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僅僅42年就被消滅了,有人認為諸葛亮是罪魁禍首,你怎麼看?

魁哥說歷史


在三國時期,諸葛亮、龐統、司馬懿、姜維四人,分別是有臥龍、鳳雛、冢虎、幼麟稱號,尤其是諸葛亮, 《三國演義》中有一句名言:“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也就是說只要得到了諸葛亮就可以一爭天下,正因為這樣,劉備劉皇叔經水鏡先生引薦,三顧茅廬,肯請諸葛亮出山相助,諸葛亮也是不負眾望,硬是輔助劉備打下了一片天得以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


按理說,三分天下的局面的建立,諸葛亮居功至偉,但是在之後,蜀漢存在了42年便被消滅,很多人都說罪魁禍首在於諸葛亮,其實我不這麼認為,諸葛亮對於蜀國是功大於過,當然蜀國的滅亡,諸葛亮也是負有一定責任的。

責任之一:諸葛亮窮兵黷武,不顧國力有限,依然大興戰事,多次北伐未果,勞命傷財

在三分天下格局建立之後,諸葛亮多次北伐未果,對於北伐的必要性,後世人對他褒貶不一眾說紛紜,這裡其實北伐有北伐的必要性,要知道,蜀國無論地理位置,人口數量都要遠遠低於魏國,蜀國修生養息,魏國更加養精蓄銳,不趁早攻擊魏國,遲早會被魏國反滅,問題在於,北伐本無錯,錯就錯在諸葛亮率兵北伐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沒有傷到魏國分毫,反而,自己國家窮兵黷武,勞命傷財,百姓苦不堪言,到了後續,資源補給都成問題。


責任之二:諸葛亮用人不當,導致致命失誤,街亭失守為蜀漢衰敗埋下了伏筆

諸葛亮剛愎自用,不顧部下反對,用了只會紙上談兵的馬謖,導致街亭失守,打亂原定北伐計劃,魏國大軍源源不斷通過街亭襲擾諸葛亮後方,導致北伐徹底失敗,一招不慎滿盤皆輸,街亭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有了街亭可以說關口、秦嶺、隴山土地都成為蜀國,但是最終的結局是街亭的失守,為蜀國的衰敗埋下了伏筆,故此在知人善用上,諸葛亮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責任之三:大權獨攬,事必躬親,直接導致蜀國人才斷檔,和魏國差距越拉越大。

或許是諸葛亮太能幹了,又或許是諸葛亮對於部下的極不信任,自己一人獨攬蜀國大權,樣樣事情親力親為,也不注重蜀國人才的培養,打壓有能力的官員,直接導致蜀國人才斷檔,這裡,諸葛亮也是負有一定責任的。


綜上所述,蜀國的滅亡完全歸罪於諸葛亮說他是罪魁禍首似乎不太公平,但是,在蜀國人才培養上,在用人上,在連續強行北伐出兵上,諸葛亮是負有一定責任的。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唯戀無名


如果有人認為諸葛亮是真的罪惡禍首的話,那麼那些人是真的鼠目寸光了。

諸葛亮的三錯

一錯:諸葛亮就不應該出山,不用幫劉備在隆中指點江山,為他未來進行宏偉的規劃。

二錯:不應該在赤壁之戰前期為劉備與東吳的聯合盡心盡力,直接讓劉備葬身於曹操與孫權的亂戰中。

三錯:在劉備兵敗夷陵,託孤白帝城的時候,諸葛亮就應該辭職不幹了,因為此時的蜀漢早已經被劉備敗葬光了,早早的隱居起來,省得最後費盡千辛萬苦恢復蜀漢卻落下罪惡禍首的指責罷了。

如果沒有諸葛亮,蜀漢政權或許根本就不會存在,那麼諸葛亮何錯之有呢?

很多人說諸葛亮罪惡禍首的原因就是:窮兵黷武,連年征戰使得蜀國國力衰弱,人丁凋亡,給了司馬氏的有機可乘,直至滅亡。

那麼一切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沒有諸葛亮,天下或許會有三分但和劉備是無關的。

如果沒有諸葛亮,那麼蜀漢早就滅亡了,只要劉備一死,蜀國空虛,南蠻異族入侵,曹魏瓜分吞併,在這內憂外患之下,很能存活多久呢?


