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兴盛的前提——天降大任于吕后

在吕后专政的十五年之久,在历史学术界的研究可真是汗牛充栋

汉刘邦因战时箭疮病发而死,西汉政权花落谁家?为何吕后得 以专权? 从历史和人陛的角度来看,这一现象有其发生的必然性。

吕氏兴盛的前提——天降大任于吕后

首先,吕后本身具有政治家必备的素质。吕后乃“高祖微时 妃也”川 ,曾经亲“与两子居田中耨 ”,并在楚汉之争中为项羽所 掳, 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坎坷的历程磨砺了吕后的性格, 使之 “ 为人刚毅 ”,坚忍不拔。

吕氏兴盛的前提——天降大任于吕后

刘邦初定天下,身为皇后的吕雉便展露了政 治家的才能 , 以刘邦尚且没有的气魄,计杀淮阴侯韩信,诱族彭越 ,毫不留情地铲除了随刘邦出生入死、 征战天下的功臣猛将 ,“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

为刘氏皇权的安定翦除了隐患。吕后的这一系列行为也使得其以专杀功臣闻名,在诸大 臣中造成了巨大影响,树立了相当的威信,以致在其当政的 日子 里 ,大臣诸侯均俯首贴耳 、曲意逢迎而不敢稍有二言。

吕氏兴盛的前提——天降大任于吕后

其次,孝惠帝的懦弱是将吕后推向前台的重要条件。吕后本可以坐在幕后辅佐自己的儿子, 一如辅佐刘邦。但是不幸她唯一 的儿子——刘邦的太子在青史上所留下的特征是 “ 仁弱 ”二字。

即位之前, 身为太子的孝惠帝面对戚姬母子对 自己皇位的威胁,没有用任何方式抵制这一灾难,甚至不见其有丝毫不满的态度 , 只是在吕后的精心策划与安排之下毫无知觉地绕过了政治的漩 涡登上了皇位。

吕氏兴盛的前提——天降大任于吕后

在除去赵王的过程中, 他并没有与扶持他的母亲 站在同一战线,而是一直充当着赵王保护人的角色, 毫无防范 “ 尾大不掉 ”的意识

包括对待势力强大的齐悼襄王 , 他也只见手 足之情而无视君臣之分,毫无顾忌之意。 这些 自然体现了孝惠帝 作为一个人品质单纯善良的一面 ,但同时又显示 了其缺乏一个 政治家应有的智慧和谋略。

吕氏兴盛的前提——天降大任于吕后

类如五代国时期的南唐后主李煜,可以做一位具有极高天赋和造诣的优秀词人, 在政治上却只能 是个亡国的君主。

孝惠帝仁弱的性格在观看“人彘”之后表现得 更加淋漓尽致,“乃大哭,因病,岁余不起 ”,从此便不再听政。

可见,他对政治的黑暗和残酷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没有政治家必 备的能力。他懦弱的性格特征,只能导致王权的覆灭和政治的混 乱,明时的建文帝应该是他的标本,但是吕后的存在则延缓了这一时刻的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