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將至?

先說說疫情。

目前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這場蔓延全球的疫情究竟何時結束?

大家熟知的張文宏教授3月17日提到,明年春天疫情可能還有小高峰,持續一兩年也是正常的 。也有更悲觀的看法,如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的觀點——新冠病毒不會被徹底清除,疫情後人們的生活會進入一個循環:週期性地停擺,週期性地重啟。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員3月16的一份報告指出,儘管在中國和現在的韓國的經驗表明,抑制策略在短期內是可行的,但是否有長期成效,以及迄今為止所採取干預措施的社會和經濟成本是否可以降低皆尚待觀察。

報告指出,抑制策略面臨的主要挑戰為,在疫苗研製成功之前(可能長達18個月或以上),必須維持這種類型的強化干預措施,或對減少傳播具有同等效果的措施,“因為我們預測一旦放鬆干預措施,傳播將迅速反彈。”

目前國內面臨的就是這種困境。一些地方的強化干預措施遲遲不能解除,或與疫情可能反彈有關。

眼下疫情在全球傳播加速,關於疫情的這些研究和觀點,讓人樂觀不起來。難道疫情真的要持續到下一個寒冬?

在大事件發生時,人們總是會回到歷史之中。

恰好,帝國理工這份報告也提到,新冠肺炎對全球的影響深遠,是自1918年H1N1流感大流行以來,帶來最嚴重公共衛生威脅的一種呼吸道病毒。

20世紀初發生的那場大流感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自然災難之一。最近讀到《1918年之疫:被流感改變的世界》,裡面對疫情的反覆也有記載。

最初這種疫症並未立即被歸類為“西班牙流感”,在1918年的頭幾個月,大多數醫護人員都相信,自己不過是在處理與普通流感或季節性流感嚴重程度相差無幾的流行病爆發。但隨著這種疫症持續,甚至連西班牙國王也一起患病。

到了1918年秋天,其第二波傳染浪潮開始侵襲全球人口時,這種疫症的衝擊已經無法被忽視。美國記錄了55萬人死亡,而歐洲的總病死人數超過200萬。

在高峰期——

德國漢堡每天有400人死去;

在巴黎,一週之內有1200人死去;

當時的印度孟買,“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人發燒病倒”;

在伊朗的設拉子,“屍體在城裡堆成了山”。在德黑蘭,三個月的感染潮帶走了5000人的性命。

從1918年春天到1919年夏天,在三次連續的傳染潮中,“西班牙大流感”在全球殺死了約1億人。

流感疫情兇猛,當年還有什麼其他因素助長了流感的傳播?

大流感造成如此慘烈後果,與當時許多國家在忙於“一戰”有關。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使西班牙流感在軍隊裡蔓延,而一些戰爭公債購買等活動又讓它在平民中傳播。

審查是存在的。由於擔心影響士氣,許多軍人的死亡是保密的。“在英國,白廳長官們極不情願地在公共汽車和有軌電車上設置檢疫管制,他們害怕這些動作有損戰鬥士氣。”

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歷史總會循環往復。

幾個月前,誰會想到世界淪落到這般地步。而很多歷史上伴隨著疫情發生的很多事情,也都一一在今天發生了。

再比如,與今天病毒源頭之爭鬧得沸沸揚揚一樣,當年關於西班牙流感疫情的起源也是如此。

當時有許多人相信西班牙流感是人造病毒,有一種陰謀論宣稱流感是由德國U型潛艇從東部沿海地區釋放出來的。有人認為,是德國間諜蓄意攜帶引發流感的細菌潛入波士頓港。

《1918年之疫》一書提到,有一種傳播很廣的流言是拜耳牌阿司匹林被注入了細菌,因為拜耳的專利最初是德國的:

“一些美國人還是願意讓德國人來背流感的黑鍋,有人這樣說道:就管這禍端叫德國瘟疫好了,讓每個孩子都學會把‘德國’這個詞語和可怕的詛咒聯繫起來,這不是在教導他們仇恨,而是讓他們蔑視德國,這個國家早已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邪惡。”

