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獻帝退位後,如果劉備迎接劉協入川並且讓他復位稱帝,那麼他能輔佐漢獻帝一統天下嗎?

溫良恭不檢


我的看法也跟大多數人一樣,即便劉備迎接漢獻帝劉協入川,並且有氣量讓他復位稱帝,也很難輔佐漢獻帝一統天下。

先來看一下背景: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漢獻帝讓位,自己稱帝,封劉協為山陽郡公,保留天子禮儀,並取了漢獻帝兩個女兒。公元221年,劉備稱帝,同年為了給關羽報仇,發動對東吳的戰爭,於夷陵之戰中被火燒連營,劉備逃回白帝城,於223年病逝。

而在此背景之下,我認為題目中的假設不可能的原因有幾個:

1、劉備忙於給關羽報仇,並無接回獻帝之意。

關羽被東吳設計殺死,劉備不顧其他人建議,為了奪回荊州,執意與東吳開戰。誰都可以看得出來,當時與東吳開展並不是三國對峙時期最好的選擇,可劉備出於義氣考慮,發動了對當時還算沒撕破臉的東吳的戰役。

可見,當時劉備的心思並沒有接回劉協一統天下的心思,或許處於信義,或許是出於戰略考慮,但的確做出了一些昏招。夷陵一敗,蜀漢徹底被打殘,經過諸葛亮幾年的休養生息才得以有實力北伐。

2、北方曹魏勢大,蜀漢難以對抗

在曹丕稱帝之前,曹操已經逐步統一了北方,即便經歷了赤壁之戰失敗,曹魏的實力也依舊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在此情況之下,即便劉備不跟東吳開戰,偷偷迎接劉協入川,打著漢室獻帝的旗號,也很難撼動北方曹魏的勢力。並且,三國都為互相戒備,東吳也並不是死心塌地。

設計“白衣渡江”殺關羽奪荊州,是在公元219年,在漢獻帝讓位、曹丕劉備稱帝之前,東吳就對同盟蜀漢小動作不斷。所以,即便歷史有所偏離,但三國鼎立的局面依舊難改變。想要一統天下,防備和聯絡東吳難,攻打和戰勝曹魏更難。

3、並不是沒有統一之心,諸葛亮五次北伐依舊失敗

其實蜀漢並不是沒有一統天下之心,興復漢室一直都是蜀漢的立國綱領。在劉備病逝之後,諸葛亮接過興復漢室的大旗,展開了對曹魏的五次北伐。

而結果呢?即便有很多例如失守街亭這類的疏忽存在,但依舊可見在蜀漢實力在曹魏兵強馬壯麵前,依舊難有對抗之力。諸葛亮敗於五丈原,姜維又接過興復漢室大旗打了幾十年,結果依舊大敗。

漢室興復早就在三國亂世之中,失去了天時地利人和,歷史的軌跡已經難以再回到漢室手中。


最後:

其實很明顯的道理,漢末三國亂世之中,漢室的象徵意義已經很難有大作為。桓靈二帝之後,天下早就不是漢室的天下,而是屬於亂世之中,能夠征戰四方的雄主。曹操是,孫權是,劉備也是,但最終在互相角力之中,曹魏勝出。


亭安讀書


漢獻帝退位後,被魏國皇帝曹丕封為山陽公,建立了山陽公國,領地在山陽郡濁鹿城。山陽公國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東漢皇室遺民全部遷到山陽公國居住。漢獻帝當了一輩子的傀儡皇帝,最後終於當了一個自由的諸侯,體驗了一把親政的快樂與艱辛。山陽公國從220年立國,309年被五胡亂華時為胡人所滅。如果漢獻帝到蜀國去當皇帝,他必然繼續當傀儡,時間久了還會被劉備逼迫禪位,至於統一天下則不可能現實。

劉備跟曹操其實是一類人,都是當時的雄才豪傑,他們都有統一天下的理想與志願。漢獻帝不過是他們手中的一枚棋子,漢獻帝可以當傀儡皇帝,但是永遠不能親政,他一親政則豪傑無用武之地。劉備手下的文臣武將都忠於劉備,漢獻帝不可能直接調動五虎大將,如果漢獻帝想要親政,就不得不除掉劉備。而劉備也不會束手待斃,他會和曹丕一樣再主導一場禪位好戲。

