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受疫情影響,我們仍沒有完全復工,不過靠著借試駕車、直播逛店、蹭同行試駕車等方式,也體驗了不少新車。不過這裡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還是即將面世的小鵬P7、供不應求的國產版特斯拉Model 3以及差點3.9秒破百的廣汽新能源Aion LX。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之所以說這三款車讓人印象深刻,是因為它們在各自的領域中,都有著讓人無法拒絕的優勢以及無法迴避的缺憾。所以本期我們不深入展開技術層面,只是單純以一名潛在消費者的維度,去聊聊感受和想法。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先說上週剛剛體驗過的小鵬P7。作為小鵬的第二款量產車型,P7被何小鵬賦予厚望,大型GT轎車的定位、拉風的無框車門、用料著實的內裝(18喇叭丹拿音響、多色氛圍燈、納帕真皮內飾燈)、81千瓦的大電池組、近乎430馬力的綜合最大功率以及4.3秒即可破百的加速成績,無不吸引著各路消費者的眼球。當然這些對於小鵬P7來說只是最基本的表面工程,我們體驗的車輛是一臺內飾還未最終定型的工程版,也就是說我們能夠看到的未來風設計也許會在最終的量產版上還有調整。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從目前已知的信息來看,小鵬P7會推出196千瓦單電機的後驅650公里+的長續航車型,以及120千瓦+196千瓦的雙電機高性能車型。同時通過一些豪華配置、輔助自動駕駛功能、增加續航的輪轂蓋等選裝配置,來拉開產品線及受眾人群。不過這都不重要,因為小鵬P7真正“香”到我們的還是它在背後下的一些功夫。首先小鵬P7在設計層面嚴格遵循著一臺運動GT轎車應有的設計,短前懸將電機安置在合理的位置,雖然車身長度接近5米,軸距也接近3米,但實際的座艙空間是向緊湊級轎車看齊的,通過觀察我們也發現,駕駛者的實際乘坐位置已經處於整車正中偏後位置,而類似的設計在強調操控表現的運動型車上非常常見。另外自適應的懸掛在不同駕駛模式下對路面的震感過濾也有所不同,配合人機工程的寬大座椅,在一般道路上能夠提供十足的舒適度,甚至有人將其與老款天籟的乘坐舒適度相比較。當然運動模式下的動態表現也完全對得起它的身份。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再有就是它的加速體驗,實測4.4秒破百,但過程不會像特斯拉那樣,給人以強烈的感官刺激,而是從始至終以相對恆定的力度進行加速,後端的加速度衰退也並不明顯,不論是通勤加速還是激烈加速都能給人以從容的駕駛體驗,這是目前絕大多數電動車多不能體驗到的感受。不過受限於非常有限的體驗時長,所以對於它的續航表現、不同路況下的靜謐性表現等等方面體驗還留有遺憾。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總的來看,小鵬P7其實與前途K50有著微妙的相似性。不過後者由於價格、定位、功能性和出現的時機不合適,很快就會埋沒在歷史的長河中。而小鵬選擇GT轎車來開拓新市場雖然也會遇到受眾小的問題,但其功能性依然能媲美一般的純電轎車,駕駛乘坐以及續航表現也很不錯。另外小鵬又剛剛完成了對福迪汽車的收購,這意味著小鵬有了正規生產資質作背書,不再需要依賴海馬代工,比同為新勢力造車的蔚來走得還快一步,未來也算有了保障。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再說特斯拉,最近關於Model 3的新聞層出不窮,新推出的賽道包讓高性能版車主有了更多玩樂方式。前後驅動比可調+防滑等級可調,讓一臺Model 3展現出了前驅後驅四驅三種不同狀態。而後的偏置碰撞表現差強人意及2.5 3.0版本主機混裝,又將Model 3拉至醜聞深淵,甚至被約談。不過這些都與我們要說的Model 3國產後驅版無關。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其實嚴格來講這款車就是特斯拉國產化的試水,而未來上市的後驅長續航版才是它的真正完全體。不過先行的國產版特斯拉後驅標準續航版依然利用價格優勢,受到了不少國內消費者的青睞。從我們的體驗來看,國產版的裝配工藝不降反升,關鍵的功能配置與進口版也幾乎沒有變化。雖然價格下探變成了202千瓦375牛米的後驅單電機,但實際的駕駛體驗一點不差。試駕車使用了52度電的LG電池,實際的綜合續航也有近400公里,再加上它5.6秒破百的加速成績,完全沒什麼刺可挑。如果硬要找些問題,肯定還是老生常談的細節不講究,諸如無框門風噪大、後備箱和車門開關質感不好、全玻璃頂隔熱一般等連根帶的設計問題。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綜合來看,國產標準續航的Model 3,30萬上下的終端售價還是比較有誘惑力的。