直到今天,歷史學家還在繼續討論這種疫症的起因。一些人仍然認為西班牙流感源自法國戰場,是從動物流感變異而來。另一些人則認為它是一種腺鼠疫,“隨著給協約國做後勤工作的中國勞工從中國傳到了美國和歐洲。”

當年流感病毒的起因並無定論,讓中國勞工來“背鍋”,顯然是中國人所不願見到的。

但在21世紀的今天,Chinese居然又成為被侮辱和損害的對象。

3月11日,就新冠病毒舉行的首次全國電視講話中,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句話就提到疫情開始爆發的地方——中國。之後,特朗普更是多次執意將新冠病毒稱為“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

Chinese Virus也有“中國人病毒”之意。這無疑是racism。無論是出於何種目的、何種緣由貼這種標籤,都應該堅決反對。

相信國人都會反對這種汙名化,就如同反對很多人對湖北人的汙名化一樣。

就在特朗普發出此番言論前後,在美國費城等地出現了針對亞裔人士無端攻擊的個案(下圖)。

寒冬將至?

特朗普可能意識到後果,他在最近的講話中表示,新冠病毒傳播不是亞裔的錯,呼籲保護亞裔群體。

之前在臺面上,特朗普一直好像在誇中國處理疫情的表現(無論是否是真心),但後來卻急轉直下。有記者拍攝到照片,他的發言稿上,新冠病毒被改為“Chinese Virus”。

他不是無端這樣做。特朗普政府如何肯接受“病毒源自美軍實驗室”、“美軍把病毒帶到武漢”等指控?

寒冬將至?

近日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接受美國媒體Axios和HBO聯合採訪,也談到了“病毒來源”問題。

寒冬將至?

刊載於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的訪談截圖

崔在訪談中釋放的訊息是明確的,他認為,臆測病毒來自美軍實驗室,是“瘋狂言論”。作為中國駐美最高官員,這樣的表態需要勇氣。

崔在訪談中還提到一個重要觀點:

中美關係正處在一個關鍵節點。兩國必須為雙邊關係未來發展及子孫後代(的福祉)做出正確選擇。

“當我接受Axios和HBO聯合採訪時,我向美國人民、美國政府發出了信息:首先我想感謝美國人民、美國企業、美國機構對中國在這場對抗疫行動中所作出的支持;第二,我們在同一條船上。這是一次全球公共衛生事件挑戰、也許更為嚴峻。我們必須精誠合作、團結一致才能戰勝病毒、恢復正常的生活、恢復經濟,重樹民眾對全球經濟的信心。”

雖然崔沒有提感謝“美國政府”,但也可以被解讀為一種釋放善意的舉動。

外交是轉圜的藝術,不需要像戰狼一樣出擊。如果只搞鬥爭,就不需外交。

不知從何時開始,中美關係進入一種對抗狀態,就像Axios和HBO聯合專訪中提到的,“兩國政府互不信任已公開化”。

對於崔大使的觀點,一位網友評價說:

我從內心希望中美以及全球其他國家一起暫時拋棄一切分歧和爭議,團結起來聯手抗疫,去與人類的共同敵人新冠病毒戰鬥,解救那些處在生死邊緣和苦難煎熬中的人們吧!

這當然是理想化的狀態。然而可能嗎?筆者有些悲觀。

世界已經改變了。《外交政策》雜誌3月20日文章稱:新冠病毒大流行,將永久地改變這個世界:世界的開放、繁榮和自由都會減少;我們所認知的全球化終結了。

《紐約時報》3月23日文章說,從未來的角度來看,這場危機也可能標誌著一個全球發生根本性轉變的時刻。

大家是否還記得,2018年11月,中美貿易戰在進行之中,兩國政府似乎都不願退縮,來自北京和華盛頓的言論越來越激烈。一直持對華友好立場的美國前財長保爾森當時發出警告:中美潛在的緊張局勢會持續存在。除非更廣泛、更深層次的問題得到解決,否則美中關係將迎來漫長寒冬。(這篇演講也是全球眼率先譯成中文)

一年多又過去了,情況有好轉嗎?

一邊是世界四分五裂,一邊是兇猛的病毒在全球肆虐。

寒冬,漫長寒冬......會來嗎?

文|Jenn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