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被“帶節奏”

人的認知能力決定行為,也將最終決定命運。

那麼如何提高認知能力呢?在當前的環境下,有兩點很關鍵:信息的識別能力,分析信息的思維架構。今天談第一點:信息的識別能力。


儘管大家的性別、年齡、生活環境不同,但只要使用社交媒體,就會有一個共同的感受——現在的假消息太多了。

社交媒體本質上不是新聞機構,而是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有責任清理虛假信息,但沒有義務按照新聞機構的專業規範要求所有用戶的發言。因此,在人人都可以發消息的平臺上,想要屏蔽所有假新聞是不可能的,這是全世界都在面對的難題。

中國用戶量最多的兩家社交媒體微信和微博自2月初肺炎疫情擴散以來在處理假新聞上疲於奔命。微信公眾號違規內容處理量激增,微博不得不每天給用戶群發闢謠私信,每條私信都能彙總幾十條當日的假新聞。但是在面對鋪天蓋地的各路“消息源”時,正應了那句“造謠張張嘴,闢謠跑斷腿”,突發事件出現後,謠言和情緒永遠跑在真相前面。

我們作為社交媒體的用戶,應該如何與這個言論爆炸的時代共處,如何甄別有效信息,更重要是,如何不被假消息“帶節奏”呢?


01 只信任符合新聞規範的信息


最近一個星期,因為各國對疫情處置方式不同,引發了海外留學生群體的擔憂,尤其是給身在國內的家長造成了很大恐慌,為此很多留學生不得不中斷學業回國。


上週,留學圈在熱傳一個消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有一位中國留學生疑似感染了COVID-19,但是英國醫療系統(NHS)拒絕收治,導致該名學生死亡。


這個消息的來源是一張微信朋友圈截圖:


別總被“帶節奏”

相信所有英國留學生,尤其是國內的家長在看到截圖內容後,都會產生極度的憤怒和恐慌。再結合鮑里斯·約翰遜的“免疫政策”,NHS混亂無序冷血的形象躍然紙上。然而,此事熱傳後幾天也沒有專業的新聞機構跟進。一些學生也開始質疑消息的真實性。果然,中國駐英大使館於3月18日在官方網站上發佈了闢謠消息,呼籲廣大留學生和家長保持冷靜和理性,不信謠、不傳謠。


別總被“帶節奏”


可信的信息源至少應該具備幾個要素:記者姓名(對報道的真實性負責)、發生新聞的地點和時間(便於核查真偽)、多個消息來源驗證(相互印證真實性)、規範的用詞(“慌了!震驚!就在剛剛!”都是不規範的新聞詞語)。就LSE這類突發消息而言,即使不完全滿足上述標準,信息發佈者至少也該是實名的專業人士,比如**記者,**醫生,大使館工作人員等,否則這類驚悚的信息真實性非常可疑。


02 群體不要綁架個體,個體也不用捆綁群體


中國是目前最早發現新冠病毒的國家,由於早期病源地對病毒的認識有限,加劇了病毒在全國甚至全世界的傳播。但在武漢封城後,全國醫護人員和全世界醫療物資馳援湖北,病毒擴散得到了明顯遏制。這就引發了網上的一個爭論——到底是中國欠世界一個道歉,還是世界欠中國一個感謝。


很遺憾,無論你選哪個,都陷入到了被群體情感綁架的陷阱。在公共討論時,切忌把個體和族群捆綁在一起。


誰應該道歉呢?拖延疫情上報的人應該道歉,發燒不隔離還到處跑的人應該道歉。這些人都是中國人,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人”這個群體應該道歉,你我都是中國人,我們做錯了什麼,要承擔別人犯錯的後果,而向全世界素不相識的陌生人道歉呢?同樣的道理,應該被感謝的是像李醫生這樣的“吹哨人”和數以萬計的一線醫務人員、基層公務員、社區志願者以及物資捐贈人。他們都是中國人,他們的付出理應受到鮮花和掌聲,但如果僅僅因為我是中國人就要把我也拉到被感謝人的行列裡接受全世界陌生人的感謝,我會非常慚愧,畢竟我和大多數中國人一樣,除了自保,也確實沒做什麼貢獻。因此,沒人欠中國人一個感謝,中國人也不用向任何人道歉。

這兩個星期,社交媒體上有很多對留學生和海外華人不友好的評論,傳播最廣的一句是“建設祖國你不在,千里投毒你最快”。國際航班每天搭載乘客數以萬計,不服從防疫要求的有幾個人?恐怕比例連0.1%都沒有。在社交媒體上,通過群體情感捆綁鼓動仇恨或者驕傲情緒,已經成了流量風口。如果再結合國際形勢的宏大敘事,幾乎每天都能看見幾個10萬+,國際問題專家儼然取代了養生大師,成為社交媒體最重要的流量風口。這些編順口溜的人可能忘了,就在幾個月前,那些“千里投毒”的海外華人幾乎買空了全世界的口罩捐獻給國內。