權力是一種美好的東西,一旦掌握了就不想再失去,失去權力猶如剜肉剔骨。漢獻帝從來沒有真正掌握過權力,能力遠遠不能跟秦皇漢武相比,他一旦親政必然會削弱劉備的權力。劉備不會讓自己的權力流失,故漢獻帝只能乖乖當傀儡,在合適的時機禪位給劉備,讓劉備取得皇帝的合法地位。不過傳國玉璽在魏國,而漢獻帝已經退位了,他再復位當皇帝,再禪位給劉備,合法性也值得懷疑。

魏、蜀、吳三國中,蜀國的綜合實力最弱,魏國的實力最強。因此就算漢獻帝在蜀國當了皇帝,劉備像諸葛亮輔助阿斗一樣輔助漢獻帝,蜀國統一天下的希望仍然渺茫!天下大勢,和久必分,兩漢統治國家四百餘年,三國時代正好印證了和久必分的趨勢,因此三國統一不符合當時的大環境。最終統一三國的晉朝,其統一局勢也僅僅維持了三十多年,就爆發了八王之亂,接著是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對峙;分裂三百餘年後,隋唐才再次完成統一大業。


大秦鐵鷹劍士


只要有漢獻帝在,劉備自然是可以奪得天下的。如果劉備真的能夠讓漢獻帝繼續當皇帝,他自己只願做一個臣下的話,以漢獻帝的能力,自然是能夠做到一個良好的君王,而劉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臣子,他們兩個一起興復漢室,絕對比劉備一個人能夠做到的更好。很多時候劉備非常衝動,不肯聽從諸葛亮的計策,而這個時候只要有漢獻帝壓得住劉備,他們君臣上下一心,把握住機會,自然是能夠統一天下的。



劉備這一生中沒有統一天下,最主要的就是在夷陵這一戰中。而最關鍵一點就是關羽被殺,荊州又被孫權搶去,吳國和魏國已經結成了聯盟。所以面對這樣的情況,如果漢獻帝能夠讓劉備做成三件事,必定是能夠統一天下的。

首先繼續力量,暫時不要為關羽報仇,就已經處於不敗之地了。

對於劉備來講,當初的夷陵之戰,只不過是劉備的一氣之怒而已。當時要是有人能夠真正阻止劉備就可以了,可惜的就是手底下所有的人都沒有用。就連諸葛亮勸說了劉備,可是劉備也不聽諸葛亮的話,趙雲也不例外。關羽的死已經讓劉備非常的衝動了,張飛的死已經是讓劉備的憤怒已經停止不下來,必須要找一個發現的地方,而這個時候東吳做為他的仇人自然是不能放過。




要是這個時候漢獻帝在劉備的蜀國,劉備就不敢稱皇帝,必須以漢獻帝的名號,劉備可是忠心耿耿的。所以對於漢獻帝的話,就必須要遵守,不能夠違抗。何況漢獻帝去勸說劉備,劉備一定會聽的。當初劉備去打東吳,最重要的一個理由就是自己的兄弟都被殺了,以後怎麼還能夠服眾呢,而現在是漢獻帝命令劉備不準去攻打,劉備自然是沒有辦法。


反正天底下也有很多理由,就像當初曹操說不準去踩麥田,可是自己的馬已經踩踏了麥田,就割一下頭髮就可以了,劉備也可以去向曹操學習,把自己的憤怒暫時的忍耐了下來,割下自己頭髮,表明自己的仇恨有多麼深。

想當初諸葛亮所說的,現在蜀國還並不是適合攻打東吳,必須要和東吳結合起來,要真正等到有實力的那一天。現在劉備聽從漢獻帝的命令,慢慢的積蓄自己的力量,等待著時機成熟的那一天。

然後假裝要為關羽報仇,把荊州奪回來,順便以漢獻帝的命令去討伐魏國

雖然當時已經三國鼎立了,但是還存留著其他勢力,漢獻帝雖然是退位的,但曾經是皇帝,他可以說這是被迫無奈,而現在漢室沒有徹底的滅亡。只要是高舉義旗,而且自己有有強大的力量,自然是有很多人能夠聽命於他的。


現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聯合東吳,假裝自己要攻打東吳,他當時孫權已經是想要把荊州還回來了,那麼劉備就做一個好姿態接受了。只要東吳能夠放棄和魏國的聯盟,重新和蜀國站在一起,等事成之後,必定是和魏國一起瓜分地盤。且以漢獻帝的名義去命令東吳,這個時候東吳還沒有成皇帝的。

