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田头的“迷彩绿”

车间田头的“迷彩绿”

本报记者 李 芳

“战时应战,急时应急,平时是民,战时是兵”。在省军区的组织下,全省共有11万余名民兵活跃在抗“疫”一线,默默担负起守护人民的责任。随着我省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稳向好,他们又积极投身复工复产、春耕备耕、脱贫攻坚一线,在火热的车间里、在鳞次栉比的楼宇间、在广阔的田野上,构筑成一道道亮丽的“迷彩”风景。

镜头一

“石灰是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料,生产供应绝不能断。”这是齐祥石灰厂民兵抗“疫”生产保供队发出的抗“疫”宣言。齐祥石灰厂是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家下属企业。为了保障供应,春节期间,工厂发出通知,需要部分员工进行全封闭生产。通知刚发出,厂里的民兵便踊跃报名,短短30分钟一支抗“疫”生产保供队就组建了起来。从打响抗“疫”保供战至今,石灰生产不断且日产量不减,确保了新钢石灰供应。像这样的民兵队伍在新钢还有很多,“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复工复产,咱们民兵有力量。”新钢武装部部长逢荣田说。

樟树工业园区基干民兵当起了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协调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萍乡市安源区设立“企业民兵先锋岗”,保障企业有序生产……随着复工复产集结号的吹响,我省民兵积极参与企业生产应急援助和疫情防控紧急服务等工作,为支援地方建设、保障平稳有序复产发挥着先锋队的作用。

镜头二

明媚的春光下,金溪县陆坊乡陆坊村新谢村小组的樱花苗圃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只见穿着迷彩服的基干民兵和村民分工协作,扛苗散苗、挥锹铲土、扶苗踏实……陆坊村村支书陆清国告诉记者,樱花苗圃是村集体经济项目,不但能吸引游客,苗木还能出售。现在正是种植樱花的好时节,但受疫情影响,缺种植工人,眼看就要错过栽种的最佳时机。当地人武部了解情况后,很快就组织民兵来帮忙。“多亏了民兵,我们心里踏实多了。”陆清国说。

关键时刻“拉得出、上得去、起作用”,民兵们积极参与春耕备耕,切实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在参与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突击队的作用。

镜头三

“有了人武部的帮忙,肉鸡顺利找到了销路,大家对今年如期脱贫充满信心。”看着装载着全村贫困户希望的货车驶离村庄,于都县葛坳乡桐溪村肉鸡养殖基地负责人黄小红高兴地说。受疫情影响,当地部分农产品一度出现滞销,人武部多方协调,化解了这一难题。疫情防控期间,赣州军分区制定了涵盖农产品销售、助学等疫情防控期间扶贫帮困9条措施。记者在赣州军分区看到这样一组数据:人武部先后购买700只鸡鸭苗赠予贫困户,帮助运送肥料、种子33吨,协调送医送药上门20余次,向贫困学生赠送智能手机19部、并出资解决在线学习流量费,通过上门收购、定点采购、电商销售、“以购代捐”等方式,帮助解决贫困户种养的4.8万余只家禽、2000余公斤鱼、3.8吨蔬菜的滞销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