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漢探春|湖北全面加速復工復產,宜昌、孝感、黃岡等地在這樣做…

疫情發生以來,我省各地大部分企業項目無法正常開工。進入3月份以來,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各地也紛紛按下“快進鍵”,搶抓春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目前,全省大部分地區規上企業復工率超80%。

宜昌:月底建築工程復工率將達到67%

專項優惠貸36.4億元 助力企業抗疫復產

記者從宜昌市應對疫情金融服務應急中心獲悉,截至3月20日,宜昌市已有55家防疫保障重點企業獲得專項優惠貸款36.4億元,貸款企業戶數及資金規模均列全省同等地市(不含武漢)首位,企業獲得的專項優惠貸款平均利率2.99%,並享受50%財政貼息,企業實際融資成本僅為1.5%,累計為企業節約資金成本近1.2億元。

據介紹,自1月底防疫保障專項再貸款政策實施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宜昌市中心支行加強工作推動,組織指導10傢俱有專項再貸款承辦資質的商業銀行,全面對接宜昌市29家全國性、191家省級防疫保障重點企業,開闢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加快信貸投放效率,對重點企業防疫保障資金需求 “應貸盡貸、應貸快貸”,確保專項再貸款優惠政策落地落實。

建築工程復工步伐加快 3月底復工率將達到67%

2020年,宜昌續建建築工程項目771個,總投資額1028.3億元。3月20日,記者從宜昌市住建局獲悉,截至目前,全市續建建築工程項目復工339個,復工率43.9%,復工項目投資額328.4億元,其中,鄭萬高鐵興山段及宜昌至鄭萬高鐵聯絡線接入工程、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白洋長江公路大橋、港窯路延伸段、宜昌市中醫門診綜合樓等一批重點項目穩妥復工、加速建設。按照全市建築工程復工計劃,3月底將實現建築工程項目復工520個,復工率將達到67.4%。上半年,全市新納入城建項目計劃的51個項目也將陸續開工,總投資額61億元。

环汉探春|湖北全面加速复工复产,宜昌、孝感、黄冈等地在这样做…

白洋長江公路大橋建設現場

在白洋長江公路大橋項目現場,第一批覆工的工人已經全部到位,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進行了嚴格的健康信息登記,並佩戴口罩進行橋面板的吊裝焊接工作,平均15分鐘左右就可以安裝一塊。

此次復工審批過程中,建設方和施工方堅持疫情防控和復工生產兩手抓,及時向工程所在地政府提交復工申請,辦理人員進場和項目全面復工許可證,嚴格做好復工人員體溫監測和健康信息登記,劃小作業單元,最大限度避免人員聚集,確保安全有序恢復施工。

枝江:174家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3月18日,隨著宜昌市內的40餘名員工陸續返廠,枝江市鑫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正式恢復生產。

“這下不用擔心訂單完不成了,我們將加快建造4艘萬噸級散貨船,把疫情造成的損失奪回來。”壓在公司總經理覃啟勝心中的“石頭”終於落地。疫情造成該公司116名省外員工返崗困難,枝江市市級領導、服務秘書和七星臺鎮企業服務專班多次到廠協調,千方百計與外省勞務公司對接,促成省外員工分批分期包車返廠,解決了企業復工復產的燃眉之急。

截至3月18日,枝江市累計復工復產工業企業達到174家,累計到崗人數 17654人。復工在建工程60個,佔全市重點在建工程的63.1%,恢復營業的限上商貿企業226家。

孝感:部分縣市規上企業全部復工

開通復工復產諮詢熱線、四處接回復工復產人員、搬開復工絆腳石。3月份以來,孝感各縣市區企業紛紛開始復工復產,部分縣市規上企業全部復工。

3月11日,孝南區第一批企業復工復產。截至3月20日,孝南區166家規上工業中已審批覆工復產企業158家,達到了95.18%;已復工復產企業133家,達到了80.12%。

孝南區朋興鄉的孝感市三洋塑膠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自3月11日復工以來,已返崗八九十人,產能恢復了近70%。最近兩天,每天都有出貨,該企業負責人介紹,“眼下正是養魚、養蝦的旺季,塑料筐等物流產品及塑料船的市場需求很旺盛”。

