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格五日戰爭中,為何北約沒有出兵幫助格魯吉亞?

秦皇見漢武


第一,在北約眼裡格魯吉亞並沒有什麼戰略價值,沒有大的利益,所以犯不上出兵干涉。

第二,2008年的俄羅斯是金磚四國之一,經濟狀況很好,國力恢復很快,而且當時俄羅斯和北約關係還過得去,不像現在這麼僵。

第三,最關鍵的是,俄軍閃電擊敗格魯吉亞,根本沒有給北約反應時間,等北約反應過來戰爭已經結束了,想插手也不好辦。


毒刺劍客


北約之所以2008.8日沒有出兵格魯吉亞,主要是以下原因。


第一,格魯吉亞當時還不是北約成員國。北約沒有義務為不是成員國的格魯吉亞賣命!

第二,格魯吉亞與俄羅斯接壤,爭奪的地區主要是南奧塞梯地區,與俄羅斯有上千公里的國境線,而北約總部距離比利時布魯塞爾有幾千公里,從其他地方調兵過來,也要經過俄羅斯的黑海艦隊防衛費區域,因而北約就是調兵遣將過來,估計五日的戰爭早就結束了!

第三,格魯吉亞儘管戰鬥力很強,但是與強大的俄羅斯比較,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不再同一個數量級上。俄羅斯出兵,只能是碾壓格魯吉亞。


第四,“遠交近攻”的戰略,對於小國來說,那是致命的損招,對於大國來說,也必須注重睦鄰友好,讓自己周邊太平,才能實現遠方交友的目的。格魯吉亞國家的做法,是一個認識誤區,一定要改弦更張,睦鄰友好,加強合作,才能擺脫零和博弈的遊戲,走出冷戰思維的窠臼!


錦繡中華一捧土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的時候,俄羅斯總統普京原本打算在中國多待一段時間。不過一件突發事件卻讓普京提前回國了,因為格魯吉亞突然向俄羅斯軍隊開火,挑起了俄格戰爭。

格魯吉亞位於高加索地區,是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斯大林就是格魯吉亞人。蘇聯解體後,格魯吉亞獨立,成為俄羅斯的鄰國。


由於歷史原因,俄羅斯和格魯吉亞在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地區有衝突爭議,所以俄羅斯在格魯吉亞的形象並不友好。

而格魯吉亞是個山地小國,資源貧乏,獨立後經濟一直不好,所以格魯吉亞便把怨氣都撒在了俄羅斯身上。

這時北約正在持續東擴,鉗制俄羅斯,與俄羅斯接壤的格魯吉亞便成了最佳拉攏目標,雙方可謂“一拍即合”,美國也在積極向格魯吉亞滲透。

2003年,受美國扶持的薩卡什維利發動“玫瑰革命”,當選總統,他上臺後積極靠攏西方,希望能加入北約。


不過北約不敢過分刺激俄羅斯,所以一直沒有讓接受格魯吉亞。但薩卡什維利卻等不及,他計劃搞個大動作,為自己加入北約增加籌碼。 於是在2008年,薩卡什維利趁普京到訪我國的時候挑起了俄格戰爭。

這件事北約肯定知道,不過它沒有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因為格魯吉亞還不是北約成員。它只能坐看形勢走向。

沒想到普京反應十分迅速,俄軍很快將格軍擊敗,北約是想幫忙也幫不上,所以就索性不幫了,甚至連口頭支持也沒有。


石頭說歷史


面對暴怒的北極熊,北約被俄羅斯嚇破了膽。當年的北約做夢也沒有想到,本想利用北約的強大軍事實力為後盾,支持格魯吉亞挑戰俄羅斯,羞辱俄羅斯,俄會像葉利欽時代一樣,因懼怕北約而忍氣吞聲。

不曾想俄羅斯竟無視北約如無物,擺出一副“佛擋殺佛,魔擋殺魔”的架式,痛打格魯吉亞,北約各國誰也不敢為格魯吉亞引火燒身,目瞪口呆地看著。

以美國為首的這群北極狐信誓旦旦地對格魯吉亞這頭北極狼說:“去把被北極能搶走的東西奪回來,如果北極熊不幹,咱們一塊揍他”,結果北極狼信了,去搶北極熊搶走的東西,被暴怒的北極熊狂毆,北極狼被打得很慘。如果去幫助北極狼,自己可能也讓北極熊打一頓,這時誰敢去幫狼?至多在一邊口頭譴責一下了事。

當年的格魯吉亞在北約的教唆下觸怒了俄羅斯,以為有北約的支持,俄羅斯不敢怎麼樣。於是趁普京參加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機會進攻南奧塞梯,結果被俄羅斯痛毆一頓,