同時還聯合其他勢力,東吳見到這樣的情況,必須要接受劉備的,哪怕是假的,東吳也必須這樣。再加上當時曹丕剛剛是當上了皇帝,很多人是不服氣的,這個時候他們的內部也不是非常團結。這個時候是最好的機會,漢獻帝和劉備必須要把握住,休整了一兩年,已經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

雖然現在蜀國五虎將只剩下了三個,但是也已經是非常厲害的,這個時候還要把諸葛亮帶在身邊,有這麼一個軍師在,不過已經是處於三國中第1位了。

時機已經成熟,先滅掉魏國,然後再滅掉吳國。

現在魏國的氣數盡了,正好是攻打的好時機。曹丕已經處於眾矢之的,此時不打,更待何時。面對這麼多人去攻打,曹丕就像當初的董卓一樣。曹操的結局已經是註定的,他一定會失敗,更何況他身邊還有司馬懿這樣的人物,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一樣,司馬懿見到這樣的情況,自然是會反叛的。


曹丕面對著眾叛親離,以及大軍壓境,最後也就是慘死的下場。雖然這個時候,東吳想要佔一些地盤,並且還有其他勢力進行發展,但是蜀國的強大已經是註定的了。蜀國現在要做的就是讓其他勢力臣服,做到的就是真正的興復漢室,然後再慢慢的收拾這些勢力,這個東吳一定是要放在最後面的。

想要滅掉東吳的話,必須要讓自己無後顧之憂,而且東吳憑藉著長江的天險,實在是難以攻打,可能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但是就只有東吳這一個勢力,他遲早也是滅亡的,就算他非常的強大,可是也敵不過這麼強大的漢朝帝國。


至於最後劉備究竟有沒有搶奪漢獻帝的位置,這個可能就是以後的事情了,但是劉備真正的幫助了漢獻帝奪得了天下,也完成了他自己的終極夢想興復漢室。

在你們認為漢獻帝應該怎樣對待劉備呢?歡迎在下面評論。


史研


肯定不會,即使他願意,他手下大將也不會願意!其實那個年代所謂復興漢室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他們打的一個幌子,曹操之前還可以吧,得了皇帝就挾天子以令諸侯。誰也不能保證劉備不會這麼做。還有他們手下之將,作為後人我們在看前人覺得他們在為復興漢室作出努力,但是凡事都有雙面性,他們是忠於漢室還是忠於劉備?這就不得而知了…粗鄙之見,萬勿見怪!



小剛看大片


那樣的話,蜀國不但無法實現統一天下的夢想,恐怕劉備集團會失敗得更快。

為什麼呢?

一統天下要求有過硬的實力:硬實力加軟實力。硬實力要夠強,軟實力要能籠絡人心。而實際上,劉備迎接劉協入川,只有害,沒有利。

一、漢獻帝的到來,不但不能加強益州的實力,反而會加重益州力量的損耗,對軟硬實力都是損害。

劉備在西蜀的勢力集團本來就複雜。

  • 有元老派,包括關羽、張飛;

  • 有徐州派,包括糜竺兄弟、孫乾等;

  • 有荊州派,包括龐統、諸葛亮、馬氏兄弟,黃忠,魏延,楊儀,蔣琬,費禕等;

  • 有東川派,包括法正、李嚴、黃權、吳懿和孟達等;

  • 還有西川本土派。

經過融合後,以劉備為中心的圈層,元老派無疑是最裡面的一層;徐州派加荊州派是次一層;東川派再次,西川本土派則排在最外層。

這是政治權力上的結構。益州本土人士沒有什麼政治地位於權力,但是,劉備圖謀天下最根本的依靠力量卻來自於益州本土。這種錯位在蜀漢內部導致了一定的問題。

但是在劉備的核心作用下,這些問題隱藏於水面以下,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這時,如果漢獻帝來到蜀國成為一號人物(即使是表面上的),那麼,那些對劉備外來集團隱藏的不滿,就將有可能借漢獻帝這個新的力量爆發出來。而一旦爆發,劉備勢必要進行清理,這將導致蜀國內部力量無端的消耗。

請問,這種情況下,漢獻帝入川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必要?