3月21號上午,安陸市企業復工復產96196諮詢熱線正式開通運行。負責具體解答企業復工復產涉及到的政策、開工審批、員工返崗等諮詢以及需要政府協調解決的具體問題。

安陸市共有規上工業企業、限上商貿企業、資質以上的建築業和房地產開發業、重點服務業企業200家,截止3月21號已復工173家,復工率達86.5%。

而在應城,幾家重點企業在疫情期間一直沒有停產。一手抓生產,一手抓防控,雲圖控股、華能熱電、富邦公司、雙環公司、長舟鹽化、回盛生物、湖北研妝等七家重點工業企業、3557名員工,用“無一例感染、全部正常生產經營”的成效給出答案。

疫情以來,富邦公司採取嚴格防控措施,生產一直沒有停工,企業訂單形勢也很好,3月15日後,公司滿負荷生產,並且今年前倆月產銷同比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增長了10%以上。

今年1至2月,這七家重點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15.7億元,同比略有下降。其中,雲圖控股廣鹽華源公司同比增長1.8%,富邦公司微漲。

3月起,應城全市復工復產形勢進一步向好,截至3月17日,應城市“停不得”企業復工復產達到94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139家,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83.7%。

漢川市更是開班車到外省市接回返崗人員,截至3月19日上午,漢川市已輸送外出務工35275人,其中包車外出4456人;累計迴流返崗員工40127人,其中包車返崗7753人。

而在其他縣市區,復工復產也在快速推進。截至3月19日,孝昌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9000多家商貿服務單位恢復經營,幫助2.4萬多名本地員工實現縣內就業;截至3月20日,雲夢縣復工復產規模以上企業93家;大悟縣全縣共有規模企業65家,截至3月18日,已復工復產34家,復工復產率為52.31%。預計到3月31日,全縣規模以上企業復工復產企業可達60家,復工復產率92.3%。

十堰:全面加快復工復產,謀劃實施重大項目

3月22日,在十堰市市委常委會上,十堰市委書記張維國強調,要全面加快復工復產復市復業,用足用好各類援企惠企政策,為企業提供更精準的支持和服務,迅速推進企業滿員滿產、重大項目開工復工;搶抓政策機遇、產業發展機遇,接續推進招商引資工作,爭取謀劃實施一批打基礎、管當前、利長遠的重大項目。

此前,十堰市克服種種困難,一批重大項目正式復工。

十巫高速公路作為湖北省“十三五”交通重點建設項目,是我省在“十三五”時期建設里程最長、資金投入最大的一條山區高速公路。其中鮑溢段全長58.632公里,橋隧比高達79.1%。2018年5月開工以來,目前已完成投資57.8億元,佔概算投資的56.3%。

今天上午,記者在十巫高速公路鮑溢段看到,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50多名戴著口罩的工人經過嚴格的“體檢”後,緊張投入到橋樑、隧道和路基土石方等復工建設中,掀起了項目復工復產的熱潮。

十巫高速公路鮑溢段由省交投集團投資建設。2020年是十巫高速公路鮑溢段建設攻堅之年。今年3月以來,為加快推動十巫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安全有序復工復產,湖北交投十巫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積極爭取地方政府支持,採取專車“點對點”接送返崗方案,分期分批集中組織人員返崗。通過“點對點”包車返崗和專人接送、自駕返崗等方式,確保控制性工程如橋樑、隧道等相對封閉的工點優先復工。目前,全線參建單位已返崗人數達1200人,首批人員返崗率達86%。

十堰市是全球著名的汽車城,汽車產業是該市的主導產業。

目前,東風公司在十堰最大的板塊東風商用車全面復工復產。今天上午,記者在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車輛工廠看到,員工們正有條不紊地將各種零部件進行組裝,每7分鐘就有一輛東風天錦車下線。

