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纸的出现是在东汉,为何在战国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呢?

公子霜尘


首先西汉初期就出现了“纸”,当时的纸比较粗糙,不能广泛使用,后来在东汉,经过蔡伦的改进,纸变的廉价又耐用。

纸上谈兵发生在战国末期的赵国,这个事件(长平之战)最早的记载是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但并未出现“纸上谈兵”一词。甚至明朝冯梦龙撰写的《东周列国志》中都没有出现这个说法,说明至少在明朝,还没有这个说法。第一次出现“纸上谈兵”一词是在林汉达先生编撰的《上下五千年》第40节,“纸上谈兵的赵括”,这本书创作的初衷,就是给孩子看的,林先生必然会尽量把语言简单化。真正让这个词语成为长平之战赵括的专属,大概要归功于《现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文史辩论谈


这句话有两个错误:

首先,纸张并不是东汉出现的。

其次,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并不是战国时期出现的,当时形容赵括的成语是“胶柱鼓瑟”。


纸张出现于何时?

纸张并不是由东汉的蔡伦造出的,他只是改良了传统的造纸术,使得成功率提升。

在蔡伦之前,其实纸张就已经存在,只是材质和后来不一样罢了。


目前已知早于蔡伦的纸张:

西汉文帝、景帝时期的放马滩纸,在1986年出土于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这是目前考古已知最早的纸。

汉武帝时代的灞桥纸,在1957年出土于西安市灞桥。

由此可见,在蔡伦之前纸张早已存在。

那么,战国人赵括的“纸上谈兵”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其实,纸上谈兵是后世出现的词语,战国时并没有用这个词形容赵括。

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记载:

  • 赵王因以括为将,代廉颇。

  •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 赵王不听,遂将之。


很显然,这里根本就没提“纸上谈兵”这个词,这只是后人提炼的成语。

这段历史,大家都明白了吗?


HuiNanHistory



答:道理其实很简单,“纸上谈兵”的典故说的是战国赵括惨败于长平之战的故事,但“纸上谈兵”这个词儿,却是产生于明清之交。

不信?请查明朝以前所有讲述长平之战事件的书籍,都不会有“纸上谈兵”这个词儿!

注意,必须是明朝以前的人著作的书喔。

以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论证棉花在我国的种植发展史,以考古学家在新疆罗布淖尔地区的古楼兰国遗址中发现棉布残片为依据,把棉花的传入我国的时间定在西汉张骞使西域时期。

结果,有读者提出,孔子的时代就有棉衣了。

他给出的理由是: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中有提到,孔门七十二弟子之一的闵子骞,幼时曾受继母虐待,冬天只能穿单衣,而继母“以棉絮已所生二子”,给两个自己生的儿子穿棉衣。

我耐心地跟他解释,这个故事是明朝人写的,只能代表明朝时有棉衣,不能代表春秋孔子的时代有棉衣。

该读者又通过网上查询,认为“以棉絮已所生二子”这句话最先出版《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他按照我的推理思路,说,由此至少可以证明司马迁的时代已经有棉衣了。

但“以棉絮已所生二子”这句话其实并不出自《史记.仲尼弟子列传》,那是写网文的人搞错了。

仔细查一下便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对闵子骞的记载只有寥寥数字:“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汙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则所谓“单衣顺亲”、“鞭打芦花”等等故事,全都是元朝人、明朝人编造出来的。

与此相同,赵括熟读兵书,好谈兵,后人以“纸上谈兵”一词来形容他,并不能代表他那个时代就有纸。

打个比方,如同我写文章形容当年商鞅得到秦王重用,官位刷刷刷上升,说他就如同从了火箭一样。那么,能否意味着商鞅的年代已经发明了火箭了?显然不能。

话说回来,“纸上谈兵”这个词,最早出自哪儿呢?