益州本來就疲弱,漢獻帝入川帶來的混亂內耗,將只會加速蜀國的衰亡。

在影響力方面,漢朝衰落太久了,漢獻帝已經失去了招牌作用。

請漢獻帝入川無非是要利用他漢家正統的身份作用,以號召天下人。但是,從184年黃巾起義開始,到220年,已經過去了近40年,超過了一代人(古代人均壽命30多歲)。這時,漢家的正統、招牌等旗號作用,已經沒有什麼影響力了。

在曹丕逼迫漢獻帝退位的過程中,沒有一個大臣為漢家說話,帶頭勸劉協退位的華歆等人,都是原來漢朝的官員。

連這些享受過漢朝俸祿和恩惠的士人都不把漢家放在眼裡了,那麼,漢獻帝到了山高皇帝遠的蜀地,又能起到什麼作用呢?

時間太久了,人們已經忘了漢朝了。

(漢朝兵馬俑)

二、漢魏已經完成禪代,劉備即使想挾天子以令諸侯都已經做不到了。

劉協已經把漢朝江山禪讓給了魏朝的曹丕,此事已經天下共知。禪讓過程符合古禮,漢獻帝下詔禪讓天下,曹丕三次推辭,第四次才接受。這是符合法統繼承的。

劉備此時如果把劉協迎來益州,該對外怎麼說呢?說他還是漢家天子?不是了。說他是漢室正統?不是了,漢室江山已經禪讓給魏國了。

此時,劉備即使想學曹操當年挾天子以令諸侯都做不到了。

那他還要迎漢獻帝入川做什麼?

三、劉備本人:我為什麼要當活雷鋒?

劉備起於草莽,辛苦幾十年,可以說九死一生,就是為了要自己闖出一片天下。這時就快成功了,他幹嘛要把劉協拉過來坐享其成呢。

(劉備:我不想當活雷鋒啊!)

結語:劉協只能擾動益州,而無法助力益州

劉協在禪位給曹丕之後,不但失去了漢家品牌號召力,而且無益於益州的實力增強;同時還會給益州帶來內部的麻煩。劉備也不可能退位讓賢甘居二線。

因此,劉備迎接劉協入川並且讓他復位稱帝,他最終依然無法一統天下。

(完)

以上是凌煙閣邊看歷史的回答,歡迎你點贊、評論、關注、轉發,有不同看法也歡迎交流。謝謝!


凌煙閣論史


劉備是三國時期蜀漢的開國皇帝,先後參加了黃巾起義、討伐董卓等活動。由於自身的實力比較弱,在與各路諸侯混戰的過程中,絕戰屢敗。先後依附多個諸侯。三顧茅廬之後,形勢開始好轉了起來。

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帝,改國號魏。在篡漢時,可把漢獻帝給害苦了。在逼迫漢獻帝退位時,漢獻帝三次請曹丕繼位。可見漢獻帝當時的內心有多麼的難受。曹丕繼位以後,封漢獻帝為山陽公。

曹丕篡漢一年後,劉備在四川稱帝。那麼他為什麼不去迎回漢獻帝?或者漢獻帝為什麼不去找劉備?可能是劉備這個時候已經是雄霸一方的諸侯了。加上當時的通訊落後,同時又盛傳漢獻帝已經死了。所以劉備就在群臣的擁護下,登基稱帝。

假如劉備知道漢獻帝沒死,個人覺得他還是會迎回漢獻帝。但是同樣還是會以天子名義號令諸侯。那麼漢獻帝還是會成為劉備的傀儡。而對於漢獻帝來說,雖然是亡國之君,可是他在位期間受盡了諸侯的控制。所以他對天下的諸侯也看的非常明白。即使他去劉備哪裡,也會是同樣的命運,他再也不想成為諸侯們爭奪天下的傀儡。

所以,退位以後的他,也不願意逃到劉備哪裡。在自己的山陽封地裡,反而活的自由自在,過的也很舒心。如果劉備迎接漢獻帝劉協入川復位稱帝。他不會真心輔佐漢獻帝,而是利用漢獻帝一統天下。


龍火果果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劉備在得知漢獻帝被廢后,他都做了什麼,漢獻帝被廢劉備既然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證明他對具體情況是有所瞭解得,明知漢獻帝只是被廢為山陽公,卻大張旗鼓的為漢獻帝發喪,大肆炒作漢獻帝已經被殺的消息,無非兩種原因,第一:關閉漢獻帝入川的大門,第二:自己就是大漢的唯一合法繼承人,讓自己帝位合法化!稱帝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也不是北伐為皇帝報仇!所以說,劉備只是打的匡扶漢室的旗號,骨子裡是想自己做皇帝!