03 理性面對壞消息


除了假新聞,社交媒體還帶來了另外的問題:壞消息被非理性放大。這是社交媒體流量導向造成的。


相信大家都有類似的經歷:某國某地發生了一次災難,如果你手機的新聞客戶端足夠多,能在三分鐘內收到來自CNN、BBC、CNBC、Bloomberg、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新聞、澎湃新聞、新浪新聞、鳳凰新聞、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的十幾個消息推送,如果你此時恰巧打開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那麼整個時間線將全部被不同語言,但幾乎同樣內容的幾句話佔據。這類推送的時效性很強:某地墜機了,某處礦難了,兩國談崩了,股市融斷了。這種推送給你造成了兩種情緒:一是恐懼感,因為同一條壞消息在極短時間內從十幾個不同渠道向你轟炸。二是焦慮感,因為突發新聞的信息不完整,缺少事件全貌。

這種報道方式和傳統媒體區別很大,50年前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報紙和廣播,報紙出版週期最快也要一天,記者有充足的時間調查並刊登事件全貌。而在壞消息傳播上,信息的完整程度與受眾的焦慮感和恐懼感往往是成反比的。然而社交媒體完全相反,社交媒體的商業競爭更激烈,凡事講究快。因為面對同樣的新聞,用戶不可能把十幾條推送全都點開,一定是誰推送的快就點擊誰。如果同時間推送,用戶通常會點擊看起來災難更嚴重的消息。這就導致了一個倫理問題:“及時”和“誇大”成為了媒體考量的首要標準,而真實、全面和深度這些傳統標籤則顯得與時代脫軌。

上面舉例的那些新聞客戶端,基本上還是專業的新聞從業者。如果下探到自媒體,這類信息簡直不堪入目。我們在微信上搜索“華商太難了”幾個字,看到了20多個除了國別外一模一樣的標題。


到底是誰在製造這些消息呢?澎湃新聞對“華商太難了”這條新聞做了調查,結果發現,這些涉及幾十個國家,專門給國外華人閱讀的公眾號,全部來自三家福建公司,由同一個人控制。


別總被“帶節奏”


還有編造國外疫情的帖子,這個帖子後來在國外社交媒體上被當成玩笑接力轉發。


別總被“帶節奏”


《青年碼頭》發現:

以“掌上都柏林”為例,該公眾號文章寫道:“在都柏林,我也‘躺槍’被隔離了。2月26日,在都柏林做食品生意的中國商人王明告訴我們......”其他公眾號如“掌上印度”發佈同標題文章,內文也雷同,僅將“都柏林”換成了“印度”;“王明”換成了“王東”;“食品生意”換成了“超市生意”。


除了前述文章,該公司旗下的公眾號還批量發佈了《留在某某國的華人華僑:囤積食物自我防護,思來想去還是暫時不回國好!》,《對不起,我勸你別來某某國了!》等多篇水文。

為什麼社交媒體願意編造這些虛假恐慌信息呢?因為“恐慌”能帶來流量。而人類的通病是:當自己處於逆境時,如果看見別人更慘,往往能獲得內心的某種安慰。假信息的編造者就是利用這種心理俘獲用戶。


這類假新聞不僅在微信公眾號上存在,也在隨著社交媒體的演進而不斷演化。在短視頻平臺上,經常有濃眉大眼的“新聞播音員”、西裝筆挺正襟危坐在背靠模仿央視新聞色調幕布的“演播臺”前,模仿著新聞聯播的語氣,把文字版的假新聞帶著抑揚頓挫的播音腔朗讀一遍,更有甚者還給新聞配上背景音樂,假新聞的權威感陡然提升。造假者每一處看似微小的用心,都是為了竭盡全力的撩撥你的情緒。

很多時候,災難是真實發生的。我很認同一句話:


時代的塵埃落在每個人頭上都是一座山。


但是我也想說,並不是每個人頭上都會落上時代的塵埃。人類歷史上的任何災難,幸運的人永遠都是絕大多數。當災難來臨時,無論你怎麼恐慌,災難都在那裡,不要讓災難裡的謠言影響到自己的判斷。


最後我想跟同學們說,假如你們在國外因為新冠肺炎產生了Identity crisis,要記得:做好應有的防護,不要難過,做個坦坦蕩蕩的Chinese。如果有人歧視你,是那個歧視你的人傻Ⅹ,無論他是路人、同學還是總統,傻Ⅹ與否和身份職務無關,只和行為有關。不要讓偏見傷害到你,也不要成為偏見的施害者。更重要的是,不要因為群體情緒而喪失了分辨是非的能力,承擔該承擔的,放下該放下的。成年人只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希望每一名留學生都能平安度過這次災難,祝願大家都有遠大的前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