淡墨青史


一個國家的滅亡,並不是哪一個人負得起這個責任的。


在東漢末年魏、蜀、吳三足鼎立那個風雲際會的年代,為什麼蜀漢是最先滅亡的那一個?難道真的是“欲廢漢 人不能興之矣?”無數人探討過蜀漢滅亡的原因,都是眾說紛紜、見仁見智。但這些說法都比較統一的指向蜀漢的人才、政治、國策、地理四個方面,蜀漢的滅亡基本上是這四個方面綜合因素的結果,並不是諸葛亮或者其他人個人的作用。

探討蜀漢滅亡的原因,可以從國家層面和執政者層面兩個方面來探討,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


一、執政者的影響


蜀漢政權成立之後,出於當時的政治形勢需要,對荊州集團過份倚重,而對益州集團的打壓過於嚴厲,使得其不容易吸收益州的人才,人才的更新換代進行得非常緩慢。另一方面,過於依賴諸葛亮,“事無鉅細,鹹決於亮”,並沒有給其他人充分鍛鍊的機會。


就是諸葛亮本人選定的接班人之一的蔣琬,也沒有獨立指揮過軍隊的作戰,更多的只是擔任參軍一類的工作。而諸葛亮死後,蔣琬一躍而成尚書令,假節,領益州刺史,行大將軍事,這種火箭式升遷一來是引起了其他人的不滿,二是蔣琬本人也沒有經過掌控全局的鍛鍊,在處理國事時顯出力不從心的狀態。在他之後的執政者,更是一撥不如一撥,人才的斷層對蜀漢後期的影響作用是不可忽視的。

蜀漢的創立者劉備具有仁義、寬厚的優秀品質,但是以“仁義”為號召的劉備也容易陷進過於注重義氣的狹隘個人主義陷井之中。在關羽死後,劉備不能做到出於大局考慮,去修復蜀吳聯盟以對抗魏國這個最根本最迫切的任務,而是盲目的對東吳開戰,使得蜀漢元氣大傷,自己也病死白帝城。這都說明劉備缺少理智長遠的眼光、當斷則斷的果決以及必要的心機權術。


二、政治分化的影響


蜀漢政權對待益州集團的政策被歷史證明是錯誤的。由於蜀漢集團在成立之初,就有荊州集團、益州集團和東州集團三個勢力,如何平衡這三個集團的微妙關係,處理它們之間的矛盾,是維護政權穩定的重中之重。蜀漢政權對於一直跟隨自己的荊州集團特別重用,對東州集團也大加籠絡,但出於對當地土著的忌憚,對益州本土勢力組成的益州集團大加打壓,造成益州勢力與其它勢力之間的矛盾不斷升級,它們之間的相互鬥爭又導致政權內耗嚴重,使得蜀漢政權一步步走向滅亡。


三、國策的影響


蜀漢立國之後,執行的是“以攻為守”的立國策略,頻繁出征使益州經濟的發展受到嚴重的阻礙。而蜀漢後期不顧國力的實際情況,一味堅持進攻的錯誤決策,使得小小蜀漢無力承擔戰爭的龐大開支,兵源依賴強徵,使得蜀漢的勞動人口減少,反過來又嚴重影響了蜀漢的農業生產。在年年戰爭的情況下,大量自耕農破產,經濟幾近崩潰。到了鄧艾破蜀時,成都居民一個個面黃肌瘦,家無餘糧,可見國力衰弱到什麼地步。

益州本是天府之國,如果不採取年年主動進攻的國策,注意發展經濟,也許蜀漢也不會那麼快滅亡。


四、地理的影響


蜀漢佔據的益州,本是天府之國,有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易守難攻,完全可以實現割劇一方自立。但是易守難攻就意味著交通不便,與世隔絕,信息落後,人民追求享樂,容易不思進取。四川多山地,難以發展騎兵,這在冷兵器時代是一個很大的劣勢。沒有強大的騎兵來保衛國家,一旦北方騎兵突破天險,進入四川盆地之後,蜀漢就變得不堪一擊。

對於蜀漢來說,關中地區是他們的門戶,也是他們重要的糧食基地,不容有失。這個戰略要地對蜀漢和曹魏都意義重大,蜀漢後期正是失去漢中這個糧倉,失去了秦嶺天險的保護,使蜀漢北線防禦體系崩潰,就算姜維再勇,也無法挽回滅亡的命運。


以上四個方面,都是從國家層面來分析蜀漢滅亡的原因。在這個過程中,諸葛亮有沒有責任?如果有,他要負多大的責任呢?


