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3月銷售環比下降:疫情“紅利”消失,後半場如何走?

看商品策略 重點關注生鮮、健康防護及自有品牌 《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後疫情時代,超市經營者應該關注消費者行為的變化以及相應的商品結構調整,重點在生鮮、健康、防護、進口商品以及自有品牌幾個方面。 一、生鮮商品將進一步加強,並且向標品化和熟食化快速邁進。這次疫情讓消費者對預包裝生鮮的接受度更高了,從而推動生鮮的標品化。一方面,包裝好的生鮮商品損耗低、方便拿取、避免稱重的繁瑣操作;另一方面,預包裝生鮮方便在線上銷售,為生鮮到家提供便利。 綠城超市董事長田建忠表示,綠城超市預包裝生鮮過去佔比不到10%,而在疫情的教育之下,這一比例達到了50%。 另一方面,疫情使得在家吃飯成為一種習慣,這為生鮮熟食化創造有利條件。近期,包括每日優鮮、沃爾瑪、生鮮傳奇在內的多個零售企業與餐飲企業合作,在門店銷售圍繞家庭消費場景的快手菜,這在未來將成為一種常態。 二、安全防護常態化與大健康商品升級。首航超市董事長劉意華認為,疫情結束之後,口罩、酒精、洗手液等成為常態化商品,首航將持續關注這一品類的經營。 螞蟻商聯更是將安全防護類商品開發成了禮盒裝進行銷售。疫情讓消費者更加註重安全防護,螞蟻商聯針對居家、辦公、出差、學校、戶外、通勤等六個場景開發安全防護的自有品牌商品,包括口罩、免洗凝膠、消毒噴霧、消毒溼巾等多個產品。螞蟻商聯董事長吳金宏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 據瞭解,安全防護類商品在超市銷售額佔比不高,但它的利潤率可以達到30%以上。而如果開發為自有品牌,毛利率甚至可達50%。 大健康產品是一些高端超市關注的重點品類。目前新冠病毒沒有針對性的藥品來防治,這讓消費者意識到提升自身的免疫力才是抗疫的最好辦法,因此,大健康產品將迎來一波紅利。 伊藤洋華堂相關負責人表示,伊藤要全面佈局大健康品類,從之前狹義上的保健食品擴充到中醫食療、健康瘦身等領域。 而作為綠地旗下的精品超市,綠地G-Super則在未來要開發獨立的大健康連鎖店,面積在100平米以內,SKU數在300-500之間,可以獨立於超市發展。 三、關注進口商品的缺貨風險,後半年情況會更加嚴重。受到疫情的影響,進口商品普遍面臨缺貨的情況,這給進口商品佔比較高的高端超市帶來影響。 伊藤洋華堂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伊藤洋華堂進口商品佔比達到40%以上,進口奶粉、鮮奶存在缺貨風險。我們在緊急調整供應鏈,將歐美的供應商調整至日韓及東南亞,但未來的缺口依然很大,按照老外的作風,後半年工廠很可能是不開工的。上述負責人表示。 天虹商場超市事業部總經理王濤表示,天虹超市進口商品佔比20%,由於前期在市場上備了一些貨,但僅可維持80-90天。目前最短缺的是黃油。王濤告訴《第三隻眼看零售》。 據瞭解,當前進口商品的缺口主要是卡在海關入關時的排隊流程。當前銷售的進口商品主要是歐洲一些廠家的庫存,但到下半年,庫存一旦銷售完畢,而歐洲疫情導致工廠無法復工,這將對整個超市的進口商品供應鏈帶來全局性的影響。 四、自有品牌迎來發展機會。王濤表示,疫情是零售企業針對消費者進行自有品牌教育的良好機會。天虹的數據顯示,近三個月來,天虹旗下自有品牌銷售翻倍。 自有品牌性價比高,而在消費者收入降低的預期之下,他們選擇自有品牌的幾率會更大。再加上疫情期間部分廠商品牌(National Brand)商品缺貨,這讓超市的自有品牌有機可乘。 《第三隻眼看零售》認為,在疫情的驅動下,未來三到五個月,會迎來自有品牌開發的一股熱潮。@click="jumpPage(num)">{{num}} 全部展開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