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安家》看現代女性的擇偶觀和財富觀

電視劇《安家》已經大結局了。

我已經很久沒看電視劇了,但是,對於一些很能引發社會性話題的電視劇,我還是會抽空看一下的。

我之所以喜歡這部劇,其實並不是衝著孫儷娘娘和徐姑姑在線發糖去的。因為畢竟到了我這個歲數,早已經過了看到男女主人公在銀幕上親親我我就能滿心小鹿亂撞的年齡階段。

我喜歡看這部劇圍繞買房賣方租房而發生的一系列的或歡喜或悲傷或憤怒或無奈的各種故事,並由此而折射出來的真實人性與百態人生。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父親就對我說過,把事情做好其實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若想與人打好交道,則很難。因為人心,不可照見。

現如今的一套房子,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更別提《安家》的故事背景發生在上海,一線城市的房價動不動就要耗盡幾代人的錢包。因此,離錢越近,所反映出來的人性,也就越赤裸和深刻。

而《安家》中有幾個圍繞女性買房發生的小故事,令我印象很深刻。今天寫出來,就權當閒聊了。


1:宮蓓蓓:有時候人需要逼自己一下才能迅速成長

海清飾演的宮蓓蓓醫生,是電視劇裡第一個出場購房的客戶。

她和老公都是上海名牌大學畢業的博士生,而宮蓓蓓自己,更是全上海有名的婦產科專家。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要學歷有學歷要事業有事業的中產階層夫妻,卻和男方父母多年來一直蝸居在一套60平米的小房子裡。直到宮蓓蓓懷上二胎,才開始促使全家動了置換房子的念頭。

電視劇中有一處情節很觸動我。宮蓓蓓在下了夜班回到家之後,60平米的房間裡已幾乎無她能夠落腳的地方。公公婆婆帶著大兒子在唯一的一張床上已入睡,自己老公就在客廳打地鋪。而她作為醫學導師,卻只能坐在洗手間的馬桶蓋上抱著電腦給學生批改論文。抬頭間,腦袋還能碰到剛洗好晾在洗手間的各種內衣和襪子。

有網友在彈幕裡評價:“為啥名牌大學畢業的博士生混成了這樣?”

這種發問其實就和那位“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一樣。要知道,當下社會能在畢業後順利拿到華為百萬年薪的博士生畢竟只佔很少一部分比例。我身邊大部分博士學歷的朋友,若無來自原生家庭的資助,能在30多歲的年齡在一線城市買到一套可心的房子,要比他們熬到博士畢業的難度大很多。

索性,宮蓓蓓在孫儷娘娘飾演的房產經紀人房似錦的幫助下,最終置換了一套大一些的房子,也自此開始有了自己獨立的辦公和學習區域。

而我自己比較欣賞宮蓓蓓的一點是,雖然她在換房時一直在猶豫不決,換房後就要背上不少的房貸,再考慮到自己的二胎馬上要出生,到時花錢的地方一定很多,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能不能承擔這麼高額的消費和支出。

但是房似錦有一句話最終打動了她:“雖然現在的日子會過得苦一點兒,但是你要相信自己,未來的收入一定會大大超過自己的預期。”

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希望,是我們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

後來,宮蓓蓓在換房之後,頂著房貸的壓力從公立醫院辭職,跳槽去了一傢俬立醫院,不但薪水翻翻,更給了她對於生活的更高嚮往。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再次聯繫到房似錦,提出再準備購買第二套房子的需求,作為給兩個孩子日後上學準備的學區房。甚至當自己老公提出反對意見時,她也能很有主見地作出獨立購買的決定。

雖然,宮蓓蓓的底氣來自於她有自己的事業和經濟獨立,但是,若是當初她沒有邁出放棄公職編制下海的第一步,她也不會有今天如此強大的自己。

有時候,你不逼迫自己一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當初畢業於同一個班級同一個學校的同學們,若干年後的人生會拉開很顯著的差距?

在我看來,畢業院校和學歷只能決定我們的人生下限;而決定我們人生上限的,往往是我們面對生活的抗壓性和自己渴望過好生活的決心,以及在付諸行動的過程中的逆商能力和未雨綢繆的智慧。

其實,有些事情一旦你開始去付諸實踐,就會發現其實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


2:知否小姐:所謂的“靈魂伴侶”抵不上千萬豪宅

第二個要說的,是知否小姐。

知否小姐的扮相,是妥妥的文藝女青年,寫文畫畫,再時不時來那麼一點兒傷春悲秋和詩情畫意。

然而,知否小姐在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卻有一個不那麼能放得到檯面的身份:第三者。

與已婚的中年油膩男子談情說愛,當被房似錦問到為何會有這樣的人生選擇時,她微微一笑,雲淡風輕地說:“我和他是靈魂伴侶”。

知否小姐這個人物形象,也是如今社會上一部分年輕女性的縮影。她們打著愛情的名義,談一場靈魂的愛戀。

但是,假如那個男人,沒錢,沒事業,拿著一份月薪幾千的工資,還有家中一大堆的閒雜破事,再加上一丟丟的中年發福油膩感,他和她還有沒有心情去談一場涉及靈魂的愛情呢?

