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紙的出現是在東漢,為何在戰國出現了“紙上談兵”的典故呢?

公子霜塵


首先西漢初期就出現了“紙”,當時的紙比較粗糙,不能廣泛使用,後來在東漢,經過蔡倫的改進,紙變的廉價又耐用。

紙上談兵發生在戰國末期的趙國,這個事件(長平之戰)最早的記載是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但並未出現“紙上談兵”一詞。甚至明朝馮夢龍撰寫的《東周列國志》中都沒有出現這個說法,說明至少在明朝,還沒有這個說法。第一次出現“紙上談兵”一詞是在林漢達先生編撰的《上下五千年》第40節,“紙上談兵的趙括”,這本書創作的初衷,就是給孩子看的,林先生必然會盡量把語言簡單化。真正讓這個詞語成為長平之戰趙括的專屬,大概要歸功於《現在漢語詞典》中的解釋。



文史辯論談


這句話有兩個錯誤:

首先,紙張並不是東漢出現的。

其次,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並不是戰國時期出現的,當時形容趙括的成語是“膠柱鼓瑟”。


紙張出現於何時?

紙張並不是由東漢的蔡倫造出的,他只是改良了傳統的造紙術,使得成功率提升。

在蔡倫之前,其實紙張就已經存在,只是材質和後來不一樣罷了。


目前已知早於蔡倫的紙張:

西漢文帝、景帝時期的放馬灘紙,在1986年出土於甘肅天水放馬灘漢墓,這是目前考古已知最早的紙。

漢武帝時代的灞橋紙,在1957年出土於西安市灞橋。

由此可見,在蔡倫之前紙張早已存在。

那麼,戰國人趙括的“紙上談兵”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紙上談兵是後世出現的詞語,戰國時並沒有用這個詞形容趙括。

根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記載:

  • 趙王因以括為將,代廉頗。

  • 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 趙王不聽,遂將之。


很顯然,這裡根本就沒提“紙上談兵”這個詞,這只是後人提煉的成語。

這段歷史,大家都明白了嗎?


HuiNanHistory



答:道理其實很簡單,“紙上談兵”的典故說的是戰國趙括慘敗於長平之戰的故事,但“紙上談兵”這個詞兒,卻是產生於明清之交。

不信?請查明朝以前所有講述長平之戰事件的書籍,都不會有“紙上談兵”這個詞兒!

注意,必須是明朝以前的人著作的書喔。

以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專門論證棉花在我國的種植發展史,以考古學家在新疆羅布淖爾地區的古樓蘭國遺址中發現棉布殘片為依據,把棉花的傳入我國的時間定在西漢張騫使西域時期。

結果,有讀者提出,孔子的時代就有棉衣了。

他給出的理由是:明朝編撰的《二十四孝圖》中有提到,孔門七十二弟子之一的閔子騫,幼時曾受繼母虐待,冬天只能穿單衣,而繼母“以棉絮已所生二子”,給兩個自己生的兒子穿棉衣。

我耐心地跟他解釋,這個故事是明朝人寫的,只能代表明朝時有棉衣,不能代表春秋孔子的時代有棉衣。

該讀者又通過網上查詢,認為“以棉絮已所生二子”這句話最先出版《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他按照我的推理思路,說,由此至少可以證明司馬遷的時代已經有棉衣了。

但“以棉絮已所生二子”這句話其實並不出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那是寫網文的人搞錯了。

仔細查一下便知,《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中對閔子騫的記載只有寥寥數字:“閔損字子騫。少孔子十五歲。孔子曰:‘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祿。“如有復我者,必在汶上矣。’”

則所謂“單衣順親”、“鞭打蘆花”等等故事,全都是元朝人、明朝人編造出來的。

與此相同,趙括熟讀兵書,好談兵,後人以“紙上談兵”一詞來形容他,並不能代表他那個時代就有紙。

打個比方,如同我寫文章形容當年商鞅得到秦王重用,官位刷刷刷上升,說他就如同從了火箭一樣。那麼,能否意味著商鞅的年代已經發明瞭火箭了?顯然不能。

話說回來,“紙上談兵”這個詞,最早出自哪兒呢?

