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是奢侈品的出口大国,丧失到手的良机,错过工业革命机会

今天,一说到奢侈品,人们想到的绝对是欧洲的一些名贵品牌。

诸如:路易威登包、香奈儿香水、范思哲衣服、百达翡丽表、玛莎拉蒂车等等。

而在16世纪,中国才是奢侈品的生产国。

那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家具、茶叶、工艺品等,是欧洲贵族们眼中的奢侈品,这些奢侈品通过中东,源源不断进入欧洲贵族的生活。

可随着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这种贸易局面被彻底扭转。

因奥斯曼帝国掐住了东、西方商路的咽喉,致使东方奢侈品价格一路猛涨,令欧洲的贵族们有点无法接受。

于是,他们想打通一条海上航线,与东方直接贸易。

1510年,葡萄牙首先占领印度果阿,以此为基地向南中国海推进。

中国曾是奢侈品的出口大国,丧失到手的良机,错过工业革命机会

01 不远万里 被拒之门外

1517年,葡萄牙(明朝称佛郎机国)费尔南.安特拉德带领舰队驶入广州,入城方式颇为特别,升舰旗鸣礼炮向广州城致敬。炮声不仅使广州城的百姓惊恐万分,更令大明官员十分恼火。

广东地方官吏通过翻译知晓,这支舰队是来入贡大明的,他们先让这群金发碧眼学习跪拜之礼,又派快马通知两广总督陈金。

陈金从广西赶到广东,葡萄牙使团身着盛装离船登岸,双膝跪倒行礼后,向总督陈金和大明官员送上见面礼。但陈金翻看《大明会典》,却发现葡萄牙不在朝贡之列,且素无来往。

陈金请使团入住驿馆,立即上报朝廷。

明武宗正德皇帝出名的贪玩,曾因滥玩灯火,火烧乾清宫,外使来朝这种烦心事更加不管,命礼部商讨处理。

礼部商讨结果是:命广州方面高价买下葡方带来的方物(特产),葡方使团回国,但不肯将葡国列入朝贡国之列。

葡使皮雷斯得到消息,很是失望。

皮雷斯率众不远万里,本是希望打通东、西方海上贸易之路,而明廷的态度让他心有不甘,又无良策应对,只好赖着不走,等待时机。

这一等就是一年多,正在皮雷斯愁眉不展时,使团的翻译亚三打听到,明武宗正德以“平定宁王作乱”为由在南京游玩。

皮雷斯立刻派亚三去南京,寻找觐见皇帝的机会,亚三本是中国人,熟悉官场的门道,金钱开道打动了正德皇帝的宠臣江彬,亚三得到陪正德玩的机会。正德觉得亚三的葡萄牙语好玩,就经常跟亚三学葡萄牙语。

《明史 .佛郎机传.:武宗南巡,其使火者因江彬侍帝左右。帝时学其语以为戏。

正德皇帝有兴趣学习葡萄牙语,皮雷斯认为机会来了。他马上带领使团北上南京,但皇帝就是不接见他们。皮雷斯又大肆行贿江彬,江彬承诺皇帝回北京一定安排觐见。

02 等来的却是战争

皮雷斯一行盼星星盼月亮,等到的却是皇帝回京途中戏水而亡的消息。

1521年,明世宗嘉靖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老皇帝的宠臣江彬抄家处死,亚三因与江彬走得太近亦被处死。而且葡萄牙使团也被牵连,葡使皮雷斯下狱,病死狱中。

葡萄牙人的所有努力付之东流。

此时,满剌加(马六甲)的使臣赶到北京,向新皇帝嘉靖控诉葡萄牙人侵占自己的国土。

大明朝认为葡萄牙不该肆意侵占自己朝贡国的领土,而葡萄牙人认为明政府拒绝自由贸易,还扣押使臣,双方剑拔弩弓,世界史上的第一次中欧海战爆发

嘉靖帝命右都察御史张嵿督战广东,此时葡萄牙人已窃据屯门(深圳、香港一带),张嵿派广东提刑按察使汪鋐出海迎战。

双方的海军力量对比:

中国曾是奢侈品的出口大国,丧失到手的良机,错过工业革命机会

葡方的蜈蚣船,船身狭长,两侧置桨数十支,无风举桨,有风扬帆,提速时桨帆并用,在水上行走如飞,利用奇快船速追赶“猎物”或逃避追击。

中国曾是奢侈品的出口大国,丧失到手的良机,错过工业革命机会


中方的福船,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其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福船吃水深,可达四米,既是它的优点也是缺点,远航能力强但提速慢。

中国曾是奢侈品的出口大国,丧失到手的良机,错过工业革命机会


中国曾是奢侈品的出口大国,丧失到手的良机,错过工业革命机会

前镗装弹火炮

葡方蜈蚣船装备佛郎机铳,是后膛填装可连续快速开火,发射完毕后即可迅速填入弹药。

中方福船还在使用前镗装弹,前膛火炮发射前需要复杂的填装,发射后还需大量的时间清理,前膛火炮炮管还有容易炸裂的毛病。

因军备上的差距,战争初期明军吃亏不少,汪鋐改速战为持久战。双方拉锯战打了一年多,最后汪鋐派人偷回葡方火铳图纸,仿制成功后发动攻击,取得屯门之战的胜利。

通过屯门之战,明朝知晓了佛郎机铳和蜈蚣船的厉害,大力引进,为接下来的细草湾之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中国曾是奢侈品的出口大国,丧失到手的良机,错过工业革命机会

