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截至目前,國內的高速公路長度已是全球第一,遠超美國等國家。但相應的,國內的高速公路也是全球收費最多的,如今我國的所有收費公路長度已經達到16.81萬公里。而且在國內,交通部規定每40公里設一個收費站,部分地方政府規定,高等級公路每20公里乃至更短路程可設一個收費站。

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除了收費站設立的條件不同,在中國的高速公路,不同的車型、不同的地域也會導致高速收費標準產生差異。一般而言,私家車基本保持在每公里0.5元左右的標準,一趟長途下來,幾百元是家常便飯。而閏土根據相關數據查看顯示,國內收費公路總長16.81萬公里,2018年全年收入為5552.4億元。如此“豐厚”的收入,難道就是國家不願意開放高速公路免費的原因嗎?

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我們都知道,國外大部分高速公路都是免費通行的,而國內則恰恰相反,大部分高速公路都是收費通行。從開頭我們也可以看到,高速公路每年的收入是千億級別的,如果說一開始收費是為了讓修建高速公路的支出回本,按照這個收入級別來看,其實早就已經完成,那為何還是遲遲不開放免費高速呢?難道真的是“貪得無厭”嗎?

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在這裡大家不妨注意一個數據,那就是高速公路的支出數據。從2011年開始,高速公路就一直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截止2018年,雖然全年收入高達5552.4億元,但支出卻高達9621.8億元,僅一年虧損就高達4069.4億元,而結合此前的連年虧損,高速公路的累計虧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5.69萬億元!

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根據梳理近期全國高速公路車流數據不難發現,從2月17日高速公路免費延期以來,車流量在3月5日開始就已經超越去年同期,且還在持續上升。從2月16日的日均542.09萬輛次增長到3月5日的2654.4萬輛次,已經超出同期6.1%。據預計,每一日高速大概減免了15億元的通行費用。截止3月11日,高速通行流量已經達到3022.69萬輛次,同比上升13.94%。可以預見,2020年高速公路的虧損將進一步加劇。

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看到這裡,或許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國外不收費都能支撐高速的成本以及後期維護等費用,而國內在收費的前提下,還連年虧損?其實這裡就不得不說到中國高速公路建設錯綜複雜的關係了。

不同於國外,國內的高速公路建設並非由國家一力承擔,由於國情原因,中國高速公路受到不同環境(如高原)、覆蓋面以及車流量等多種因素制約。因此,國內的高速公路採用“貸款修路,收費還貸”模式,即每年收取的通行費用除去經營性支出以外,還有一部分用來償還銀行本金和利息。而一旦出現虧損,無法償還債務,就會出現累積、利滾利的情況。

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那麼修建一條高速公路要多少錢呢?一般而言,平原地區的修路費用大致在3000-4000萬/公里;丘陵地帶大致在4000-6000萬/公里,遇到隧道的情況下,費用還會進一步上升。以四川雅康高速公路為例,由於地形複雜,從雅安到康定段全長135公里,預估投資竟高達220億元,每公里造價達1.7億元!

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如果只是單純的償還債務,其實通行費是絕對足夠的,比如深圳水田收費站,自1995年修建收費站,在2010年時政府就下令撤站,可該收費站卻依舊收費,這是為什麼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各省市的高速經營公司了,這些經營公司參與了高速公路的投資、建設和經營,主要營收超過9成與通行費掛鉤,而我們通行高速的通行費中,有相當一部分就是進了他們口袋。

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正是由於這種多方經營的模式,導致了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出現,一方面,國家欠著銀行的貸款;另一方面,經營公司需要盈利,佔據了大部分的通行費,讓國家償還貸款的能力下降。同時,或許是道路標準不及格,又或許是國內大貨車超載現象的普遍,導致了高速公路需要不斷翻新,種種現象重疊之下,中國高速公路就這樣變成了一個虧損的無底深淵。

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想要止損,無非兩種辦法:要麼開源,要麼節流,最好兩者並行,因此ETC就這麼被推上了檯面。簡單一個ETC,真的能扭轉虧損嗎?我們可以簡單看一下,如果採取人工通道,每一個收費站至少需要2名收費人員,而如果全民普及ETC,就不再需要這部分人員,各省市高速經營公司的人員成本自然也就下降了。

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其次,ETC的安裝目前雖然免費,但在將來有可能成為汽車的選裝件,屆時是否還會免費安裝呢?再者,ETC雖然目前有通行費優惠,但長遠來看,國內龐大的車流完全可以做到以量取勝,類似薄利多銷。因此,ETC的推行對於高速公路虧損問題是有利無害的。

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但是,對於車主來說,卻並非如此。ETC雖然早有出現,但卻遲遲沒有普及,而在倉促推廣之下,問題自然頻發。從一開始的盜刷、搶刷,到如今的亂扣費、客服無人回應等問題,ETC已經逐漸失去車主們的信任。每一次我們搜索“ETC”相關字樣,所得到的都是“不顯示金額”、“亂收費”、“扣費與實際不符”、“開具發票麻煩”等大量吐槽與投訴。

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截止2019年底,全國ETC用戶累計達到1.97億,增長率達到驚人的157%。但是在這驚人的用戶數量中,有多少用戶真的會走、敢走上那條ETC通道呢?在驚人的157%增長率背後,又有多少的配套不完善,多少車主的怨聲載道與相關部門、人員的不作為呢?

年入千億的高速公路,為何免費一個月就開始哭窮?


其實修建高速公路無疑是便民惠利,而“用者自付”原則上也並無問題。但對於民眾來說,我們其實更希望的是信息透明化,高速公路的虧損絕非是單一元素造成,而是多方的責任,而信息的透明化,無疑更能夠幫助大家找出各種緣由,更有利於扭轉虧損。

單一推行ETC政策其實並不能從根源上解決問題,而且隨著ETC信任危機加深,當初轟轟烈烈的ETC普及行動只會更加凸顯決策者與參與者的無能無知,只有應用戶需求,將問題徹底解決,才能真正讓ETC普及不再流於表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