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股市技術推演和投資展望

本週股市依然不要有過高的期待。滬深300指數的技術結構,正在一步一步邁向更為糟糕的技術路徑。依照我們對各個週期均價線移動關係的推演,確判五雷轟頂,勢在必行。這將會影響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行情發展。


觀察創業板指數的技術變化,20日均價線向下交叉40日均價線,最晚會在本週三產生,且40日週期後續所扣減的量價關係,都是越扣越高,這無疑對於當前量縮價跌的走勢而言,已經面臨著促使40日週期轉跌的預期發展。


這意味著,創業板指數在本週三之後,不僅面臨著20日均價線向下交叉40日均價線的下跌行為,還會促成這兩條均價線同步下行,進一步強化短期形態的跌勢結構。特別是20日均價線加速下行,我推演預判2周後會向下交叉60日均價線,即時其均價線位置,已經會下行到2000點下方。


按照這個邏輯推演預估後續行情發展,那麼60日週期也會在9個交易日後,面臨扣減越來越高的量價水平關係,而產生扣高走低的轉跌風險。即時,也就無法指望指數再受到60日均價線的牽引,反而會受其壓制和阻礙,向下靠攏或打穿120日均價線,就是大概率事情了。


由此來思考本週股市的變化關係,仍然會讓我主動考慮下一週,乃至下下週會面臨的不利態勢。通常會採取的應對策略,就是會自然產生週末避險的行為模式。這樣,使得主要的交易機會放在上半周來考慮,下半週會偏於避險而交易收斂。


同時,考慮到10日均價線週一開局就會向下交叉60日均價線,而且本週不具備可以自然改變的條件。並且,根據10日均價線的移動扣減關係,我預估本週會至少下行至1930點處,甚至逼近1900點位置。


這樣,即便上半周出現交易機會,也不合適期待向上翻越10日均價線不回頭。事實上,反而應該主動避讓,不要與之對抗。因為即便贏得了10日均價線,也無法在未來2周內贏得了20日週期。


綜上所述,本週股市仍然難求大漲。並且通過上述梳理,也讓我們在短期策略上需要考慮兩個變化關係:一個是上半周和下半周的操作安排;二是不要期待可以向上有效翻越或對抗仍然保持下跌的均價線。


向上面臨著顯著的障礙。那麼,向下,又會是怎樣的情況呢?


我們依然聚焦創業板市場來觀察。上述梳理,讓我們明確隨著時間發展,60日週期的優勢已經不多,而且也面臨著隨時往下壓低而促其轉跌的風險。


這意味著,已經不合適再對60日週期的漲勢抱有過高的期望。而且隨著短期結構的下行,越來越難以指望會把指數往上拉回到60日均價線之上,反而還得思量著,60日週期轉跌會帶來的壓力。


照此推演,那麼向下打穿120日均價線的概率越來越高,而且在反覆考驗之後,120日週期上行的支撐效應,也會在情緒上受到考驗。往往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所以,當再往下考驗120日均價線的時候,我們就要做好真正打穿120日均價線,甚至還會往下再砸一砸的動作。主要不是120日週期的漲勢完全沒有效應了,而是情緒變化帶來的恐慌和不安。


我倒是希望這個情況真的能夠出現,而且越早越好。因為就當前的技術結構而言,任何往下快速回落的走勢,都會帶來技術結構上的極端變化。比如,我們說明的20KD的極值現象。


還有,一個情況,則是我們對絕對空間的思量。再往下壓低的結果,要真正造成120日週期轉跌的下行空間,是要把指數持續向下壓低到1700點以下(周K線上觀察,24周均價線所對應的位置也是如此),但這一位置已經低於48周均價線。事實上,我們不用擔心或懼怕,48周均價線的漲勢也會被這麼持續下跌而扭轉。


如此推演分析的內涵,則是在於說明,我們不用擔心短時間內會真正促使120日週期轉跌,即便會向下打穿120日均價線,也不要懼怕。那麼反過來思考,就是我們仍然可以建立在120日週期的漲勢來看待創業板市場後續的變化和投資機會。


我還是會考慮,在創業板指數向下考驗或打穿120日均價線的時候,主動去承接一些經過自己研究過,且很想要買進的股票。即便可能會面臨著不小的考驗,但應該也只是短暫的過程。


按照我對120日、24、48周均價線移動扣減關係的推演,確判未來2-3個月內,其漲勢都不會被輕易的改變。那麼,在短期施壓而造成的技術考驗,實際上就會創造一些交易機會。


但也必須要明白,在短期結構得不到改善之前,也不要指望可以輕鬆的回升。我預期的變化,將是在未來1-2個月內,維持120日週期漲勢基礎,指數呈低位盤整的格局,上下拉鋸和震盪,重構短期和中期多頭態勢。即時,才會重拾升勢。


當然,這並非就是必然的結果。靜態的分析,還需要動態的調整,以適應時間和空間的動態發展。


藉著這段時間,全球市場處在下行階段,A股也面臨調整壓力下,好好做些研究。努力從“基本面選股+技術面擇時”的思路上,來挖掘投資機會。


此次下跌,也把很多長期大白馬乾下來,這些股票是可以長期作為戰略儲備看待的。對於資金規模較大的投資者,都可以研究研究。這個思路主要是低估值,業績優秀的企業,相對穩健,安全係數高。


我還是會從科技的邏輯去思考未來長期的投資方向。半導體領域,我將重點投向上游的材料和設備,同時積極關注整個芯片設計、製造等環節。


5G是新基建的重中之重,這一塊的投入還將會繼續加大。不過我更偏向於5G應用端,比如物聯網、智能駕駛等方向,這看起來會是未來長期的增量市場,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等建設,是很多信息技術的基礎,包括底層的服務器架構,這也會是在新基建領域大受益的方向。


在此次疫情暴露出來的弊端,我們的城市病,醫療系統,遠程或在線服務,生物醫藥等等,都是未來會重點發展的方向。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慧醫療、生物技術等等,具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科技振興,科技強國,科技戰略,還有好長好長的路。


——————


具體到個股的選擇和操作上,始終要明白,不和跌勢股為伍,不拿垃圾股,不玩題材,不玩概念,不聽消息,不要幻想,遵循“周線為主,唯量是問,四個條件,趨勢為王,汰弱留強,每日歸零”的原則,來審視和積極應對市場的變化與發展。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