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獨生子女的父母,你為自己的養老問題擔心嗎?怎麼化解?

海雲海


作者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你提的作為獨生子女的父母,你為自己的養老問題擔心嗎?怎麼化解?雖然我今年才30多歲,但是我也想好了,退休已後的養老生活。下面我就和大夥分享一下我退休後的打算。這是一次和老婆交談後的共同想法。

首先我和我愛人都有穩定的工作,也正常的繳納社保。所以養老的資金問題,就不用煩惱了。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女兒,所以我們倆打算退休後,就回到農村老家,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的打算是,我們倆退休後,我們倆的住房公積金,按照現在的繳納就算不漲的話,加起來差不多有50萬左右。這些錢就交給女兒。而我們兩口子就回到農村老家,我們老家靠國道邊有個小別墅。可以種花,養花,養養魚等等。在自家的院子裡,在種點果樹與蔬菜。沒事就在躺在躺椅上,泡杯茶曬個太陽。除了冬天回到市裡居住,春夏秋都在農村生活。每個月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錢。留一個人的工資以備不時之需,另一個人的工資就作為日常開銷。每年在和老伴約幾個朋友,出去旅遊幾次。

等到實在跑不動了,就直接花錢進養老院。孩子要是有孝心,就經常來看看我們。沒時間就和一幫老夥伴聊天打屁。哈哈!所以以我們兩人樂觀的心態,不會成為孩子的負擔。人老了也要找到自己的愛好。

以上就是我們兩人單純的想法哈哈。希望各位看官,多多給些參考。


寵妻女的大陶


我有一個兒子,我對自己的養老一直是有擔心的,因為我婆婆20多年一直由我們照料,它就像一面鏡子反射出我的老年生活。我婆婆60歲就一個人,我們和她住的相距兩站地,在城市算是比較近的,前十幾年她身體還可以,我們只是幾乎每天要去她家,以示精神安慰,不想讓老人孤單,但我們都是上班一族,每天下班就要去婆婆那報到,幾乎是睡覺前回到自己家,長期以往對於我來講身心疲憊,打理自己事情的時間太少了。後十幾年我們就基本和老人住在一起,時間長了生活習慣的不同及等等一些問題自然顯現出來,兩代人同在一個屋簷下,婆媳之間即使沒有大矛盾,作為我很想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生活空間。

有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後我現在也老了,也成了一個孤獨的老人,我需要孩子的關心,希望常能享受到天倫之樂,但是兒子畢竟有也自己的小家庭,有工作和自己的事情,他們要是時常來到我家報到或我晚年與他們生活在一個屋簷下就會重複我的經歷。所以我採取瞭如下3個方式:

1、趁自己還能行,給自己在經濟上做好養老的準備。

2、在我身體好的情況下,自己照顧好自己,經常出去旅行,我把我自己管好,兒子一家過好他們的日子。

3、買一個和兒子樓上樓下的複式房子,雖然複式但每層都有獨立生活空間,每層都有自己的入戶門,只是兩家之間內部有一個通道直達而已。我兒子很傳統,堅決不讓我老了去養老院,那麼這種居住方式既獨立又緊密,一旦我生活確實不能自理就請個保姆,孩子們在也就有了監護人,最主要我一定要自強自立,儘量不要給孩子增加精神和生活的負擔。


博主


我是獨生女的母親,養老這件事是生完寶寶就想好的。

我絲毫沒有擔心過養老的問題,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打臉。我和我老公目前收入還可以,年老了也會有養老金,在我們這個城市足夠了,所以並不擔心養老會養不起的問題,有養老金,有醫療保險,退休後也想過那種天天廣場舞,到處去旅遊的生活。

我倒不認為子女多了養老就一定沒問題,以我為例,我有姐姐和弟弟,但我們平時工作都特別忙,我和姐姐在父母身邊,弟弟離得比較遠,平時父母反而過來照顧我們,他們有個頭疼腦熱的病都是陪著對方去醫院,我們很少有時間陪著,週末了還會打電話把我們叫去弄上一桌子飯菜,養老靠子女其實我認為不現實。

平時我爸媽也會出去旅遊,都是和同齡人一起,我們是沒那個時間,他們的朋友住院,他們也會去陪一下,養老現在都是抱團了,等我老了,我也打算抱團,同齡人一起有同齡人的快樂,子女有他們的家庭,工作,忙碌著顧不上都有可能。