这个还真难考。

南宋诗人刘过有“不随举子纸上学六韬,不学腐儒穿凿注五经”之语;王庭珪也“欲将笔力扛九鼎,纸上有说能平戎”之句,都隐含“纸上谈兵”之意,但并不是这四个组合成词。

蔡戡《定斋集》也有以“孙武之法,纸上空言,不足观也”之语来批评那些红口白牙说大话的将领,即使“纸上谈兵”之语已经呼之欲出,却终究就是不出。

可查最早出现“纸上谈兵”一词的,应该是明万历、天启年间人乔应甲收录在《半九亭集》里的一副楹联作品:“纸上谈兵人有口;军中索饷灶无烟。”

这之后,可查这个词的地方就有很多了。

如清华长卿诗“挟策休谈纸上兵,鬓眉豪气尚纵横”、黄文暘诗“遂成法家案,豈等纸上兵”、《孽海花》中“论材宰相笼中物,杀贼书生纸上兵”等等。

至于最早把“纸上谈兵”一词与赵括联系起来的,可能是1979年由著名语言学家林汉达编写的少儿通俗历史读物《上下五千年》。


覃仕勇说史


我是日航君,为您解答。

确实,一直以来我们都在用“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以至于成为了一个习以为常的说法。但是我们从没想到的是,此事说的是赵括,然而在赵括所处的年代,并没有纸的发明。那么纸上谈兵是怎么来的呢?

一、纸上谈兵的原文

纸上谈兵,我们都知道说得是赵国大将赵括因为只知道看着兵书打仗而不会灵活变通,导致自己大败,葬送了赵国大军。也就是: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关于赵括领兵一事,来自于司马迁的《史记》,里面写道: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这个就是说,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一说到领军打仗的事情,认为天下没有人能打过他。赵括曾经和父亲赵奢讨论打仗的事,赵奢难不倒赵括,但是赵奢认为赵括的打仗水平不能说是好的。

此时有赵奢的说法,就是说赵奢认为赵括打仗水平一般,

另有赵奢说: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奢的话的意思是,打仗是你死我活的事情,但是赵括却把它简单化了。如果赵国不让赵括当大将也就罢了,如果让他率军打仗,让赵军失败的一定是赵括了。此时就有了一些我们所说的纸上谈兵的意思在其中了。

另有蔺相如评价赵括说: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这话的意思就说,赵括虽然能读懂兵书,但是不懂得灵活运用。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纸上谈兵的意思了。

因此我们看《史记》之中,司马迁虽然有表达纸上谈兵的意思,但是并未明确提出过纸上谈兵一词。

二、关于纸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都是用竹简来记录文字。有个成语叫做“学富五车”,此事说的就是战国时代的惠子。此处的五车装的都是竹简,倘若是纸质的书的话,那么这个人的文采就太惊人了。另外还有个词语叫做“刀笔吏”,形容的也是当时的小吏在竹简上写字,用笔写字,写错了就用刀子刮去。

可见在赵括的时代,是不可能有纸的出现的。赵括读的兵书也应该是属于竹简一类的书。

后来经过考古,出土了一批“灞桥纸”,推测年代大约是在汉武帝年间。但是当时的纸张非常昂贵而是使用起来效果不佳。我们所了解的奇人东方朔当时向汉武帝上书的时候,就用了三千片竹简,这些竹简要两个人才扛得起,而武帝则花了二个月的时间才读完。

由此可见当时虽然有纸,但是使用的人并不多。

因此根据我的推断,纸上谈兵一词属于后人构造的产物。纸上谈兵的雏形应该是来自于宋代,因为宋人重文轻武,往往有文人带兵打仗导致大败的事情,因此有了类似于这样的话来形容文人。因此最早不是来形容赵括的。

也有人说是来自于明人的诗词:朝野犹夸纸上兵。但是出处难证,存疑。

有人说是来自于清人的发明。总之纸上谈兵一词属于后人的产物。赵括应该说是“竹上谈兵”比较正确。但是也没必要更改,因为相对于其故事性而言,我们更加看重的是它的意义所在。

文:日航通鉴 图:来自网络与站内,侵删


日航通鉴


众所周知,纸的出现是在东汉,为何在战国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呢?

