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雲|學養、理想、人格構成者,終成一代國畫大家


唐雲|學養、理想、人格構成者,終成一代國畫大家

唐雲 (1910.8—1993.10)

筆名藥翁、大石、大石翁、俠塵,浙江杭州人。

擅長中國畫、文物鑑定。


大瀟灑者唐雲

學養、理想、人格構成了唐雲藝術創作的三大支柱。唐雲的豐富學養和紮實的基本功,以及無師自通的稟賦,使他成為一個大畫家。其平民化的藝術理想,使他的藝術始終保持著入世、創新和熱情。而他的磁性人格,則使他的藝術如醇酒般散發著永恆的香馥。

唐雲學畫沒正式拜過老師。他學山水畫時初習黃公望,後發現他所臨習的有正書局出版的黃公望畫作為贗品時大呼上當,轉而臨習石濤、戴本孝、“四王”等人的畫作。考察後來唐雲的山水畫,他顯然得法於石濤和“四王”為多。由於天資聰穎加上自己努力,唐雲在20來歲時就有了畫名,當時的舒蓮扇莊還請他作了些扇面。這給予唐雲極大的鼓勵,促使他更努力地畫畫,畫的畫也越來越好,後來竟被人冠以“杭州唐伯虎”的美稱。

唐雲|學養、理想、人格構成者,終成一代國畫大家


深圳萬科天景花園唐雲住宅

唐雲所起名號有藥城、藥塵、藥翁、老藥等,又多以草藥入畫,這與他從小生活在參藥店有關。唐雲的另一些號如大石、大石翁,室名大石齋、山雷軒等,則散溢著些許禪意,這也與其居住地和唐家交往的朋友有關。他與淨慈寺的若瓢和尚、靈隱寺的巨贊師傅交往頗深。

在唐雲20歲那年,他和弟弟妹妹們去遊西湖,偶然相遇富陽姑娘俞亞聲。他們以畫為媒,逐漸進入“相看兩不厭”的佳境。1937年日寇大舉進犯上海與杭州,唐雲攜全家避難富陽岳父家。唐雲臨習過黃公望的畫作,而富陽的青山綠水為他提供了創作源泉。唐雲畫興大發,在富陽期間創作了許多山水畫精品。又因居住於大石山,唐雲故自號大石居士。

唐雲|學養、理想、人格構成者,終成一代國畫大家


唐雲山水 96X178cm

暫居於富陽時,唐雲的山水畫水平突飛猛進,但是與朋友相聚的機會卻很少。抗戰全面爆發後,唐雲也想和朋友們一起去重慶或桂林,或者就上前線殺敵。然而父親不讓他去內地,要他繼續留在富陽,或者回杭州。正當唐雲猶豫難決時,若瓢和尚來信請他去上海,說上海的書畫市場不錯。像唐雲這樣以賣畫為生的畫家,又喜歡熱鬧,怎好離開書畫市場呢?唐雲接受了若瓢和尚的建議,帶著家人由富陽動身,乘船沿著富春江、錢塘江揚帆而下。唐雲原想經寧波轉道上海。到了寧波,方知海運封鎖,只得在寧波的延慶寺借居半年,直至吳淞口解除封鎖,才抵達上海。

接到電報的若瓢和尚約了鄧散木、白蕉等人到十六鋪碼頭迎接。舊友新知相遇,自然是一番熱鬧。按理說一大家人到上海的第一要務是賃屋居住,可唐雲見上海街頭有不少戰爭孤兒和乞丐,即與同道商議舉辦書畫展,由若瓢和尚牽頭,唐雲與來楚生、鄧散木、白蕉等朋友在上海大新公司聯合舉辦“杯水畫展”,將收入賑濟難民。從展名亦可推論,他們明知自己通過書畫展能募集到的資金只是“杯水”,拯救不了國難這一“車薪”,但卻勉力為之,這體現了文化人的拳拳之心。

唐雲|學養、理想、人格構成者,終成一代國畫大家


唐雲 竹石杜鵑

如果說唐雲此前即享有“杭州唐伯虎”,享有名士之譽,那麼到了上海這座人生的大舞臺,唐雲積極參與各項藝術的和社會的活動,他的名士之譽被迅速放大。

回觀歷史,唐雲遷居上海後所作出的正確決定是主攻花鳥畫科。此前他以山水畫為主,到上海後發現畫山水的高手不少,而花鳥畫在趙之謙和吳昌碩之後並無大家,唐雲看準了這一發展空間。由於訂畫者需求不同,他以華新羅、金農、八大為師,所畫花鳥佈局章法奇特,設色秀妍,生動有致,頗受好評。之後,他又融合趙之謙、吳昌碩等諸家技法,成一家氣象,兼有北方的沉鬱雄厚又有南方的清新俊逸,終成一代大家。

唐雲|學養、理想、人格構成者,終成一代國畫大家


1981年1月深圳市市委第一書記吳南生、市委宣傳部部長李偉彥在深圳美術館觀看唐雲、賴少其作畫

待唐雲在上海畫壇站穩腳跟,隨後又在幾所藝校擔任教授,他的經濟狀況大為改善。大凡書畫家都有收藏的癖好,既可賞玩又可借鑑,唐雲就是其中的一位。抗戰時期,唐雲在一家古董店和一個日本人同時看中一尊六朝石佛。如當今的競拍一般,互相叫價數回,唐雲最終以一百石米價奪得。當時買一畝地只有幾石米價,唐云為此告貸賣畫大費周折,但“杭鐵頭”的美名也由此揚播。唐雲將這尊石佛請回家後就供在大門口。唐雲外出歸來,隨手就將棉帽扣在石佛頭上。圈內朋友感嘆,不讓國寶淪落外國是唐雲的原則,隨意把自己的帽兒扣在石佛的頭上,則是唐雲的瀟灑。

