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的小留學生想要回國,回來後該如何安置?費用該國家出嗎?

陝西和校園


誰組織送出的,誰接。不接留在國外一樣安全,美國英國人此時到要來中國要求中國派機怎麼辦?此時不接你有意見,接回來你還會有意見。


萬眾齊力


這幾天,關於在英國的1.5萬名中國小留學生想包回國的問題,在網上炒得沸沸揚揚。有贊同的,有反對的,有要求國家免費的,有要求自費的。應當說都有一定的道理。不管怎麼說,這些孩子都是無辜的。


在3月20,中央電視臺新聞《新聞1+1》欄目,採訪了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據劉大使在節目中說道,在英國有40萬華人,其中就有22萬留學生。當然,在這22萬留學生當中,還有1.5萬名小留學生。

什麼是小留學生呢?就是中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父母送到了英國去讀書。在英國有一個條件,只要在英國呆夠十年時間,就可以加入英國籍。或許這是國內的家長們讓孩子從小就赴英國讀書的主要原因吧!

或許在平時看來,這些家長們都是左鄰右舍,親戚朋友所羨慕的對象。為什麼羨慕呢?一是這些家庭一般都有錢,每個孩子在國外的開銷,每年都在60萬至100萬元RMB之間;二是有一個出國留洋的孩子。

然而,令這些家長們沒有想到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將他們如同掉進了萬丈深淵。或許,在新冠疫情在我國武漢剛剛爆發的時候,他們心中或許流露出一絲竊喜,慶幸自己把孩子送到了國外,因為國內疫情很嚴重,國外很安全。

然而,劇情很快出現了反轉。經過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們的疫情被控制住了,國內反倒安全了,國外導師不安全了!

於是,這些小留學生的家長們一時變得六神無主,整天惴惴不安,恨不得早一點將孩子從國外接回來。

但是,由於回國的機票很昂貴,還是一票難求,於是就有166名家長聯名寫信,要求相關部門協調包機,將孩子接回國內。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網絡上的廣泛爭論。


趣談專業戶認為,人心都是肉長的,孩子是無辜的,我們都是為人父人母的。這些留學生的家長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國家相關部門協調包機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費用不應當由國家承擔,應當由這些留學生的家長們來出,這樣恐怕比較合理。

至於這些小留學生回到國內之後的隔離問題,由於孩子年齡尚小,生活恐怕難以自理,可以一個家庭出一名家長進駐隔離地點進行陪伴,這恐怕是最好的辦法。既解決了相思之苦,也解決了孩子的安全問題。

當然,這些小留學生的回國隔離的費用問題,還是應當有這些孩子的家長來承擔。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留學生的家庭都不缺錢。另一方面,國家用錢的地方還很多,不能處處都讓國家來買單。


趣談專業戶


如果說1.5萬的留學生回來後,那麼建議可以把他們集中隔離。當然了,入境可以在人口密度沒那麼高的,人口相對較少,但基礎設施比較齊全的地區。

至於說中間涉及到的費用,當然是由自己來出了,國家不能出這個費用,如果國家出,那麼對其他人來說是不公平的。不能拿著納稅人的錢隨便用。


留學李玲芬老師


我是向日葵,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筆者認為因該居家隔離,並且每天向社區和有關部門報告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體溫,回國的費用肯定是這些孩子的家長掏啊,能夠出國留學的家庭在中國絕對是富裕家庭,有這個錢,為什麼要讓國家買單,這個是行不通的,必須由家長買單。

有些網友和朋友們說把這些孩子們安置在一個地方,我不建議這樣弄,因為這樣整,很容易交叉感染疫情,因為英國的疫情也不容樂觀,我們誰都不能保證這批孩子中,沒有新冠的攜帶者,將健康的孩子和有新冠的孩子放到一起,很容易讓健康的孩子感染這個病,因此我並不建議集中隔離,我建議單個居家隔離。


最後這些孩子們的家長應該積極配合國家的防疫工作,按時上報孩子們的身體情形,不要瞞報,晚報,這些於公於私都是好事情,還有最後一句話,孩子們歸國的飛機票還有後續產生的一切費用,希望家長們能夠第一時間繳納,做一個國家對你負責,你對國家負責的一個公民。


向日葵愛歷史


1.5萬的小留學生想要回國,回來後該如何安置?費用該國家出嗎?