1523年(嘉靖二年),明军与前来援助屯门之战的葡萄牙舰队再次爆发战争,地点广东细草湾,明军彻底击败了葡萄牙舰队,将葡萄牙人赶出了广东。

战争结束,中葡关系完全断绝,明朝政府下令沿海的明军,只要看到悬挂葡萄牙旗帜的船只一律击沉。从此直至1541年(嘉靖二十年),广东再没有出现过葡萄牙人。


03 正门关闭 海上私人贸易异军突起

民间造瓷业、丝织品、棉纺业飞速发展,内陆消化能力有限,欧人东来希望直接贸易,本是大好时机,可明政府却关上了海外贸易的大门。

正路走不通,只好寻找非法渠道谋利。

除了沿海的商人,部分内地徽商也参与其中,海上私人贸易异军突起。

福建的月港、浙江的双屿港在供需大增的刺激下,成为私人海外贸易之地,其实就是国际贸易走私港。

中国曾是奢侈品的出口大国,丧失到手的良机,错过工业革命机会


徽商徐松等人到满剌加(马六甲),招引大批葡萄牙人至双屿岛,葡萄牙商船带来了东南亚、南亚的特产与中国沿海百姓交易,因价格合理,边民十分乐意与他们交易。

《明经世文编》记载:闽浙沿海人民“三尺童子,亦视海盗如衣食父母,视军门如世代仇雠”。

可见连三岁小孩都知道能从双屿的海外贸易中挣取利润,将”海盗“视为衣食父母,将明军视为仇人。

大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明世宗嘉靖下诏举全国之力打击海外私人贸易,闽浙沿海的走私据点被一一拔掉,欧洲的、日本的、中国的海商均损失惨重。

海商们纷纷全副武装抵抗明军,沿海领域狼烟四起,海患严重。

明廷用于打击海患的费用激增,兵无休期,沿海十室九空。

而等到嘉靖帝一死,继位的隆庆立刻解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海外贸易,征收税负,海患平息。

04 错失工业革命机会

明朝不许民间海外贸易,是为配合朝贡制度,朝贡制度是明廷垄断海外贸易的手段,海外贸易是产生巨大利益的良田,朝廷即想独霸又不肯下力气精耕细作。

朱棣时代的郑和下西洋,以宣威为主,并不以贸易为目的,费用巨大,国家不堪重负只能停止。

大航海时代到来,欧人东来贸易,明廷选择关上大门,闭上眼睛,而供需的巨大市场,造成参与海外贸易的大明私商获利十倍,欧洲商人将中国的商品运回欧洲赚到巨大利润。明廷看到自己的良田被别人耕种,武力镇压,矛盾爆发导致海患严重。

明廷眼中的“海盗”汪直,拥有兵众20余万人,载重120吨以上的巨舰百余艘,明军难以在军事上战胜海盗”汪直“,采取诱降再翻脸不认人,对其先囚后斩。

而英国大海盗”弗朗西斯•德雷克“却得到英政府的官方支持,个人是英王室晚宴上最受欢迎的客人,还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私人好友,最后被女王封为英格兰勋爵,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看来不无道理。

隆庆的开关,打开了封闭196年的私人海上贸易,但其目的只是平息海患,并未从思想上认识到流通贸易的重要性。

中国曾是奢侈品的出口大国,丧失到手的良机,错过工业革命机会

明代的丝织品成为欧洲贵族趋之若鹜的奢侈品,是因为早在明朝初年,江南地区已经出现了手工工场,中国的丝织业已初具规模,丝织技术为中国垄断掌握,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

奢侈的丝织品明政府的高层可以尽情享用,但对民间服饰多加限制。

中国曾是奢侈品的出口大国,丧失到手的良机,错过工业革命机会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标志是阿克莱水利纺纱机的推广使用,而这个水利纺纱机被越来越多的史学家认为是受中国水转大纺车的影响。

至于高质量的硬瓷工艺,在16世纪更是只有中国拥有的技术,欧洲诸国甚至认为瓷器是由鸡蛋壳和捣碎的贝壳制作而成。

制瓷业被称为“火与土的艺术”,它以实用价值、独特的艺术和低廉的价格征服整个世界。

官府开设的官窑,不计成本为皇家或政府生产精品,虽然官窑垄断原材料,但效率低下,成品率极低。

民窑自负盈亏,努力提高产品合格率,为海内外市场提供大量的产品。

皇帝和最高统治层享受着民间自觉形成的“奢侈品“,任由民间科技发明自生自灭,还对民间生产多有掣肘。

当大航海时代到来时,最高统治层没有将中国强大的供给能力与欧洲巨大市场需求联系起来,坐失工业革命的良机。

以16世纪为节点,1600年之前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发明,人文荟萃的中国占了54%。

而后的400年,中国的新发明不足0.9%。

我从葡萄牙被拒的敲门声找到了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