纸的出现并不是在东汉,而是在西汉初期,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不过西汉的纸很粗燥,并没有被广泛运用,而造纸术经东汉的蔡伦改良后,才被逐渐推广。


说了完了纸,我们接着说纸上谈兵。

这个词语几乎是家喻户晓,意识就是在纸上进行打仗很厉害,也就是打仗的理论很丰富,但是实战却不行,现在比作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是贬义词中的VIP。 不过只要说起这个成语,大家就会立即想到“背锅侠”赵括,因为感觉这是词语就是为他而发明的,而让他得到这顶“桂冠”的是秦赵之间的决战——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前期,是秦国的王齕对阵赵国的廉颇,廉颇经过几次小败之后,选择了坚守不出,使劲加固城池,这让秦国的王齕无可奈何,但是这场战争秦赵都拖不起了,因为这是一场双方出战兵力达百万的战争,即使富饶的秦国也扛不住如此大的军费开支。


就在双方上层领导都想决战的时候,秦国换成了白起,而赵国换成了赵括,为何赵王要换上赵括呢,这是因为赵括有个厉害的爹,马服君赵奢,并且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军事理论连赵奢都辩不过他。 结果,长平一战赵括身死名列,而他也被所有人认为是导致秦赵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其实,赵括只能为赵国军事上的失败负责,导致赵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赵括背后的赵王其实才该为这场战争负主要责任,这里暂不论。

所以,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赵括也是极为恰当的,但这个词语却不是那个时候发明的,也就是说,因为纸的出现在汉朝,而赵括生活的年代是东周时期的战国。


那么,这个成语为何会成为赵括的代名词呢?

据查证,关于赵括纸上谈兵的最早记载,应该是《上下五千年》中“纸上谈兵的赵括”,这个故事是说赵括是纸上谈兵,但并不是说这个成语来源于赵括。 明确把纸上谈兵的出处定在长平之战时赵括身上的,大概要源自于《现代汉语词典》了,其实纸上谈兵作为成语形成的时间在清代,和赵括那是一点关系都没有。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曾说: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这大概就是对这个成语最早的应用了。 飞鱼说: 综上所述,赵括只是符合纸上谈兵讲的意思,也就是说战国时期出现了赵括的故事,但那时还没有纸上谈兵之说,这个成语成为赵括的代名词,也只是后来人给他扣上的大帽子罢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当赵括把四十余万赵兵带进白起的包围圈时,这个锅他背着就不亏了,满腹军事理论,打起仗来却急功冒进,活生生地葬送了几十万的性命,也顺带把赵国强大一并葬送了,这个锅他背着,其实不亏。

对此,您怎么看呢?


飞鱼说史


“纸上谈兵”的典源来自于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赵括,但当时没有纸,这个故事也就不可能有“纸上谈兵”之说。

东汉末年,宦官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但并非是他发明了纸。公认的说法是西汉时期,就有了纸的出现,甚至更早。但当时并没有纸的概念,当时的纸也并非是现在意义上的纸。

不管纸是啥时候出现的,但在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之后,有了纸也并没有把赵括的故事,概括为”纸上谈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熟读兵法,其父也辩论不过他。后来接替廉颇为将,长平一战,被秦军打得大败。

这个故事,说明了只会空谈理论,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但当时没有纸的出现,也就不可能提炼成“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

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也迟迟没有人想到把赵括的故事总结为“纸上谈兵”。

到了明代,湖南茶陵人刘三吾,写了不少的诗,其中不少作品谈到了兵事。查阅其经历,也少见其军事成就,是不是”纸上谈兵“,这并不好说。

但在其《湘南杂咏三首》之其二,有一句诗:

湘南杂咏三首 (其二)
明代:刘三吾
遣使频年赴帝京,名为计事岂真情。
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
诸镇一如唐末岁,孤忠谁是李长城?
山河依旧天如水,愁听寒鸦日暮声。

“朝野犹夸纸上兵”一句,提到了“纸上兵”,但也没有直接说是“纸上谈兵”。

清朝李宝嘉的小说《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说道:

" 新近有个大挑知县上了一个条陈,其中有些话都是窒碍难行,毕竟书生之见,全是纸上谈兵。"

这明确说到了“纸上谈兵”,一般是能够查阅到的最早的“纸上谈兵”,这与赵括的故事已经相距二千年了。

这个事情,没有什么奇怪。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之所以说博大精深,就在于其传承、发展,一脉相传,不断地发扬光大。不断地学习古人的智慧,汲取营养,不断地创新、发展,才成就了今天中华民族文化的辉煌。


豹眼看历史


说赵括是战国时期最悲催的将领,应该没有几个人会反对,赵括的父亲赵奢一战成名,接下廉颇都不愿意打的阏与之战大败秦军,赵括同样也是一战成名,不过他的成名却与赵奢截然相反,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接替廉颇,与秦国白起正面对决,结果赵国四十万大军被坑杀。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即纸上谈兵。

