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六)

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六)


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六)

▲《潛海吟雲》高55cm


一棵山松,似蛟的情愫,虯曲瘋長;桀驁不羈的風骨,“鞭撻著矜威縱虐的慾望”一一把熱望這山和那山的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演譯。一路扶搖,一水流韻,一地芲涼⋯⋯在時尚的世界,鏤月裁雲,種植想象。

山棵,潛海的身影,逐浪踏波,漫過心堤的意境,縈纏自信,清亮的心音,叩醒繽紛相錯的雲影,於明月剪窗的低吟時,飄逸成唐代一道養身的風景:

“舒捲意何窮,縈流復帶空。有形不累物,無跡去隨風。莫怪長相逐,飄然與我同。”(唐.皎然)。“水底分明天上雲,可憐形影似吾身。何妨舒作從龍勢,一雨吹銷萬里塵。”(唐.齊己)“盡日看雲首不回,無心都大似無才。可憐光彩一片玉,萬里晴天何處來?”(唐.杜牧)“白雲升遠岫,搖曳入晴空。乘化隨舒捲,無心任始終。”(唐.焦鬱)⋯⋯


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六)

▲《小蛟探海》懸55cm


蛟異於龍。“蛟之狀如蛇,其首似虎,短角甚至沒有,長至數丈,多居於溪潭石穴下⋯⋯而弱小的蛟,則只能住在細小的池塘或者河流裡⋯⋯”相傳:蛟在水中潛藏五百年後,能夠羽化成龍,興雲作霧,騰踔太空。但也不是所有的蛟都能“昇天”,其中也有一些流進了海里,成為龍王的部下,過著宮廷生活。

這棵山松,形狀似蛟。學年君根據蛟的特點與傳說以及山松素材的原先生長趨勢,“按圖索驥”,創作了一幅《小蛟探海》的“神話”圖騰(如圖)。

“神話源於原始社會時期,人類通過推理和想象對自然現象作出的解釋。表現對超能力的崇拜、鬥爭及對理想追求和文化現狀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屬民間文學的範疇,具有較高的哲學性、藝術性。”


《小蛟探海》是將自然生態變為盆景文化的一種手段。是製作者嘗試“自我”的一種解釋。故有其當中的文化意涵一一把對神話的理解以及透過神話故事的形式傳遞提升盆景文化的意義與價值,使盆景文化自然化。


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六)


▲《雁南飛》飄85cm


秋風瑟瑟,北國開始凋零。季候逐漸消失在季候中⋯⋯一群飛雁,“像一個嚮導,引領生與死”,習慣祖傳的明智和孕育,懂得人類所並不熟悉的讓靈肉適應虛擬的芲茫、水勢和風向。其實,最好的歸宿“都在守候那種療救的可能”。

一棵山松,在主人的“授意”下,形成《雁南飛》圖譜,惟妙惟肖一一它們在飛,是不停的返飛,帶領著艱辛與苦澀,“接近自己倉促的未來以及往昔”⋯⋯

遷徙、飛行,推動季候一一自季候歸來的“雁群”,說不出季候更迭的隱秘,宇宙的隱秘。


《雁南飛》,越過讀者的眼眸,在自己的“飛翔”中,尋找詩歌的棲息地。


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六)

▲《徑曲枝虯》高120cm


“象形的夢囈,讓星光繁複。”一棵山松背離了挺拔、剛毅的“承諾”,複製“蛟龍”不斷變幻的身影,用慾望的經緯綁定所有靠近夢境的努力一一主幹徑曲逶迤、騰挪昇華;枝虯野蠻、蒼勁盡力;結頂平冠、如切如磋⋯⋯它們任憑風吹雨打,雪壓冰摧,在所不息,並將濤聲裹在心中,把昂首星穹的孤獨,“捻成細碎的慰藉”⋯⋯。

《徑曲枝虯》,一份堅執的“痴迷”,甘當綠葉配紅花一一讓時尚的誘惑有著自己圧軸的圖跡⋯⋯寫下另類的啟示?盆景生態保護該在怎樣的“初戀”清醒?


低語一一“品松丘”作品印象(六)


柯孝仁老師專欄

想要閱讀更多原創文章,敬請關注《嶺南盆景》微信公眾平臺:lnpjsj,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 歡迎投稿、留言參與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