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臣身殉虾夷岛,忠魂永卫东方君,幕末的佐幕派大将土方岁三

在日本为推翻幕府而进行的戊辰战争,对于日本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有极大的影响,而以这一段历史为题材创作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更是不计其数。在这一时期里,无论是倒幕派还是佐幕派都有许多的杰出之士,而在这些人中以土方岁三的声誉最佳,这位出身于新选组的佐幕派武士,在戊辰战争中与政府军展开了血战,最终战死在了箱馆战争中。但作为失败者的他,却得到了人们至今的崇敬。那么到底土方岁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一、新选组副长

土方岁三在1835年5月31日出生于武藏国多摩郡的石田村,对于土方岁三的家庭情况,至今没有一个很明确的资料,其中一个说法是他是兄弟姐妹六人中最小的一个。在土方岁三出生前,他的父亲就已经过世,六岁时母亲也不幸去世,全靠他的兄长土方喜六抚养长大。

在17岁以前土方岁三曾经在服装店当过学徒,但是却因为与上司不和而辞职。之后土方岁三就靠自己家祖传的疗伤药“石田散药”做起了商贩,同时在各地的剑道道场进行修业和比试。1859年,24岁的土方岁三结交了天然理心流的第四代传人近藤勇。成为了天然理心流的入门弟子。

孤臣身殉虾夷岛,忠魂永卫东方君,幕末的佐幕派大将土方岁三

土方岁三和近藤勇的关系可谓莫逆之交,在1862年,两人和师兄弟们一起参加了为保护幕府将军德川家茂上京而组成的浪士组。在1863年护卫德川家茂抵达京都后,近藤勇和土方岁三为首的浪人们并没有离开京都,而是和水户浪人们一起组建了“壬生浪士组”,也被称为“精忠浪士组”此后他们被负责京都卫戍工作的松平容保招募,成为了用于维护京都治安的武装力量。并且因为在“八月十八日政变”里,壬生浪士组因为协助幕府有功,所以被赐名为“新选组”。

孤臣身殉虾夷岛,忠魂永卫东方君,幕末的佐幕派大将土方岁三

不过此时新选组内部却出现了权力斗争,水户浪人芹泽鸭与近藤勇争夺权力,而土方岁三则联合冲田总司等人帮助近藤勇肃清了芹泽鸭,至此近藤勇成为了新选组的“局长”(相当于统领),而土方岁三则成为了“副长”(相当于副统领)。这一时期权利归于性格刚烈的近藤勇,但出谋划策则由土方岁三负责。为了维持纪律,土方岁三设立了“局中法度”,要求组员不可违背武士道、不可擅自脱离组织、不可私下筹款受贿、不可擅自诉讼调停、不可无故私斗。凡是违反“局中法度”的人,都会被要求切腹谢罪。

孤臣身殉虾夷岛,忠魂永卫东方君,幕末的佐幕派大将土方岁三

依靠这种近乎无情的铁腕手段,经历了内部斗争的新选组迅速被整合了起来,并且成为了京都警备力量中最有战力的一支队伍,人数也扩充到了两百人左右。在1864年的“池田屋事件”土方岁三准确的判断出长州浪人古高俊太郎有“通贼之嫌”,在将其捕获后土方岁三亲自审讯古高俊太郎,遂得到了倒幕派欲在京都起事的情报。之后新选组突袭了倒幕派志士所在的“池田屋旅馆”,击杀倒幕派浪人七人,抓获11人。新选组因此被幕府重重嘉奖并冠以“壬生狼”的威名,而土方岁三正是作为谋划之人被高层重视,并在1867年封为幕臣。

二、戊辰战争

然而好景不长,1867年11月9日发生了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受到萨长同盟缔结的威胁,主动把政权交还天皇,成立以德川家为中心的新政府,此事标志着幕府开始瓦解。12月9日政府更是下达了“王政复古大号令”,要求德川庆喜辞官纳地,政府军和幕府军的矛盾开始计划。

最终在1868年1月27日,戊辰战争的序幕——鸟羽伏见之战在京都展开。此战中新选组选择站在了幕府军一方,可战役最终却以幕府军的失败而告终。土方岁三此时接替了负伤的近藤勇指挥新选择,但是不利的战况让土方岁三发出哀叹:“刀剑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的战场将由枪炮主宰!”

孤臣身殉虾夷岛,忠魂永卫东方君,幕末的佐幕派大将土方岁三

鸟羽伏见之战结束后,近藤勇和土方岁三率新选组撤往甲斐,并与其它残兵一起组建了甲阳镇抚队。在1868年的3月6日甲州胜沼之战爆发,不足300人的甲阳镇抚队与3000人的政府军血战。在兵力如此悬殊之下,即便甲阳镇抚队人人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手,也难免战败的命运。近藤勇不幸被政府军擒获后斩首,土方岁三则侥幸率领残部突出重围。在这之后土方岁三于多个局部地区的战斗里,屡屡击败政府军,尤其是在半日之内就攻破了由政府军名将有马腾太镇守的宇都宫城。