我爺爺奶奶都八十多了,目前還是獨居,子女養老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自己養個棒棒的身體,掙多多的錢,自己給自己養老才是王道。


曦藥師二姐姐


獨生子女父母是中國控制人口特殊時期的現象,基數龐大,沒什麼好擔心的,至於破解方法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

一,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既然我們是在優生優育前提下生出的孩子,培養方法得當長大了不會太差,至少比我們現在強。這世上唯一指向分離的愛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養大的鳥總是要飛向藍天,自己去遨遊世界。孩子能自食其力,分離又是必然,那有什麼好擔心呢?生再多孩子如果沒出息,哪怕天天在眼皮子底下啃老日子也是不會舒心的,老了老了還要為他們擔心,不是自討苦吃嗎?

二,獨生子女父母老了擔憂無非就是怕生老病死時一個孩子照顧不過來,完全沒必要。人口老齡化逐漸加劇,依靠孩子養老的觀念已經過時,以後都是社會化養老,低領老人居家社區養老,高齡老人專業機構養老是必然趨勢。久病床前無孝子,如果身體不好需要孩子端茶遞水,人越多產生矛盾可能性越大,互相推諉,計較的事還少嗎?我們這個城市有一檔民生調解類欄目“某某老孃舅”,裡面涉及家庭糾紛的很多是子女們家庭財產繼承有異議、父母養老互相推諉出現的問題,年紀一大把的老年人子女眾多,最後卻無家可歸的不在少數。年輕苦不算苦,老了苦才是真的苦。

三,擔心養老問題最大的根源還是怕身體不好,錢不夠用,比起多子女家庭,獨生子女家庭年輕時負擔少,有助於存下足夠的養老金。至於身體健康完全靠個人努力,適當鍛鍊,合理飲食,起居有度,心情開朗都有助於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與其為明天的事擔憂,不如今天好好準備,人人都會老,按照現在的生活水平人的壽命會越來越長,我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所以要更努力健康地活著,不給子女添麻煩,不給社會增加負擔,做一個負責任的老人是根本。

最後,願所有的老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其樂融融安度晚年!




簡約生活倡導者


作為獨生子女的父母,我並不會為自己的養老問題擔心,

很多人喜歡二胎甚至三胎,理由是孩子多了有人陪伴,老了也會有多個子女為自己養老,當初我婆婆也是隻要跟我聊天,不出三句話必聊到要我生二胎,都被我委婉地拒絕了。這麼多年過去了兒子大了不適合再生二胎了,婆婆才沒再聊到這個話題。

其實當年考慮到我們夫妻倆收入並不高,貸款買了房子之後做了房奴,每個月要還貸款,養一個孩子都很辛苦,根本沒有能力再生養二胎,所以當初就打定了主意生了兒子之後不再生二胎,並決定盡力把兒子教育好。

現在我也會羨慕別人家的二胎,但我也不會後悔自己只生一個。現在的年青人啃老是常態,多生一胎豈不是被啃得更多?我常想,等我們老了,兒子不需要我們幫扶我都已經能偷笑了,哪裡還會指望他來為我們養老?雖說兒子的品行很好,有條件肯定會為我們養老,但我已經在為將來作打算了,現在努力掙錢,加上退休後的養老金,粗茶淡飯的生活肯定不成問題,實在不能自理的話就進養老院,只要孩子能經常過來看看我們就好了。說實話,孩子到時要贍養4個長輩,他們的壓力也很大,能不給他添麻煩就儘量不給他添麻煩,這樣大家都省心。


言心筆記


不擔心啊,我父母只有我一個,我目前也只有一個小孩。我父母的退休工資比我還高,醫保充足,還有商業保險作保障,會使用智能手機,會關注社會熱點,養老完全不成問題。而我目前35歲,開始著手養老問題,每月用一部分閒錢作基金定投(強烈推薦大家購買寬基指數,相對簡單,收益還不錯),夫妻雙方購買足額的商業保險,多去深入瞭解各種理財知識,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多開源節流,積攢一定的財富為養老作充足的準備。

