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降至零意味著什麼?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

淡淡禪風


很有意思,前不久剛看了橡樹資本霍華德一篇關於負利率的投資回憶錄,他說到了負利率會帶來的幾個典型改變:

  • 沒有必要儘快收回應收款。過去,供應商會為客戶儘快付款提供折扣。現在,供應商可能說,“你把錢收著。我寧願你6個月後再付錢。”
  • 負利率給了人們壓力,例如退休人員,他們依靠他們的投資收入來維持生活。
  • 很重要的,負利率傳遞的悲觀信號可能意味著他們起到緊縮,而非刺激的效果。研究結果認為日本的負利率政策可能有不良反應,在實際上降低了人們的通貨膨脹預期,而不是如他們希望的去強化通貨膨脹的預期。
  • 負利率將扭曲浮動利率的金融產品的運行。放款人和儲蓄者在過去可能很高興地賺取基於歐元銀行間同業拆解利率(Euribor)上的利率價差。但現在下降為負值的Euribor,使得放貸和存款利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低於他們的預期。
  • 負利率的美國國債將損害如社保基金(只允許投資國債),加速社保基金把錢用光。
  • 負利率會扭曲折現後現值的計算。特別是,當折現率為負數的時候,未來退休金負債(pension obligations)的現值將超過未來價值。一方面你當前有很高的退休金負債,另一方面你的投資收益率很低,對於退休基金的資金狀況將是災難性的。
  • 銀行盈利能力也受到影響。向借款人收取負利率將損害銀行所依賴的放貸收益,使得整個國家的銀行系統面臨大逆轉。

類似的他還羅列了很多,噹噹時他其實更傾向於認為美國不會這麼快地負利率,他給出的理由是:

  • 當前更強的經濟增長;
  • 更好的成長預期;
  • 因此,我們不需要緊急的措施;
  • 更高的通貨膨脹預期(特別是人力供給的短缺);
  • 沒那麼悲觀;
  • 長期資產有更好的用途。

但是,他肯定也沒有想到,新冠肺炎在全球範圍內會以如此迅猛的速度蔓延,給全球經濟帶來不利影響,而美聯儲也決定要再次下調利率區間。


總的來說,零利率對央行來說是無奈之舉吧,也意味著央行的貨幣政策已經有點窮途末路的味道,那未來還能使用的,是一些非常規的逆週期工具,會有怎樣的效果也有待市場檢驗。此外,美國的利率,對債務市場會是巨大的衝擊,也會影響到全球所有資產的定價吧。


康愉子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明白一個基本概念,利率實際上分為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

我們知道歐洲的很多國家目前都是負利率,這個就是名義利率。有的地區銀行貸款給你一萬元,到期只要還9950元。大家會可能會感到奇怪,利率都是負了,那大家為什麼還要把錢放在銀行裡呢?銀行又為什麼要放貸款利率為負的貸款呢?

如果我們想到投資有風險的話,就不難明白這個道理了。雖然放在銀行裡是負利率,但畢竟虧損是有限的。同理,銀行雖然提供負利率貸款,但存款利息也是負的。

一個國家央行採取負利率,或者說是零利率,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刺激經濟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國家往往都是通縮,而不是通脹。實際利率可能不一定是零或者是負的。利率就是資金的成本,投資的收益高於資金的成本,人們就願意去借錢。如果借來的錢產生不了什麼收益,那有誰會去借錢呢?

希望這個回答能讓您滿意。


旁解生活與投資


利率是資金的成本,零利率很有可能把我們帶到通貨緊縮的時代。


一方面,零利率確實可以降低貸款利率、減緩財務壓力挽救企業危機,有助於增加社會的生產。


另一方面,零利率也可能造成消費緊縮,讓人們沒有消費的動力,全社會產能過剩,接著企業裁員,又使得失業率增加,讓消費大眾更加不敢花錢消費,形成通縮的惡性循環……


通貨緊縮和通貨膨脹一樣可怕。


日本的低慾望社會就是零利率的一個縮影。日本低慾望社會現象概括起來就是:日本社會現在很有錢,但是大家都不願意消費。


當一個社會長期採用零利率政策時,一定會壓制社會活力。因為正常情況下,金錢是有成本的,機會成本與時間成本,所以借錢必須要付利息,要有利率。資金的借出方要損失別的賺錢機會,要抑制現在的消費需求,所以只有在得到合理補償的情況下才願意把錢借出。


但如果長期把真實利率(名義利率-通脹率)壓到了零,對金錢來說,意味著不再有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的概念。當一個經濟社會中的資金沒有了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金錢就會失去慾望,整個經濟就會陷入停滯。日本搞了30年的零利率政策,所以它陷入低慾望社會的問題最深。