“你們這些人就是仇富!我花錢讓孩子去海外讀書,接受更好的教育,有錯嗎?你們就是見不得我孩子好。”英國留學生母親怒懟網友的事件迅速風靡網絡世界,網友瞬間炸鍋了!網友們紛紛表示:孩子怎麼送出去的,就怎麼接回來,不要再麻煩國家了!有懟回去者,自然也有支持者,而針對此問題我就簡單說一下自己的觀點。

首先這1.5萬的英國留學生,是不可能被包機接回來的,更別說是國家出費用。根據英國2019年的數據顯示,中國內陸9558名留學生中就有7708人的家長居住在英國境外,也就是說有80%的家長沒有居住在英國,那麼1.5萬的英國低齡留學生就有1.2萬學生的家長居住在英國境外,在疫情期間,如此龐大的數據,操作起來是非常困難的。

而有關人士已經明確表示,這些孩子大約為12~13歲左右,不可能自己獨立登機,如果是國家包機送回,那麼必須派遣相關人員全程守護,派誰去?是一個大問題。就算是讓家長一同陪去接機,在接機或者轉機之時,被感染的幾率非常大,綜合現實因素,家長陪同接機這條路是行不通的。


再說了,英國低齡留學生1.5萬,那麼其他國家呢?在德國、法國、美國、意大利、韓國等各個國家的低齡留學生何止幾萬,如果每一個低齡留學生的家長都要求政府包機接送,一下子從海外接來幾十萬低齡留學生,國內人民怎麼想?中國疫情開始爆發之時,國際航班是可以正常通行的,然而這些家長當初為何不前往各國陪孩子或者接回來呢?而且這些學生接回來了,如何安置,安置在哪裡?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然而那些留學生的父母,只想著把自己的孩子接回來,甚至有166位父母聯名上書要求國家包機把孩子送回來,一切包機費用由他們承擔,而且孩子接回來之後,他們聽從政府安排,將孩子隔離在家。他們說得挺好聽的,但是有沒有想過現實問題呢?

我只想說一句,駐紮各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已經非常努力地保護留學生的安全,已經算是鞠躬盡瘁了,這些家長為何還要這般鬧騰?國家為何不開通商務機把孩子接回來,自然有國家的安排。你們為人父母,心疼自己的孩子,我可以理解,但是你們孩子的生命安危不能以國內十幾億人的安危作為代價!誰能確保你們的孩子沒有感染或在中途轉機之時感染疫情呢?疫情可不是死一兩個人的事情,那是要奪千走上萬個人的性命,如果控制不好可能再次襲擊全國。


國家有義務保護國外公民的安危,但是沒有權利因為那幾十萬低齡留學生的生命安危而威脅國內十幾億人生命的權利。如果說,現在是二戰時期,你們是否要求國家包機將海外的留學生接回來為祖國奉獻呢?說是將心比心,說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你們的孩子縱然可憐,但是國內十幾億個人的生命也不是稻草。我不譴責你們擔心孩子的安危而忽略國內人民的安危,但是我要說說你們聯合上書、網上鬧騰未免太過了。

你們試著想一想,你們當初把孩子送出國內時的最初理由是什麼?我想不用我說出來大家也都知道,既然你已經做好了把孩子送出去的準備,就應該做好孩子在海外時要遭遇的各種風險的心理。國家是為大眾服務的,在十幾億人面前,幾十萬人的利益始終要排後。再說了,駐紮在各國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已經竭盡全力了,你們非要現在把孩子接到國內來,究竟是居心叵測還是因焦慮不安?你們的孩子的命是命,國內十幾億人的命就不是命嗎?