用戶遵化楊哥


每個人都有個皇帝夢,劉備也不例外。

劉備覬覦天下的野心,在東漢末年早就不是一個秘密。當年劉備還未崛起時,曹操身邊的數位謀士都曾勸他,劉備這個有野心,不是屈居人下之主,日後必成大患,應儘早除之。如程昱就與曹操說過:“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而郭嘉亦也與曹操說過:“嘉觀之,備終不為人下,其謀未可測也”。

試想,就是這麼一位“終不為人下”的劉備,他會拱手將辛苦打下的天下讓於漢獻帝嗎?劉備想要中興大漢,這並不假,但問題的是,他想要的是大漢在他的統治下走向中興,而不是他輔佐漢獻帝將大漢再次帶向輝煌。



其實,要想知道劉備到底有沒有讓位漢獻帝的心思,只要看看他在獻帝禪位後做的一些事情,就可以知道劉備到底有沒有讓位之心。

220年11月25日,漢獻帝禪位於曹丕,魏代漢,成為中原正朔。退位的獻帝並未受到迫害,曹丕對其是厚待有加,“奉帝為山陽公,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都山陽之濁鹿城”,獻帝受封山陽公,食邑萬戶,位在諸侯王之上,奏事可不稱臣,接受詔諭可不跪拜,同時在山陽可仍然奉漢宗廟,可以天子的禮制祭祀天地。

之後劉備在接到獻帝禪位的消息後,按理說如果劉備是真正忠於大漢的,他首先應該做的就是發佈討賊剿文,說不承認曹丕的帝位,依舊承認獻帝是大漢天子,然後討伐曹丕,當然這討伐可以是嘴上說說的。可此時的劉備卻並沒有這麼做,他在得知獻帝禪位後,做的第一件事卻是對外宣稱獻帝已被曹丕逼死,然後煞有其事的為獻帝發喪,然後給予獻帝“孝愍皇帝”的諡號。



從這件事我們就可以明確的看出劉備已有稱帝之心。首先賜皇帝諡號這種事情,在漢時期只有新帝才有資格,而此時劉備卻做了這件事,顯然他已經把自己當成了皇帝。再者,要知道,曹丕冊封獻帝的詔書是與獻帝禪位的詔書同時發佈的,劉備既然知道獻帝禪位的事情,也必然知道獻帝被冊封的事情,因此劉備肯定是知道獻帝並沒有死。

況且,哪怕是劉備不知道,但如果他真的只是當個忠臣,他首先要做的也應該是派人去查證獻帝到底是生是死,而不是單靠一個讒言,就擅自宣稱獻帝已死,這絕不是一個忠臣會做的事情。相反只有那些迫不及待想要做皇帝的人,才會如此草率的向治下臣民說上任皇帝已死的消息,而顯然劉備就是這種人。



此後,劉備在宣稱獻帝已死不到數月,他就以“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的理由,在成都稱帝,宣佈自己是繼承漢獻帝的大漢新一代君主。而在上告天地的祭文中,劉備說:“率土式望,在備一人”,意思是天下臣民都希望我能登基繼承大漢天下,去帶領他們中興大漢。

但是實際上,先不說魏吳兩國的百姓,就單單是劉邦麾下的文武百官,有名有姓的就有數人勸阻他應該要緩稱帝,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費詩、雍茂、劉巴三人。

當時,費詩就勸阻劉備道:“殿下以曹操父子逼主篡位,故乃羇旅萬里,糾合士眾,將以討賊。今大敵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與楚約,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陽,獲子嬰,猶懷推讓,況今殿下未出門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誠不為殿下取也”,費詩認為此時劉備首要做的就是消滅漢賊曹丕,而不是登基稱帝。這時自立,只會讓天下人懷疑劉備是另有所圖,不利於他接下來的征伐天下。而雍茂、劉巴二人也認為“如此示天下不廣,且欲緩之”,就是天下暫未一統,實不該稱帝。



而一向被認為寬厚仁愛的劉備,他在此時一聽這三人反對自己稱帝,並一改往日的仁愛,變得殘暴了起來。先是費詩被貶官為永昌郡從事,後“巴以為如此示天下不廣,且欲緩之。與主簿雍茂諫備,備以他事殺茂,由是遠人不復至矣”,雍茂被藉口殺害,劉巴被棄用。

