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启后: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要轻易学,到你手里就不好看

王羲之的《兰亭序》,好不好?岂止是好。"天下第一行书"这个称号可不是凭空来的,就像唐太宗评价的那样"尽善尽美",在书法史上享有极高的赞誉。

王羲之的《兰亭序》,难学不难学?应该这么说,你明白的越多,你学得越深入,就越能体会到其中的难度。如果你还感觉难度一般般的话,很可能是你没深入进去,没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精妙处。

魏启后: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要轻易学,到你手里就不好看

就像山东书法名家魏启后先生说的那样: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要轻易学,到你手里就不好看。老先生说的,确实是很有道理。

魏启后为什么这么说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呢?如果我们想学好《兰亭序》,或者说学好"二王"的话,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呢?个人认为,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格外小心:

1、《兰亭序》不是随手写成的。

兰亭序是王羲之酒后写成的草稿,涂涂改改,一次成型,这个大家都知道。也就是因为这个,很多朋友老是说:"人家王羲之只是随手写成的,根本没想那么多,你们分析来分析去,有意思吗?"

大家评判一下,上面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

魏启后: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要轻易学,到你手里就不好看


咱们应该这么想,王羲之下笔的时候虽然是不假思索的,但是呢,怎么用笔,如何结体,等等这些技法层面的东西,人家已经像我们张口说话那样般的自如了。绝妙的是,这种"自如",灵动活泼,却又处处合理合法,达到了"尽善尽美"的那种高度。

所以说,如果你想学好《兰亭序》的话,首先要理性地去分析它,万万不可抱着随性的心态去解读它。

魏启后: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要轻易学,到你手里就不好看


2、笔法的多变。

起笔处,你只知道"欲右先左";行笔时,你只会中锋稳行;收笔点,你只擅长往下一顿。如果你还是抱着这种单一的用笔思维去写《兰亭序》的话,我敢保证,你是写不好的。

《兰亭序》为什么那么精彩?就是因为流畅连贯并且潇洒吗?当然不是,用笔细节的多变才是真正的魅力所在。细看其中的笔画,你会发现,即使是最不起眼的地方,也存在着七十二般变化。

魏启后: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要轻易学,到你手里就不好看

魏启后: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要轻易学,到你手里就不好看

魏启后: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要轻易学,到你手里就不好看


这些变化,你能通过读帖把它们找出来吗?这些变化,你能分析出用了哪些笔法吗?这些变化,你尝试下笔写过吗?多问几个为什么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差距。

3、《兰亭序》是一个团队。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大家都看过,里面的"全真七子",单打独斗的话,没看出有多厉害,可一旦组成"天罡北斗阵",这威力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魏启后: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要轻易学,到你手里就不好看


为什么魏启后先生说"不要轻易学《兰亭序》,到你手里就不好看。"道理很简单,你学得了单个字,却没有组成"天罡北斗阵"的真功夫。

魏启后:王羲之的《兰亭序》,不要轻易学,到你手里就不好看

董其昌曾评价《兰亭序》说:"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神品也。"

缺少了那些映带,少了那种"随手所如",你写出来的单个"兰亭"又怎么能好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