面對暴怒的俄羅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震驚了,面對暴怒的俄羅斯,美國及北約除了譴責外,沒有一個國家敢採取強硬手段,他們很清楚,插手太深,弄不好,俄羅斯會連自己一塊揍。因此,除了口頭譴責,沒有采取一點實際行動。


南極冰火


原因就跟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為啥北約沒有出兵幫助烏克蘭一樣。因為的戰爭的對手的是俄羅斯,一個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核打擊力量,擁有世界第二的地面和空中力量的軍事超級大國,而且衝突地點還是在俄羅斯的周邊。格魯吉亞並不是一個北約國家,是俄羅斯的傳統勢力範圍,北約對格魯吉亞的滲透本身就屬於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北約屬於攻擊的一方。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採取強力回擊的手段入侵格魯吉亞,這本身就是俄羅斯用軍事手段不惜一切代價捍衛核心戰略空間的決心和意志,北約如果武裝介入,就必然與俄羅斯爆發衝突,與一個核大國之間的衝突,即便是常規衝突也有著失控的風險,後果任何人心裡都很明白。因此,北約完全沒有必要去為了一個非核心利益去冒著毀滅自己,毀滅世界的風險挑戰俄羅斯的軍事決心。


順便說一句,為什麼有這麼多問題都是在問美國為啥不打俄羅斯,北約為啥不打俄羅斯?想什麼呢?俄羅斯在冷戰後最羸弱的時期,北約和俄羅斯都不敢介入車臣,都極力避免與俄羅斯發生直接的武裝衝突,先在為啥就敢了呢?


照理說事


關於這個問題,北約表示:什麼出兵?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當天,正當世界人民密切注視我國舉辦的這場體育盛事,並祈禱“奧運會無戰爭”時,高加索地區的南奧塞梯,卻傳來隆隆炮聲,並很快演變成格魯吉亞和俄羅斯兩國的地區戰爭。

這場戰爭的爆發,主要原因在於格魯吉亞的膨脹,企圖以武力解決由來已久的南奧塞梯問題,而膨脹的根本原因,不是格魯吉亞本身實力的翻天覆地,而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撐腰”。但直到戰爭結束,格魯吉亞翹首以盼的北約大軍始終沒有出現,而當時的北約實力,是遠遠強過俄羅斯的。

那麼,為何北約沒有出兵幫助格魯吉亞呢?真的只是因為格魯吉亞不是北約成員國嗎?當然不是,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太快

北約沒有軍事幹預南奧塞梯局勢的最直接原因在於:戰爭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

從8月8日開戰,到8月13日收兵,短短5天時間,也就是一個小長假的時間,換誰也反應不過來了。

加上北約國家從來都是集體行動,從美國發出號召到最後各國集合再到一起開赴戰場和俄羅斯死磕,前後都需要時間,而5天時間是遠遠不夠的。

這場戰爭作為現代閃電戰的完美演繹,俄羅斯軍隊雷霆出擊又迅速班師。就如同1979年北方大國狠抽東南亞小霸一樣,打得背後的蘇聯暈頭轉向,而俄羅斯在南奧塞梯戰爭中的乾淨利落,讓北約國家無從反應,那臉打得是火辣辣地疼。

2、太近

格魯吉亞最大的悲哀就是“離上帝太遠,離俄羅斯太近”。

因為距離俄羅斯太遠,俄羅斯大軍甚至不用朝發夕至,一根菸的功夫就到了,這讓格魯吉亞在俄羅斯面前,簡直沒有任何尊嚴可言。

而這樣尷尬的位置,也註定了北約國家不敢插手格魯吉亞事務。

因為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越戰爭的慘敗,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是絕不敢隨隨便便摻和大國周邊的小國事務的,朝鮮和伊拉克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伊拉克周邊沒有一個強國。

雖然俄羅斯整體軍事水平不及北約,但俄羅斯家門口作戰的優勢,是北約國家絕對難以比擬的。所以北約國家從來都在遠離俄羅斯的科索沃、敘利亞動手。

3、太小

北約國家喜歡給俄羅斯使絆子,但不會為了毫無價值的地區做徒勞的努力,而毫無疑問,格魯吉亞就是典型的無用之地。

北約有理由相信,不遠處的烏克蘭價值要遠遠大於彈丸小國格魯吉亞。因為體量太小,格魯吉亞既不能自保,又不能牽制俄羅斯,實在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即使接納進來,也是俄羅斯給北約放血的口子,實在是不划算。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說,北約即便能夠反應過來,也絕對沒有為格魯吉亞兩肋插刀的意思。在北約國家眼中,最喜歡看到的是俄羅斯周邊不穩,讓俄羅斯疲於奔命時最後衝上去撿裝備。而要讓北約親自上手去打,對不起,大家都挺忙的。