但單純的下探市場,以及功能的缺失,還是不足以凸顯該車型“國產化”的價值。所以如果你想提升品質,體驗功能性更完整的“Model 3”,最好還是多掏5-6萬去選配FSD。而我們也更希望未來推出的長續航後驅版,能夠在價格和配置上更有誠意。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最後再來聊聊廣汽埃安LX 高性能版,在之前的新能源車冬季續航試過中,我們深度體驗了埃安LX 80前驅長續航車型,也在之後的內容中詳細介紹過,所以對於車輛的功能性和行駛體驗就不在這裡展開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翻閱往期的內容。簡單來說,埃安LX 80是款值回票價的中型純電SUV,不僅顏值高、做工用料考究、空間可觀、整體的功能體驗也很好。只是由於使用了大電池組,整備質量較重,平均電耗會高一些。另外多媒體系統的設計也有些複雜,其他方面幾乎找不出明顯的缺點,而其NVH表現幾乎達到了百萬價位內的頂尖水平。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這次體驗到的是埃安LX 80DMAX車型,不僅擁有了前後雙150千瓦電機,同時還選裝了3.9秒破百的加速包。很顯然93度電的電池組,讓它的高性能表現變得更持久耐用,而且駕馭這種動力的難度非常低,是個人都能跑得非常快。而對比同級價位產品,還沒有能夠超越其水平的純電SUV車型。不過品質升級的同時,加速包的價格不算便宜,1.56萬的價格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價值並不高,顯然該車型的推出還是為了拔高整個LX車系的定位,受眾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這臺滿血滿配版埃安LX 80DMAX的落地價幾乎接近38萬了。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最近比較火的還有理想ONE,不過比較遺憾的是我們還沒有體驗到,試過的同行反饋都不錯,對那款車的續航、操控、動力也有一定的認可。但在我們看來,增程式已經是被各大主機廠多拋棄的技術類型,實際高效工作的使用舞臺很有限,從長遠角度來看,只會是理想這家新勢力造車品牌用來起步的籌碼,所以我們既不推薦也不做過多的評價。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通過近期體驗的三款純電新車,我們認為新時代的電動車已經能給消費者以強烈的感官衝擊和購買慾望。不過也衍生出一個問題,到底該不該買。我個人認為應該分兩個維度來看,其一如果是純粹的佔號單純代步,那麼這種求高的定位車型是不合適的。但是如果對品質有要求,且有購買電車需求,那麼這些都是不錯的選擇,只是車輛類型有些不同罷了。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簡單的體驗讓我們從中看到他們各自的優劣,特斯拉優勢在於品牌起點高,在電車圈的地位如IT圈中的蘋果,成為了絕對風向標。不僅被大家紛紛效仿,甚至核心團隊也被不斷挖牆腳。即便是賽博卡車那樣看似不合理的東西,但在它的名下就是合情合理就是趨勢。特斯拉能在諸多品牌中佔據先手,加之多年技術開發和積澱,又完美融合了互聯網思維,所以當品牌決定下放價格下探市場時,註定會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廣汽新能源和小鵬則面臨起步門檻低的問題,所以利用新產品衝擊定位更高的市場並不容易,需要一步一個腳印慢慢來夯實定位。不過相比之下,廣汽新能源更有優勢,因為廣汽新能源有傳統車企背書,屬傳統車企造的新能源車。消費者接受程度要比小鵬的新勢力造車更強。同時中型SUV從產品定位和市場需求上來看,也要比小鵬的大型GT更受群眾歡迎,而且大型GT轎車的市場份額本就不大。不過好在20-40萬價位是個空白市場,先於比亞迪漢面世,也算贏了一手。可這個價位的受眾人群是否能接受大型GT又是另一個問題,畢竟此前蔚來曾試圖開發這片市場,但在開發一半又緊急改變策略。所以對小鵬來說這一關並不容易。即使產品叫好一片,但小鵬在這個價位區間內品牌影響力欠缺,第二款車就選擇製造大型GT轎車,實際能有多少人買單是很殘酷的問題。可見小鵬的市場之路道阻且長,成功便能快速提升品牌價值和認知度,但P7若不能製造聲響,也許將會是另一個結果。

聊聊近期體驗過的三款電動車


距焦觀點

近期試過的三款車都非常令人在意,小鵬P7完成度很高,品質也不錯,但開闢新市場,風險不小。特斯拉Model 3老謀深算,先國產標準續航試水,再長續航乘勝追擊,無需太多顧慮江山穩坐。埃安LX定位明確產品力十足,高性能版的出現更多意在補足產品線,其實本質上走量的還是原有的長續航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