一、諸葛亮的人才觀妨礙了蜀漢後備人才的成長


諸葛亮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他的身上有著高尚的道德和超人的智慧,但是他的缺點是太過謹慎了,對別人不信任。做為一名國家實際上的執政者,他很少有相信的人,總是對部下辦事不放心,儘量“事必親躬”,沒有做好人才的培養工作,結果自己死後,蜀漢便陷入了人才荒。

相比諸葛亮,劉備在招攬和培養人才方面就要成熟得多。劉備手下的人才,幾乎都是他自己招攬來的,從諸葛亮、龐統、法正等謀士,到關羽、張飛、趙雲、馬超等大將,都是他思賢若渴,誠心待人所得。劉備也正是靠著這些文臣武將,慢慢開創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而諸葛亮掌權之後,事無鉅細,都是靠自己一個人專斷。這種工作狂式的執政方法,不但拖跨了自己的身體,也耽誤了蜀漢後備人才隊伍的建設。要知道實踐出真知,一個人才如果得不到鍛鍊,也很難成長。


如果說諸葛亮覺得身邊的人都不堪大用,那麼我們也沒看到諸葛亮四處求賢的記載。而無論是曹魏還是東吳,都知道延攬四方英才,所以蜀漢的人才斷層,諸葛亮要負一定的責任。


二、外結孫權政策執行不到位


蜀漢立國之基,在於兩件事。一是跨有荊州和益州之地,二是與孫權結成戰略同盟。但是蜀漢在事關生死的戰略決策的執行上,犯了很大的錯誤。

荊州乃四戰之地,不但對蜀漢意義重大,對東吳的長江防線防守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所以東吳自赤壁之戰後,一直沒有捨棄對荊州的覬覦之心。而蜀漢的荊州守將關羽卻盲目自大,發動襄樊戰爭。雖然取得了局部戰役的勝利,但被東吳抄了老窩,關羽不但丟了荊州,也丟了性命。


荊州一失,諸葛亮制定的“隆中對”的戰略計劃已無法實現,更為嚴重的是劉備氣急攻

心,在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發動對東吳的戰爭。這場戰爭的後果是蜀漢大敗,不但失去了數萬精銳部隊,劉備也病死在半路。


當然,荊州的丟失,不能怪諸葛亮。但是蜀漢丟了荊州之後,已失去了東山再起的本錢,之後任憑諸葛亮如何雄才大略,也只能對魏發動局部戰爭,沒有辦法雙管齊下,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了。


三、六出祁山,加快滅亡


荊州丟失,諸葛亮要做的是面對現實,經營好益州和漢中,以等時機。如果蜀漢堅持這種方針,也許能支撐得更久一些。

令人不解的是,諸葛亮本人在隆中對時,說過要“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可是他在平定南方之後,並沒有向西發展,也沒有“待天下有變”,而是急不可待的揮師向曹魏進攻。諸葛亮的理由是“坐而待之,孰若伐之?”這種策略真的對嗎?


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和姜維的九伐中原,基本上都是蜀漢率先挑起的戰爭。當時魏國的主要精力並不在蜀漢身上,而是在江東的孫吳政權身上。如果諸葛亮能冷靜一點,乘魏吳大戰之機,埋頭於國內發展,或者做好“西和諸戎”的外交工作,為蜀漢爭取到強大的後援,是不是比一味進攻要好一點呢?


史書上說諸葛亮“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他制定的軍事方針是否全部正確,有著很大的爭議。其實當時天下形勢並不穩定,蜀漢是有很多“天下有變”的機會的,如果是在合適的時機發動北伐,會不會效果更好?


當然,歷史不能假設,我們也無法重置歷史,讓諸葛亮再來一遍。我們只能說蜀漢的滅亡,是多種因素的綜合結果,這種誰該負責的討論,也不過是為了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罷了。


笑語千年


沒有諸葛亮就沒有蜀漢政權

諸葛亮的功績有目共睹,沒有諸葛亮就沒有蜀漢政權。那有從何談起消滅蜀漢政權呢?

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從此後自己事業如魚得水,一步步走到了人生的巔峰。正是因為諸葛亮的隆中對才使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才讓劉備得以圓了皇帝夢。如果劉備一直聽從諸葛亮的建議,那就沒有夷陵之敗。那以後三國局面是什麼樣的還真不好說呢!

