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男孩被媽媽強制剃頭:變相控制,親子關係最毒的毒藥

01


這幾天,看到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新聞。


有位媽媽報警,說自己5歲的兒子離家出走了,急得不行。好在在民警的幫助下,費了一番周折,孩子最後找到了。但孩子有點不願意回家。


原來,因為疫情原因,小男孩的頭髮長長了一些,大概也就是長長了一個指節的長度。


他很喜歡自己這個有點酷酷的新發型。


媽媽卻強制要他剃平頭,小男孩死活不幹,他和媽媽強調了2次:“我不想剪。”


媽媽不答應,非要兒子剃平頭。


他這才氣到離家出走。


5歲男孩被媽媽強制剃頭:變相控制,親子關係最毒的毒藥

這個新聞裡,小男孩離家出走的原因,乍一聽有些好笑,仔細想來,卻有些心酸無奈。


離家出走,是因為他充分表達了自己的需求,卻得不到媽媽的回應,他只能以此作為反抗。


要不要剃平頭,並不是一件大事。但是背後暴露的教育方式,值得我們深思。


不管孩子要什麼,不管孩子喜歡什麼。

而是隻要我覺得好,就讓孩子做。


這種忽視孩子需求的教育方式,真的好嗎?


02

不被“看見”的孩子

會和父母漸行漸遠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他有自己選擇的權利。


我的朋友雯雯,兒子上初一。她特別愛孩子,是那種寧願自己吃苦,也不會苦了孩子的媽媽。


但母子關係卻很差,時常爆發衝突。


  • 兒子不喜歡喝牛奶,雯雯覺得喝牛奶長高,每天都要強制他喝一瓶;
  • 兒子想學架子鼓,雯雯覺得學鋼琴比較好,非給他報鋼琴班;
  • 兒子喜歡看漫畫,雯雯覺得小女生才看漫畫,不但沒收了漫畫,還給兒子買了一套百科全書。


雯雯做的這些事情,兒子通通都不領情。


她給孩子的都是孩子不喜歡和不需要的。


重金購買的鋼琴比架子鼓貴,全套的百科全書也比漫畫貴,但是,這些孩子不喜歡的東西,在他心中可能一文不值。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沒有人喜歡按照別人的標準和喜好來生活。


長此以往,孩子會不願意和父母溝通,親子交流減少。甚至會爆發激烈的衝突,引發孩子的怨恨,引起親子關係的進一步惡化。


袁詠儀在綜藝節目《成為媽媽後》,分享了自己的育兒經歷。

她曾經信奉男孩要嚴教,對於自己覺得不行,對孩子不好的東西,即使兒子魔童很想要,她的回答都是:“NO。”


長此以往,兒子魔童很不喜歡她,甚至想要“換個媽媽”。


後來魔童的問題嚴重到去看心理醫生。和醫生聊過後,袁詠儀才知道,自己那種不尊重兒子需求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5歲男孩被媽媽強制剃頭:變相控制,親子關係最毒的毒藥

從那以後,她開始更多地關注孩子內心的需求,不再以自己為準,親子關係逐漸好轉起來。


父母有時候以為的“為你好”,並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當孩子想要的是一個蘋果,你卻強制塞給他一車梨。


孩子不會感激,只會覺得窒息。


作為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的需求,否則只會讓親子關係漸行漸遠。


03

需求被“看見”的孩子

能飛得更高


需求被“看見”的孩子,才會更有努力的動力。


之前,在微博上看見一個學霸的採訪。


學霸陳妍談到自己的學習之路,十分感謝父母對自己的尊重。


5歲男孩被媽媽強制剃頭:變相控制,親子關係最毒的毒藥

她本科就讀於南京大學英語系,碩士研究生想要報考冷門的戲劇系。


父母一開始不同意,但是在和女兒深入溝通後,還是尊重了她的選擇。


陳妍也沒有辜負父母的信賴。為了證明自己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她抱著十二萬分的激情投入學習。


最終她不但考上了哈佛大學的戲劇系,還拿到了“全球本科生諾貝爾獎”之譽的羅德獎學金。


被看見,是孩子最大的動力。


尊重孩子的需求,就是尊重孩子存在的價值感。


有價值感的孩子,才能擁有更大的信心和勇氣,堅定前行。


金星和老公漢斯教育理念不同。


金星對孩子是軍事化管理,孩子的事情自己一個人說了算,漢斯卻主張給孩子更多選擇權。


5歲男孩被媽媽強制剃頭:變相控制,親子關係最毒的毒藥

金星的大兒子在英國讀書,一次,金星在家接到老師從學校打來的電話,說孩子有些偏科,拉丁文成績可能不達標,是否需要補習。


金星立馬就想替孩子答應,漢斯卻堅持,這是孩子的事情,要和孩子先商量一下,看他同不同意。


金星拗不過漢斯,心裡卻對溝通的結果不抱期待。


哪知道,第二天漢斯溝通後,脾氣很倔的大兒子,不但願意補課,還保證拉丁文一定達標。


金星這才心服口服,承認了漢斯的教育方式更好。


當需求被看見,孩子知道自己是被理解和接納的,會努力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看見”孩子的需求,是父母給他人生最好的饋贈。