我來舉個簡單的例子,我現在計劃買一套房100萬,如果預計三年後為120萬,那麼我現在肯定會買,但是在零利率的社會中,資金總體的成本是0,當我預計三年後這套房子的價格還是100萬的時候我現在購買的慾望就不是很強烈了。


一個年輕人現在工資哪怕1000,當他對未來五年後自己的工資可以到5萬很有信心的時候自然會激情澎湃,但是假如他現在工資是五萬,預計五年後工資還是五萬,那麼工資自然就沒激情了,以此類推,整個社會進入低慾望時代,進取心不足,社會的發展就會停滯不前。


貧民窟的大富翁


我在不久前的回答中剛剛詳細闡述了利率降低到零的相關問題,這裡簡述觀點:

第一,降息,或者說降低利率是央行對於經濟下行壓力的直接干預方式,本質是降低存貸款利率來釋放流動性和降低融資成本,那麼也就是說,降息的力度越大,釋放的流動性越多,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也越大。那麼降息為零意味著降息釋放的流動性已經最大,對經濟的支撐作用理論上也是最大。

第二,但是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歷次降息釋放的流動性積累,現在降息已經越來越不能夠為經濟提供良好的支撐,所以歷次降息對危機的應對當中,每一次的利率都要降的更低,直到08年經濟危機後,美聯儲降低利率到零,並且歐日央行出現了降低利率到負值的地步。

但是即便如此,對於經濟的支撐還是不夠,這裡有各種理論的分析,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流動性氾濫導致的流動性陷阱,所以為了進一步支撐經濟,各國央行採取了非常規的方法,比如在降息到零之後啟動資產購買計劃等。現在面臨的也是這樣的問題。降息到零第一步是代表著降息手段的窮盡,但是第二步就是意味著更強的流動性支撐即將到來了。


諮詢師天生


美聯儲大幅降息,並將利息降至零,主要原因有三點:

①穩定經濟,避免新冠疫情爆發給美國經濟更大的衝擊。

②目前美國經濟處於通縮週期,美聯儲想通過放水,適度刺激經濟讓美國經濟擺脫經濟通縮。

③美股罕見的連續跌停熔斷,美聯儲希望通過降息來穩定股市。

現在問題來了,美聯儲大幅降息會引發什麼後果呢?

第一,本月美聯儲經過了兩次降息,而且把利率降至為零,這讓市場感覺,美聯儲一次性把貨幣政策空間都用光了,後面再降息就要負利率,而負利率的降息空間有限。也就是説,這美聯儲降息一步到位,後果就是如果美國經濟再發生什麼情況,就真的沒有辦法了,因為能用的降息工具都基本上用完了。

第二,降息降到零利率,這對銀行、保險等行業的衝擊是巨大的,因為人們存錢到銀行的話將得不到任何利息,於是人們就會把錢拿出來投資、購物,以此來刺激經濟發展。

大規模降息的背後,其實這裡涉及一個概念,那就是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Deflation)是指貨幣供應量少於流通領域對貨幣的實際需求量而引起的貨幣升值,從而導致商品和勞務的貨幣價格總水平的持續下跌現象。通貨緊縮,包括物價水平、貨幣供應量和經濟增長率三者同時持續下降;它是由市場上的貨幣減少,購買能力下降,影響物價之下跌所造成的;長期的貨幣緊縮會抑制投資與生產,導致失業率升高與經濟衰退。

正是害怕通縮帶來的經濟滑坡,美聯儲才大幅降息。

但是,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兼恆大經濟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表示,這完全是飲鴆止渴。

任澤平的評論是:面對疫情大面積擴散和金融市場崩潰,這一次美聯儲再次祭出了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政策組合“零年利率+QE”,這完全是飲鴆止渴。他認為,全球金融市場雪崩,疫情只是導火索,根源是貨幣長期超發的經濟、金融、社會脆弱性。從金融週期的角度,這是一次總清算,該來的遲早會來。

正確的應對方式是儘快控制疫情,以短期代價換取長期勝利,然後以財政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來穩增長。

3月16日美國開盤再一次熔斷,從結果上來看,任澤平先生的觀點更有說服力。


小麥理財


十年前,瑞典央行將銀行存款利率下調至-0.25% 成為第一個將銀行存款利率降為負數的國家。目前來說實時負利率的國家,一般主要集中在歐盟和美國,和日本這些發達國家。




通俗的說:所謂“負利率”,是指通貨膨脹率高於銀行存款利率。此時如果你將錢存入銀行,你會發現不但不升值,反而貶值了,這就是存款實際收益為“負”的負利率現象。

那麼負利率究竟意味著什麼?

