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面前,眾生平等:疫情結束後,你還會繼續買消毒液和酒精嗎?

又一日化企業計劃進軍消毒劑領域。3月12日,老牌日化企業兩面針發佈公告稱,公司將在不久後增加 “消毒劑的生產、銷售”業務,企圖挽回近年來年年虧損的業績,日化企業突然宣告生產消毒液,這一舉動實屬意料之中。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原本一直不溫不火的消毒產品行業,一夜之間引來各路資本競逐,除原有老牌消毒企業滴露、威露士、洛娃、立白、廣州浪奇等增加投資外,百雀羚、強生、珀萊雅、兩面針、伽藍集團等日化企業也在經營範圍中增加了消毒劑生產、銷售等業務。

病毒面前,眾生平等:疫情結束後,你還會繼續買消毒液和酒精嗎?

據工信部官網信息顯示,截至2月20日,84消毒液、免洗手消毒液和酒精等主要消殺產品的日常量較1月底分別提高了207%、151%和270%。天眼查信息則顯示,2020年就有1121家經營範圍含“消毒產品”的企業成立

“隨著越來越的企業湧入消毒劑領域,消毒產業勢必迎來一次前所未有的改變,誰能抓住市場,誰就能滿載而歸。”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道。

新型冠狀病毒拉動消毒產業值增長

在病毒面前眾生平等,這場疫情引起了人們對消毒的格外重視,大家開始了五花八門的消毒之旅。

國家衛健委也在新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控制方案(第七版)》中提到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毒方法,新型冠狀病毒喜冷怕熱,對紫外線尤為敏感,所以可使用紫外線照射或在56℃的環境下30分鐘的方法進行消毒,另外還可以用含氯消毒劑、乙醚、70%乙醇、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進行消毒。

病毒面前,眾生平等:疫情結束後,你還會繼續買消毒液和酒精嗎?

疫情期間,隨著公共空間、室內、空氣、物體表面消毒增加,手部消毒增加等,使得消毒劑產品需求暴增,供不應求的不僅僅是口罩,醫用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用品曾經也是一瓶難求,就連超市裡的滴露等品牌的衣物消毒液和洗手液也被搶購一空,揹著消毒水的工作人員的身影也頻繁的出現在小區、公司大樓和一些公共場所……

對於消毒用品的供不應求,是一些企業的機遇,同時也是挑戰。2月6日中國酒業協會酒精分會發布了《關於緊急申請辦理消毒酒精生產許可證和應對疫情應急物資運輸通行證的倡議》,呼籲廣大酒精生產企業緊急申請辦理消毒酒精生產許可證和應對疫情應急物資運輸通行證,儘快將足量的消毒酒精送到急需的防控前線。

且據不完全統計,目前A股中已有十多家公司宣佈轉產消毒劑、酒精等消毒類產品,包括飲品企業江西金土地集團,山東一家生產石榴汁的企業也將生產線改造成生產消毒液供應一線;而原本生產洗潔精的雲南萬興隆集團等眾多行業相關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後,也用於生產84消毒液。

其實,消毒液的產業鏈也相對簡單,主要是原液的加工處理和消毒液的製作。在疫情期間,消毒液的產業鏈上的原材料公司的訂單也明顯增加。2月 12日,三友化工在全景網互動平臺上表示目前公司產品,消毒劑的主要原料次氯酸鈉訂單有所增加;廣東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採訪中表示受本次疫情影響,糖化酶和澱粉酶市場需求得到較大提升,而這生物酶製劑正是生產酒精的必要原材料。

消毒產品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增加

人類在很早以前就開始有消毒的需求了。在中國古代就有各種消毒方法來預防病毒:1700多年前,華佗用火對醫療器械進行消毒;而在民間也有燻蒸法等消毒方法,唐代醫學家孫思邀在《千金方》中記載:“如逢大疫暴發,備有太乙流金散,即雄黃、雌黃、羚羊角、礬石、鬼箭羽組成 ,晴天用布裹一刀圭,放庭之,可以消毒防疫。”等;而在公元前1200年,希臘邁錫尼文化時期的人們也有通過化學物質燻蒸以達到淨化的想法。

病毒面前,眾生平等:疫情結束後,你還會繼續買消毒液和酒精嗎?

