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幫助學生“陽奉陰違”的家長?

涵博士的媽


教師的職責是促進與激勵,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學生的成長,但是也要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原生家庭對小孩的影響並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改變的。同時家長的價值觀與教師價值觀可能存在著差異,也是家校溝通的一大障礙。如果家長的陽奉陰違表現在對學生人格品質方面,作為教師還是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如果是表現在對小孩的成績追求方面,而小孩也選擇安於現狀的話,老師們盡力了就行了,也不用總跟自己的期望上過不去。事實證明只要小孩品質好,基本上都會有生存的空間,都有他以後立足的地方。


生命可畏


法大於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