所以我覺得,不要再鬧騰什麼包機不包機的,更別說什麼國家出費用了,由國家出面接回來我個人都不贊同。最好的辦法:要麼靜觀其變再想辦法,要麼搶票去海外陪孩子。


稗史候說


大家好,我是歷史領域優質創作者,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擊一波關注。

我國各地區的優秀中小學並不外國差,每年中學畢業前就能拿到國際名校入學資格的中學生不再少數,為什麼非要出國接受中小學教育呢?就是為了移民而已。對於各個國家的移民局官員來說,申請人在本國接受中小學教育,是一個巨大的加分項。

小留學生雖然還沒有加入他國的國籍,可是早晚他們還是要移民的。現在海外疫情非常不樂觀,他們和陪同的家長一起跑回我國避難。可疫情過後他們又要去留學,之後更是要申請就讀國的移民,如果在那之後又出現了類似的危機,他們該怎麼辦呢?

不管什麼人,回國後隔離14天肯定是沒有特例的。再加上這些人都是孩子,隔離期間可能就要各自的大人陪同了。

相信每一個大人,也是可以做到這樣的。否則,也不會這麼急著讓孩子回國了。再一個就是,現在孩子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學生既然可以回國,家長也可以到國外陪同孩子呀。當然了一部分網友,也是持這個態度的。不得不說這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

只要孩子回來,按照正規的國家規定的程序走就可以了,畢竟我們這是在守護我們共同的安全。又或者是家長到國外陪同孩子,只要能保證安全和孩子在一起生活也未嘗不可。事實上事情遠沒有我們看到的這麼簡單,因為不僅僅是英國有小留學生,其它國家也有,若是接回來這裡的,其它的國家的要不要接。總之,很複雜這裡我們就不多議論了。

有個更好的辦法,家長可以協商一起去出國到英國去照顧孩子,這樣子,免除了擔心,也能不影響國內一起的控制。但預計可行性不大,畢竟現在還是國內更安全些。

特別是這麼小的孩子就送出去,沒有家長的陪伴和教育,基礎教育也是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孩子接受的觀念和價值觀都是西方的,那麼,很容易導致孩子長大後,雖然是一幅中國人的面孔,但行事方式和思維都是西方的理念。

這次疫情回國避難的留學生,如礦泉水公主、豌豆公主們,就是典型的這樣一群留學生,他們對國內認同感低,並缺少感恩的心態,產生一些跪舔西方、公主病等,讓國內民眾感到驚愕和憤怒。

以上就是我回答的內容,歡迎在評論區積極發言。


大演國際


新冠疫情在歐洲鬧得很兇,英國新冠肺炎患者人數已經破了5000。英國抗疫比佛系還佛系,曾經提出一個集體免疫理論。嚇壞了英國人,更嚇壞了小留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們。目前在英國(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境內,滯留了1.5萬名留英小留學生。他們最小的才10歲,最大的也不過17歲,他們都是未成年,他們都是孩子。救救孩子!



怎麼救孩子呢?家長們的心聲:讓孩子們回家,哪怕是回國隔離。

這些孩子們也是這樣想的,不過不少網友卻不是這樣想的。福垊從實際來看,這些孩子應該回來一部分。因為孩子太小了,疫情嚴重了,生活困難了,學校馬上又要放長假了。

10來歲留學的孩子,在英國疫情蔓延加劇之際,趕上了21天的長假,寄居在外的孩子們生活出現了一定的困難。疫情的嚴重,英國下令70歲以上的老人,都隔離在家。而那些孩子們寄宿的家庭,幾乎都是老人所籌辦的。



這就出現了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孩子們的寄居怎麼解決?能否全面解決呢?放假後又沒能及時解決,又該怎麼辦呢?孩子們的家長,只能向使館人員求助。他們願意孩子被隔離,願意主動支付回來的費用。

1.5萬人全部回來,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關鍵還可能造成孩子們在路上的感染,並且孩子們可能會成為病毒的攜帶者,甚至傳播者。從大使的回覆中,福垊判斷將會有一少部分的小學生回國。

回國人數及安置。

  • 哪一小部分回國呢?