而消毒液進入中國老百姓的生活中則是在2003年,“以前的消費意識很薄弱,但2003年非典之後,國內的消毒液產業經歷了黃金髮展的十年。”行業內部人士表示,近年來,我國的消毒劑生產值穩定增長,數據顯示,2015-2018年消毒劑產值的年增速達到5.5%。

從工業產業消毒,包括自來水在出廠前要做統一的消毒、家畜養殖場要做環境的消毒、游泳池裡的水要進行消毒,水產品的環境也進行做消毒,再到醫療行業消毒,這也使第三方消毒供應中心行業增長迅速。

消毒供應中心擔負著醫院各科室的醫療器材的清洗、包裝、消毒等各項工作,據統計我國第三方消毒供應中心市場規模由2013年的14.4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74.7億元。

除此之外,人們對日常的消毒也越發重視。家居消毒殺菌品類在過去數年年增長率在10%左右,市面上的消毒產品也層出不窮,如84消毒液、二氧化氯消毒液、衣物消毒液等。

但鹵素類消毒劑產品的產值佔比最高,2019年佔比達到了24%,主要包括含氯消毒劑、含碘消毒劑等,醇類消毒劑產值佔總產值的18%。據統計,中國的消殺企業一共有563家,其中84消毒液生產企業171家,手部消毒液生產企業83家,醫用酒精生產企業94家。

但在2019年,由於受到化工行業的影響,消毒劑生產值增速減慢,達到103.4億元,而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消毒劑的產值增長率顯著提升,業內人士初步估測增長率可達13.7%,將拉動整個消毒劑產業值增長,全年消毒劑產值預計突破115億元。

未來,消毒產業也將穩步增長

人類消毒的歷史悠久,可將消毒液運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就發生在近30年,科技的發展也促進了消毒產品的更新換代。第一代普及到家庭的消毒產品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鈉,它的消毒殺菌率高,成本低,運用的也較為廣泛;第二代普及到家庭的消毒產品的主要成分為氯間二甲苯酚,這類消毒產品雖然殺菌率高,但是成本也高;第三代和第四代的消毒劑的主要成分分別為季銨鹽、二氧化氯,他們的普及程度遠遠不如前兩代。

病毒面前,眾生平等:疫情結束後,你還會繼續買消毒液和酒精嗎?

隨著中國人口的不斷增加,國內生產總值的不斷提升,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消毒劑的運用場所變得更加廣泛,這為消毒行業帶來了巨大的需求,截止2018年我國消毒劑市場規模達到100.1億元,同比去年增長11.5%。我國消毒劑每年的進口量也較為龐大,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進口消毒劑2.7萬噸,同比增長26.51%,2019年1-11月,消毒劑進口量達到3.26萬噸。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2020年中國消毒劑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預測,藉助此次疫情,我國消毒劑產業的增長率將顯著增加,初步估計全年消毒劑產值預計突破115億元。

不管最終數字是多少,僅目前來看市場紅利已顯露崢嶸,節後開始,A股消毒劑概念股受到資金追捧。在可見的未來裡,大家都會像屯口罩一樣囤酒精等消毒類產品,不少專家表示,消毒用品的需求量也會保持穩步上升的狀態。

但這對消毒產業來說無疑是一場機遇也是一場挑戰。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疫情期間,從市場形態來看,強勢品牌並未出現,並沒有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而是呈現出群雄割據的市場格局。傳統老牌企業通過多年來市場耕耘,已在消費者心中有了一席之地,而新企業的加入,則是利用自己成熟的網絡渠道或者獨特的產品配方組合來實現迅速成長。

在未來的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將會出現大量的產品,是否由足夠的資本進行長期投入將是擺在消毒企業第一難題,此外,一些企業盲目生產消毒是否和自己本身的商業價值相匹配,能否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是另外一道難題。

“2003年非典爆發,很多企業入局消毒產品行業,認為這將是長期需求,增加設備轉產,最後導致需求下降迅速導致庫存堆積,很多企業損失慘重,瀕臨破產,而這次新冠肺炎的爆發,會不會成為第二個非典,實難預料。”日化行業天使投資人夏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行業人士建議,未來生活中,人們勢必會對於不同場景下消毒用品上有不同的選擇,誰能根據不同的需求場景開發出一系列產品誰將會最先佔領市場。

最終,誰能脫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

【1】高明明《中國古代消毒與防疫方法簡述》 安徽中醫學院學報1995年第14卷第3期

【2】富川佐太郎 《滅菌與消毒的發展歷史》

【3】空前防疫倒逼全民衛生習慣消毒用品供不應求將持續 中國網

【4】《2020年中國消毒劑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 中商產業研究院

【5】《2019-2025年中國第三方消毒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華經產業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