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17世紀,新興的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涉足東方,期望能在歐洲列強的海外體系中分一杯羹。通過與荷蘭對手的短暫合作,先後在波斯、南洋群島和日本建立過首批貿易據點。即便在同盟協助的單打獨鬥中,也多次贏得對葡萄牙和大明朝的軍事勝利。但公司的運營重心始終是印度,併力圖以逐漸成型的海權獲得最佳收益。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17世紀的英國 已成為全球海權的有力競爭者

然而,此時的次大陸強權對歐洲各勢力都不感冒。儘管清楚自身的海軍實力遠不如對方,還是相信傳統陸權的優勢無比巨大,足以逼迫所有來者都乖乖就犯。持續時間達4年之久的第一次盎格魯-莫臥兒戰爭,就是這種理念差距所造成的必然結果。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莫臥兒帝國在奧朗則布時代 處於新一輪擴張浪潮之中

早在1601年後,許多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船隊便先後造訪印度。通過對葡萄牙人的一系列勝利,贏得了莫臥兒君主的好感。儘管很快就同早期合夥的尼德蘭人鬧掰,但雙方的勢力範圍還是大體上有明顯區分。當荷蘭東印度公司開始在次大陸南部、錫蘭島、巴達維亞和日本發展起來,身處漫長內戰的不列顛開拓者們,就將公關對象調整到西北印度和東海岸。通過幾十年的精心打磨,終於在孟買和馬德拉斯較為穩固的前進基地。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馬德拉斯是英國在東印度的重要基地

1682年,英國已成為無可爭議的海上一霸。儘管國王查爾斯二世的許多政策不得人心,但對本國商人群體的利益始終非常照顧。皇家海軍也通過三次英荷戰爭,硬生生將荷蘭從他們的黃金時代裡拽出。藉此機會,駐紮在馬德拉斯的東印度公司總裁威廉-休斯,派人造訪被莫臥兒軍隊佔領不久的孟加拉地區。期望能獲得這片海岸的貿易壟斷權,將位於附近海岸的荷蘭、葡萄牙、法國和丹麥公司都擠出市場。加之孟加拉灣與恆河直接想通,完全可以讓公司的貿易網絡向北延伸至旁遮普與中亞等地。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1666年 攻陷吉大港的莫臥兒帝國軍隊

然而,英國人的期望從一開始就難以被莫臥兒當局所正視。當時的皇帝奧朗則布,是印度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好戰君主。對來自不同國家的歐洲訪客,也採取比前任們更為高傲的態度。帝國的軍隊在他任內不斷出擊,將許多原本不屬於德里宮廷管轄的南方土邦收入囊中。那些分屬於葡萄牙、法國和丹麥的貿易港口,也紛紛被算入其勢力範圍。因此,莫臥兒人並不樂於將新佔領區的貿易權交給英國。這樣迫使東印度公司決心以武力進行嘗試,努力在次大陸的東北海岸打下一片天空。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時任東印度公司總督的 查爾德爵士

1685年,英國人經過三年籌備,向孟加拉灣派去了12艘戰艦與600名水兵。艦隊從好望角航線進入東方,並在次年抵達東印度公司控制的馬德拉斯,並得到那裡的400名武裝僱員支持。曾經親赴德里談判的查爾德爵士,被任命為此次戰爭行動的總指揮。他的目標不僅是區域內最大的城市--吉大港,還要去收買海灣以東的阿拉幹王國。考慮到需要防備龐大的印度陸軍反擊,這些武裝商船總計裝載了200門火炮。以便在得手後立刻卸下,加強城市守軍的防禦火力。同時,船上還攜帶了大量金幣,用於同孟加拉當地的封建領主們購買地皮。甚至還有全套的鑄幣設備,以便公司在新佔領區內迅速穩定金融秩序。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孟加拉總督沙斯塔-汗 也是是皇帝的叔父

面對突如其來的東印度公司艦隊,時任孟加拉總督沙斯塔-汗感覺非常被動。這位皇帝奧朗則布的叔父,同樣也是為帝國立下無數戰功的老將。基於對葡萄牙和阿拉幹王國的作戰經驗,他本能的判斷自己無力保衛吉大港。因此派人向查爾德爵士傳話,希望以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當時的英國船隊也因迷航而兵力分散,還要派遣分隊去緬甸西海岸進行貿易談判,自然也不樂於輕易使用武力。不少船員甚至登岸觀光,順便在沿海城鎮的市場內購買商品。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吉大港很容易遭近海的艦隊封鎖

然而,暫時的緩和氣氛很快就因一場衝突而變得緊張起來。1名莫臥兒宮廷的官員,在市場上同3個英國水兵發生爭執,隨即派手下對這些不知禮數的蠻夷進行了無情吊打。由於拒絕任何形式的道歉,引來東印度公司艦隊的大舉報復。隨著艦炮火力的一陣肆虐,超過500座房屋在短時間內被烈焰夷為平地。印度人隨即要求對方停火,並建議雙方重啟新的談判進程。但數萬名士兵卻利用這個寶貴的窗口期,通過恆河水道抵達了吉大港前線。他們馬不停蹄的向部分登陸英軍發動攻擊,並利用從葡萄牙與荷蘭人那裡買來的火炮轟擊對方營地。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查爾斯爵士的部隊 被迫轉移到胡格利河口