諸葛亮的為人大家知道,為了自己的承諾鞠躬盡瘁。尤其是劉備死後,諸葛亮更是盡心竭力的輔佐劉禪,生怕辜負了劉備。就是這樣的一位賢相,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敬仰。他的故事被人們代代相傳,被人們稱作智慧的化身。多次北伐不果,最終死在了戰場之上。後人有詩讚他“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就是後人對他最崇高的敬仰。

諸葛亮對於蜀漢政權的功績,就和張良陳平對大漢帝國的功績一樣。只是可惜他沒有韓信的武略,沒有戰勝另外兩個政權就身死沙場。想當初,諸葛亮初出茅廬之時意氣風發,英姿颯爽。隆中對一席話折服劉備,使劉備對他佩服有佳,當即對諸葛重用之。讓他進入到權利中樞,參與決策軍國大事,每每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也沒有辜負劉備的重託,每遇大事都能處理的非常穩妥。劉備自從得到諸葛亮才逐漸走上了自己的人生巔峰,諸葛亮就像是救火隊員一樣,每次都是在危難之間挽狂瀾於既倒。

說蜀漢四十二年滅亡,那和諸葛亮沒什麼關係的。諸葛亮該做到已經做到了,他不愧於任何人。要是蜀漢政權在後期還是按照諸葛亮的方針行事的話,蜀漢可能還要多堅持一些年呢。就說鄧艾偷渡陰平的事吧,要是山上守寨的兵士沒有被撤離,鄧艾偷渡就沒有可能成功。姜維還是有能力利用地形優勢和曹魏部隊相持下去的。那麼曹魏這次伐蜀就有可能失敗而回,蜀漢政權就有可能再堅持些時日。雖然最後還是要滅亡,可畢竟諸葛亮的部署還是保護了陰平小路的安全!讓敵人沒那麼容易成功。這都是諸葛亮的智慧閃光點。

所以蜀漢政權的滅亡和諸葛亮一點關係都沒有。


雨夜構想


如果說蜀漢的滅亡諸葛亮罪魁禍首,那未免太偏激了,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也是不公平的,但是對於被滅,諸葛亮確實有一些不可推卸的責任。

蜀國的初期,劉備是完全按照諸葛亮《隆中對》中的建國方略嚴格執行的,首先取荊州然後再戰益州。

剛開始的時候,還算順風順水的比較順利,按照諸葛亮的計劃,從荊州和益州派出兩路大軍夾擊曹操然後一舉取得天下,所有人也包括劉備都認為諸葛亮的計劃非常之完美,就在大家等待時機的時候,關羽鎮守的荊州不但被孫權搶了去,而且還讓人把腦袋給割了下來。

這下諸葛亮的計劃全部打亂,而此時的張飛卻一直在遊說劉備要替二哥報仇,劉備不顧眾人的勸阻和反對,執意輕率10萬大軍討伐孫權最後在夷陵之戰中大敗,劉備又羞又惱最後病死在白帝城,劉備死後,蜀漢的政權就從此變得一蹶不振 ,諸葛亮對此也回天乏術。


夷陵大敗致使蜀漢元氣大傷,因此在三國中最先滅亡,公元263年魏國大將鄧艾率領大軍繞過了姜維的防線,最後直至陰平,並奇蹟般的出現在江油城外,此時的姜維再想回身追擊已是無力迴天,最後鄧艾一舉拿下江油和綿竹,直至蜀國的首府成都,此時的後主劉禪聽說鄧艾兵臨城下,派人去說合並交出降書,至此蜀國滅亡。

其實後主劉禪一直都是按照諸葛亮的遺囑治國,諸葛亮有所交代,自己死後由蔣琬接班,蔣琬死後由費禕接班,費禕死後沒有交代,最後大臣落到到了諸葛亮弟子姜維手裡,姜維此人剛愎自用恃才傲物,而且聽不得別人勸說。


蜀國的率先滅亡諸葛亮確實佔了一部分責任

自從夷陵之戰後,蜀國變為最弱小的一個後來在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蜀國才漸漸有了一點起色,但是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的遺願,執意伐魏卻數次無功而返,由於戰爭的原因,蜀國力變得一天不如一天,自古就有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之說,諸葛亮不顧眼前形式率軍打仗,打仗也就算了而且是遠征,當時的魏國國力遠超於蜀國,跑到人在家門口去打仗,這個糧食補給就是一個大問題,諸葛亮數次無功而返,也都是因為糧草供應不上和人家耗不起。