那么问题就来了,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秦始皇灭六国之前,而纸的发明是在汉朝时期,这个“纸上谈兵”放在赵括身上是不是不合适呢?战国时期连纸都没有,何来纸上谈兵呢?现有的很多资料将“纸上谈兵”的出处设定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单纯看这个成语的话,是不可能出自《史记》的。

《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作,而蔡伦造纸是在东汉时期,当然在蔡伦之前,甚至是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纸的出现,只是西汉时期刚刚出现纸,还没有进行优化,而东汉时期的蔡伦就是在原有纸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创造出来的蔡侯纸。但不管是西汉还是东汉,即便有了纸的出现,承载文字的多还是简牍以及帛书。与贵族化的帛书相比,简牍才是最普遍的一种文字载体,所以说即便汉朝就有了纸,但是简牍和帛书还是记载文字的主流载体,而纸的大规模使用还要靠后,到了隋唐时期,才真正取代简牍和帛书,成为文字的最主要载体。

况且《史记》中有关赵括的记载,通篇读下来,是完全看不出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其实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出现还要晚的多,即便出现也不是因着赵括,这个成语很可能是近代的产物,是人为的加在赵括身上的。

其实我们通常接触到的一些成语和典故,很多都是成型于明清时期,而和成语、典故本身发生的时代无关,比如结草衔环这个成语,它出自明代冯梦龙的作品,但是典故发生的时间点却一个在先秦时期,一个汉朝时期,是分开的,结草在先秦,衔环在汉朝,只是因为冯梦龙将两件事结合在一起,组成了这个成语。

我们都知道,明清时期是我国小说发展的巅峰时期,所谓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像我们熟知的四大名著以及《东周列国志》、《封神演义》、《隋唐演义》等等小说都是明清时期的产物,因此,在这些小说中,我们细细看来,还是会发现其中的明清特征的,即便有的不明显,但是确实是存在的。

而因为明清时期有大量的小说和各种文体的书籍面世,也就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以及成语典故,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的成语其实是明清时期才出现的,但其本身的时代则可能是两千多年前。不过即便是在明朝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中,也不曾出现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但在明朝时期的一些作品中,却出现了“纸上兵”这个词,它第一次出现是在明朝时期刘三吾的《湘南杂咏》中,其中有这样一句话:“鄂垣仅有湘南地,朝野犹夸纸上兵。”

自此之后,纸上兵这个词就经常出现,但是与之相联系的一般是书生,到了清朝时期,“纸上兵”逐渐被“纸上谈兵”所代替,但具体“纸上谈兵”出自什么何处,已经不可考,像《官场现形记》、《红楼梦》等作品中都出现过“纸上谈兵”这个词。

而这个时期的赵括和“纸上谈兵”根本没有扯上关系,一直到了晚清时期甚至更晚,人们才将两者联系起来,尤其是近现代,提到赵括,必然会想到“纸上谈兵”这个词,其实这就是一个渐变发展的过程,就如同很多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发展。也因此,人们将“纸上谈兵”这个典故的出处设定在《史记》中的赵括身上,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如果对长平之战有所了解,断不会认为赵括只是纸上谈兵,纵然赵括为统帅的时候,确实被秦国的白起坑杀了四十万降卒,导致了赵国元气大伤,但是这个大战的失败,赵括真正要负的责任却并不多,他就是一个背锅侠。一场大战的失败,总要有人为之负责,很不幸,赵括必须为长平之战负责,尽管很冤,但是当他踏上战场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的悲剧。

赵括在战场上的表现其实是赵惠文王所期许的,即出战,尽快结束长平之战,而在赵括之前,赵军的军事统领是廉颇,但廉颇在最开始的几次与秦军交锋中,全部败下阵来,廉颇节节败退,不得已坚壁不出。

秦军是远距离作战,最忌讳的就是战争时间被拉长,而廉颇则希望经由这样的防守来拖垮秦军,只是事与愿违,赵惠文王在该战中数次决策失误,先是接受了上党郡,后来又不肯求援山东各国,更是在后援供给上力不从心。粮草供给不给力,心浮气躁的赵惠文王希望迅速结束战争,因此换下了廉颇,换上了主张主动出击的赵括。

