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3月24日,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吉林省紅十字援鄂重症患者轉運醫療隊的腎病內科賈冶、創傷骨科劉明曦、神經創傷外科陳勃、小兒消化科皮壯4名醫生順利完成任務,作為吉大一院首批凱旋隊伍,隨吉林省第二批返回吉林的醫療隊,直接飛赴長白山進行隔離休整。


武漢市、區領導、志願者、駐地賓館工作人員、前方指揮部同志共同為返鄉醫療隊舉行了簡短而隆重的歡送儀式,向醫療隊為抗擊新冠疫情工作所做出的的努力和貢獻致以敬意和感謝。


吉林省市領導、吉林省人民在長白山機場迎接醫療隊凱旋,熱情致敬獻禮,歡迎英雄回家。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賈冶

腎病內科

感謝領導的關心,我們做到了不辱使命,我院戰友們還奮戰在一線,祝願他們早日歸來。


劉明曦

創傷骨科

昂首赴荊楚,白衣作戰袍,與時間賽跑,做生命的擺渡人,33天,轉運重症新冠患者1040人,幸不辱使命,完成任務,今日凱旋而歸!此刻我只想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最偉大的,致敬!願家人閒坐,燈火可親,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待到疫情結束,春暖花開,一定再相見!


陳勃

神經創傷外科

今天是我們轉運醫療隊順利完成抗疫任務,凱旋歸來的日子。武漢人民用史上最高禮遇為我們舉行了送別儀式。吉林和湖北,長春和武漢因這次突然其來的疫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身穿國家隊隊服,作為一名中國人,吉大一院的醫生,一名共產黨員,我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為祖國的日益強大,為中國共產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正確領導,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此時此刻,我想說,我最最親愛的祖國,我愛你!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皮壯

小兒消化科

援鄂三十三天,今天我們平安凱旋。在武漢的這段時光裡,我們奔走於武漢大街小巷,完成了千餘次新冠重症患者的轉運。從緊張不安到駕輕就熟,從壯志凌雲到依依不捨,我們見證了武漢確診人數從高峰到逐漸下降,也切身感受到黨和國家堅定的信心和鋼鐵般的意志,也深深地被我們的民族精神所鼓舞!作為白求恩的精神的傳承者、實踐者,我們必將繼續奉獻自己的綿薄之力,迎接這場戰疫的全面勝利!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工作總結

皮壯、劉明曦、賈冶、陳勃

2020年3月24日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2020年2月21日,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派出第七批援鄂醫療隊,與吉林省紅十字會4名工作人員共同組建成吉林省紅十字援鄂重症患者轉運醫療隊,馳援武漢一線,開展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轉運及救治工作。2020年3月24日,醫療隊順利完成任務,現總結主要工作內容如下。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一、本醫療隊基本情況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轉運是整個診療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中國紅十字總會按照戰時傷員的醫療轉運隊模式,在這次疫情期間分別從北京、上海、青海、內蒙古、雲南、吉林等六地徵召65名隊員,組成32個車隊,派駐武漢市急救中心、協和醫院本部、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光谷院區、協和西院,開展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轉運及救治工作。其中,我院第七批援鄂醫療隊主要負責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以及中國紅十字總會開展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轉運以及救治工作。


本醫療隊的8名成員包括:吉林大學第一醫院腎內科賈冶主任醫師、神經創傷外科陳勃副主任醫師、創傷骨科劉明曦副主任醫師、小兒消化科皮壯副主任醫師4名醫生,以及吉林省藍天救援隊劉世存、高禎鵬、王洪斌、張哲4名駕駛員。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二、完成的救治或防疫工作情況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本醫療隊抵達武漢後,立即參加由協和醫院西院感控科、中國紅十字總會分別組織的醫院內以及救護車內的感控防護培訓工作,以及急救車內醫用設的使用規範、負壓操作、車輛消毒除菌、轉運床使用、駕駛員的防護等。經過正規培訓並配備齊全負壓急救車醫療物資後,本醫療隊正式展開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轉運及救治工作。


截止至2020年3月24日,轉運隊共轉運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共計1040人次(院外75人次,院內965人次),其中最小年齡16週歲,最大年齡98週歲,平均年齡64歲,轉運新冠肺炎患者體液標本共計20餘份,多次支援武漢市120中心及其他轉運隊並參與全市大規模轉運,累計里程達3315公里。


在繼續承擔協和西院的轉運工作前提下,3月19日,我隊接替青海省轉運隊,全面接管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的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轉運及救治工作,3月20日接替雲南轉運隊,全面接管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轉運工作。


轉運患者中包括一些特殊病例(附件一),其中1例97歲高齡新冠肺炎老人的出院及轉運過程,被中央電視臺1套及2套《戰疫情》、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騰訊新聞、搜狐新聞、新浪湖北城市頻道、長江日報、湖北日報、湖北衛視、吉林衛視、吉林大喇叭、中紅在線等新聞媒體相繼進行了報道。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三、醫療隊管理辦法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為了保障隊員們的個人安全、保證轉運工作的順利完成、提高工作效率,根據吉林省支援武漢前線指揮部指導精神,本醫療隊先後制定了《吉林省紅十字援鄂重症患者轉運隊工作流程及感染控制規範》(附件二)、《吉林紅十字會援鄂重症患者轉運隊章程及規章制度(試行)》(附件三)、《吉林省紅十字會援鄂重症患者轉運隊“三查七對”制度》(附件四)。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四、醫療物資和生活物資管理情況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針對醫療物資及生活物資,本醫療隊採取專人專項管理辦法。由賈冶同志負責統計物資需求,並上報吉林省支援武漢前線指揮部、吉林省紅十字會,皮壯同志負責物資核對及接收,陳勃同志負責物資存放、管理及派發,劉明曦同志負責文件記錄。