2月25日,東風商用車啟動小規模防疫車輛生產,拉動十堰基地全價值鏈的生產啟動。目前,東風商用車日產能已提升至生產高峰時的80%以上,復產率達到96%,員工返崗率達59%。此外,東風商用車率先打通商品車輛發運渠道,整合省內外運力資源,已將運力提升至正常水平的80%。目前,東風商用車有限公司已吹響復工復產衝鋒號,所屬的車輛工廠、動力總成事業部、車身廠等已全面復工復產。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十堰完成全省首次重大項目跨省遠程評標。3月19日上午,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十堰基地遷建項目在十堰、佛山、淮南、達州四地,經過7名專家近3個小時緊張工作,順利完成評標工作。這是疫情期間,十堰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為重大項目、重點民生工程開工復工推出的創新舉措,也是全省首次實行“一對多”跨多省遠程異地評標。

旅遊業是十堰市第二大產業。從3月18日起,十堰市4個縣市區的秦巴生態植物園、黃龍壹號生態園、太和梅花谷、女媧山、桃花島景區通過各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批准,正式對遊客開放。隨著這5家景區的集中恢復開放,十堰市成為湖北省第一個恢復開放旅遊景區的城市。

為加快推進項目開工復工,十堰市於3月20日組織召開全市重大項目復工開工視頻會議,明確各縣市區、市直各部門主要領導作為重大項目開工復工第一責任人,統籌推進項目開工復工。制定印發《重大項目開工復工專項督導辦法》,聚焦億元以上重大項目復工率、人員復崗率、當日實物量率、新開工項目開工率等核心指標,對各地項目開工復工情況每日監測統計調度;量化打分排名,通報考核結果,並作為本年度投資項目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下一步,該市將分批次組織開展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進一步營造促開工、謀發展濃厚氛圍。

截至3月20日,十堰市計劃開工復工億元以上重大項目667個,2020年計劃總投資1123.1億元,在建項目復工率達53.8%,較前一日提高15.1個百分點。

鄂州:千名幹部進千企,結對幫扶解難題

3月20日下午,中央指導組物資保障組赴鄂州市調研復工復產情況。中央赴湖北指導組物資保障組組長、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帶領調研組和部分企業代表就鄂州就企業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相關工作進行專題調研,現場協調解決復工復產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困難和具體問題。

王江平一行先後到葛店開發區鄂州電廠、鄂鋼等公司實地調研,詳細瞭解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復工復產後遇到的困難以及疫情防控措施是否落實等情況。王江平副部長一行在鄂鋼會議室召開座談會,鄂州市長劉海軍首先彙報鄂州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相關情況。他表示,鄂州市在落實復工復產“六個到位”的前提下,繼續深入開展“千名幹部進千企、結對幫扶解難題”活動,加快落實國家和省新近出臺的促進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政策措施。

3月21日,鄂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第16號通告,除餐飲和娛樂業等16類市場主體在疫情解除前不能復工復產外,其它行業可自行復產復工,無需審批。

黃石:瞄準產業鏈 按下“快進鍵”

3月19日,湖北黃石各縣(市、區)46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13家網絡平臺同步直播“雲招商”,25個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117.2億元。黃石市市長吳錦介紹,疫情期間,黃石66家大中型企業持續生產。3月13日,全市工業企業全面復工,黃石將在稅收、金融、用地、用能等方面給企業最大便利。

2月底以來,黃石市經信局不斷收到外地發來的復工協商函。華為全球產業鏈需要黃石赫得納米、滬士電子生產的配套元器件,徐州工程機械集團需要黃石賽福斯提供的摩擦材料,鄂州電廠需要大冶月鑫鈣業的石灰石粉,武漢光迅需要黃石晨信光電的光纖元器件……為保障企業如期完成訂單交付,3月13日,黃石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將企業復工審批權下放到縣市區,按下復工復產“快進鍵”。

黃石新興管業有限公司的倉庫裡,一根根黑色鑄管整齊碼放,工人們忙著將鑄管吊裝進火車車廂。“改用鐵路運輸,每天可發貨600噸。”公司生產設備部部長劉潤貴說。上達公司開足馬力生產醫療器械所需柔性電路板,“產品主要用在測溫槍上,目前公司490人全力生產,日產能達到8萬片。”公司總經理魏鋼介紹。截至3月15日,黃石432家產業鏈企業全線復工。

從生產車間到項目工地,從貨運場站到招商現場,企業負責人說得最多的一個字就是“快”。“項目主體工程已經封頂,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宏和電子副總經理孫小虎表示,疫情雖然耽誤了一些時間,但公司上下拼著一股勁,爭取按原計劃6月竣工投產。

