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宣城市葡萄以水稻田栽培为主,葡萄园地势低、排水困难,极易内涝。2016年6、7月受罕见强降雨天气影响,双桥联号等多个号口积水最深处超过2m,号区内大面积葡萄园淹水。孙埠镇西马村姜安亮葡萄园2次淹水,时间长达27d,沈村镇太阳村超66.67hm²葡萄园水毁,损失惨重。为避免葡萄园淹水,部分果农开始在丘陵坡地种植葡萄。

笔者经实地考察几处丘陵坡地葡萄园后,从品种选择、建园、栽培管理、果园灌溉、土肥管理、产量控制、病虫鸟害防治等方面介绍宣城市丘陵坡地葡萄栽培技术,对宣城市丘陵坡地葡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供果农参考。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1品种选择

宣城市丘陵坡地果园灌溉主要依靠自然降雨,而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葡萄生长季节常遇高温干旱天气导致缺水。因此,丘陵坡地栽培葡萄时,应选择苗木质量可靠的优质早中熟品种,以避开干旱天气。在引进新品种时必须进行少量试验栽培,成功后再扩大面积,避免损失。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2建园

2.1园址选择:丘陵坡地葡萄园园址选择以坡度小于30°、光照条件优良的阳坡为好。

2.2园地规划:葡萄种植前,应结合地势规划出种植区、道路、排水沟渠,在坡度大于20°的坡地种植时,须按等高线方向顺坡势建立南北向的等高梯地,整理完毕后的梯地宽度应不少于2m0梯地前应修建高、宽均为0.2m土境,土换基部与下方梯地连接处应修建宽、深均为0.3m的排水沟,利于排水。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3栽培管理

宣城市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mm以上,常遇连绵春雨和梅雨天气,露地栽培病害严重,因此葡萄应进行避雨栽培。考虑到丘陵坡地葡萄园园地存在一定坡度,应采用简易避雨棚方式进行栽培为宜。栽培模式方面考虑到丘陵坡地葡萄园种植带较窄,可采用双十字“V”型架或T形架栽培的1带1行模式。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3.1双十字“V”形架

双十字“V”形架采用水平双向4蔓形整形方式,这一形式修剪量较大,但适应于土壤瘠薄的山地葡萄园和生长势弱的品种。该架形要求行距2.5~2.8m,在行中每4m设置1根水泥柱(边柱规格为10cmx10cm、中柱规格为8cmx8cm),水泥柱入土部分0.5m:在离地面1.15m和1.5m高处,分别固定1根横梁(材质为毛竹或角钢,因木质横梁容易腐烂不建议使用),上横梁长度0.8~1.0m,下横梁长度0.6m;在水泥柱离地面0.9m处设置2条钢丝,同时在2根横梁距离边沿0.05m处各设置1道钢丝,如此便形成上中下3层共6道钢丝组成的双十字架式。在每行2端的边柱上以与地面成60°夹角的方向各设置1道钢丝,在钢丝末端捆上锚石,埋入事先挖好的土坑内,用以固定边柱。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葡萄苗按1.5m距离定植,定植后当新梢生长到0.9~1.0m时摘心,作为主干,主干摘心后培养2条支干,此后对支干再次摘心,培养4条主蔓,作为今后的结果母枝。当年冬季修剪时,将4条生长健壮的结果母枝水平绑缚在最底层的钢丝上,今后每年冬剪时,在已结果的每一条结果母枝上选留靠近植株主干的1年生枝作为次年的结果母枝,其余枝条全部剪除,使植株仍保持4条主蔓的水平双向4蔓形。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3.2T形架

T形架适合生长势较强的品种。该架形架高1.8m,立柱间距4m,在立柱顶端设置1根1m左右的横梁,并在横梁上并列设置4列钢丝。

该架形采用“一”字形整形方式,该树形由1条主干和2条水平主蔓组成,结果枝组排列在主蔓上。定植当年每株选择1条生长健壮的新梢作为主干,其余新梢抹去。当主干生长到架面高度时摘心,摘心后选留2条健壮新梢作为主蔓,沿行向向2侧引缚,并进行摘心和处理副梢。当年冬剪时将主蔓上的副梢留2〜3芽短截,相邻2株的主蔓在相交处剪截,以后每年均按此方法冬剪。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3.3避雨棚搭建