這個還真難考。

南宋詩人劉過有“不隨舉子紙上學六韜,不學腐儒穿鑿注五經”之語;王庭珪也“欲將筆力扛九鼎,紙上有說能平戎”之句,都隱含“紙上談兵”之意,但並不是這四個組合成詞。

蔡戡《定齋集》也有以“孫武之法,紙上空言,不足觀也”之語來批評那些紅口白牙說大話的將領,即使“紙上談兵”之語已經呼之欲出,卻終究就是不出。

可查最早出現“紙上談兵”一詞的,應該是明萬曆、天啟年間人喬應甲收錄在《半九亭集》裡的一副楹聯作品:“紙上談兵人有口;軍中索餉灶無煙。”

這之後,可查這個詞的地方就有很多了。

如清華長卿詩“挾策休談紙上兵,鬢眉豪氣尚縱橫”、黃文暘詩“遂成法家案,豈等紙上兵”、《孽海花》中“論材宰相籠中物,殺賊書生紙上兵”等等。

至於最早把“紙上談兵”一詞與趙括聯繫起來的,可能是1979年由著名語言學家林漢達編寫的少兒通俗歷史讀物《上下五千年》。


覃仕勇說史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確實,一直以來我們都在用“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以至於成為了一個習以為常的說法。但是我們從沒想到的是,此事說的是趙括,然而在趙括所處的年代,並沒有紙的發明。那麼紙上談兵是怎麼來的呢?

一、紙上談兵的原文

紙上談兵,我們都知道說得是趙國大將趙括因為只知道看著兵書打仗而不會靈活變通,導致自己大敗,葬送了趙國大軍。也就是: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關於趙括領兵一事,來自於司馬遷的《史記》,裡面寫道: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

這個就是說,趙括從小就學習兵法,一說到領軍打仗的事情,認為天下沒有人能打過他。趙括曾經和父親趙奢討論打仗的事,趙奢難不倒趙括,但是趙奢認為趙括的打仗水平不能說是好的。

此時有趙奢的說法,就是說趙奢認為趙括打仗水平一般,

另有趙奢說: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趙奢的話的意思是,打仗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但是趙括卻把它簡單化了。如果趙國不讓趙括當大將也就罷了,如果讓他率軍打仗,讓趙軍失敗的一定是趙括了。此時就有了一些我們所說的紙上談兵的意思在其中了。

另有藺相如評價趙括說:

“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這話的意思就說,趙括雖然能讀懂兵書,但是不懂得靈活運用。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紙上談兵的意思了。

因此我們看《史記》之中,司馬遷雖然有表達紙上談兵的意思,但是並未明確提出過紙上談兵一詞。

二、關於紙

在春秋戰國時代,人們都是用竹簡來記錄文字。有個成語叫做“學富五車”,此事說的就是戰國時代的惠子。此處的五車裝的都是竹簡,倘若是紙質的書的話,那麼這個人的文采就太驚人了。另外還有個詞語叫做“刀筆吏”,形容的也是當時的小吏在竹簡上寫字,用筆寫字,寫錯了就用刀子颳去。

可見在趙括的時代,是不可能有紙的出現的。趙括讀的兵書也應該是屬於竹簡一類的書。

後來經過考古,出土了一批“灞橋紙”,推測年代大約是在漢武帝年間。但是當時的紙張非常昂貴而是使用起來效果不佳。我們所瞭解的奇人東方朔當時向漢武帝上書的時候,就用了三千片竹簡,這些竹簡要兩個人才扛得起,而武帝則花了二個月的時間才讀完。

由此可見當時雖然有紙,但是使用的人並不多。

因此根據我的推斷,紙上談兵一詞屬於後人構造的產物。紙上談兵的雛形應該是來自於宋代,因為宋人重文輕武,往往有文人帶兵打仗導致大敗的事情,因此有了類似於這樣的話來形容文人。因此最早不是來形容趙括的。

也有人說是來自於明人的詩詞:朝野猶誇紙上兵。但是出處難證,存疑。

有人說是來自於清人的發明。總之紙上談兵一詞屬於後人的產物。趙括應該說是“竹上談兵”比較正確。但是也沒必要更改,因為相對於其故事性而言,我們更加看重的是它的意義所在。

文:日航通鑑 圖:來自網絡與站內,侵刪


日航通鑑


眾所周知,紙的出現是在東漢,為何在戰國出現了“紙上談兵”的典故呢?

