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二次汙染!寧夏249噸疫情醫廢實現100%安全處置

3月23日,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通報,1月20日至3月23日,全區785.75噸普通醫療廢物和249.27噸疫情醫療廢物均100%安全處置,做到了“應收盡收、應處盡處”,所有醫療廢水嚴格落實“全消毒、全收集、全處理、全達標”的要求,不留死角,不留隱患,確保醫療廢水達到相關標準。

  3月21日,隨著最後一批新冠肺炎確診病人產生的疫情醫療廢物被焚燒處置後,我區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壓力明顯降低。據瞭解,疫情期間全區平均每天產生醫療廢物約16.16噸,其中普通醫療廢物約佔75.9%,疫情醫療廢物24.09%。“疫情醫療廢物主要以隔離點生活垃圾為主,約佔疫情醫療廢物的85%。”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區5個市共有5家醫療處置單位,各醫療廢物處置機構平均運行負荷率約54%。

防止二次汙染!寧夏249噸疫情醫廢實現100%安全處置

疫情醫療廢物處置現場。

防止二次汙染!寧夏249噸疫情醫廢實現100%安全處置

疫情醫療廢物處置現場。

  疫情期間,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組織全區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全面接收處置各市醫療機構、集中隔離觀察點產生的醫療廢物、生活垃圾和廢棄口罩。全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聚焦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運輸、處置等環節,並指導處置單位按規範完成醫療廢物的處置工作。從全區醫療廢物收集處置的整體情況看,我區醫廢處置能力基本能夠滿足防疫需求。

  在醫療廢物處置流程上,全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嚴格落實醫療廢物收集、貯存、轉運、處置環節中環境汙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轉移聯單制度及建立醫療廢物轉移、處置臺賬等制度;全面落實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專人”管理,醫療廢物“專車”轉運、“專區”收集、“專送”處置,實現醫療廢物處置實現日產日清。

  據瞭解,我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將持續督促相關醫院和單位落實汙染防治主體責任,對消毒措施是否到位等開展監督檢查,指導其完善規範;對全區39家接入醫療廢水的汙水處理廠,監督增加消毒頻次,保證消毒滅菌效果,確保尾水安全達標排放,有效防止二次汙染。(寧夏日報記者 李錦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