作為全國第三大PCB(印刷電路板)產業聚集區,近兩年,宏和電子、臺光電子等PCB供貨商先後落戶黃石,形成獨具特色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為進一步完善電子信息產業鏈,黃石引進東火智能、進化動力等項目,瞄準智能手機濾波器、機器視覺等產業,邊建設邊審批,今年年內一期工程將竣工投產。

黃石充分發揮以商招商優勢,產業鏈正加快聚集。在項目開工陽新縣分會場,“金門創谷”項目總經理胡雄劍表示,來此創業主要是看好當地基礎設施完善、鞋服類輕工製造業基礎良好等優勢。截至3月21日,黃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658家,復工率達90.4%;員工返崗率達78.3%。

黃岡:企業無需審批可自行復工

3月23日上午,湖北黃岡至黃梅鐵路的施工現場恢復了往日的喧鬧,跨麻陽高速特大橋13#連續梁開始施工,成為黃黃鐵路全線首個復工工點。

早在3月20日,隨著中鐵大橋局400多名施工人員的到崗,安九鐵路鯿魚洲長江大橋正式全面復工。施工現場開足馬力,安全有序施工,爭取把疫情期間拖後的工期搶回來。中鐵大橋局安九鐵路鯿魚洲長江大橋項目部為籌備復工,準備了33000只口罩、醫用酒精500升,噴壺45個,消毒泡騰片10000顆,防護服10套,護目鏡10副,手套190雙,測溫槍40把, 185公斤84消毒液等一批防疫物資;並採取分批分次以包車的方式進行“點對點”、“一站式”運輸,保證施工人員安全抵達黃梅。所有返崗人員到達黃梅後,第一時間被安排到黃梅縣第三人民醫院做肺部CT和血常規檢查,檢查未見異常人員才能返回項目部駐地,確保建設者安全穩定健康地從全國各地陸續返崗。進駐後,項目部及時向村、鎮、縣防疫部門報備進場人員相關資料,做到聯防聯控。

復工後,項目部每天對辦公、生活場所進行全面消毒,所有人員早中晚測溫3次,採用自助餐並保持距離;同時對工人進行崗前安全培訓和現場安全用電、大臨結構、機械設備等進行安全檢查與臨邊防護,確保圍堰、承臺、墩身、主塔、現澆梁等安全施工。為保障施工的連續,項目部提前儲備了2000噸鋼筋,砂石料、粉料等5000立方米,可滿足1000立方米混凝土的生產。

3月22日下午,送走了湖南醫療隊後,黃岡市黃州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發布《關於後疫情時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通告稱,黃州市區疫情形勢持續向好,復工復產、復市營業、春耕生產有序開展,各機關企事業單位恢復正常上班,經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決定,除餐飲和娛樂業等16類市場主體在疫情解除前不能復工復產外,其它行業可自行復產復工,無需審批。

荊門:875家工業規模企業復工復產,復工率達88.5%

日前,記者從荊門市經信局獲悉,荊門市共有875家工業規模企業復工復產,復工率達88.5%。員工返崗8.4萬人,到崗率為53%。

环汉探春|湖北全面加速复工复产,宜昌、孝感、黄冈等地在这样做…

荊門復工復產

據瞭解,荊門市一面慎終如始精準抓好疫情防控,一面聚焦審批提速、包聯服務、政策支持、產業配套,統籌推進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復產。市、縣、鄉(鎮)三級聯動,簡化優化企業申報審批流程,一次性完成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環保等檢查驗收,確保“申請—審核—批覆”流程高效運轉。截至3月18日,累計受理1679家各類工業企業申報審批,平均申報審批流程用時1天。同時,明確每名市領導包聯一家龍頭企業,每個市直單位包聯一家重點企業,深入開展“千名幹部包聯千家非公企業交千名非公經濟人士朋友”活動,實行一企一策跟蹤服務。截至3月18日,全市32名市領導一對一包聯服務龍頭企業,74家市直單位包聯服務 96家重點企業,累計幫助解決企業復工復產中面臨的員工返崗、原材料運輸、資金等難題845個。