所以,格魯吉亞作為小國,最大的悲哀就是,從始至終一直都存在著這樣幾個錯覺:

  • 俄羅斯很好打;

  • 格魯吉亞很強大;

  • 北約很講義氣。

所以,格魯吉亞很悲劇。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北約之所以介入科索沃戰爭,是因為強勢的波黑塞族對弱小的阿族實施滅族式血腥屠殺。而格魯吉亞的訴求則一直是要求民族獨立自治,與前者性質截然不同。

格魯吉亞首府第比利斯的動亂是導致前蘇聯解體的一個重要因素,格魯吉亞複雜的民族問題一直困擾著前蘇聯和俄羅斯。


前蘇聯是一個多民族的聯邦制國家,在前蘇聯廣袤的2240.22萬平方公里的蘇聯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分佈著一百二十多個民族。從全世界來看,前蘇聯的民族問題顯得尤為複雜,包括文化衝突、宗教信仰衝突、語言衝突、民族地方與中央的權力衝突,乃至統一與分裂的暴力衝突等,都在前蘇聯幾十年的歷史之中顯現出來,其中鬧得最嚴重的當數外高加索的格魯吉亞。而耐人尋味的是,格魯吉亞一直在為自身的民族權益向前蘇聯,以及後來的俄羅斯提出訴求。而在格魯吉亞境內的阿布哈茲,以及南奧塞梯兩個自治州也向格魯吉亞提出獨立的要求,這無疑加劇了格魯吉亞問題的複雜化。而當俄羅斯宣佈承認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的獨立後,儘管引發了西方歐美國家的一致反對,但鑑於是民族獨立自治的訴求,故而北約沒有介入。


東驤神駿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很多。

第一,格魯吉亞不是北約成員國。

如果格魯吉亞屬於北約,他被俄羅斯打入境內,北越一定會出兵。

但格魯吉亞不是北約成員國,北約就沒有這個義務。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今天有軍隊突然打澳門了,我們當然會出兵打他。

但如果有軍隊出兵打巴基斯坦,我國則很有可能不會出兵。

因為巴基斯坦畢竟只是友好國家,不是我們真正的盟友。

第二,一旦北約介入戰爭,後果可能很嚴重。

一方是俄羅斯,並不是什麼小國。

如果北約出兵,就可能導致北約同俄羅斯陷入徹底的戰爭狀態。

這完全是打破了冷戰以來相對均衡的歐洲局勢,後果不堪設想。

因為俄羅斯畢竟有強大的核武庫和常規武器,如果開戰北約必然會遭受一定的損失。

即便俄羅斯朝著北約的大城市隨便發射幾枚導彈,後者也是不能接受的。

第三,格魯吉亞的軍事行動,並沒有獲得北約的認可。

格魯吉亞收復南奧塞梯的軍事行動,事先沒有同北約商定,當然也不存在做出出兵的許諾。

嚴格來說,格魯吉亞收復南奧塞梯屬於該國內政,俄羅斯是不能插足的。

因為根據國際法,南奧塞梯直到今天也屬於格魯吉亞。

對於格魯吉亞處理內政的行為,北約其實不便於干涉。然而,俄羅斯隨後殺入格魯吉亞境內,屬於入侵行為,北約也不應該坐視不理,但出兵卻不太可能。

而俄格戰爭迅速開始迅速結束,俄羅斯也不給北約什麼真正介入的事件,速戰速決,北約就算想要介入也來不及。

第四,讓格魯吉亞同俄羅斯徹底成為仇敵,對北約未必沒有好處。

此戰一打,格魯吉亞的親俄派基本消失,全國對俄羅斯恨之入骨直到今天。

格魯吉亞從此完全投靠北約。

2018年12月有83%的格魯吉亞人支持加入歐盟,74%支持加入北約。


薩沙


2008年8月8日,在全世界目光聚焦北京奧運會之際,格魯吉亞悍然發動了對南奧塞梯的戰爭,南奧塞梯與格魯吉亞是地方和中央政府的關係,但是南奧塞梯十分親俄,所以在西方的授意下,發動了對南奧塞梯親俄勢力的打擊。

可以說剛開始時格軍打的還是可以的,在剛剛開戰的20小時內格軍就佔領了南奧塞梯2/3的面積,迅速擊敗了南奧塞梯軍隊,並一度佔領了首府茨欣瓦利,似乎是勝利來得太快,格軍膨脹了,居然敢炮擊駐紮在南奧塞梯的俄維和部隊,打死俄維和士兵數十人,結果這徹底讓普京大怒,派北高加索的第58集團軍全面出擊。

結果格方被打得打敗而逃,僅過了3天便把格軍全部趕出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並直逼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

雖然說俄軍也有不少問題,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最後格魯吉亞18%的領土被獨立出去。

那為什麼北約不派兵支援格魯吉亞呢?