紙的出現並不是在東漢,而是在西漢初期,距今已有2000餘年的歷史,不過西漢的紙很粗燥,並沒有被廣泛運用,而造紙術經東漢的蔡倫改良後,才被逐漸推廣。


說了完了紙,我們接著說紙上談兵。

這個詞語幾乎是家喻戶曉,意識就是在紙上進行打仗很厲害,也就是打仗的理論很豐富,但是實戰卻不行,現在比作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是貶義詞中的VIP。 不過只要說起這個成語,大家就會立即想到“背鍋俠”趙括,因為感覺這是詞語就是為他而發明的,而讓他得到這頂“桂冠”的是秦趙之間的決戰——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前期,是秦國的王齕對陣趙國的廉頗,廉頗經過幾次小敗之後,選擇了堅守不出,使勁加固城池,這讓秦國的王齕無可奈何,但是這場戰爭秦趙都拖不起了,因為這是一場雙方出戰兵力達百萬的戰爭,即使富饒的秦國也扛不住如此大的軍費開支。


就在雙方上層領導都想決戰的時候,秦國換成了白起,而趙國換成了趙括,為何趙王要換上趙括呢,這是因為趙括有個厲害的爹,馬服君趙奢,並且趙括自幼熟讀兵書,軍事理論連趙奢都辯不過他。 結果,長平一戰趙括身死名列,而他也被所有人認為是導致秦趙長平之戰的罪魁禍首,其實,趙括只能為趙國軍事上的失敗負責,導致趙國失敗的原因有很多,趙括背後的趙王其實才該為這場戰爭負主要責任,這裡暫不論。

所以,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用來形容趙括也是極為恰當的,但這個詞語卻不是那個時候發明的,也就是說,因為紙的出現在漢朝,而趙括生活的年代是東周時期的戰國。


那麼,這個成語為何會成為趙括的代名詞呢?

據查證,關於趙括紙上談兵的最早記載,應該是《上下五千年》中“紙上談兵的趙括”,這個故事是說趙括是紙上談兵,但並不是說這個成語來源於趙括。 明確把紙上談兵的出處定在長平之戰時趙括身上的,大概要源自於《現代漢語詞典》了,其實紙上談兵作為成語形成的時間在清代,和趙括那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曾說:現有這樣詩人在此,卻天天去紙上談兵,這大概就是對這個成語最早的應用了。 飛魚說: 綜上所述,趙括只是符合紙上談兵講的意思,也就是說戰國時期出現了趙括的故事,但那時還沒有紙上談兵之說,這個成語成為趙括的代名詞,也只是後來人給他扣上的大帽子罷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當趙括把四十餘萬趙兵帶進白起的包圍圈時,這個鍋他揹著就不虧了,滿腹軍事理論,打起仗來卻急功冒進,活生生地葬送了幾十萬的性命,也順帶把趙國強大一併葬送了,這個鍋他揹著,其實不虧。

對此,您怎麼看呢?