中年男人出軌的底氣是因為錢,同樣,大部分插足別人婚姻家庭選擇當第三者的姑娘們也是為了錢。

所以,知否小姐不需要朝九晚十地趕地鐵加班工作,也不需要忍受老闆的高壓和客戶的責難,只需要用自己青春的幾年時光,便換來了男人為她買的價值一千多萬的別墅。在她看來,這確實很“值得”。

雖然電視劇的最後,知否小姐最終還是把那套房產還給了男人,並且與男人一刀兩斷。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那些選擇人生捷徑的姑娘們卻絲毫看不清這場交易的背後究竟是孰優孰劣。

以知否小姐為例,闞先生出了一千多萬為她買別墅。但是當正妻闞太發現自己的老公出軌之後,以保護夫妻共同財產為名,迅速蒐集相關證據,並請律師進行資產保全。最後不但逼的知否小姐不得不退回房產,還幾乎斷送了自己的文藝事業。

所以,這部電視劇安排這處情節,也有意無意地提醒了那些妄圖依靠男人來獲得人生財富的年輕姑娘們:

只有靠自己雙手掙來的才是最踏實的,別人的終究不屬於你自己!

而且更重要的,我始終認為,太過依靠別人的人生,在財富上落得鏡花水月一場空還只是次要,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人生會令人喪失自我。

當一個女人不需要工作,脫離了與社會的接觸,沒有一技之長可以傍身時,僅靠一個男人的“定期施捨”時,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一旦當女人的青春不再,男人的情誼不再時,女人最後只能落得被拋棄的下場。而且那個時候,這個女人還不一定能在這個社會上自給和立足。

就像張愛玲所形容的那樣,這些女人們連“籠中鳥”都算不上。關在籠子裡的鳥,當籠門打開時,起碼還能振動翅膀重新飛出來;而那些被圈養的女人們,只能算得上是秀在屏風上的鳥,雖然光亮美麗,但隨著年久日深,羽毛變暗了,發黴了,被蟲蛀了,就算死也還是死在了屏風上。

我多年前看電視劇《蝸居》時,曾經和我媽在一起討論過海藻這個人物形象。我說,其實海藻完全可以藉助宋思明的人脈關係,做出屬於自己的一番事業啊,為什麼她就安心被豢養在家,心甘情願地被宋思明“金屋藏嬌”呢?

我媽白了我一眼,說,她如果有這樣的想法,也就不會去給別人當小三了。


3:闞太:女人最大的底氣是自己給的

接下來要說的,是胡可扮演的闞太。

闞太剛出場的時候,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個失敗的豪門主婦的形象。

年輕時與丈夫歷盡艱辛白手起家,而當老公事業好轉時,她迴歸家庭,照顧家中二老和四個幼子。卻沒料到,本到了應該享受生活的年齡,卻遭遇家庭危機,老公出軌。

她跑到房產中介門店大鬧,指責那些把房子賣給小三的房產銷售人員。有網友彈幕評價:自己沒本事管住老公,卻怪別人把房子賣給小三?

應該是很扎心的評價了!

本以為闞太的人物形象就在這種歇斯底里中年失愛的人設裡一路崩塌,卻沒想到她能在冷靜下來之後,迅速開始絕地反擊。

首先從物質再到人情迅速籠絡了夫妻二人公司的財務主管,從而能夠及時洞悉公司財務的一切動向。再次,不動聲色地通過房產中介拿到了老公給小三買房的合同證據,又通過律師進行夫妻共同財產保全,追回小三的房產。

一系列的操作下來,直教人暗暗拍手稱快。到最後,又和自己的渣老公攤牌離婚,分走一半的公司資產和家中的豪宅別墅,還有大量的現金資產。

直到這時,闞先生才猛然醒悟,苦苦哀求闞太不要離婚,又在離婚之後幾次登門懇求復婚。

這時的闞太,早已經不是那個衣衫隨便整日顧家的“黃臉婆”了。她化著精緻的妝容,整個人容光煥發。當聽到前夫嘲諷她“你都四十多歲了,離了婚還有誰會要你”時,她輕蔑地一笑,說道:

“老孃住著豪宅別墅,生活中請著保姆阿姨,手上還握著十幾億的現金。我幹嘛要結婚把自己套牢,重新推進婚姻的枷鎖?”

我覺得這大概是整部電視劇裡最霸氣的臺詞了!

