清洗消毒必須使用最少兩種不同成分的消毒藥輪換侵泡清洗,洗完最後一次以後最好再用燒鹼侵泡一次,最後用清水沖洗。空置期間用負壓抽風排空氣,中間最好空置 5-7d,豬隻上床前必須進行燻蒸消毒。同時上豬前的燻蒸消毒效果也很關鍵,能夠有效殺滅空氣中的有害病原。

7.4對案例豬場的疫病發生情況的調查,經過分析,可以判斷這個豬場發病的主要病原為流行性腹瀉病毒,找到病症所在,有針對性地進行防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豬場很快就恢復健康。在 PED 疫情發生以後,疫病的防控是一個綜合性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其中起到有效作用的是全群的緊急疫苗免疫和分娩舍的清洗消毒空欄,加強飼養管理是豬群恢復健康的有效保障。在生產中由於 PED 發病比較急,如果空欄消毒不到位,小豬在將會提前接觸前一批次豬隻殘留下來的 PED 病毒,將會更早的染病,導致疫病提前暴發,想通過返飼避免發生 PED 的目的很難達到。只有做好日常環境衛生工作,強化消毒和空欄工作,做好日常母豬免疫,提高母豬抗體水平,以期達到母源抗體保護哺乳仔豬的效果。加強仔豬營養,做好日常免疫,提高豬隻自身免疫保護水平。只有全面做好日常工作才能有效防控疫病的發生及疫病發生後的儘快康復,避免對生產造成損失。


������\u001fR\u001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