諸葛亮如此聰明絕頂之人在劉備死後,他應該首先想到的是重整國力休養生息,才能使蜀國的元氣漸漸恢復,而不是為了什麼先帝遺願急於的去打仗,諸葛亮絲毫沒有考慮過蜀國自身的情況,他這個伐魏決定在什麼時候看來也都是錯誤的,所以蜀國的滅亡,諸葛亮確實佔了一部分責任,那就是於愚忠。

蜀國的最先滅亡。諸葛亮弟子姜維負主要的責任。

結束語:諸葛亮親點的接班人費禕被人刺死以後,姜維又不顧眾人的勸阻執意伐魏,然而卻屢戰屢敗,最後被人抄了後路一窩端起,因此我覺得蜀漢的滅亡姜維佔了很大一部分責任,剛愎自用不結合實際,而且太過於輕敵看不清形式,因此蜀國的滅亡姜維負主要的責任,諸葛亮負次要責任。


佳寧姐姐說歷史


蜀漢僅僅四十二年就滅亡了,但諸葛亮絕不是罪魁禍首,恰恰相反,沒有諸葛亮蜀漢可能不用十年就玩完啦。

218年--219年,劉備漢中之戰,儘管取得了勝利,佔據了關中,但幾乎把蜀漢的經濟拖垮;219年,關羽襄樊之戰失敗,丟掉了荊州,更讓蜀漢元氣大傷;222年劉備夷陵大敗,讓蜀漢徹底崩潰。

劉備在臨終時喪氣地對諸葛亮說:“阿斗這孩子能輔佐就輔佐,不能輔佐你就自己幹。”劉備沒有明說,其意思就是,反正早晚要玩完,你想咋辦就咋辦吧。

但諸葛亮經過五年的苦心經營,終於讓蜀漢恢復了元氣,把已經崩潰的經濟再次拯救了回來。沒有諸葛亮的苦苦支撐,蜀漢早就玩完了。

之所以諸葛亮隨後開始了北伐,看似是窮兵黷武,實際上是諸葛亮最大的智慧,以進攻作為防禦的最好策略。

通過北伐,在西北方向給曹魏始終保持足夠的壓力,避免東吳倒向曹魏。只有保持三足鼎立,蜀漢才有一線生存的機會。

同時,在蜀漢內部,荊州派、東州派、蜀土派,派系林立,只有始終保持戰爭狀態,實行戰時管理,才有利於維護政權的穩定。

對於北伐的策略,豹眼已經說過幾次,在這裡就不想多說啦。

諸葛亮對於中華大一統的歷史來說,對於蜀漢百姓來說,是功是過,是值得商榷的。但對於蜀漢政權來說,對於劉備父子來說,絕不是罪魁禍首,而且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臣、賢臣無二。


豹眼看歷史


諸葛亮對蜀國的滅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公元221年,劉備(161~223年)在成都稱帝,蜀漢建立。263年被曹魏所滅,僅延續兩代42年。

夷陵之戰東吳都督陸遜火燒連營,漢昭烈帝劉備大敗,退守白帝城,於223年病逝,其子劉禪繼位。臨終前託孤,請丞相諸葛亮(181~234年)、尚書令李嚴輔佐劉嬋。

此後12年,蜀漢大權掌握在諸葛亮之手,在《後出師表》中留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名句。按常理,蜀國在其病逝30年後滅亡,滅國的主要責任應由昏聵無能的後主劉禪承擔。但劉禪本就軟弱,諸葛亮軍政大權一把抓,蜀漢的軍事政治基礎均由其建立,那蜀漢的興衰便與諸葛亮息息相關。

總論三國形勢,曹魏強於蜀、吳兩國,但實力也沒強大到必滅蜀、吳的地步。就像春秋戰國時的秦國,實力不是最強大的,且偏安西陲,遠落後於中原諸國,齊、楚、晉、魏甚至趙都曾強於秦。但秦國發奮圖強,經商鞅變法,勵精圖治,滅六國,一統天下。由此可知,實力不是一成不變的的,此消彼長,笑到最後的才是笑得最好的。