負利率意味著未來價值低於現值。未來貨幣的購買力會降低,貨幣會進一步貶值,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一句話來說明就是,投資者把錢放到銀行,不但不會賺錢,反而要交稅。這樣就鼓勵大家把更多的錢拿去做投資,消費,反正只要不放在銀行,怎麼樣都可以。

那麼央行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負利率是央行的一種貨幣政策,其目的是刺激經濟拉動投資,帶動消費,也就是說,只有當經濟低迷的時候,央行才會採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鼓勵投資者把更多的錢從銀行取出來去消費,去投資,去拉動GDP的經濟增長。

為什麼說負利率時代更多的集中於歐美國家以及日本呢?為什麼說發展中國家負利率會比較少呢?

這個問題還是要回到負利率政策的本質上,其本質還是央行的一種手段,刺激經濟帶動消費,從另一方面說,一旦央行普遍實行負利率政策,說明央行的政策手段已經趨於窮盡了。


負利率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呢?

  1. 首先,負利率會引發通貨膨脹,最明顯的感覺就是貨幣購買力下降,手中的錢越來越不值錢,包括食品,房價,水電費等等價格都會上漲,居民的消費意願會降低,生活質量會下降。
  2. 其次,負利率會直觀的影響就是居民放在銀行裡的錢會逐步縮水,特別是針對於中低層階層收入的人群來說,會是致命的打擊。因為對於低速人群來說,他們的收入不高,平時就不敢去消費,如果把錢放在銀行,會進一步腐蝕他們的財富。所以說負利率是財富再分配的一種工具。
  3. 第三,負利率會導致融資成本上升。因為負利率,首先居民會把錢從銀行裡取出,這樣的話,銀行可以用來往外放貸的錢就會越來越少,會導致企業和個人貸款成本的利率的增加。一些中小企業,如果說失去輸血的話,會帶來致命的打擊。


那麼我們普通投資者應該如何規避負利率呢?

  • 首先,我們可以購買一些保值增值的產品,比如黃金,黃金是全世界公認的保值財富,特別是能夠抵禦通貨膨脹帶來的財富縮水。
  • 其次,我們可以在市場上尋找一些優質的財富增值模式,包括但不侷限於股權投資證券投資來跑贏通貨膨脹的速度從而抵禦負利率帶來的財富縮水。

步遠未來


說真話、講實話、不廢話、沒套話,讓我們今天說一點大家都能夠聽得懂的人話,大家好我是你們的社長。

因為經濟衰退所以利率才降至了0,換句話來說就是在經濟衰退的過程當中可以降低利率來刺激借貸,這是宏觀調控的一種手段。

如果在去槓桿化的過程當中利率降得非常低接近0,基本上喪失了刺激功能,當利率降至0的時候再降低利率基本上就已經沒有任作用,美國國內的利率在1930年的時候降至了0,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也是降至了0。

利率降至0意味著什麼?

從當前美聯儲的態度與美股走勢,當前美國經濟的發展情況來看,機油格可能在短時間內美聯儲再次將利率降至0。

主要原因是受制於疫情的影響,美股出現單邊下跌,在上週5個交易日的時間段,開盤不足5分鐘出現熔斷,暫停交易15分鐘。

在2020年3月16日星期一開盤之後,開盤立即熔斷暫停交易15分鐘,截圖道瓊斯指數下跌12.93%,下跌了2997點。

在道瓊斯指數第1次熔斷之後,全球股神巴菲特表示活了89年,從未見過如此慘烈場面,隔夜美股走勢屬於本月的第3次熔斷,相信股神巴菲特似乎已經明白了什麼!

利率降至0意味著什麼?

當利率降到零的時候,意味著當前宏觀調控降息的手段已經失去了意義,也就處於一個尷尬的境地無計可施。

另一方面對於投資者來說你把錢存到銀行裡面是沒有任何利息的,如果利率降到負利率時代,那麼你把錢存到銀行裡面還要給銀行利息。

當利率降至0的時候說明當前已經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哀鴻遍野,這個時候人們只有通過固定資產來抵禦風險。

綜合來看:2008年美國發生次貸危機之後利率降至0,在2020年3月三日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很有可能在2020年本年度美聯儲將利率降至0,但從目前降的情況來看並沒有抑制股市的下跌,所以說當前一意孤行的降息並不會給市場帶來良好的結果,也許會加劇市場的進一步下跌。


社長財經


現在美國的利率已經降為零利率,因為在昨天美聯儲突然宣佈降息100個基點,這完全出乎市場的意料。

美聯儲把利率降低至0~0.25%之間,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呢?我覺得這是對世界經濟體系的破壞,必將引起全球經濟的再平衡,很多國家將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一個國家推出零利率政策,就意味著老百姓在銀行存款已經沒有意義,因為你把錢放在銀行里根本沒有利息,這種情況下,手裡的資金只有兩種處理方法:如果想獲利就拿去投資,如果想不貶值就拿出來消費。