此外,荊門市印發包含財稅支持、金融服務等內容的政策“一本通”,加強政策宣傳,強化政策兌現,讓企業在切實享受政策紅利中增強發展信心,並圍繞產業鏈條的銜接貫通,積極幫助企業解決原料供應、配套企業復工等具體問題,推動龍頭企業復工向全產業鏈企業復工延伸、重點企業復工向中小企業復工延伸。截至3月18日,全市復工復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能達72%。

恩施:滿城茶香,茶葉交易市場開市

3月21日,恩施武陵山茶葉交易市場2020年春茶正式開市。

武陵山茶葉交易中心位於恩施市華硒物流園門前,目前交易中心入駐商戶26家。散茶交易的高峰期,日收購量最高可達60萬餘斤。大量散茶被運往浙江、福建、廣東等地區。中心建設了目前恩施最大的散茶色選車間,在春茶開市期間,機器24小時不間斷運轉。設有到達浙江松陽茶葉市場的專線物流,還有通往全國各地的順豐、郵政快遞。

本次2020年武陵山茶葉交易市場將持續70天時間(3月21日至5月31日),外地茶商可憑健康碼綠碼自駕進入恩施境內採購茶葉。

市場入口處設置了專門檢疫點,並由專業人員檢測體溫,統一給進入市場的車輛消毒 。市場提示,疫情期間挑選茶葉需戴手套和口罩,並設置了臨時隔離點,工作餐也實行分餐制。

對外地茶商提供一站式服務。茶商們到達恩施後,需先前往恩施武陵山茶葉交易市場管理辦公室(硒茶小鎮售樓大廳)辦理市場通行證,然後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帶領,將茶商集中安置在恩施土家女兒城內的女兒城藝術酒店。

武陵山茶葉交易市場還設置了專門的茶商服務組,為茶商提供涉及茶葉採購的各項服務。政府部門也設置相關的服務組,可以幫助茶商更直接、快速、有效的解決來恩施後的各項需求和困難。

“一二嗬喲!抗疫供電保春耕哪,吊腳樓共產黨員服務隊齊上陣嘛,電炒侗鄉春茶香飄山外羅喂……”

3月17日,武陵腹地的宣恩縣長潭河侗族鄉會口村七組茶山上,來自長潭河供電所的“吊腳樓黨員服務隊”,沐浴著明媚春光,喊著陣陣改編的“抗疫山歌”號子。電力人加足馬力拉線、緊線、安裝瓷瓶,為該鄉第一個即將復工復產的硒茶園農林茶葉專業合作社改線擴容、更換計量裝置,助力該合作社全電式製茶生產線駛入加速度軌道。

合作社負責人張勝佩2017年返鄉創業,起步初期由於資金短缺,炒茶、製茶全靠燒柴、燒煤,隨著效益的逐年增長和近幾年來農村電網的不斷改造升級,農村供電質量得到可靠保障,張勝佩將原始的製茶生產線全部改為全電式製茶生產線。優質可靠的電能助力生產線順利投產運行,不僅優化了生產環境,更提高了產茶品質,其產品遠銷廣州、福建等沿海城市,收入翻了三四倍。

“合作社起步順利,發展勢頭好,得益於電力部門優質服務和有力保障。”張勝佩感激的對記者說。

從早上8點至下午6點,經過全體隊員整整一天的共同努力,完成了600米低壓導線和計量裝置的更換工程,為該合作社今年春茶豐收增產提供了可靠的電能保障。

“有了電力作支撐,上海、福建等多地外商老闆前來考查,瞧起了我們這裡的富硒茶品質和自然資源條件,今年下半年我計劃再擴建廠房,屆時還需要師傅們為我的產業發展助陣。”張勝佩盤算著下步發展計劃。

“現在國家政策好,老百姓得實惠,在家發展茶產業,不僅收入可靠,還更好的照顧了家人,也為本地貧困戶就業提供機會。下一步,我還想利用本地有200年多歷史的吊腳樓木屋和清秀的山水資源,走茶旅融合之路,將侗鄉的民族特色產品源源不斷傳承下去。”張勝佩對侗鄉這片熱土和未來充滿了憧憬。