從劉備急匆匆的登基,再到劉備對待那些膽敢反對自己的忠心之臣的態度來看,從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劉備對於帝位的渴望。

由上可知,劉備是絕對不可能將帝位拱手讓給漢獻帝的。漢獻帝入蜀,劉備不殺他就算好了,更別說把帝位讓給他了。



當然,就算劉備想讓漢獻帝登基,劉備麾下大多數的文武百官,如關羽、張飛、諸葛亮、議郎陽泉侯劉豹、青衣侯向舉、偏將軍張裔、黃權、大司馬屬殷純、益州別駕從事趙莋、治中從事楊洪、從事祭酒何宗、議曹從事杜瓊、勸學從事張爽、尹默、譙周等,他們皆是不會同意漢獻帝掌權的。

比如諸葛亮,早在投靠劉備之初,他在《隆中對》中就說道:“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句話明擺著就是支持劉備稱帝的。



再如益州別駕從事趙莋、治中從事楊洪、從事祭酒何宗、議曹從事杜瓊、勸學從事張爽、尹默、譙周等人,在獻帝被逼退位後,他們就以讖緯之說勸說劉備為帝,《三國志.先主傳》載:“臣聞《河圖》、《洛書》,五經讖、緯,孔子所甄,驗應自遠。謹案《洛書甄曜度》曰:”赤三日德昌,九世會備,合為帝際。‘《洛書寶號命》曰;’天度帝道備稱皇,以統握契,百成不敗。‘《洛書錄運期》曰:“九侯七傑爭命民炊骸,道路籍籍履人頭,誰使主者玄且來。’《孝經鉤命決錄》曰:”帝三建九會備”。

因此,從中可以看出,劉備麾下的文武百官早就對獻帝失去了敬畏之心,他們想做的就是開國功臣,而不是什麼中興之臣。



如此,如果讓獻帝掌權,這些跟隨劉備的文武百官,他們能得到的回報遠比讓劉備直接登基低得多,他們跟隨劉備開疆擴土,為的不就是日後的名垂青史,高官厚祿嗎?如果讓獻帝掌權,這些他們多數是得不到的,而這也是他們絕對不想看到的。如此,即使劉備肯讓獻帝登基,但他底下的文武百官也是會拼命阻止的,他們會想盡辦法讓劉備登基。


澳古說歷史


時過境遷,當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因為漢朝末期還有一些漢朝遺老遺少和忠臣良將。他利用漢獻帝招攬漢朝舊部為自己所用。經過曹操幾十年經營,漢朝舊臣死的死亡的亡,降的降。漢獻帝成了孤家孤人。要他沒啥作用!劉備自稱皇叔,本身帶有漢朝血統。漢獻帝死了他不就名正言順繼承漢朝大統稱帝。但是從他把國號定為蜀來看。他心裡覺得漢朝也已經沒有存在價值。用新的國名寓意新氣象。這把漢獻帝接來做太上皇。除非劉備缺心眼!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很顯然劉備沒有他祖先劉邦才能和幸運。當初韓信給劉邦打下了天下。三國歸晉,深藏不露司馬懿才是將才。螳螂撲蟬,黃雀在後。三國都給司馬懿跑龍套。


銀河系廣角


關於這個問題,如果非要說一個答案的話,我很肯定的說,不能。

要探討這個問題,有這麼幾個方面可以討論,其一,曹丕會不會讓劉協入川?其二,劉備願不願意迎接劉協入川?其三,劉備會不會真心輔佐劉協而退居臣位?其四,即使前三個條件都達成了,劉備、劉協集團能不能重新統一天下?



一、劉協是否有可能入川?

公元220年,是漢獻帝劉協做皇帝的最後一年。此前,曹操已經殺了劉協的兩位后妃:董氏和伏氏,並且將董承、伏完等外戚家族和他們為劉協誕下的孩子斬草除根;許昌的皇宮禁衛軍掌握在曹洪的手裡。劉協這個大漢皇帝的命令,連宮門都出不去。不僅如此,帶頭勸漢獻帝的不僅是曹魏的大臣們,還有名義上的漢朝廷的大臣們。