飛魚說史


“紙上談兵”的典源來自於戰國時期趙國的將領趙括,但當時沒有紙,這個故事也就不可能有“紙上談兵”之說。

東漢末年,宦官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但並非是他發明了紙。公認的說法是西漢時期,就有了紙的出現,甚至更早。但當時並沒有紙的概念,當時的紙也並非是現在意義上的紙。

不管紙是啥時候出現的,但在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之後,有了紙也並沒有把趙括的故事,概括為”紙上談兵“。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了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熟讀兵法,其父也辯論不過他。後來接替廉頗為將,長平一戰,被秦軍打得大敗。

這個故事,說明了只會空談理論,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但當時沒有紙的出現,也就不可能提煉成“紙上談兵”的成語典故。

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後,也遲遲沒有人想到把趙括的故事總結為“紙上談兵”。

到了明代,湖南茶陵人劉三吾,寫了不少的詩,其中不少作品談到了兵事。查閱其經歷,也少見其軍事成就,是不是”紙上談兵“,這並不好說。

但在其《湘南雜詠三首》之其二,有一句詩:

湘南雜詠三首 (其二)
明代:劉三吾
遣使頻年赴帝京,名為計事豈真情。
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諸鎮一如唐末歲,孤忠誰是李長城?
山河依舊天如水,愁聽寒鴉日暮聲。

“朝野猶誇紙上兵”一句,提到了“紙上兵”,但也沒有直接說是“紙上談兵”。

清朝李寶嘉的小說《官場現形記》第三十一回說道:

" 新近有個大挑知縣上了一個條陳,其中有些話都是窒礙難行,畢竟書生之見,全是紙上談兵。"

這明確說到了“紙上談兵”,一般是能夠查閱到的最早的“紙上談兵”,這與趙括的故事已經相距二千年了。

這個事情,沒有什麼奇怪。

這就是中國文化的魅力所在,之所以說博大精深,就在於其傳承、發展,一脈相傳,不斷地發揚光大。不斷地學習古人的智慧,汲取營養,不斷地創新、發展,才成就了今天中華民族文化的輝煌。


豹眼看歷史


說趙括是戰國時期最悲催的將領,應該沒有幾個人會反對,趙括的父親趙奢一戰成名,接下廉頗都不願意打的閼與之戰大敗秦軍,趙括同樣也是一戰成名,不過他的成名卻與趙奢截然相反,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接替廉頗,與秦國白起正面對決,結果趙國四十萬大軍被坑殺。由此,誕生了一個成語,即紙上談兵。

那麼問題就來了,長平之戰發生在戰國時期,秦始皇滅六國之前,而紙的發明是在漢朝時期,這個“紙上談兵”放在趙括身上是不是不合適呢?戰國時期連紙都沒有,何來紙上談兵呢?現有的很多資料將“紙上談兵”的出處設定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單純看這個成語的話,是不可能出自《史記》的。

《史記》為西漢司馬遷所作,而蔡倫造紙是在東漢時期,當然在蔡倫之前,甚至是西漢時期,就已經有了紙的出現,只是西漢時期剛剛出現紙,還沒有進行優化,而東漢時期的蔡倫就是在原有紙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創造出來的蔡侯紙。但不管是西漢還是東漢,即便有了紙的出現,承載文字的多還是簡牘以及帛書。與貴族化的帛書相比,簡牘才是最普遍的一種文字載體,所以說即便漢朝就有了紙,但是簡牘和帛書還是記載文字的主流載體,而紙的大規模使用還要靠後,到了隋唐時期,才真正取代簡牘和帛書,成為文字的最主要載體。

況且《史記》中有關趙括的記載,通篇讀下來,是完全看不出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其實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出現還要晚的多,即便出現也不是因著趙括,這個成語很可能是近代的產物,是人為的加在趙括身上的。

其實我們通常接觸到的一些成語和典故,很多都是成型於明清時期,而和成語、典故本身發生的時代無關,比如結草銜環這個成語,它出自明代馮夢龍的作品,但是典故發生的時間點卻一個在先秦時期,一個漢朝時期,是分開的,結草在先秦,銜環在漢朝,只是因為馮夢龍將兩件事結合在一起,組成了這個成語。

我們都知道,明清時期是我國小說發展的巔峰時期,所謂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像我們熟知的四大名著以及《東周列國志》、《封神演義》、《隋唐演義》等等小說都是明清時期的產物,因此,在這些小說中,我們細細看來,還是會發現其中的明清特徵的,即便有的不明顯,但是確實是存在的。