赵括满腔热血,少年英雄,但是与廉颇相比,明显的战斗经验不足,赵括上战场的次数很少,而战场瞬息万变,一旦遇到白起那样的对手,非有丰富的战场经验无法与之对阵,而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赵括偏偏又遇到了不按常理出牌的白起,其结果就是被虐成渣。

当然,赵括也有错,他其实一开始就不应该出战,赵惠文王完全是病急乱投医,他找不到愿意主动出击的将领,是因为所有的将领是不主张出战,而赵惠文王却想尽快结束,于是只能启用愿意出战的赵括,然后就有了这样惨痛的一次战败,其实,赵国战败不过是早晚的事,但是启用赵括却将这个战败的损失升到了最大。

白起坑杀四十万降卒,太过震撼,长平之战放在整个春秋战国时期,都是最惨烈的一场大战。所以,要真正追究长平之战的责任,赵惠文王的责任是最大的,但是他是一国之君,总不能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所以这个锅只能赵括来背。

而人们之所以将赵括和“纸上谈兵”联系在一起,从赵奢、蔺相如甚至赵括母亲的话中能窥知一二。赵括自小学习兵法,“兵事,以天下莫能当”,谈论起来侃侃而谈,赵奢根本难不住他,但是赵奢却并不看好这个儿子,他对赵括的母亲说: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而到了赵惠文王希望赵括出战的时候,蔺相如曾劝阻过赵惠文王,他说:“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而赵括的母亲也认为赵括不适合出战,试图阻止,但是赵惠文王一心让赵括出战,或许在他的内心深处,希望赵括和赵奢一样,能够力挽狂澜,毕竟虎父无犬子,但是在长平之战这样的战场上,赵括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了战局的。

不管是赵奢还是蔺相如,都认为赵括虽然熟习兵法,但是太过骄傲,没有实战经验,也就不会在战场上顺应形势灵活应变。这样的赵括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话,还真就是“纸上谈兵”。

写到这里,做一下总结,“纸上谈兵”这个典故的出处并不是《史记》,涉及的主人公也不是赵括。但是因为长平之战太过惨烈,而“熟习兵法,但没什么实战经验”的赵括巧合直接导致了长平之战中赵国的惨败,所以,现在,“纸上谈兵”已经和赵括密不可分。

  


尚宫女史


您好,非常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纸的出现是在东汉时期,为何在战国就有了纸上谈兵的典故?】

“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知道空谈理论,而且还不知道结合实践,没有任何实际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这个成语是形容赵括的“纸上谈兵”,但是在那个时代并没有出现纸,为何会有这样一个“误会”呢?

一:纸是从哪个朝代开始出现的呢?

在东汉元兴元年的时候,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以及渔网等原料,经过了一系列的加工,造成了纸,也是现代纸的起源。

在纸的技术出现之前,最早是结绳记事,后来在石头上刻字,龟甲,树皮,树叶,青铜器,铁器等等。

后来到了东周时期,就出现了竹简和帛书,西汉时期也出现了所谓的造纸术,但是应用不广泛,而且造纸术非常粗劣。

自东汉以后,造纸技术的出现,也为历史记载以及生活用途,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善和作用。

二:“纸上谈兵”的事件

提起“纸上谈兵”,很多人都知道这一个事件,是指的赵括兵败秦军的故事。

在战国后期,秦国攻打赵国,后来秦军在长平受阻,长平首将是廉颇。廉颇是赵国大将,他看见秦军实力强大,就没有硬碰硬,命令部队坚守城池,与秦军僵持了4个多月,秦军仍然攻不下来长平。

秦王这个时候就采纳了谋士的建议,用离间计让赵王怀疑廉颇,没想到赵王真的中了计,之后把廉颇调回来,让赵括去长平和秦军作战。

赵括到了长平之后,改变了廉颇的策略,主张与秦军硬拼,秦军先是让赵括尝到一点甜头,然后引诱赵括的军队陷入自己的包围圈。

那一天,赵括亲自率领40万大军与秦兵作战,秦军与赵军几次交战之后,都佯装打输,赵括非常得意,却不知这是敌人的引兵之际。

这个时候,赵括却突然却收到消息,自己的后营已被秦军攻占,粮草被秦军截断。

于是,一连46天,赵军陷入绝粮境地,赵括只能拼命突围,也就在这一次战役之中,赵括中箭身亡,这就是所谓的纸上谈兵的历史事件。

这一个事件是在史书《史记》之中记载: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但是,在《史记》这本书中记录的这一个事件,并未出现“纸上谈兵”这一个词。