一是沒有理由,從整個戰爭上看,是格魯吉亞先動的手,挑起戰爭,並襲擊了俄維和部隊,俄軍是被迫反擊。

二是沒有利益,如果出兵格魯吉亞,即使俄羅斯停止進攻,最終北約也無法從中得到好處,即無礦產資源,戰略位置也沒有,無利可圖。

三是地理位置制約,格魯吉亞距離北約過於遙遠,且地面和海面均被包圍,光靠土耳其,無法打得過俄羅斯的地面部隊。

四是俄羅斯出兵迅速,美國人也坦承"雖然事先已料到俄軍的行動迅速,可他們的實際行動還是比我們預料的要快得多",就在俄軍高層發出命令後的2個鐘頭,基礎部隊就已經準備好彈藥燃料出發,而且僅僅使用了3天不到,就講格軍趕出南奧塞梯,並且轟炸了首都的軍用和民用機場。

不是北約不想派兵,而是格魯吉亞撐不到北約來到的那一天就潰敗了!


巴爾幹尖刀


大家好,我是小葉。

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爆發於2008年8月8日,是格魯吉亞和俄羅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而爆發的戰爭。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歷史上經過殘酷而且長時間的戰爭,才征服了整個高加索地區。到了蘇聯時期,其將高加索山以南稱為外高加索,並劃分成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三個加盟共和國。高加索山以北稱為北高加索,則劃歸俄羅斯聯邦。高加索山南北都有奧塞梯,蘇聯根據高加索山把北奧塞梯劃歸俄羅斯,南奧塞梯劃歸格魯吉亞。這樣奧塞梯就被人為的一分為二,為這場戰爭的爆發埋下了歷史隱患。蘇聯解體後,格魯吉亞成為一個獨立國家,南奧塞梯則成為格魯吉亞的一個自治州。但是,自蘇聯解體以後南奧塞梯一直在謀求獨立,尋求與北奧塞梯合併,到了1992年南奧塞梯通過全民公決,要求成立獨立共和國及與北奧塞梯合併,這一舉措使其徹底與格魯吉亞中央政府關係惡化,其後雙方就一直衝突不斷。

整場戰爭格魯吉亞只頂住了5天

這場戰爭的爆發不僅與格魯吉亞和俄羅斯之間的歷史問題有關,還與北約的東擴有脫不了的關係。蘇聯解體後,北約就加緊了向東部擴張,吸收大量的獨聯體國家加入北約,而這時的親美的格魯吉亞政權也正迫切的希望加入到北約,投入到美國的懷抱。

但是整個俄格戰爭期間,北約除了在口頭上對格魯吉亞進行支持以外,並沒有對其進行大規模的軍事支持,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格魯吉亞那時還不是北約成員國,在法理上,北約沒有出兵的義務。
二、俄羅斯和格魯吉亞之間的實力太過於懸殊,北約如果派兵就是直接與俄羅斯進行戰爭,但是這種情況肯定是所有北約成員國都不想看到的。對付俄羅斯,北約最想進行的是代理人戰爭,但是格魯吉亞太弱了,戰爭還沒打幾天,首都就被俄羅斯給佔領了。
三、格魯吉亞“收復”南奧塞梯,應該算其內政,因為蘇聯解體時,南奧塞梯是屬於格魯吉亞的。按照國際法,格魯吉亞進行國內戰爭,外部國家是不應該參與的。
四、廋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在世界上,那時公認的還是位於第二位,而且還擁有大量的核武器,北約出兵,即使俄羅斯在常規武器上打不過,到最後亮出其殺手鐧,北約依然還是不得不退步,得不償失。
五、自那場戰爭之後,格魯吉亞可以說親俄派在其國內完全的站不住腳了,因此,其政府可以說是完全的倒向了北約,偏向了美國。不費一槍一彈而獲得這麼一個鐵桿的盟友,對於北約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就是我關於“俄格五日戰爭中,為何北約沒有出兵幫助格魯吉亞?”的觀點,如果您關於這個問題還有其他的看法和見解,歡迎您在下方留言和小葉一起討論,圖片來源於網絡,歡迎關注小葉,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