有錢的女人選擇婚姻,沒錢的女人被婚姻選擇。

當然,闞太之所以能有這麼大的生活底氣,經濟基礎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面對生活無論順境還是逆境,她都有一種不服輸的韌勁存在。

當年,她與丈夫創業時,大兒子還年幼,二兒子又在孕中,她挺著大肚子挨家挨戶去推銷自己公司的產品,從而為自己老公的事業賺到了第一桶金。我覺得光憑這一點,闞太就已經把小三秒殺了。

那些能夠白手起家把事業做成功的女性,她們身上大都有普通人無法比擬的人格優勢。

她們堅韌,能吃苦,不服輸。這樣的女性,就算日後過了好日子,也總能時時保持一種面對危機的敏感性。當生活一旦出現危機或變故,她們也總能拿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而這種能力,是過去艱辛的生活賦予她們的財富。金錢上的財富是可以量化計數的,而生活賦予自己的財富,則是受益無窮的。

而只有擁有這樣的底氣,她才能更好地駕馭物質上的財富,才能讓金錢為她服務。否則,只能是被金錢所累,反過來成為物質的奴隸。


4:寧馨:良善才是當今社會人最大的財富

最後要說的,是一個小人物,但是也是這個社會上千千萬萬人的一個縮影。

房似錦在一個下雨夜遇到了帶著孩子在銀行ATM間躲雨的寧馨。出於善念,房似錦出手幫助了寧馨母女,並在後續的生活中處處照顧單親媽媽寧馨。

本來房似錦幫助寧馨,並沒有想要在寧馨那裡得到什麼回報。可是恰好,寧馨需要重新買一套房子,因為女兒上學的距離太遠了。然而她的困境是,必須先賣了目前手中的唯一一套房子,才能再重新買一套新房。而寧馨現在的房子,位於上海的郊區,再加上房市不景氣,實在賣不上價。

當我看到電視劇這處情節時,就覺得寧馨這個人人品和格局都不行。首先,她目前是急需要用錢的階段,五萬元對於她來說,其實咬咬牙完全可以撐過去。但是她這個人,為了使自己不吃金錢上的虧,咬死房子不降價,導致幾個有意買她房子的客戶最後都流失了。

再次,她秉著“我是弱者我有理”的心態,在房似錦最初對她提供友善的幫助之後,一而再再而三地“麻煩”房似錦,甚至還謊稱自己因為工作出差沒時間,把自己的孩子甩給房似錦照顧,實際上卻是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去戀愛約會。

而房似錦為了接送寧馨的女兒上下學,每天需要花費不少時間在路上,耽誤工作不說還要自己倒貼錢。在一線城市工作生活的朋友們都明白,大城市的通勤時間和成本究竟有多大。但是對於寧馨來說,別人的時間永遠不值錢,只有她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說到底,這就是一個十足的利己主義者。

後來,為了幫寧馨度過難關,房似錦自己貼了五萬元,幫她賣了房子,又幫她聯繫了買家。可最後,寧馨卻過河拆橋,不但沒有感謝,還跳了單,不僅沒付中介費,還拉黑了房似錦的微信。

這就是典型的“東郭先生與狼”和“農夫與蛇”的故事。當房似錦找上門只想問問寧馨為什麼要這麼做時,寧馨還口口聲聲對她說:

“你不就是想要你的中介費嗎?你當初幫助我不就是想做我的這單生意嗎?”

天知道房似錦當初選擇幫助寧馨,只是因為看她一個單親媽媽自己帶著孩子不容易,又聯想到自己初到上海時舉目無親,後來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慢慢在大城市立足。房似錦是真正在把寧馨當成自己的朋友在幫助,但寧馨最後卻選擇為了錢而徹底辜負了房似錦的友情。

而更過分的是,寧馨還教育自己的女兒,要女兒以後不要再和房似錦聯繫。對於一個才上小學的小女孩來說,讓她過早地接觸到成年人的陰暗面,這樣真的好嗎?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孩子都會看在眼裡記在心上。有寧馨這樣的母親教育出來的孩子,著實很為小女孩的未來擔心。

雖然電視劇最後並沒有給出寧馨的結局,但是可想而知,寧馨的結局也不會好。她的那個新男友處處透著精明和算計,始終把錢放在第一位。那個男人鼓動寧馨跳單房似錦,最後又折騰的小樓失業,可想而知,這種男人並非良善之輩。

寧馨自己糊塗沒有智慧,看不到這個男人在衣冠楚楚的外表下包藏著的禍心。那個男人之所以對寧馨買房這件事如此上心,沒準早已經忽悠了寧馨在房產證上加了此男的名字,到最後寧馨很有可能落個人房兩空的下場。

成年以後,我發現自己身邊那些在人生之路上越走越寬的朋友們,無一不是寬厚良善之輩。

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拉一把,就是在給自己的未來多鋪一條路。你對別人的好,人家會記得;同理,你對別人的算計,人家也會看在眼裡。對方雖然不計較,但是其實早已經在心裡將你這個人打上了道德的分數。

因此,人生在世,要努力做一個良善之人。心存善心,才會走的長遠。然而,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有自己的底線。

我的父母常教育我,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有時候無底線地為對方付出,反而會激發出對方人性中的惡。

正如那句古話所講,倘若以德報怨,那又何以報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