諸葛亮在歷史上政績要大於軍功,蜀漢在諸葛亮的治理下,政通人和,為天府之國打下了基礎,為後世之人所稱頌。在軍事上,蜀漢雖實力稍弱,若諸葛亮能在以下幾方面改進,或許增加蜀漢延續長久的可能性。

要有識人之能,不可任人唯親

如果說讓關羽守華容道是為三足鼎立留下機會,讓關羽鎮守荊州絕對是個敗筆。關羽忠心義膽、武藝高強,過五關斬六將,溫酒斬華雄,上陣殺敵不在話下,但剛愎自用,性格孤傲,除了劉備,能被他以禮相待的人數不多。缺乏變通處事的帥才,荊州不僅是戰略重地,更是吳、蜀相爭之地,關羽卻不能堅定不移地執行諸葛亮“東和孫權,北拒曹操”的策略,痛失要地。不僅自己慘死,還引發連鎖反應,桃園結義三兄弟相繼亡故。

還有失街亭,揮淚斬馬謖,犯的是同樣錯誤,在不容有失的地方,安排的將領不執行自己的命令。執行力比計劃力更能決定最後的結局,謀略再高,沒有對的人去嚴格實施,一切只能是鏡花水月。

相比於曹操和孫權,諸葛亮的識人之能還有很大差距。

應重用非荊州嫡系的益州及西涼人馬

位列五虎上將的馬超,少年成名,健勇善戰。可自從歸附劉備後,很少聽到他的消息,雖位列五虎上將之一,但重活、難活很難派到他頭上。將軍在馳騁沙場時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更何況心心念念要替父報仇馬超。可投蜀後卻得不到重用,壯年時即鬱鬱而終,令人感嘆。

馬超(176~222年)出身西涼,與父親馬騰一起在西涼經營數年,諸葛亮既然制定出先出祁山、後取長安的計劃,為何不放虎歸山。發揮馬超在西涼的影響力,讓北伐的腳步變得輕鬆一些。

過度北伐

諸葛亮六出祁山,他選定的接班人姜維11次北伐,燒錢的戰爭讓蜀漢的家底逐漸被掏空。


文史今安在


蜀漢的滅亡的責任,並不能簡單歸咎於某個執政者(諸葛亮或者劉禪),其最根本的原因是蜀漢在資源、人才和地緣政治等綜合國力上天然的劣勢。阿斗並非扶不起,而是蜀漢本身就扶不起。

一、資源嚴重不足

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擁有的全部物質要素的總和。農耕文明時期,人口與土地是國家最重要的資源。蜀漢所在的益州被稱之為天府之國,物阜民豐,農耕條件得天獨厚。且益州在東漢末年的大動亂中基本屬於穩定地區,社會生活比較安定,經濟開發狀況較好,與同時期飽受戰爭蹂躪的曹魏地區,以及尚處於刀耕火種、蠻夷雜處的東吳地區相比,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益州的優勢是建立在北方中原腹地長期戰亂的基礎之上的,一旦中原政權穩定,社會生產恢復,益州資源總量不足的劣勢很快就體現出來了。

從土地面積上講,蜀漢在失去荊州後,實際就只擁有東漢十三州中的益州,曹魏擁有中原腹地且經濟最為發達,人口最多的冀州、豫州、青州等九州,東吳也擁有揚州、荊州以及交州。

蜀漢國土面積最小,所以耕地面積也最少,因此導致了其農業總產量最少,也使得其防禦沒有戰略縱深,一旦敵軍深入四川盆地,就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

從人口方面來說,劉禪投降時統計的在冊人口為28萬戶,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人。這個數字看起來很小,似乎不符合實際,但其實是比較準確的。因為自東漢末年以來豪強政治興起,世家大戶隱匿戶口,國家編戶齊民的人口越來越少,所能徵收的賦稅和兵源也越來越少,蜀漢作為一個外來政權,能夠控制這麼多的人口,應該是真實數據。

而根據現代學者們的估算,黃初二年(221)年時,曹魏人口103萬戶,682.4萬人,佔三國總人口的60%;蜀漢20萬戶,132萬人,佔三國總人口的 12%。

土地與人口資源絕對不足的蜀漢,使得從劉備時代開始,就致力於發展工商經濟,開發鹽鐵、行銷蜀錦等。也正是這些商業經濟的發展,支撐起了蜀漢的軍事力量。但問題是,在農業經濟的時代,手工業與商業的發展,無法將經濟實力高效地轉化為國家的綜合實力,更何況蜀漢經濟的繁榮只是相對的,其總量無法支撐整個國家長期的軍事開支。