孤臣身殉虾夷岛,忠魂永卫东方君,幕末的佐幕派大将土方岁三

而土方岁三本人在也战斗中被流弹所伤,被迫前往会津休养了三个月。也是在这个时期,土方岁三主持修建了供奉近藤勇灵位的“天宁寺”。然而局势的恶化超过了佐幕派的想象,在八月份,政府军开始攻击会津藩,会津藩主松平容保亦决心与政府军作战到底。原本土方岁三是打算在松平容保身边担任护卫,与其一起和政府军展开决战。但是松平容保不忍忠心耿耿的土方岁三死在这里,转而命令他去向庄内藩求援,并命令他无论成与不成,都要带着人离开此地。土方岁三虽是心中不愿,却也按照松平容保的命令行事。

孤臣身殉虾夷岛,忠魂永卫东方君,幕末的佐幕派大将土方岁三

此时的土方岁三已经是佐幕派为数不多的良将,自甲州胜沼之战后,土方岁三对政府军造成的损失,几乎超过了政府军的忍耐极限。可是土方岁三所打出的优势,总是会被佐幕派的庸将输得一干二净。会津藩的若松城失陷在即,同盟藩国也一一归顺政府军,在哀叹大势难回之后,土方岁三也只能带着新选组的残部去汇合旧幕府海军,以期能与政府军继续作战。然而战局的不利已经无法挽回,在和旧幕府海军统领榎本武扬商议后,二人随整合麾下将士,乘坐八艘军舰前往虾夷岛(今日的北海道)。在这里佐幕派将进行最后的抵抗,而土方岁三本人也将在这里迎来人生的终末之时。

三、武士的终末

这个时期的土方岁三是迷茫的,曾经作为新选组副长的土方岁三,被称为“鬼之副长”,这是形容他的严厉与苛刻,以及不近人情。然而土方岁三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让他的好友近藤勇坐稳位置,并维持新选组的发展。可如今近藤勇已死,冲田总司也早已病故,其余的人或死或散,当年从道场一路走来的朋友皆已不在。

土方岁三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所作所为,并在行动上做出了改变。

在部队抵达虾夷岛之后,佐幕派成立了“虾夷共和国”,并在箱馆·五棱郭进行了亚洲第一次记名选举。根据选举结果,土方岁三成为了陆军奉行并(相当于陆军副司令),并兼任箱馆市中取缔(相当于警察总长)及陆海军裁判局长(宪兵总监)。

孤臣身殉虾夷岛,忠魂永卫东方君,幕末的佐幕派大将土方岁三

在这之后曾经的新选组“鬼之副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为人宽宏,随和亲切的“陆军奉行。不复以往的严厉,而是变得谦和起来的土方岁三,或许是在以这种方式寻得一种宁静。虾夷共和国成立后,虾夷共和国政府曾计划对箱馆民众收取数额庞大的“战争献金”,以便于作为和政府军作战的资本。土方岁三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无论胜负如何,决不能给民众带来困扰。如果扰民的话,不就和挟维新之命,行利己之实的政府官僚一样卑劣了吗?”最终,“战争献金”一事不了了之,箱馆民众也免去了这一负担,这一点让箱馆民众铭记于心,对其感恩戴德。

孤臣身殉虾夷岛,忠魂永卫东方君,幕末的佐幕派大将土方岁三

然而政府军的攻势有增无减,尤其是在取得原属于幕府军订购的“甲铁”舰之后,更是于1869年3月大举进犯虾夷岛。面对政府军的强大攻势,土方岁三制订了以“回天丸”悬挂美国国旗,单舰突击位于宫古湾的政府军舰队,登舰夺回“甲铁”舰的作战,也就是著名的宫古湾海战。尽管因为政府军已经从美国购买了加特林机枪,导致登舰行动失败。

但是政府军仍旧被土方岁三的行动吓得魂不附体。政府军在3月26日登陆虾夷岛之后,土方岁三率军在台场山率领不足两百人,且只有百余支单发火枪的部队迎击了占据绝对优势兵力的政府军,并将政府军玩弄于股掌之间。

孤臣身殉虾夷岛,忠魂永卫东方君,幕末的佐幕派大将土方岁三

此战之后,土方岁三名震天下,甚至于法兰西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都为之惊叹不已,故而希望土方岁三能够流亡法国,愿意委任其为师长。不过土方岁三无心在乎这些虚名了,并婉拒了法国公使。此时虾夷共和国高层已经有了向政府军议和投降的想法,土方岁三是宁死也不愿向明治官僚俯首称臣的,故此他决定展开自己的最后一战。

1869年6月20日,政府军开始总攻,土方岁三率少数兵力前往营救被围困在辩天台场的部队。此战中土方岁三力阻政府军的进攻,但却在乱战中不幸腹部中弹身亡。随着他的死,虾夷共和国也落下了帷幕,戊辰战争彻底结束了。

孤臣身殉虾夷岛,忠魂永卫东方君,幕末的佐幕派大将土方岁三

结语

根据史学家的考证,土方岁三很可能是在战斗中,被一发从背后射来的子弹击中毙命。我们无法确认这发子弹是流弹,还是有人故意射杀土方岁三。但是土方岁三的死确是不争的事实,没有消息说他的遗体被如何处理。所留下的只有位于纳凉寺的衣冠冢,以及位于称名寺的一座墓碑,这座墓碑是感念其恩德的箱馆市人民暗中捐款完成的,以此作为对土方岁三的纪念。因此他们才在政府军的眼皮子底下,为土方岁三修建一座墓碑,以报答他对箱馆的恩德。或许,这就是对土方岁三,这位戊辰战争中的佐幕派名将最好的纪念了。

参考文献:《戊辰战争全史》

《日本近代史》

《新・歴史群像シリーズ13-土方歳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