福垊認為,倘若到3月27日放長假那天,經過各方不懈的努力,仍然沒有解決寄宿問題的孩子。這些孩子的人數,很可能會在1000人以下,那麼新增商業專機或者包機,也就不太困難了。有資料顯示,A380空中客車載客量555名,最大載客量能達到861名。更何況還是些孩子,這個數據還能提高一點。孩子們回國也就是一兩架飛機的事。

  • 如何安置他們呢?



福垊認為,將孩子們安置在武漢就挺好。他們做好防護後,搭乘從英國直接到武漢的航班。抵達後,立即隔離在原來的專業酒店,並對有症狀的孩子檢測。一旦確診,要做醫療觀察甚至直接救治。因為武漢現在仍有大量的醫療資源,也容易解決孩子的隔離問題、治療問題,同時也一定程度的避免了傳染。



這一系列費用,大多數人都同意,由孩子們的家長解決,孩子們的家長也非常認同這點。在他們心中,只要孩子能夠回來、能夠健康,他們就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願意。福垊想說的是,鑽石公主號撤僑的人支付這些費用了嗎?應該沒有吧。我們對外捐贈醫療物資,甚至派出醫療隊,去幫助別人。難道就不能也不應該為這些孩子們免費嗎?

對此,您怎麼看?


福垊


歐洲疫情至少2月下旬已經開始擴散,這些家長還讓自己未成年的孩子留在國外?這心得多大?

既然能送孩子出國留學,那家長至少也該有一定的國際視野,以我國的抗疫鬥爭,加上自己的理性判斷,應該是老老早早就去買票把孩子接回來的那一批人才對吧?

那個時候,至少2月份,你想讓孩子回來,買張機票的事情,也不需要隔離。

至少2月份,國家就多次組織包機把人給接回來,這些信息有的也有新聞報道,作為家長也需要主動多去外事部門問問,不過怕是這些家長也是鴕鳥政策,一到了疫情大爆炸的時候,急了,就想讓國家來出面包機解決,可哪那麼方便?

總之,明眼人都看得出疫情蔓延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這些家長也和有些西方民眾一樣的“迷之自信”?

現在好了,歐洲每日新增破萬、死亡快破千,整個歐洲幾乎奄奄一息,現在家長們急了,想到政府強大的“包機”能力了?

當然,很多家長應該是希望國家出面,他們是願意出錢的,畢竟一個留學生孩子每年至少幾十萬人民幣的費用,一次包機十萬八萬的費用,對這些家長也不是什麼事兒。

但是,之前政府組織的包機,一般是針對海外的中國遊客,人數也不太多,在國家間封鎖邊界和航運之前趕緊接回來,這些費用,一般國家來承擔。

不過,現在可是1.5萬個英國小留學生,在輸入型病例日趨嚴重的現實情況下,把上萬孩子從英國接回來,對於防疫工作將是巨大的壓力,即使全部隔離14天觀察,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是極其巨大的,這些費用誰來承擔?誰又能保證不出問題?一個都沒有出現症狀?

而且,短期內,上萬個孩子集中在幾個國際機場,接待能力吃得消?

以上還不算是很大的問題,比如分批接回,也能很好的解決,費用麼家長來承擔,看似也挺好,但是英國還有幾十萬中國留學生,全世界?幾百萬留學生、僑民也想跟著享受這個政策?……那怎麼辦?

對於全世界的中國留學生來說,憑啥那些十幾歲的孩子能回來,我們這些20歲左右的就不行,國家解決不解決?政府該如何回應?

現在各地已經復產復工,一些省份,4月中上旬也將陸續開學,一切生活開始恢復正常,國民經濟也需要駛入正軌,如果這個時候再來一些輸入型病例,這可是非常令人鬱悶的反覆。

我們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確保目前防控的成效,穩住,不能反覆,這是最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都要為這個讓路。

要解決這些孩子的問題,家長們不妨讓孩子們就地留在英國,儘量不要出去,多給寄宿家庭打點錢,實在遇到寄宿家庭不管的問題,那就和大使館聯繫,讓使館來幫忙解決,如果類似的孩子比較多,可以使館出面,幫忙租點公寓,安排孩子們統一居住,然後家長們承擔相應的費用,為了確保能把孩子們照顧的好一些,建議這些家長選一些家長志願者前去照顧,這樣更好。


