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浮世繪”的夢幻與瑰麗一一評沉浸式音樂劇《大海》

品讀|“浮世繪”的夢幻與瑰麗一一評沉浸式音樂劇《大海》

看完以詩人李少君長詩《闖海歌》改編的沉浸式音樂劇《大海》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彷彿洶湧澎湃的海浪激盪了自己的心靈,也彷彿是對己逝青春的再一次緬懷。瓊州海峽的海浪,在一個特定的時期,無數的船隻乘風破浪越過瓊州海峽,第一代闖海人為了生存和夢想而在與大自然進行著驚險而激烈的搏鬥,驚濤駭浪激起飛沫,即將吞噬船隻。有些船隻(漁船)晃動時木頭榫枘擠壓摩擦的細碎吱嘠聲,隱沒在驟風暴雨之中。這就是不堪回首的煙火人生。

這部音樂劇呈現了一個當代英雄的形象:闖海人。這是1988年一個共同而響亮的名字。“十萬人才下海南”,是那個時代最傳奇浪漫也最絢麗多姿的故事。著名哲學家張志揚先生在回憶當年闖海南經歷時說:闖海者的生活,從世俗之中孕育了一種崇高。從一種遷徙中,重新去尋找和發現生命中新的價值倫理和美學意義。哲學家張志揚、陳家琪和魯萌(萌萌)三人大約是1994年前後離開武漢到海南大學去任教的,人稱“海南三劍客”。13年前,當57歲的魯萌在廣州溘然長逝時,著名學者孫興周說:“作為我國當代最重要的女性思想家,萌萌教授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視野,對感覺、情緒、語言、意義等重大哲學問題作了原創性的思考和表達。萌萌教授英年早逝,是中國現象學界的重大損失,是中國哲學界的重大損失”。魯萌當初是眾多闖海的知識分子心中的女神。當年十萬人才下海南,無數的闖海者在這裡沉浮、騰挪、折轉、離殤、煉獄,海南成為了他們青春裡永遠無法抹去的刻骨銘心的記憶和精神上一筆厚重的財富。

《大海》可以說是對“闖海人”這一當代形象的藝術再塑造。英國著名戲劇家彼得謝弗提倡在與戲劇文本結合的同時,戲劇的每種要素都具有獨立的審美品格,在戲劇整體中能夠發揮出各自的重要性。《大海》採用“環境戲劇”的創作方式,以上世紀80年代後期,滿懷理想的一代“闖海人”為原型,將跌宕起伏的時代潮湧濃縮在一個揹著吉他走四方的主人公一系列故事之上。用音樂劇、話劇、相聲劇、影戲、偶戲、舞蹈劇場、電影劇場等不同手法,從歌劇、山歌小調到電子迷幻、嘻哈說唱的多元又統一的原創音樂,營造9個樂章的奇幻之旅。

著名作家韓少功說:“這部戲形式上非常創新,用了很多的手段,而且題材很接地氣,讓我們在海南生活的人感到非常親切,我覺得特別感人。這次雖運用形式更多樣,但形式都是有內容,有依據,有經驗與情感與思想的,因此有力量,不光是玩形式了。打電話與方言尤妙。歌也好。”該劇導演、海南人藝的藝術總監鄧菡彬博士表示:他在劇作中引入了第一人稱敘事者,為了敘事的方便,採取了9個樂章的結構方式,他充分利用戲劇的假定性,並藉助觀眾的想象與燈光、佈景、道具、光影、嘻哈說唱等多元手段的密切配合,順暢地實現了場面切換和時空轉換,在戲劇時空方面以及其現代性表達方面呈現出立體複合、多層次的特徵。本雅明認為:“戲劇的神秘之處,恰恰在於它超越了自身的語言範疇,進入一個更高的,語言所達不到的範疇的那個瞬間。所以,戲劇永遠不能用語詞傳達,而單單是在展現中得以傳達的。這是最嚴格意義上所講的‘戲劇性’”。

《大海》提升了詩歌表達現實的能力。《中國新聞週刊》發表高虹署名文章《改革開放三十年,海南再出發》稱:“在新的自由貿易區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偉大歷史進程中,更需要一部藝術品同這個偉大的時代相契合,讓第一代闖海人的歷史經驗有辨識度和借鑑意義。我的這位前輩李少君(曾經同是《海南日報》記者)的長詩《闖海歌》再現和提升了詩歌表達現實的能力。音樂劇《大海》的改編也正逢其時。”華茲華斯在闡述了通過情感記憶的本質揭示藝術的創造性(以詩論為例)中說過:詩歌是強烈情感的自由流露,它來自在靜謐之中收集到的記憶中的情感。在這個過程中,情感一直以一種沉思幽寂的狀態存在於自身。當這種靜謐的感覺慢慢地消失,一種近似的情感會逐漸升起,而這種緩緩出現的情感是真實存在於你的內心的。在這種心境下,真正的詩人即可開始進行創作;由此創作也才能繼續下去。

老一代“闖海人”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留下來的都是傳說,什麼樣的傳說對於當代最有意義,這個才是重要的。原詩作者、著名詩人李少君表示:改編是非常成功的,演員的表演經歷了三個階段的嬗變逐漸走向老練和成熟:從演情節、演人物、演靈魂。從外部塑造走向心靈的刻畫,從表層走向深層,開拓與表現了一個年輕闖海者激昂的青春幻夢。確實,在《大海》中,演員們將表演的觸角深入性格內部進行探索,努力展示一個闖海者不安份的內心世界,表現出人們心靈深處那個無窮盡的、充滿著“血的蒸騰”的第二宇宙。在一種新時代的大背景之下,對詩歌傳統的接續、恢復、復活,由此達到現實和傳統、藝術和時代的互相激活。把“第一代闖海人”的精神、時代的精神,更完整更立體地傳達出來。使過去的時光仍持續在今日的時光內部滴答作響,愛德華多.加萊亞諾語),使“闖海人”的某種精神遺產能夠接續和傳承下來,這也許就音樂劇《大海》倫理美學新的發現和探索。

(作者:朱必松,藝術批評家、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