二、人才匱乏

劉備是一個極具人格魅力的人,善於招賢納士是其特長,也正是因為他身上的這種特質,使得草根基層的他能夠在曹魏、東吳兩強格局已定的情況下,從一個寄人籬下的草莽,殺出一條血路,楞是建立了蜀漢這個政權。

蜀漢得以立國,是因為劉備創業時期網羅了大量人才,但蜀漢的滅國,卻恰恰是一種諷刺,在於蜀漢政權人才的匱乏。

蜀漢為何從人才強國短短几十年時間裡六淪落到無人可用的境地呢?

蜀漢政權是一個外來政權,其早期的統治核心主要是劉備的元從功臣,(即劉備入主荊州前的部曲),以及後來以諸葛亮為首的荊州集團。這兩個外來集團,特別是荊州集團與益州土著集團之間的鬥爭,使得蜀漢中後期人才匱乏。

中前期的蜀漢政權系統內,非益州系佔據了朝堂核心,益州人被排擠在外,由此使得益州人對蜀漢政權歸屬感始終不強,到了中後期,非益州系人才後繼乏力(沒有補充),益州人獲得實權雖然有所增加,但實際上已經無法扭轉這種人才匱乏的頹勢。

蜀漢政權的主要人口是益州人,然而益州人在政權內部的話語權卻是最低的,這就導致了一個很致命的問題,即占人口大多數的益州人對蜀漢忠誠度最低,一旦非益州系後繼乏人,那麼蜀漢只能依靠益州人去抵抗外部入侵,但實際上到了這個時候已經晚了,早先,蜀漢為了增強國力,擴充軍隊,採取了打擊本土豪強,一隻兼併的措施,然而這等於是在侵蝕益州人的利益。被長期侵犯根本利益的益州人又怎麼會對蜀漢政權賣命?

三、地緣政治先天不足

荊州的丟失,使得蜀漢失去了兩路出兵的可能。對於劉備集團而言,要想長期存活下去,唯一的出路就是對外發展,也就是與東吳結盟,去侵蝕曹魏的地盤人口,獲取更大的生存空間。

荊州沒有丟失前,蜀漢出兵曹魏有兩個方向,一是剛剛佔據的漢中,可以威脅曹魏隴西地區,二是從荊州進軍,即可威脅南陽盆地,兩路出兵,則一路主一路輔。漢中出兵攻略隴右地區,然後一步步蠶食關中,進一步縮小與曹魏的差距,荊州方向出擊,威脅曹魏統治腹地,牽制兵力,兩路之間相互協調,或主或輔,尚有一線生機。如此一來,蜀漢尚有發展空間,假如東吳不扯後腿,不搞偷襲,那麼或許蜀漢還有翻身的機會。

然而,荊州一丟,滿盤皆輸。蜀漢徹底失去了戰略主動,即便是諸葛亮從漢中北伐,實際上也變成了一種無奈之舉,更多的是出於戰略防禦上的進攻,而非是戰略主動上的進攻,也就是以保存實力為主的打亂曹魏節奏,使其不能夠戰略主動進攻蜀漢,一種無奈的挑釁式自衛。

從漢中進兵,對蜀漢的國力也是一個很大的消耗,越過秦嶺導致運糧不便,即使軍事勝利,也不過威脅關中地區,沒有戰略上的優勢,也不能取得實質性的進展,蜀漢只能空耗國力而坐困愁城,長此以往,越來越被動,到最後,也只能眼看敵人長驅直入四川盆地。

雖然從漢中入蜀的道路險要,但並不是無路可走,曹魏軍事上的優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蜀道難的劣勢,後來鄧艾的軍事行動生動證明了這一點。倘若尚據荊州,則以荊州牽制曹魏,對於沒有水軍的曹魏而言,只能分兵而不能集中從漢中攻略蜀漢,這對於沒有戰略縱深的蜀漢而言,也算最後的一道護身符。

總結

蜀漢的滅亡,歸根結底還是蜀漢綜合國力處於三國中最弱的地位,無論是劉備也好,諸葛亮也好,他們也無法扭轉這種局面,加之蜀漢本身就是個外來政權,缺乏益州土著的支持,這就更難以在益州調集更多的資源來制敵。