因此,劉協身邊的人,幾乎沒有自己的人了。要想走出許昌,很難。

那麼,曹丕稱帝后呢?曹丕代漢稱帝后,漢獻帝並沒有什麼政治利用的價值了,曹丕也很善待漢獻帝,封為山陽公,允許他用天子禮儀,也不用向魏稱臣。

雖然如此,但如果要離開山陽前往蜀中的話,曹丕不會不發覺,曹丕肯定還是不願意讓劉協成為別人利用的政治把柄。劉協的山陽國在今天的河南焦作,要想到達西川的話要穿越河南、陝西、漢中,才能到達西川,在無人協助得情況下,幾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劉協本人是否願意前往呢?從歷史記載中來看,劉協和曹操之女曹節婚後,夫妻和諧,生了幾個兒女,曹丕代漢時,曹節還極力反對自己的弟弟。在山陽國,夫妻數十年恩愛,行醫濟世。可見,劉協和曹節是真的有了感情,而不是受了曹氏的脅迫。此時如果前往蜀中前途未卜曹節的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劉協真的會願意去嗎?

假設劉協願意去,但是逃不出去,那麼,我們再討論一下,劉備是否願意協助劉協並真心輔佐他們。

二、劉備能否真心輔佐劉協?

公元221年,曹魏代漢後幾個月,劉備就宣佈漢獻帝的死亡,迫不及待的在成都稱帝,建立政權也叫漢,史稱蜀漢。

從劉備這麼急迫得態度來看,他並不是真心忠於漢室,也並不願意輔佐劉協。



可能有人會從衣帶詔、許昌圍獵等事件說劉備的忠心漢室,劉備以漢獻帝死亡是誤信了謠言。退一萬步說,劉備當初忠於漢室,在征服西川、做了漢中王,初嘗權力了之後呢?如果真的是信了劉協死亡的謠言,那麼劉協還活了很多年,劉備要派個人調查一下還是可以的吧?劉備父子後來並沒有因為劉協還活著就退位復為臣位吧?當初的忠誠,不過是羨慕曹操,想做另外一個權臣罷了。

另外,劉備稱帝前,以許婧、馬超、諸葛亮、法正為首的漢中王屬下們反覆勸進,請求劉備即位稱帝。假如劉備願意輔佐,那麼他最高的職位也只能是王,而他的臣下們會同意嗎?劉備到西川后,從河北一路跟過來的已經不多了,大多是荊州、益州的士族們,他們跟隨劉備並不是因為忠於漢室,而是想做個從龍之臣,如果劉備不稱帝,他們的爵位職位也就上不去,畢竟劉備在那壓著的。

因此,這也是他們不願意看到的事。



劉備所謂的忠於漢室,也不過是借重漢室的大旗收攏一部分人心而已。漢室從黃巾大起義就開始名存實亡,四五十年了,劉備明白,大家也都明白,漢室不過是個幌子而已。只不過是還能從漢室的軀殼裡收羅一些政治遺產,才會有人標榜忠於漢室,真的漢室來到面前的話,他們又會像葉公好龍般避之不及了。

當然,我們不妨把腦洞開大一點,如果劉備放棄了稱帝的想法,也順利的將漢獻帝接到了蜀中,蜀漢是否真的能夠再次一統天下?

三、劉協劉備集團能否統一天下?

劉備集團能不能統一天下,歷史已經證明過了。那麼加上毫無根基的劉協,劉備劉協集團能不能統一天下關鍵在於,劉協這個漢帝的招牌還有多大的號召力。

早在建安年間,魯肅在為吳侯孫權劃策的時候就明確指出,漢室不可復興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實了。此後,曹操肆無忌憚的廢殺伏氏,將漢獻帝操縱在手中;曹魏一方有忠於漢室嫌疑的荀彧等人先後死去;東吳君臣多人明確說出漢室不可復興的話來,在表面程序都沒有的情況下事實上建國稱尊;就連劉備的漢中王也沒有經過漢獻帝的假裝批准。

因此可見,這些人的聲音並不是個體,而是士大夫群體的共同認識,所有的有識之士都認識到,漢室早已經遠去了,擁抱未來才是識時務之舉。



漢獻帝這個招牌,曹操已經用過一次了,招攬過來的人,到曹操拜魏公稱魏王后,反而成為了曹氏的絆腳石。而此時,劉備即使輔佐劉協,也不可能放棄已經到手的漢中王稱號,那麼招攬的人能為劉備所用嗎?

蜀漢內部本來就矛盾重重,加上一個劉協和“忠於漢室”的人,只怕內耗會更加嚴重,那麼統一天下實現的可能性不會加大,可能還會更小。

經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劉備輔佐劉協重新稱帝統一天下的概率幾乎為零。



我是子彧,期待你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