美聯儲把聯邦利率降低到0的目的,其實就是上面的原因,因為他們認為現在美國的經濟已經處於衰退狀態,不通過寬鬆的貨幣政策無法刺激經濟發展。



我們看到美聯儲宣佈這個消息之後,美元指數下跌,這說明大家對美元的信心逐漸喪失,作為全球的主要貨幣,美國在利用美元獲取利益,這將使得其他國家,能夠使用的貨幣政策空間更變得更窄。

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刺激本國經濟發展,但是他沒有考慮到對其他國家的影響,或者說考慮到了,但是沒有顧及這個問題,再或者說考慮到了,他就是想收割其他國家的利益。

美國這樣做必然會導致很多新興市場國家變得更加困難,甚至會引發金融危機現象,因為他們的貨幣會變得更加不值錢,他們的經濟刺激政策更加難以奏效,他們的人民生活會更加困難。

在全球市場貨幣寬鬆的情況下,普通老百姓要防止手裡的資金貶值,因為接下來很可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這時候資金要注意避險,投資要注意風險,最好適當購買保險。

這樣還可能會出現一個後果,就是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強權經濟之下帶來的不公平性,於是大家都要擺脫這種被束縛的狀態,最終建立一種更加公平的新秩序,如果這樣的話,美國就等於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讓我們等待這一天的來臨。


互金直通車


去年特朗普就一直喊著要零利率,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連續三次降息,特朗普均不滿意。因為特朗普需要大幅降息來支持他打貿易戰,上週日,美聯儲的政策來得猝不及防,突然就緊急宣佈零利率,並且重啟了7000億美元的QE,這完全就是被逼急了。

美股跌得厲害,連續暴跌,一週內兩次熔斷,連股神巴菲特都說自己活了89年,沒有見過這樣的恐慌。美聯儲當前使出了和2008年一樣的國際金融危機時期的政策,這無疑是將現在的情況當成金融危機了,美聯儲與財政部將聯手向市場提供無限流動性支撐,說白了,就是怕股市繼續暴跌。

美股暴跌,會衝擊美國居民資產負債表,會衝擊美國的消費,衝擊美國的經濟,美聯儲急了,直接一次梭哈。但這樣的做法,其實並不能解決什麼問題,美股下跌,並不是因為流動性問題引發下跌,是因為暴跌而引發流動性危機,存在本末倒置的問題。

因此,美聯儲此次降至零利率,並不能穩住美股,也不能穩住美國經濟,美國的疫情現在都還沒有有效的控制,雖然特朗普已宣佈美國進入緊急狀態,但政府方面並沒有什麼切實有效的措施出臺,這隻會讓民眾感到更恐慌,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疫情,到後期開始停產停工,造成的衝擊會更大。

可是現在美聯儲就已經把王炸出了,真的到那個時候的話,美聯儲還能做什麼?用市場評論的觀點來說,美聯儲貨幣已經被政治綁架,走火入魔,自廢武功。對全球的影響,會讓其他國家相繼大幅降息,如果不能有效的推動經濟,將會掉入流動性陷阱,進入新的困境之中。


財經宋建文


其實利率降為零本來也沒有什麼,談不上會引發什麼後果,因為我們的近鄰日本,還有歐洲的瑞士、瑞典、挪威、匈牙利等國家甚至連負利率都實施好久了,但是如果這個零利率國家是美國的話,情況就不一樣了。

一、零利率意味著什麼?

零利率意味著我們把錢存入銀行,無論存多久都沒有利息收入,這樣的情況下,人們的存錢意願就會降低,錢就會大量從銀行流出,世面上的錢多了,借錢(貸款)的利率就會降低,這樣就會刺激投資或者消費,所以零利率或者負利率通常都是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穩定和發達的國家才會採用,而且往往是在經濟低迷的階段採用低利率。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遲早也會實施零利率甚至負利率。

二、美國實施零利率意味深長

昨日美聯儲實施緊急降息,雖然有疫情背景,但透露出來更多的意思是美聯儲和白宮擔心美國經濟陷入低迷,同時也擔心美股繼續大跌會引發企業債務危機,並進而發生大規模的金融危機,所以降息也有救市的意思在裡面。

此外,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而且是第一貨幣,美國實施零利率,其他大多數國家會不得不選擇跟進,因為如果雙方之間的利差太大,就會導致國際熱錢湧入,炒高資產價格,甚至形成惡性通脹,而一旦熱錢撤資,又有可能引起金融市場動盪,2015年,A股的大動盪就有很多人分析與此有一定的關係,所以大多數國家會同步跟進,保持相對穩定的利差,從而維護自己的金融安全。

再者,美聯儲把利率降這麼多,等於是利率的工具一下子用盡了,畢竟短期內實行負利率的概率還是太小了,但美聯儲是誰?他們一定準備了大量的後手,可能更加極端的手段正在醞釀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