而因為明清時期有大量的小說和各種文體的書籍面世,也就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以及成語典故,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的成語其實是明清時期才出現的,但其本身的時代則可能是兩千多年前。不過即便是在明朝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中,也不曾出現紙上談兵這個成語。但在明朝時期的一些作品中,卻出現了“紙上兵”這個詞,它第一次出現是在明朝時期劉三吾的《湘南雜詠》中,其中有這樣一句話:“鄂垣僅有湘南地,朝野猶誇紙上兵。”

自此之後,紙上兵這個詞就經常出現,但是與之相聯繫的一般是書生,到了清朝時期,“紙上兵”逐漸被“紙上談兵”所代替,但具體“紙上談兵”出自什麼何處,已經不可考,像《官場現形記》、《紅樓夢》等作品中都出現過“紙上談兵”這個詞。

而這個時期的趙括和“紙上談兵”根本沒有扯上關係,一直到了晚清時期甚至更晚,人們才將兩者聯繫起來,尤其是近現代,提到趙括,必然會想到“紙上談兵”這個詞,其實這就是一個漸變發展的過程,就如同很多文學作品中的藝術形象發展。也因此,人們將“紙上談兵”這個典故的出處設定在《史記》中的趙括身上,其實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

如果對長平之戰有所瞭解,斷不會認為趙括只是紙上談兵,縱然趙括為統帥的時候,確實被秦國的白起坑殺了四十萬降卒,導致了趙國元氣大傷,但是這個大戰的失敗,趙括真正要負的責任卻並不多,他就是一個背鍋俠。一場大戰的失敗,總要有人為之負責,很不幸,趙括必須為長平之戰負責,儘管很冤,但是當他踏上戰場的那一刻,就註定了他的悲劇。

趙括在戰場上的表現其實是趙惠文王所期許的,即出戰,儘快結束長平之戰,而在趙括之前,趙軍的軍事統領是廉頗,但廉頗在最開始的幾次與秦軍交鋒中,全部敗下陣來,廉頗節節敗退,不得已堅壁不出。

秦軍是遠距離作戰,最忌諱的就是戰爭時間被拉長,而廉頗則希望經由這樣的防守來拖垮秦軍,只是事與願違,趙惠文王在該戰中數次決策失誤,先是接受了上黨郡,後來又不肯求援山東各國,更是在後援供給上力不從心。糧草供給不給力,心浮氣躁的趙惠文王希望迅速結束戰爭,因此換下了廉頗,換上了主張主動出擊的趙括。

趙括滿腔熱血,少年英雄,但是與廉頗相比,明顯的戰鬥經驗不足,趙括上戰場的次數很少,而戰場瞬息萬變,一旦遇到白起那樣的對手,非有豐富的戰場經驗無法與之對陣,而沒有多少實戰經驗的趙括偏偏又遇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白起,其結果就是被虐成渣。

當然,趙括也有錯,他其實一開始就不應該出戰,趙惠文王完全是病急亂投醫,他找不到願意主動出擊的將領,是因為所有的將領是不主張出戰,而趙惠文王卻想盡快結束,於是只能啟用願意出戰的趙括,然後就有了這樣慘痛的一次戰敗,其實,趙國戰敗不過是早晚的事,但是啟用趙括卻將這個戰敗的損失升到了最大。

白起坑殺四十萬降卒,太過震撼,長平之戰放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都是最慘烈的一場大戰。所以,要真正追究長平之戰的責任,趙惠文王的責任是最大的,但是他是一國之君,總不能自己承認自己的錯誤,所以這個鍋只能趙括來背。

而人們之所以將趙括和“紙上談兵”聯繫在一起,從趙奢、藺相如甚至趙括母親的話中能窺知一二。趙括自小學習兵法,“兵事,以天下莫能當”,談論起來侃侃而談,趙奢根本難不住他,但是趙奢卻並不看好這個兒子,他對趙括的母親說: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括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