04

和孩子需求衝突時

溝通有方法


孩子和父母是不同的個體,很多時候在價值觀,風格或者興趣偏好上有衝突,是正常的。如果父母強行把自己的需求塞給孩子,一定會遭到頑強的抵抗。


我們不能忽視孩子自身的需求,而把我們的需求強加於他之上。

這個時候,如何和孩子正確溝通,是很重要的。


3步溝通法

在和孩子有需求衝突時,可以使用三步溝通法:


第1步:注意溝通的語氣和神態,保證你們的對話氛圍是平和的。


第2步:給孩子一個客觀理由。對於年紀小的孩子,可以結合父母自身的經歷,向孩子說明,如果他那樣做,會在什麼方面影響到他自己和父母。


第3步:如果還不能說服孩子,那麼父母請孩子一起,來找到一種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


開頭媽媽想要5歲男孩剪頭的事情,結合三步溝通法可以這樣做:


第一步:媽媽以平和的態度,蹲下身來,看著孩子;


第二步:媽媽告訴孩子自己的客觀理由,比如說:頭髮太長會扎到眼睛,影響視物;同時詢問孩子不想剪頭的具體原因;


第三步:如果孩子不能被說服,那麼請孩子一起想辦法。最後的辦法可能是,孩子可以在疫情結束後再剪頭髮,皆大歡喜。


5歲男孩被媽媽強制剃頭:變相控制,親子關係最毒的毒藥

言行一致


父母在孩子心中的信賴感得分,會影響你們的溝通效果。

言行不一致,會降低父母的可信度。


  • 如果你告訴孩子要誠實,但是你卻在他面前撒謊;
  • 如果你告訴孩子,不要打弟弟,但你卻用打孩子來懲罰他......


言行不一致的父母,會讓孩子陷入混亂。


而孩子總是按照父母做的去做,而不是按照父母說的去做。


美國兒科權威醫學博士斯波克說:

“孩子是通過觀察他們的父母來學習尊重、愛和得體的行為的。


平時在孩子面前,保持言行一致,你才能在孩子心中獲得更多的信賴感和權威感。

5歲男孩被媽媽強制剃頭:變相控制,親子關係最毒的毒藥

非原則問題,可以妥協

對於和孩子需求的衝突,父母要劃分等級。哪些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原則性問題,哪些是可以接受的。


父母的權威感,其實是有限制的。當父母試圖在非原則性的問題上,影響孩子時,他在原則性問題上,能給孩子施加的影響會變小。


換句話說,在非原則性問題上,父母越尊重孩子,在其他問題上,孩子就越容易配合。


閨蜜的兒子鼕鼕很喜歡奧特曼,有次路過夜市的小攤,嚷嚷著讓媽媽買地毯上的奧特曼鞋。


鞋子質量很差,買回去鐵定穿不了幾次就會開膠。閨蜜也勸過冬冬,用其他的奧特曼來代替,但他只想要那雙奧特曼鞋。


尊重孩子,最後把那雙奧特曼鞋帶回了家,鼕鼕後面好幾天都很配合媽媽。


鞋子最後是開膠了,但是鼕鼕依然很喜歡,每天都要去摸摸鞋子上的奧特曼。


看到兒子的表現,閨蜜也慶幸自己當初做了正確的決定。


每一次給孩子的選擇權,都是日後親子溝通的砝碼和信用分。

5歲男孩被媽媽強制剃頭:變相控制,親子關係最毒的毒藥


05


父母給孩子帶來生命,但是是孩子自己決定了以後想要成為什麼樣。


孩子是獨立和獨一無二的個體。


心理學家許添盛曾說:一切“問題”都根源於,父母用控制代替尊重,用命令代替啟發,用懷疑代替新人,讓孩子的生命找不到出路,找不到愛。


不要期盼孩子成為某種特定的樣子,只要孩子有所成長,父母就應該為此感到喜悅和興奮。


我們不是擁有孩子,而是有幸做他的引導者。


一旦我們給了孩子更多選擇權,你會發現,孩子遠比你想象中更優秀。


● End ●


本文轉自爸媽研究所,作者:青山一片石

更多資訊請關注”哈爾濱家長一站通“

點擊下方鏈接,即可免費試聽小/初/高 一對一牛師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