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为什么会被称为“天下第一关”?

简华义


现在一般认为,明代成化八年的进士萧显题写了今天城楼上的“天下第一关”牌匾。

但是,千百年来华夏有不少雄关,究竟能不能被称为第一关,关键看其对京城的重要性,如果这个关隘一旦被占据就可以席卷京城,那么这个关隘就可以成为那个时代的第一关。

比如,对于秦帝国来说,函谷关就是其第一关。丢掉了函谷关,则秦帝国的首都咸阳不保,根基关中尽丧。

而对唐帝国来讲,潼关则是它的天下第一关。无论是谁,只要占据了潼关,则可以席卷长安,进而扼控关中,从而雄霸天下。

由于北宋建都于开封,四周一马平川,而北方的幽云十六州早已落入辽人之手,因此,北宋的首都开封,可以说没有任何关障可以真正拱卫它。

整个开封,除了黄河天险外,几乎无险可守,而黄河冬季会结冰,让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以踏破厚厚的冰层前来进攻。

所以从军事地理的角度来看,北宋处于极其不利的战略位置。

所以任何国家的首都,除了要有经济基础来支撑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还必须四周要有雄关和重要的关口来拱卫。

试想,成天被敌人侵犯首都,这个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那为什么说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呢?

元朝开始,北京成为了中国的首都。对元朝人来讲,因为他是主动进攻的游牧民族,可以说周围没有能够威胁到他的势力。

但即使这样,今天的山海关附近仍然有军队把守。 到了明朝朱棣当皇帝的时候,本着“天子守国门”的宗旨,把首都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同时重修了山海关防御体系。

对于京城北京而言,明朝主要的敌人是来自于北方草原蒙古族和东北地区的女真族。这时候,山海关、居庸关等重要关隘就关系到京城北京的生死存亡。

山海关东北是平坦的辽西走廊,南面是一马平川的河北平原。

非常有利于游牧民族骑兵行动和大规模集结。从这个角度来讲,只要游牧民族拿下山海关,就可以席卷北京,进而入侵中原。

相对而言,居庸关等关口,其背后是漫长的山路,不太利于大规模的集结和行军,并不是游牧民族入侵的最佳路线。

所以说,山海关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关,是其军事地理的重要性决定的。

谁能控制山海关,谁就控制了北京。谁控制了北京,谁就可以虎视中原,进而一统中国。


一丹流青


山海关古称榆关、渝关、临渝关、临闾关。古渝关在抚宁县东二十里。北倚崇山,南临大海,相距不过数里,非常险要。山海关是由那些建筑组成的呢?山海关为什么又会被称会"天下第一关"?

(图)山海关旧照

山海关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西罗城等长城建筑。

(图)满洲时期的山海关城内鼓楼

(图)“天下第一关”巨匾

在箭楼之上,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天下第一关”巨匾,楼内外一共三块匾,一楼内悬挂的为原匾。

“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19米,高1.5米,字为楷书,笔力苍劲浑厚,与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关于匾额是谁题的字流传有很多说法, 其中流传最广的有以下两种:

一说是明代成化八年进士、山海关人萧显所题。当地的民间传说中,说是他大笔挥毫之后,叫人把巨匾挂上城楼,一看,却发现“下”字少了一点,怎么办?正当围观者议论纷纷之际,只见萧显抓起一块麻布,揉成一团,沾上墨汁,往上奋力一抛,恰好就打到了点儿上,这一下,匾额就更显得气势不凡了。

二说是明代嘉靖年间武英阁大学士严嵩所题。书载明代严嵩所题的匾,每字大1.7米见方,一向藏放在关城东南角的魁星楼中。日寇攻破山海关时,将其掠往东京,并公开陈列。

(图)1929年山海关地图

(图)山海关长城旧照

山海关为什么被誉为“天下第一关”?

主要是从地理位置上,从山海关再往南,就是建筑在海滨上的老龙头,1990年以前这里曾被认为是明长城的东部起点, 山海关就是明长城的东北的第一座关隘。

(图)老龙头景貌

而且山海关从地理形势上,依山邻海,雄关锁隘,易守难攻贡,成为明清以来特别是近代史上“关”的代表称号了,代表最强之意。在高山大海相距7.5公里之间,长城纵贯南北,山海关城紧扼隘口。并且东有峻岭是一道天然屏障西的石河,成为一条自然壕堑,从而构成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

所以人们认为山海关是“天下第一关”。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小朋友OR大朋友


山海关修筑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由中山王徐达在此修建的。山海关是明长城最东端的起点,是华夏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关隘之一,与最西端的嘉峪关遥相对望,共同守护着华夏大地。山海关这座汇聚了万里长城之精华的“天下第一关”,以气吞山河的气势将山川、大海与之相连,与长城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是“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

山海关与长城相连接构成一整套完整的长城防御体系,在历史上堪称军事建筑的绝唱。山海关城的建筑设计真可谓因地制宜,将四方形的城池与长城相连接,并以此为关,匠心独运。城 墙外部以青砖包彻,内填夯土,城高14米,厚7米。城墙四周封闭,有城门4个,东称“镇东门”,西称“迎恩门”,南称“望洋门’,北称“威远门”,其中保存最完整的东门城楼上悬挂“天下第一关”的匾额。山海关之所以能声名远播,除了它的历史意义外,这块巨匾的贡献也不容小看。它大约6米长,1.5米宽,正中写有“天下第一关”五个正楷大字,笔力苍劲浑厚,气势豪壮,一看就知道出自名家之手。但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史书上并无记载。

山海关城楼东西南北四门中,东门的镇远楼最为著名。镇远楼也叫箭楼,耸立于长城之上,为歇山重檐顶建筑,顶脊双吻对称,下面是砖木结构,四角的飞檐上有形态各异的脊兽作为装饰,造型美观,栩栩如生。登上城楼,雄视四野,眼前是烟波浩的大海,身后是蜿蜒不绝的万里长城 。

除了镇远楼,山海关城楼的四周还设有靖边楼、牧营楼、临阁楼等建筑,它们共同构成了山海关威武雄壮、无坚不摧的防御体系。其中,靖边楼也叫东南角楼始建于明初,在抗日战争中被毁,1958年国家又拨专款修复了靖边楼,1986年才竣工。

随着岁月的流逝,山海关卸下了历史的重担,抹去了一身的肃杀,只有那斑驳的伤痕成为永久的回忆。今日的山海关,因为那奇异的风光、璀璨的名胜古迹,又再次成为历史古迹的名城和旅游避暑的胜地。欢迎你来山海关旅游、度假!


天马行文


明朝洪武十四年建设山海关,这里也是明长城东部的主要关隘,早在隋朝年间,这里便建设了关隘称为榆关,五代之后因幽云十六州被契丹所夺,这一关隘也失去了功用。



直到明朝,山海关建成之后,称为了扼守中国北方的一处要冲。作为万里长城的东部起点,山海关是关内与关外的分界线,也是京畿的一道重要屏障,尤其明朝成祖迁都北京之后,山海关更是关乎明朝的生死。由于处在中原农耕文化和东北游牧文化的枢纽位置,山海关在明清时期的商贸地位尤为显著,中原和少数民族商旅往来频繁,山海关既是军事重镇,又是商贸重镇。



山海关扼守辽西平原,守卫华北平原,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明朝之后,逐渐赢得“天下第一关”的美称,当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也成为了历史上的最大骂名。



澹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