而到了趙惠文王希望趙括出戰的時候,藺相如曾勸阻過趙惠文王,他說:“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而趙括的母親也認為趙括不適合出戰,試圖阻止,但是趙惠文王一心讓趙括出戰,或許在他的內心深處,希望趙括和趙奢一樣,能夠力挽狂瀾,畢竟虎父無犬子,但是在長平之戰這樣的戰場上,趙括是無論如何也改變了戰局的。

不管是趙奢還是藺相如,都認為趙括雖然熟習兵法,但是太過驕傲,沒有實戰經驗,也就不會在戰場上順應形勢靈活應變。這樣的趙括用一個詞語來形容的話,還真就是“紙上談兵”。

寫到這裡,做一下總結,“紙上談兵”這個典故的出處並不是《史記》,涉及的主人公也不是趙括。但是因為長平之戰太過慘烈,而“熟習兵法,但沒什麼實戰經驗”的趙括巧合直接導致了長平之戰中趙國的慘敗,所以,現在,“紙上談兵”已經和趙括密不可分。

  


尚宮女史


您好,非常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紙的出現是在東漢時期,為何在戰國就有了紙上談兵的典故?】

“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意思就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知道空談理論,而且還不知道結合實踐,沒有任何實際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這個成語是形容趙括的“紙上談兵”,但是在那個時代並沒有出現紙,為何會有這樣一個“誤會”呢?

一:紙是從哪個朝代開始出現的呢?

在東漢元興元年的時候,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以及漁網等原料,經過了一系列的加工,造成了紙,也是現代紙的起源。

在紙的技術出現之前,最早是結繩記事,後來在石頭上刻字,龜甲,樹皮,樹葉,青銅器,鐵器等等。

後來到了東周時期,就出現了竹簡和帛書,西漢時期也出現了所謂的造紙術,但是應用不廣泛,而且造紙術非常粗劣。

自東漢以後,造紙技術的出現,也為歷史記載以及生活用途,帶來了非常大的改善和作用。

二:“紙上談兵”的事件

提起“紙上談兵”,很多人都知道這一個事件,是指的趙括兵敗秦軍的故事。

在戰國後期,秦國攻打趙國,後來秦軍在長平受阻,長平首將是廉頗。廉頗是趙國大將,他看見秦軍實力強大,就沒有硬碰硬,命令部隊堅守城池,與秦軍僵持了4個多月,秦軍仍然攻不下來長平。

秦王這個時候就採納了謀士的建議,用離間計讓趙王懷疑廉頗,沒想到趙王真的中了計,之後把廉頗調回來,讓趙括去長平和秦軍作戰。

趙括到了長平之後,改變了廉頗的策略,主張與秦軍硬拼,秦軍先是讓趙括嚐到一點甜頭,然後引誘趙括的軍隊陷入自己的包圍圈。

那一天,趙括親自率領40萬大軍與秦兵作戰,秦軍與趙軍幾次交戰之後,都佯裝打輸,趙括非常得意,卻不知這是敵人的引兵之際。

這個時候,趙括卻突然卻收到消息,自己的後營已被秦軍攻佔,糧草被秦軍截斷。

於是,一連46天,趙軍陷入絕糧境地,趙括只能拼命突圍,也就在這一次戰役之中,趙括中箭身亡,這就是所謂的紙上談兵的歷史事件。

這一個事件是在史書《史記》之中記載:

趙括既代廉頗,悉更約束,易置軍吏。秦將白起聞之,縱奇兵,佯敗走,而絕其糧道,分斷其軍為二,士卒離心。四十餘日,軍餓,趙括出銳卒自搏戰,秦軍射殺趙括。括軍敗,數十萬之眾遂降秦,秦悉坑之。

但是,在《史記》這本書中記錄的這一個事件,並未出現“紙上談兵”這一個詞。

三:“紙上談兵”詞語的來源

雖然據資料記載,紙上談兵的詞語是出自趙括事件之中,但是原文之中並沒有出現“紙上談兵”這一個成語,最早也只是出現在明清時代的小說之中。

所以我們可以斷定,這是在明清時代之後,文言文逐漸簡化的同時,後人精簡了故事的要義,並且概括出來的一個詞。

好了,今天的回答就到這裡,感謝您的閱讀和支持!