上述2种架式进行简易避雨栽培时,避雨棚应距离架面0.3~0.4m,以保证通风散热。棚膜可选用0.03-0.06mm厚无滴长寿薄膜,避雨棚2侧薄膜须留5cm左右以便于用木、竹夹固定在2边的铁丝上。棚面每隔1m应拉1道压膜线,用于固定棚膜。避雨棚的宽度要宽于叶幕至少10cm。一般在开花前后雨水来临之前扣膜,果实采收后揭膜。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4果园灌溉

为保证灌溉用水,附近无合适水源的需在果园下方的谷底开挖山塘蓄水,蓄水量可按每1hm²果园750m³的标准配套。有条件的可在果园上方用砖块砌筑蓄水池,采用滴灌或水肥一体化的模式进行灌水,以节约用水。应注意的是谷底山塘应与果园主排水沟相连,最大限度保存地表径流,山塘进水口前2~3m处应修建砖石结构沉沙西,使地表径流带来的泥沙先经过沉降再进入山塘,减少进入山塘的泥沙量,同时定期清理沉沙西内的泥沙,保证沉沙西的沉降功能。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宣城市降雨丰沛,但分布不均,7~9月常出现干旱少雨天气。应根据葡萄不同生育期对水分要求做好水分管理。一般说来,萌芽期至开花前需适量水分,开花期需水量减少,幼果期至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增大,接近成熟期后需水量减少。3~4月份春雨及6〜7月份的梅雨季节灌溉量少,只需在坐果后幼果膨大期适量灌水,7月份梅雨结束后常遇高温干旱天气需水量增加,应视土壤情况适时灌水,但黄红壤人工大水浇灌易在土表形成板结层,不利水分下渗,采用滴灌的方式则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畦面上生长的绿肥或杂草应定期刈割后覆盖在畦面上,起到保水防旱的作用,同时也可避免葡萄裂果。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5土肥管理

宣城市丘陵坡地黄红壤土质粘重,呈酸性、有机质含量低,不保水,在种植前应进行改造。在种植带中央开挖定植沟,沟深、宽均应达到0.8m,挖定植沟时应将表土和底土在定植沟两侧分开放置,并将底土与绿肥(或秸秆、稻草)、钙镁磷肥、石灰和有机肥等进行混合,回填到与沟面平齐,然后用表土与有机肥混合后铺在定植沟上并整理成高0.2m的畦,然后在畦上挖定植穴栽培。一般每667㎡用有机肥5000kg、石灰150kg、绿肥2000kg、钙镁磷肥200kg。定植后在梯地上种植绿肥,如三叶草、紫云英等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水蓄水的作用,同时在生长季节应根据长势多次刈割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葡萄园肥料应视植株生长情况分次施入。除施足基肥外,在葡萄生长季节还应根据葡萄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不同需求进行追肥。一般整个生长季节应根据葡萄长势情况施用芽后肥、花前肥、幼果肥、膨果肥、采后肥等。其中采后肥应在葡萄采收后及时施入,基肥也应提前到10月中下旬施入。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6产量控制

夏季高温干旱导致葡萄呼吸作用增强,光合作用减弱;也易导致浅层根系损伤、死亡,大大降低根系吸收水、肥能力,削弱树势;同时高温也使叶片枯黄早衰,制造养分能力降低。故山地葡萄园应控制产量,以不超过1250kg为宜。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7病虫鸟害管理

7.1病害:通过避雨栽培,露地栽培常见的霜霉病等病害发病减轻,果农应重点关注灰霉病。一般冬季进行清园,将修剪后的枝条、落叶落果等带出果园焚烧,并全园(包括地面)喷布5波美度石硫合剂,铲除越冬菌源,次年芽鳞开绽时再喷1次。花期、幼果期重点预防灰霉病,特别是花期如遇低温连阴雨天气,应及时喷药防治,药剂可使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40%施佳乐悬浮剂800~1000倍液,10d左右1次,连喷2-3次。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7.2虫害

虫害主要防治金龟子、绿盲蜻、胡蜂等,可使用40%乐斯本乳剂600倍液、20%氧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等药剂防治。此外,白蚁也是丘陵坡地葡萄园应注意的害虫,在建园时应尽量清除枯树及树桩,并使用40%乐斯本乳剂600倍液进行土壤喷雾或灌根,以消灭白蚁。

葡萄栽培技术,及土肥管理与病虫鸟害防治

7.3鸟害

宣城市鸟类资源丰富,果实成熟期常给果农造成经济损失,故丘陵坡地葡萄园应加强鸟害管理。经试验证明,避雨棚外加盖防鸟网效果较果实套袋为好。防鸟网应在葡萄转色期前加盖完毕,直接蒙在避雨棚外,一棚一网单独覆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