3月17日,宣恩縣萬寨鄉伍家臺貢茶千畝茶園綠意萌動,茶芽舒展春色,茶農分佈其中,一派生機盎然。當天,宣恩縣組織一場網絡直播春茶採摘、加工環節,藉助網絡力量恢復茶葉貿易,在線觀看人數超過100萬。

宣恩縣農業農村局總工程師冉茂權介紹,疫情期間,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聯合多個部門共同成立了以茶業加工企業復工復產為重點的工作專班,嚴格按照省州縣各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制定和細化茶葉加工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積極協助和指導企業全面做好復工復產的各項準備和申報工作,並及時組織驗收,促使茶葉加工企業快速復工復產,確保貢茶生產不受疫情影響。

有機茶園管理。“全縣茶葉加工企業80%已復工復產,基本緩解了廣大茶農鮮葉銷售問題。”冉茂權說。

3月9日,宣恩縣伍家臺貢茶產業協會發布茶葉鮮葉收購承諾書,極大提振了茶農的信心。冉茂權介紹,“目前鮮葉價格達到100元一公斤以上,本地良種鄂茶1號也即將開採,預計鮮葉價格將達到120至200元每公斤!”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大部分茶葉加工企業庫存擠壓較重,資金回籠不暢,燃料等生產成本增加,物流運輸費用提高,企業又存在難題。如何破解?

宣恩縣委縣政府專題制定獎補政策,對茶葉加工企業從能源、物流費用等方面給予補貼,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鼓勵和支持企業大力開展市場營銷推廣活動和積極參加國際國內各種展會,對各項宣傳推廣費用給予一定補貼,加大伍家臺貢茶宣傳推介力度;鼓勵和支持企業積極拓展銷售市場,按照伍家臺貢茶形象店設計、裝修,專營伍家臺貢茶的專賣店,按區域分別給予補貼,擴大伍家臺貢茶的市場佔有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對從事伍家臺貢茶加工銷售的重點企業,貸款額度達到一定規模,由縣級財政給予全額或部分貼息,並要求金融單位對小微企業不得隨意抽貸、斷貸,盡力緩解企業資金困難;努力爭取國家、省、州及東西部協作等幫扶單位開展消費扶貧活動,全面拓展伍家臺貢茶營銷渠道。宣恩縣副縣長鬍曉洪介紹:縣級財政累計用於獎補資金將突破1000萬元。

伍家臺貢茶,一葉動天下。疫盡雲霧散,慄香回甘來。宣恩縣貢茶產業協會會長廖世勇對繼續做大伍家臺貢茶產業充滿信心。

戰“疫”不鬆勁,戰貧不停步。

搶春光,促發展,建設美麗家園,建始廣大幹群拿出抗疫精神,迅速撲向復工復產戰場,誓把疫情損失時間奪回來,處處是有序復工復產火熱場景。政府推動,企業主導,農戶跟上,特別是市場主體發揮各自優勢,主動作為抱團做大做強蔬菜、馬鈴薯等短平快產業;該縣農業農村局及時組織馬鈴薯、獼猴桃、糧油、茶葉、特色農業、蔬菜等方面的98位農技專家,成立農業志願服務隊,下沉到地頭,爭當疫情面前貼心“農家人”,各類脫貧支柱產業取得突破性發展。

春爭日,夏爭時,莊稼宜早不宜遲!行走春潮的金建始大地“搶”專家,請老闆處處是有序復工復產火熱場景。

無疫鄉鎮花坪鎮處處綠動,25公里關口葡萄長廊、萬畝牡丹園、千畝大馬士革玫瑰園規範管理;業州鎮大棚蔬菜、辣椒基地忙育苗犁地;長梁鎮5000餘畝獼猴桃、六月雪梨春管有序推進;三里鄉茶企及時組織馬坡茶農“掐”新芽;官店鎮已發展以雲土豆、蔬菜、藥材、烤煙、茶葉等為主的特色高山經濟,成為鞏固脫貧支柱產業。

疫情防控加道“鎖”,復產加把勁!福恩鞋業、恩施建誠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等一批企業有序復工復產;花坪特色小鎮大道等重點工程相繼開工。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