雲中史記


15000人都回來,造成國內疫情復發,誰來負責?15000人在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重的時候,為什麼不回來?從小就到英國留學,難道不是為了待滿10年,獲得英國國籍嗎?取得英國國籍還有一項規定,在生活滿10年的同時,一次性不能離開英國180天。試問,如果英國疫情持續時間長,180天內無法解決。恐怕這些小留學生的父母又會讓國家包機提前把孩子們送回去。

15000名小留學生全部回國根本沒法安置,國家更不應該出這筆費用。我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1691例,昨日新增境外輸入病例39例。海外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65913例,新增確診病例超過40000例。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將全部15000名小留學生接回來,將會破壞我國的防疫大局。甚至於,全國超過1億中小學生復學成為遙遙無期。為了大局考慮,駐英大使已經在英國盡力協調。

第一,15000名小留學生全部回國可能性很低。在英國有15000名未成年的我國小留學生,還有30萬成年留學生。在英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下,很多家長都希望國家能夠包機,將小留學生們接回來。如果是英國某地發生災難,就如同2018年的時候日本的颱風,觀察室也支持國家出面撤僑。

而現在的情況是,全世界新冠肺炎疫情都非常嚴重。如果將15000名英國小留學生接回來,那30萬成年英國留學生怎麼辦?在美國,還有超過50萬我國留學生又怎麼辦?全世界的華僑人數不下1000萬,難道都撤回來嗎?

第二, 全國超過1億中小學生等待復課,容不得一小撮人進行“道德綁架”。本來,全國中小學生都是在3月1日前後開學,特別是初三、高三的學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更是迫切希望能夠儘快開學。如果這15000名小留學生一次性回到國內,造成了大規模新冠病毒疫情復發,到底應該誰負責呢?

不否認,很多小留學生值得同情。不過,觀察室更關心國內的1億多中小學生,他們才是國家與民族的未來,而不是15000名準備入籍英國的小留學生們!甚至有小留學生的母親指責網友仇富,這並不是仇富,而是關係到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與1億中小學生的切身利益!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應該接這15000名小留學生回國嗎?


美國觀察室


回來的費用肯定不能由中國出,因為他們雖然是中國國籍,但是因為英國出現疫情而回國的。

如果不是因為新冠肺炎病毒,我們可能不知道英國有這麼多的中國留學生。

其實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許多人擠破頭了要往國外跑。

當時國外的機會和教育的確有過人之處,許多在國內混不下去的人,到國外生活幾年就有一種經歷,那就是海歸。

聽著是不是非常高大上,而且含金量是不是非常高?

其實,這種現象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沒有那麼地明顯。

但還是有不少人選擇送孩子出國留學,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孩子才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畢竟他們認為國外的月亮都比中國的圓。

這次疫情在英國的發展,不僅暴露出英國的防疫能力,也讓許多留學生寒心。

他們不能享受英國的醫療服務,也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所以他們想起來中國,這個生他養他的地方。

雖然這個時候回來不是最合適的,但他們已經顧不了這麼多了。

有的家長甚至向政府申請包機回國,不過政府只是協調了回國的飛機,至於費用自理。

而回來以後的隔離費用,也是需要這部分來承擔的。

畢竟出國留學的人不在少數,需要的各項費用不在少數。

出國的這一部分人,如果在國內有正常的醫保繳費,可以由政府承擔隔離,甚至是治療費用。

如果沒有,只能由自己來承擔所有費用,因為政府的錢都是納稅人的錢,不可能用在沒有和國家做過貢獻的人。

對於這部分回來的留學生,許多網友都是持反對意見,因為他們沒有在國家需要他們的時候回來,而是選擇自己有難的時候回來,這樣的舉動讓大家嗤之以鼻。

中國在全民抗擊疫情時的付出,相信大家都有目共睹。

可是留學生們依然在國外吃著西餐,說著英文,全然不知道中國發生了什麼。

所以,準備回國的留學生們應該由自己承擔隔離費用,而不是由政府承擔。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