在吉林省支援武漢前線指揮部、中國紅十字會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醫院)的有力保障下,N95口罩、外科口罩、防護服、隔離衣、防護面屏、防護眼罩、鞋套、靴套、醫用橡膠手套、手消液等物資及生活物資配備充足,隊伍嚴格管理,3月24日,將剩餘醫療物資捐贈予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五、醫務人員補助發放落實情況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吉林省紅十字會、湖北省紅十字會、蔡甸區指揮部及吉林省支援武漢前線指揮部,十分關心我醫療隊人員補助發放情況,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日前印發的《關於聚焦一線貫徹落實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措施的通知》的相應標準,補助發放正在進行中。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六、黨建設工作情況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本醫療隊是我省派出的唯一一支負責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轉運工作的醫療隊伍。中共黨員作為隊伍的主力軍,須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本醫療隊包括中共黨員5名(陳勃同志、高禎鵬同志、皮壯同志、劉明曦同志、劉世存同志),中國農工黨黨員1名(賈冶同志)以及群眾2名(張哲同志、王洪斌同志),其中張哲同志於本次援助武漢活動出發前,已向中共長春大學生藍天救援隊黨支部遞交入黨申請書。


本醫療隊成立後,在吉林省支援武漢前線指揮部黨總支的指導下立即組建中共吉林省紅十字會援鄂醫療轉運隊臨時支部委員會,並於抵達武漢次日,召開首次黨支部會議,經選舉任命陳勃同志為黨支部書記,高禎鵬同志為黨支部副書記,皮壯同志為宣傳委員,劉明曦同志為組織委員,劉世存同志為紀檢委員,由陳勃同志帶領大家重溫了入黨誓詞,會議強調,在這次疫情狙擊戰中,黨員同志要起到模範先鋒帶頭作用,不怕苦不怕難,勇於衝鋒,不畏險阻,把人民利益放在最前面,把黨和國家交給自己的任務放在心間,堅守崗位,服務人民,完成任務,不辱使命。同時,會議還討論了關於張哲同志入黨事宜,大家聽取了張哲同志的事蹟以及入黨的決心和態度。經過討論決定將張哲同志作為擬入黨發展對象。


2020年3月5日,臨時黨支部向張哲所在單位徵詢意見,形成《政治審查報告》,並上報給吉林支援武漢前線指揮部黨委預審。


前指臨時黨委預審同意,我支部再次召開黨員大會:由張哲同志彙報個人情況;入黨介紹人高禎鵬、陳勃同志介紹發展對象有關情況、表明意見;支部委員會報告審查情況;與會黨員逐一討論,逐一表決,最終。同時做好會議記錄。等待上級審批並完成後續入黨程序(詳見附件五)。


隨著武漢疫情轉好,臨時黨支部將一如既往地按照黨中央指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疫情結束前絕不鬆勁,帶領黨員群眾站好最後一班崗。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七、醫療隊員的精神狀態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由於疫情嚴峻,醫務人員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尤其疫情早期,有些醫務人員精神瀕臨崩潰。在如此巨大的應激和工作壓力之下,需做好心理健康評估和干預十分重要,及早發現並有效干預可以避免或減輕心理創傷和應激障礙等心理疾病的發生及發展。


本醫療隊心理委員皮壯,負責定期對每名隊員進行心理評估,若出現異常,聯繫協和醫院安排心理衛生科專家進行專業評估及干預。整個援鄂過程中,本隊隊員們均未出現明顯心理異常。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八、工作和生活上

存在的問題、困難和建議

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4人返回吉林

在前線指揮部、紅十字會以及協和醫院的幫助和指導下,本醫療隊逐步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解決了過程中各種遇到的問題及困難。隊員們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並在工作上逐漸駕輕就熟,穩中有進的進行重症患者轉運及救治工作。


至3月中下旬,武漢疫情防控呈向好態勢,新增確診病例持續減少,重症病例數平穩下降。根據疫情情況及戰略需要,除最後10家新冠肺炎收尾醫院外,其他醫院目前尚未達到出院標準的病人集中轉診到10家收尾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武漢市精神病院二七院區、武漢市優撫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同濟光谷院區、協和醫院西院和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直至所有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其中同濟光谷院區、協和醫院西院和湖北省人民醫院東院主要負責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本醫療隊同時承擔協和醫院西院區、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同濟醫院光谷院區三家醫院的轉運工作,並參與多次大規模重症患者轉運及救治工作,最多一日轉運重症及危重症患者達286人次。而且,隨著氣溫逐漸攀升,高負荷的轉運工作給隊員們的體能及防護都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中暑、脫水等風險顯著升高,但隊員們有能力、也有信心,打贏最後的攻堅戰,保證安全、高效地完成任務。


3月24日,按照吉林省支援武漢前線指揮部的指示,我醫療隊在圓滿並超額完成既定任務的前提下,全隊隨省內其他醫療隊一併撤回吉林。在這場援鄂戰疫中,吉林大學第一醫院第七批援鄂醫療隊眾志成城,並在黨和國家的領導下,為疫情的有效地控制貢獻一份力量,隊員們也勢必紅十字精神和白求恩精神的共同號召下,繼往開來,砥礪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