三:“纸上谈兵”词语的来源

虽然据资料记载,纸上谈兵的词语是出自赵括事件之中,但是原文之中并没有出现“纸上谈兵”这一个成语,最早也只是出现在明清时代的小说之中。

所以我们可以断定,这是在明清时代之后,文言文逐渐简化的同时,后人精简了故事的要义,并且概括出来的一个词。

好了,今天的回答就到这里,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国学书舍


“纸上谈兵”的原始成因典故是:“子上谈兵”。

“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是读书人的尊称、别称、雅称。是上流社会王、侯、将、相,贵族阶层、士族阶层赠送给当时有文化的明白人、聪明与智慧的敬称,多少还有一些鄙视、歧视、偏见与傲慢、讽刺的意味,原意是说你们这些读书人、文化人、明白人、聪明人,光直仅凭口头上说论兵之道,谈兵之术,没有看到你们招兵买马,真刀真枪、真刀实干的招兵、练兵、领本有本事、有能力、有战术、担战争去打仗、去拼杀…………

在春秋后期、战国时代,强者为争,霸者为王,谁有真正真刀真谋的军事才能、才华,谁有真正的军事实力、军事本领,谁就能称霸天下,或者说谁就能称霸一方,统治一方。

光直仅凭春秋、战国的“子”们在嘴上说不算数,微不足道,没有人相信“子”们说的话,更没有人愿意听“子”们说的话…………

在春秋、战国时期,如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墨子、韩非子…………等,并不是他们实际上、实质上的”名”,而是他们的“字”,社会上送给他们的尊称、敬称、雅称和别称。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不是很高,也没有人把他们“捧为、奉为”圣人,把他们捧为、奉为圣人,是刘邦建立汉朝,从西汉开始以后的事…………

从汉朝开始,把他们这些“子”们捧为、奉为圣人以后,从东汉开始,发明了造纸术,从官方到民间的大力推广造纸技术,并且大量使用纸张。从当时的官方到民间,为了避讳、忌讳他们这些圣人“子”们的称号,形象、生动、旗帜鲜明地改为“纸上谈兵”…………

从东汉发明造纸术并大量使用纸张开始,“纸上谈兵”这个成语的使用,一直沿用至今。


袁聪


我们先来看看“纸上谈兵”的典故。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的《廉颇蔺相如传》,赵括的父亲叫赵奢,是赵国的名将,在阏与之战之中,打败过秦军。赵括继承了父亲的基因,自小就喜欢读兵法,并且讨论打仗,认为自己在打仗上面也是极有天赋的。

兴许赵奢的口才不如赵括,读的兵书没有赵括多,在军事讨论上,反而还辩论不过赵括,但是赵奢觉得赵括的军事能力还是比较软缺。

赵母就很纳闷,为什么这样认为呢?打仗是一件很凶险的事情,而赵括谈之如儿戏,赵军肯定不能以赵括为将,否则会害了赵军的。所以在长平之战的时候,赵王想要用赵括代替廉颇的时候,赵母就将赵奢的话告诉了赵王。

可是赵王不以为意,坚持用赵括为将,他认为赵奢厉害,其子赵括又熟读兵书,肯定也没问题,不过,事与愿违,赵括完全不是名将白起的对手,最终四十万赵军被坑杀。这个就是著名的“纸上谈兵”的故事。

但是原文,却没有纸上谈兵这个事情,而是后人将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叫做“纸上谈兵”,形容那些只会夸夸其谈,而实际能力却很低的人,显然,赵括就是这样的人,后来的马谡也是这样的人。

其实,纸上谈兵这个成语,很晚才出现,一直到明清的小说才出现,所以典故本来就有,而这个名字是明清的时候才取的。

我们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一个就是东汉蔡伦的造纸术,但其实蔡伦只是改进了造纸术,将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比如树皮制造出了物美价廉的纸张,在之前,也是有纸的,比如用丝绸制造出来的纸,但是造价显然十分的昂贵。

现代已出土的最早的是西汉汉武帝时期,战国时期有纸也是有可能的。总的来说,纸上谈兵的故事,并非是真的纸上,显然是竹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