所以,從蜀漢建立的那一刻起,這個先天不足的嬰孩,就很難不夭折早逝,尚有荊州時,還可續命,丟了荊州後,只能等死了。


青年折緣


“認為諸葛亮是蜀國滅亡的罪魁禍首”這顯然是歪理、謬論!照怎麼說,那麼秦朝17年而亡,罪魁禍首就是秦始皇?隋朝38年而亡,罪魁禍首就是隋文帝?明太祖朱元璋讓自己老朱家的子孫養尊處優,成為大明王朝最大的“寄生蟲”,同樣為明朝的滅亡同樣埋下了伏筆,這麼看來,明太祖也是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所以,這樣的理論,顯然是不合邏輯的。

另外,麻煩把題中“僅僅”二字去掉吧!因為,蜀漢42年的國祚,對於一個割據政權而言已經不算短暫了!

倘若我們翻閱史書,就會發現,在歷史上幾個統治蜀地的割據政權中,除春秋時期的古蜀國外,蜀漢的國祚是最長的。相比起經濟文化更為繁榮的前蜀(國祚18年)、後蜀(國祚33年),蜀漢的國祚顯然要長久不少。

雖然,多年的北伐掏空了本就貧弱的蜀漢國力,確實是導致蜀國最終滅亡的重要原因,但這絕非諸葛亮的罪過。其實,諸葛亮不斷髮動北伐,並非是徒勞無功之舉。相反,這實際上是一項十分明智的戰略,也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政治舉動。

首先,正所謂“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面對國力比自身強大數倍的曹魏,蜀漢更應該充分發揮蜀地“進可攻,退可守”的地理優勢,主動進攻,不斷滋擾曹魏,而不應該抱著“保境安民”的思路,被動防守。

再說,相比於蜀漢,其實曹魏才是最需要休養生息的一方。因為,當時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中原地區,自漢末以來飽受長達數十年的戰亂,人口嚴重流失,社會生產力遭到巨大破壞,其程度遠比蜀地和江東要嚴重。正如曹操在《蒿里行》中所言:“生民百遺,念之斷人腸”!因此,坐擁中原的曹魏更需要時間休養生息,恢復國力。

其次,正所謂“漢賊不兩立 王業不偏安”!

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以漢室宗親自居,以中興大漢為己任。因此,蜀漢才會處處以漢室正統自居,以此來謀求達到繼承兩漢法統地位的政治目的。這實際上是一面很關鍵的政治旗幟!因為這樣一來,蜀漢就可以把曹魏視為竊取漢室江山的非法政權,可以站在對曹魏的政治制高點上,進而自身避免徹底淪為地方割據政權。

而如果諸葛亮不北伐,那麼豈不是等於自己默認了曹魏的合法性。這樣一來,蜀漢所扛起的大漢旗幟就將快速失去政治號召力,從而讓蜀漢徹底淪為一個偏安巴蜀一隅的割據政權。這反而是最危險的,因為這無疑是對蜀漢立國根基的一種動搖!



這些歷史要讀


我們先看看諸葛亮北伐的經過及結果,北伐前後用時近15年時間,而蜀漢存在總共才42年,也就是說蜀漢用了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發動戰爭,而根據歷史記載當時蜀漢全國總人口只有250萬,這個數不及曹魏的一半,當時蜀漢5個百姓要養2個士兵,通過幾次北伐,使得蜀漢人力,財力等幾乎掏空,以至於諸葛亮死後,蜀漢勢力範圍內15歲以上健康的男子不足15萬人,大量成年男子要麼戰死沙場,要麼落下傷殘,以致於後來劉禪接手時,蜀漢幾乎沒有拿的出手的力量,面對曹魏的進攻,連南遷都的經費都湊不齊,還拿什麼力量可以抵擋曹魏,從這一點上,有些人說諸葛亮的是罪魁禍首,雖然有些偏激,但也不無道理。

但我們放到當時的歷史 環境中,我們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諸葛亮,蜀漢政權會不會存在,而蜀漢當時地處的地方地狹民窄,不是一個久守之地,這一點諸葛亮是很清楚的。所以諸葛亮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可以替劉備去儘量完成光復漢室的夢想,極力進行北伐,可是無論是天時、地利、還是人和,都使得諸葛亮功虧一簣,遺恨五丈原。

縱觀諸葛亮的一生“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慧的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