其實,我覺得獨生子女的父母養老問題,除了物質上的金錢需求,更看重精神上的需求。畢竟只有一個小孩,小孩很有可能不在身邊,一年也就回來幾次,所以老年人也不要放棄對生活的經營,去學習使用電子產品也是很有必要的。我父母這點就做的蠻好,教他們使用支付寶,微信,他們自己會花時間去學習,偶爾也能帶來驚喜,老爺子最近自己學會微信接龍。不論在什麼年齡段,用敞開的心接受世界,世界對你我來說也是敞開的。


小冷和小暖媽媽


作為80後,是否為養老擔憂,相信不少人都有這個疑慮。畢竟我們已經不像父輩那樣子在老家,有一個祖祖輩輩都守著的地方,葉落歸根的地方。

而我們這一代,不管是作為第一代或者第n代城市的遷徙者,開疆擴土也好,繼承家業也罷,少了心裡和生活二合一歸宿的地方,那個讓人魂牽夢繞的故鄉。

也就是所謂很多人心裡的沒有根的感覺,我們無論在哪個城市生活,即使買了房子。仍覺得自己是個遷徙者,仍覺得自己心心念唸的家是父母生活的農村老家。

所以對於自己晚年的歸宿,擔憂肯定有,而且與孩子多少無關,因為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每個人都自顧不暇的為生活打拼,你又怎能指望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顧全身心陪你,為你養老呢?

這是個不太現實的做法,總不能請假一年半載不上班,拿什麼來生活呢?

想清楚了這些,我覺得有必要為自己的晚年好好打拼了,畢竟有一定經濟實力,才能給晚年更多保障吧,不知道是否認同這點!


閒扯淡的人生


還沒有擔心呢,擔心也沒有用吧。從現在開始養成健康生活習慣,提高生命質量,儘量艱苦奮鬥、自力更生,實在不能自理的話,就找個人幫忙,如果沒有自我意識的話,就去社會養老機構。


大哥小弟368


我們夫婦就一個孩子,將來如何養老?似乎沒有深入的考慮過,經過和愛人溝通,基本想法是。

一、好好鍛鍊身體,爭取到老了能有個健康的身體。

二、老年後,孩子工作忙,又不在身邊,儘量不給孩子找麻煩,老兩口互相照顧。實在不行,就顧保姆或去敬老院。

三、老年後,儘可能老有所樂,有一個健康的興趣愛好,多活動,多鍛鍊。

總之,指望孩子,恐怕不太現實,但我覺得也不必過分擔心,一是依靠國家,二是儘可能自己解決。



密雲穆家峪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那就會有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獨生子女的父母以後要怎麼養老呢?

有的人認為獨生子女挺好的,父母把所有的愛都給了他,也不存在偏向誰的情況。但有的人則認為獨生子女不好,從小就是自己一個人,也沒有個玩伴,加之父母也都有自己的工作,肯定不能時時的在家陪著他,這樣就顯得越孤單了。而且,獨生子女的壓力也會更大,他需要自己承擔家庭責任,照顧好自己的同時,也要照顧好自己的父母,有什麼事為了不讓父母擔心,都自己扛著,連個商量出主意的人都沒有。

因為是獨生子女,所以他需要自己一個人承擔起父母養老的問題。而父母們也都不願意增加孩子的負擔,因此,有什麼事都是儘可能的瞞著孩子。現在,很多父母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為自己以後的養老問題所著想,都交的有社保和醫保,退休以後也有退休金,最起碼讓自己的生活有了保障。雖說是養老,有的子女能不伸手問父母要錢就不錯了,更別說給父母打錢了。也是因為現在的工作壓力大,剛出社會的獨生子女工作都不好找,就別提經濟獨立了,所以,就需要父母救濟一下。

而大多數父母,平時也都是省吃儉用的,就想為自己存點養老錢,都不想麻煩子女,想讓子女減輕負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子女平時問要什麼,父母都會說什麼也不要,就是想為子女省點錢,但很多子女卻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覺得父母過的太拘謹,自己則是個月光族。

父母為子女操心了一輩子,老了還要照顧子女的孩子。而父母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子女贍養他們,也就只有一個心願,希望子女可以過的好,父母也是想盡辦法不去麻煩子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父母就已經減輕了子女的壓力。那作為子女,即使工作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父母,他們要的不多,只希望子女可以常常陪伴著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