鑑於自身兵力僅有千人,查爾德爵士讓所有人登船後撤。稍後又選擇在胡格利河口處的一座小島上建立營地。這裡距離吉大港有相當距離,足以憑藉海軍火力抵禦數萬敵軍,還能對吉大港的航運進行封鎖。但由於沼澤環繞且沒有淡水,島上的生存環境極端惡劣。東印度公司的僱員,大部分都來自氣候陰冷的西北歐地區,非常不適合在這種炎熱潮溼的地方久留。查爾德爵士卻為了逼迫莫臥兒當局妥協,一直要求屬下留在原地保持備戰狀態。直到半數士兵在3個月內死於各類疾病,才在無可奈何中下令全軍返回馬德拉斯。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早期的英國東印度公司武裝

不過,1686年的失敗並未讓東印度公司選擇放棄。他們意識到孟加拉本身也是莫臥兒當局的新佔領區,其貿易經濟在帝國財政中的佔比尚不顯著。於是就改換策略,準備將海上封鎖直接置換到更緊要的印度西北海岸。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17世紀的英國戰艦 足以在遠海橫行無阻

於是在1688年,一支規模更小的船隊抵達阿拉伯海,準備攔截任何從莫臥兒港起航的麥加朝聖船隻。由於英國人的行動毫無預兆,身在德里的皇帝奧朗則布也被迫同意重啟貿易談判進程。因為阿拉伯海上的麥加朝聖,不僅事關莫臥兒帝國的官方信仰問題,也是穆斯林世界的內部貿易網絡。當英國人的戰艦在遠海橫行無阻,這些長期不為西方人所熟悉的資金鍊便受到了嚴重衝擊。皇帝的國際聲望和涉外影響,也會因這種四兩撥千斤的策略而遭受損害。所以就再次寄出拖延戰略,好說歹說的將英國艦隊騙回了東海岸。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奧朗則布成功將英國艦隊騙回東部海岸

但心高氣傲的莫臥兒君主,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接受任何城下之盟。當希思船長的艦隊抵達次大陸東部,發現雙方的談判沒有一丁半點的實質進展。憤怒的英國人便再次訴諸於武力威懾,以佔據絕對優勢的火力轟炸沿海港口巴拉索。但更多的莫臥兒軍隊已在北面的吉大港嚴陣以待,通過大批的法國和葡萄牙援助,強化出足以對抗歐洲艦隊的巨大堡壘。希思的兵力還不如之前的查爾德爵士,便知趣的返回馬德拉斯休整隊伍。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莫臥兒陸軍一直裝備著大量槍炮

1689年,準備多時的奧朗則布終於下令進行強勢反擊。他首先下令沒收分佈在各地的英國商人財產,接著派出穆斯林大將賈希拉和埃塞俄比亞基督徒馬皮拉進攻孟買。前者擁有2艘裝備數十門火炮的歐洲風帆戰艦,後者也召集了眾多在西南海岸活動的海盜船隊。同時,還有大量陸軍在東西海岸協同進攻,將對方分別壓制在孟買和馬德拉斯的堡壘內。由於東印度公司的有限主力都已調往東部,致使孟買的防禦力量非常薄弱。但馬德拉斯的同步受難,讓當地武裝沒可能分兵救援。同時期的不列顛本土,也因光榮革命和斯圖亞特王朝的倒臺而陷於混亂。因此,遠在印度的公司武裝便不可能獲得任何外部支持。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英國位於孟買的基地也遭到過重點圍攻

眼看自己在次大陸西海岸的基地不保,查爾德爵士被迫在1690年初向德里宮廷求和。莫臥兒人也見好就收,深怕自己的新建海軍在熱戰暴露真實水平。這次規模有限卻持續時間很長的盎格魯-莫臥兒戰爭,就以傳統陸權帝國的完勝而落下大幕。作為懲戒措施,奧朗則布還是逼迫公司董事同意向自己繳納15萬金盧比。按照2008年的匯率計算,這比罰款的估值高到10億美元!

英國人首次進攻印度 竟因戰敗而賠償10億美金

奧朗則布的以拖待變策略 讓莫臥兒帝國笑到最後

事實上,莫臥兒帝國的勝利源於有許多特殊情。例如當時的英國人涉足東方時間尚短,對各大帝國的內在處事理念缺乏完整理解。他們的制定的戰略計劃,更像是針對其他歐洲海外勢力的內容翻版。即通過海上封鎖和有限的武力威懾,讓港口貿易陷入徹底蕭條。然而,奧朗則布的莫臥兒王朝,絕不是能以類似手段所克服的殖民據點。分佈在海岸各處的其他歐洲移民,也都為削弱英國和保護自身利益,不斷向印度皇帝提供情報與技術支持。這才是盎格魯企業家們的失敗之源。


因此,直到英國東印度公司將次大陸各處的其他歐洲勢力壓制或驅逐,才在19世紀完成了對莫臥兒帝國的最終勝利。至於當初炮擊孟買的2艘歐式戰艦,早在戰爭結束的第五年,就被不講情面的英國海盜幹翻在阿拉伯海。東印度公司還為此提供了賠償,並在全球水域通緝全部的肇事者。但無論有多少貿易稅和賠償金流向德里宮廷,都已不能阻擋那些來自莫臥兒帝國內部的坍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