國學書舍


“紙上談兵”的原始成因典故是:“子上談兵”。

“子”:在春秋、戰國時期是讀書人的尊稱、別稱、雅稱。是上流社會王、侯、將、相,貴族階層、士族階層贈送給當時有文化的明白人、聰明與智慧的敬稱,多少還有一些鄙視、歧視、偏見與傲慢、諷刺的意味,原意是說你們這些讀書人、文化人、明白人、聰明人,光直僅憑口頭上說論兵之道,談兵之術,沒有看到你們招兵買馬,真刀真槍、真刀實幹的招兵、練兵、領本有本事、有能力、有戰術、擔戰爭去打仗、去拼殺…………

在春秋後期、戰國時代,強者為爭,霸者為王,誰有真正真刀真謀的軍事才能、才華,誰有真正的軍事實力、軍事本領,誰就能稱霸天下,或者說誰就能稱霸一方,統治一方。

光直僅憑春秋、戰國的“子”們在嘴上說不算數,微不足道,沒有人相信“子”們說的話,更沒有人願意聽“子”們說的話…………

在春秋、戰國時期,如孔子、孟子、莊子、老子、墨子、韓非子…………等,並不是他們實際上、實質上的”名”,而是他們的“字”,社會上送給他們的尊稱、敬稱、雅稱和別稱。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和身份不是很高,也沒有人把他們“捧為、奉為”聖人,把他們捧為、奉為聖人,是劉邦建立漢朝,從西漢開始以後的事…………

從漢朝開始,把他們這些“子”們捧為、奉為聖人以後,從東漢開始,發明了造紙術,從官方到民間的大力推廣造紙技術,並且大量使用紙張。從當時的官方到民間,為了避諱、忌諱他們這些聖人“子”們的稱號,形象、生動、旗幟鮮明地改為“紙上談兵”…………

從東漢發明造紙術並大量使用紙張開始,“紙上談兵”這個成語的使用,一直沿用至今。


袁聰


我們先來看看“紙上談兵”的典故。

這個故事出自史記的《廉頗藺相如傳》,趙括的父親叫趙奢,是趙國的名將,在閼與之戰之中,打敗過秦軍。趙括繼承了父親的基因,自小就喜歡讀兵法,並且討論打仗,認為自己在打仗上面也是極有天賦的。

興許趙奢的口才不如趙括,讀的兵書沒有趙括多,在軍事討論上,反而還辯論不過趙括,但是趙奢覺得趙括的軍事能力還是比較軟缺。

趙母就很納悶,為什麼這樣認為呢?打仗是一件很兇險的事情,而趙括談之如兒戲,趙軍肯定不能以趙括為將,否則會害了趙軍的。所以在長平之戰的時候,趙王想要用趙括代替廉頗的時候,趙母就將趙奢的話告訴了趙王。

可是趙王不以為意,堅持用趙括為將,他認為趙奢厲害,其子趙括又熟讀兵書,肯定也沒問題,不過,事與願違,趙括完全不是名將白起的對手,最終四十萬趙軍被坑殺。這個就是著名的“紙上談兵”的故事。

但是原文,卻沒有紙上談兵這個事情,而是後人將這個故事取了個名字叫做“紙上談兵”,形容那些只會誇誇其談,而實際能力卻很低的人,顯然,趙括就是這樣的人,後來的馬謖也是這樣的人。

其實,紙上談兵這個成語,很晚才出現,一直到明清的小說才出現,所以典故本來就有,而這個名字是明清的時候才取的。

我們知道中國的四大發明,有一個就是東漢蔡倫的造紙術,但其實蔡倫只是改進了造紙術,將生活中常見的材料,比如樹皮製造出了物美價廉的紙張,在之前,也是有紙的,比如用絲綢製造出來的紙,但是造價顯然十分的昂貴。

現代已出土的最早的是西漢漢武帝時期,戰國時期有紙也是有可能的。總的來說,紙上談兵的故事,並非是真的紙上,顯然是竹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