唐雲|學養、理想、人格構成者,終成一代國畫大家


唐雲 墨蟹 27X35cm

唐雲十分痴迷齊白石的畫,對其畫的花鳥草蟲尤為鍾愛。一次,唐雲發現一張《群蝦圖》氣韻生動,白石老人用粗細濃淡軟硬的筆墨線條,把群蝦畫得如在水裡一般,唐雲搶一樣買下掛於自己的書房。漫畫家張樂平到唐雲家玩,見書房中齊白石的《群蝦圖》時眼睛一亮,喜歡不已。唐雲見張樂平喜歡,便爽朗地說喜歡就拿去。張樂平也不客氣,收起畫就告辭。此後的某天,張樂平陪唐雲去廣東路古董店,見牆角處有一堆軸頭雜亂無章地放在地上,一問得知是賣給外國人的。唐雲讓其打開看看。店員隨即一張一張翻給唐雲看。突然,唐雲叫了一聲停,說發現了一張宋畫。店員笑道高仿的,唐雲不管,隨即買下該畫。正當唐雲掏腰包時,一旁的張樂平搶著付錢,說上次唐雲送他齊白石的畫,這次賣個人情給他。

這幅所謂的高仿畫其實真是宋畫,初看很糟,畫面也有些破損。唐雲取了畫直奔上海博物館,請裱畫師重新裝池。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破舊的宋畫裱好後煥然一新,其筆墨神采豈是仿者可為。唐雲喜不自禁,掛在書房內,天天賞析琢磨。唐雲得宋畫的消息不脛而走。唐雲的好友——時任廣東省領導的魏今非正好在上海開會,得知消息趕到唐雲家,希望唐雲將宋畫捐與廣東省博物館。魏今非原以為要費一番口舌,不料,唐雲欣然答應。此事在上海和廣東收藏界傳為美談。

大多數藏家收藏作品是為了日後能賣出好價錢,珍品收入囊中即束之高閣秘不示人。而唐雲則不同,收到上佳之作後都懸於書齋,邀上三五好友共同賞析,研究其章法佈局以及筆墨技巧,以此提高收藏眼力,同時也滋養和提升藝術創作的功力。唐雲所收藏的書畫作品洋洋大觀,有董其昌、惲壽平、鄧石如、陳鴻壽的,有四王四僧、八怪的,還有趙之謙、吳昌碩、齊白石的,從元朝至近代的名家精品幾乎應有盡有。而其中尤以八大、石濤、金農三家的精品最多,也是唐雲最喜愛展玩的。

唐雲嗜茶,於茶道亦是高手。他對紫砂壺情有獨鍾,尤嗜曼生壺。當時收藏界以收藏名品巨跡為主,紫砂壺還算小玩。唐雲認為紫砂壺為中國文化獨特的代表之作,流散民間保護欠佳實在令人心痛。唐雲尋尋覓覓,得藏曼生壺八把,欣喜之餘,便將自己書齋命名為“八壺精舍”。

唐雲|學養、理想、人格構成者,終成一代國畫大家


1981年唐雲、賴少其夫婦在深圳展覽館參觀“蔣兆和畫展”

唐雲的善飲是出了名的。世人皆言,不能喝酒,又如何能成風流名士呢?唐雲黃山遊覽時,隨身背了個酒簍,裡面裝了10斤黃酒。快接近天都峰時,他乾脆一屁股坐在岩石上,邊觀雲海松濤,邊飲酒抽菸,直到夕陽西下,這才帶著幾分醉意,搖搖晃晃地從僅一米來寬的鯽魚背上跨了過去。入夜,明月高懸,唐雲在朦朧中提筆作畫。不多一會兒,一棵蒼茫古拙的松樹便躍然紙上,並且還賦詩一首:

山靈畏我黃山住,墨溉長松十萬株。

只恐風雷鱗甲動,盡成龍去鬧王都。

魏晉時代的名士,都有著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佳話。唐雲亦然。凡他到友人家去,從來都是不速之客,事先不打招呼。朋友們說他是“腳踏祥雲,自天而降,御風泠然,何其善也”。

唐雲|學養、理想、人格構成者,終成一代國畫大家


唐雲 蘆蟹 69cm46cm

唐雲的藝術道路是對海派優秀藝術傳統最好的詮釋。在定居上海之前,他是一位較早熟的山水畫家。作為海派藝術家,他很好地解決了藝術家普遍遇到的難題——創作上受市場需求的影響,以應酬、出售為目的的“有所為”的作品較多,而純粹追求藝術質量的“無所為”的作品較少。如何協調好市場與藝術的矛盾,唐雲的經驗在於:一是臨摹古畫,時刻不忘基本功;二是吸收時代氣息,從生活中汲取營養;三是提高文學修養。

書法家篆刻家鄧散木評唐雲題畫詩時說:“唐雲把東坡樂府快都細嚼緩咽盡了,‘詩不求工字不奇,天真爛漫是吾師’,這是他的看家本領。”

唐雲生前曾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上海分會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上海中國畫院副院長、代院長、名譽院長等職,西泠印社理事。出版有《唐雲畫集》等多種。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